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说我是盗墓贼_分节阅读_第85节
小说作者:缘非不可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858 KB   上传时间:2025-11-22 11:33:00

  更何况,系统这次的具现令他感到不安,现代物品会出现在古墓里,主墓室还未打开,谁知道之后还有什么东西?

  盗墓小说与刑侦小说相比,要更神秘些。

  一些神秘侧物品如黑驴蹄子,化灵印、大还丹等物,功效与介绍没有丝毫的差别。

  而且,也无法确定这些都是系统具现的东西。

  否则,那艘鬼船也不会出现。

  以此类推,僵尸、诡魂也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那么,秦始皇的长生丹药?不死军团呢?

  要知他之前文抄的小说,里面对这类东西的描写其实不少,到底有多少被具现,他目前一无所知。

  最近的例子便是东山地下遗迹中的石棺,在网上闹了一阵后再无消息,是血尸出笼还是被人发现了长生的秘密?他们掌握了多少?

  想到此,他打开搜索栏,将有关于秦始皇陵位置的描写统统删去了。什么骊山、渭水全部用他瞎编的名词代替。

  他新书之所以要写秦始皇陵,一是一时气愤,想给警方找些麻烦。二来,也想试探一下,系统能做到何种程度。

  现在,他突然不想写那么明白了,想知道真正位置,自己找呗!当然,也可以等古墓自己曝光出来……

  ----------------

  确定撬棍上的指纹在系统中没有记录,警方便联系前期进入过的考古成员以及铺设通信线路的施工人员,要求他们到警局录入指纹。

  而这项工作由总局负责,与张宇无关,他目前正侦办一桩抢劫案。

  顺藤摸瓜,总算带着人在老城区抓住了嫌疑人,并进行了询问。

  等活干的差不多,已是晚上七点多了。

  张宇便想下班回家,可刚回办公室,还没等喝口水,任意便找来了。

  “如果这批指纹还对不上,就只能联系当时在地铁工地的所有工人了。”任意对此结果,显得有些失望:“时间都快过去两个月了,有不少工人可能已经离开了本市,到时又是个麻烦。”

  张宇奇怪地看他一眼,作为老刑警,应该早习惯这种事才对。

  毕竟,不是所有的线索都可以立即指认罪犯,刑侦工作就是抽丝剥茧,费劲千辛万苦最后一无所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大概任意也只是感叹一句,并未在这个问题纠缠,而是对着张宇吩咐道:“明天你要没事,去考古现场转转怎么样?”

  张宇先愣了下,然后吃惊道:“难道要我下墓?”令他疑惑的是,他一不是考古专家,二不是痕迹警察。就算当个保安,也没人家考古局聘请的特警专业。他下墓能有什么用?

  “毕竟这次行动也算专案组发起,作为本地人,事发地又在辖区内,咱们总得派个人盯着。如果墓中发现新的证据,保证第一时间带回来。”任意郑重望他:“放心,里面很安全,也不是让你深入古墓,只是倒个手罢了。关键现在专案组最年轻的就是你,总不能让那帮老头子去吧?他们倒是想下去看看,我也不敢答应啊。”

  “这是命令?”张宇皱眉问道。

  “不是。”任意摇头。

  张宇沉吟片刻,才点头:“好吧,我明早就去。”

  “晚上一起吃饭,跟家里请个假!”任意见他答应,脸上露出笑容。

  “别,说好了回家吃饭,我老婆三个月了,可不敢惹她生气。”张宇急忙拒绝,然后看了下时间,打了声招呼,便匆匆走了。

  等他独自下车回家,一开门后看到坐在饭桌前等着他的妻子,顿时,一整天的疲惫都消失不见了……

  --------------

  在大城市生活,有一件事必须习惯,那就是堵车。

  即便生活节奏再快的怒路症患者,也会生生被逼得没了脾气。

  尤其是雨天,虽然大家都小心翼翼,但磕磕碰碰无法避免,说不准哪条路就堵上了。

  对此,人们也有应对经验,早点出发就行。

  不过,今天梅谦和宁驰的运气就不太好,刚出小区,没走几步就被夹在了车龙里。

  “这,还不如步行呢!”被第三位打着雨伞的老大妈超车之后,连宁驰都开始抱怨。

  他不是本地人,虽然半年前就跟在梅谦身边,但老板是个宅男,很少出门。算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到夏都的拥堵。

