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24公里长度的环型电磁加速管道,这一套电磁弹射装置,还有一条斜向上的40公里直线电磁加速轨道,其出口位于海拔大约3.2万米的高空之中。
苏博采看着指挥大厅的主显示屏,加上各个部门的汇报情况,他知