  “等着呗,反正时间还早。”梅谦一边删着书评一边禁言,倒是觉得无所谓:“要不明天咱也选择步行。”

  “早就听说夏都很堵,这回可真见识到了。”宁驰撇嘴,也掏出了手机,不过这回没有玩游戏,而是刷起了短视频。

  接着,他突然瞪大眼睛,将手机伸到了梅谦面前:“谦哥,你看,咱们经常去的公园,枯井竟然冒水了。”

  梅谦一愣,忙看向他的手机,果然,屏幕上,一个周围有精美龙头雕饰的古井,竟然如喷泉般向外冒着浑浊的水。

  “视频说着枯井下面早没有水脉了,这可真是奇怪。”

  梅谦沉吟良久,才又笑道:“枯井复源,也算好事,等天好,咱们也去看看……”

  宁驰点下头,收回手机继续刷视频,却没发现,轮椅上的梅谦突然在手机上调出了夏都地图,并在上面标了几个点,然后,他的眉头便渐渐锁紧……

第131章 直播事故(四)

  “观众们可以放心,地下古墓的入口,已经做好了充足的防雨措施,所以,你们看,地面还是干燥的……”

  在前方记者侃侃而谈中,第二天的直播也正式开始了。

  据记者介绍,为了防止雨季地面积水再次倒灌入地下墓道,也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安全,考古局的施工队在第一时间就采取了措施。

  而从画面中能够看出,原本是地铁竖井的位置,整个被巨大的临时建筑笼罩住了。

  紧接着,画面转到了地下的墓道,在哪里,对巨石的切割已经完成。

  正有专家操作一个半人高的履带机器人,慢慢地深入进去。

  与此同时,巨石后的画面以及各项数据也被反馈到了屏幕上。

  “尽管测试里面的空气正常,但为了安全,我们所有的成员还要佩戴防毒面罩。”带着放毒面罩的主持人周玉泽再次出现,开始给观众介绍起来:“这个履带机器人,是考古局研发的最新型号,不但能测试空气中的各项数据,还能通过声波精确地对周边环境进行探测,并且能利用空间扫描技术在电脑中构建出三维模型。就算有机关陷阱,也会提早发现。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所在的墓道……”突然,他轻咦了声,指着专家面前的电脑屏幕,道:“从机器人的反馈来看,在我们的左侧,应该还有一条平行的墓道?”

  “不错,这个古墓应该不止一个入口,但两条墓道应该是相通的。”操作机器人的专家也是点头回应。

  “嘿,你小说里主角带了把刀和手电筒就敢下墓,看看人家考古队,这才叫高科技啊。”演播大厅中,在众人都关注大屏幕的工夫,苏立群却探头到了梅谦身旁,关了耳麦低声道:“怎么样,有没有科技盗墓的灵感?”

  “这样玩哪有真刀真枪来得刺激?”梅谦笑笑,接着又皱眉,也关了麦,反问道:“发现没?今天下墓的人比昨天要多。”

  苏立群一愣,抬眼看向大屏幕,这时,摄像师不知在干什么,镜头在整个队伍上晃过。

  但这个画面实在太短,他并未发现人数与昨天有什么变化,只能摇头,片刻又道:“就算人多些也正常,毕竟算正式进去了。”

  梅谦眼神闪烁下,然后浅笑,他方才打眼一扫,便发现,并不是携带仪器的专家多了,而是佩戴各种武器的安保力量被增强了。

  过了一会儿,画面中的机器人仍在慢慢地前行,苏立群好像又无聊了,再次靠过来:“你说,墓里的机关会不会都没用了?”

  “这个可不好说,如果是翻板或者流沙,维持的时间会更长点。不过你看地上的箭头,这里应该也是弩箭机关。”梅谦抬手指向大屏幕。

  前方专家明显与他的看法一致,也说道:“前方墓道也是弩箭机关,但机器人走过并没有被触发,大约也失效了。”

  没多久,机器人停下,后方的大部队开始依次进入巨石的入口处。

  又是如昨天一般的操作,采集,记录。

  而这条墓道的环境,与昨天也毫无差别,除了陶罐和零星的箭头,再无其他,墙壁两侧连个壁画和雕饰都看不到。

  但这也只是一般观众的想法罢了。

  能看到,有几位专家竟不管不顾地对着墙壁开始拍照。

  摄像角度拉近,观众才能看清,原来墙壁上竟有些晦涩的文字若隐若现。

  “观众朋友们,我们再次发现了古墓中的文字,据专家说,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系文字。”周玉泽用高亢的语气介绍道:“昨天,我们在下墓的地点,也发现了这种文字,不因为时间久远,大部分笔画都已经模糊了。但今天的不同,可能因为嫌少接触空气,这里的文字比较清晰,如果能够顺利翻译出来,对这座古墓的来源以及它所经历的历史,我们将有个更明晰的认知。”

  “主持人说的不错,不论这些文字是下葬的士兵还是建筑工匠所留,对考古工作的帮助都非常的巨大。”演播大厅内,许老和魏老脸上也露出了兴奋之色:“如果能找到记载墓主人生平的墓志,那我们的工作将会更加顺利。”

  不过,前方考古队在对所有文字拍照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履带机器人被重新启动,继续缓慢前行。

  大屏幕便分成了两个画面,小些的显示的是正在忙碌的考古队专家。而更大的画面,则是机器人摄像头的投射。

  这条墓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尽管机器人的速度缓慢,前方依旧出现了更大的空间。

  然后,摄像头的画面震动了一下,视觉角度出现了倾斜,似乎机器人在走下台阶。

  幸好台阶不高,很快画面就恢复了正常。

  只是,在看到眼前的一幕后,无论监控器前的专家和记者,亦或者演播大厅中的嘉宾和观众,都忍不住发出了一阵惊呼。

  连梅谦也是睁大了眼睛。

  话说,他好歹也是进了两次古墓的人,去年东山地下遗迹中,什么编钟、铜马车、竹简这些堪称国宝的文物随意摆放在墓室中,他也是见过的。

  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足够令他吃惊了。

  前方并未出现什么珍宝古董,金银器皿,竹简编钟这些也不存在。画面所见,只有一座甬长的石桥。

  因为空间巨大,光照有限,石桥连接到何处看不真切,但只用目测,也能看出这桥并不短。

  至于桥下是什么,因为角度所限,暂时不得而知。

  操控的专家手指飞快地动了起来,机器人及时停在了桥边,然后摄像角度开始缓慢地向下移动。

  只见画面上中竟出现黑黝黝的深渊,探灯照下去,光束直接没入黑暗,别说底部,连对面的崖壁都看不见,只能看到数根高耸的立柱,在支撑着这座石桥。

  “我的天,古人是怎么造的?”苏立群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对此,梅谦也是咋舌,先不说这里是地下,造个桥有多困难,这个高度放在地面上,也堪称奇迹了。

  而他的小说中根本就没有关于这座桥的描述,那么,系统具现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第132章 直播事故(五)

  地下古墓中出现了奇观,无疑是极为鼓舞人心的消息。

  相比演播大厅内的众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们,现场的考古工作者无疑更加激动。

  但除了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不论是专家还是安保,仍恪守着工作流程,主持人和摄影师涨红着脸,想要跑过去先睹为快,都被人拉了回来。

  工作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速度明显加快了。

  观众们想要尽快见到那座桥的真容,却也只能等待。

  好在甬道不长,里面的文物并不多,地砖更不像昨天那样遭到毁坏,几乎一目了然。在同心合力下,不到半个小时,便将所有的陶罐和箭头收纳完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1页  当前第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2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听说我是盗墓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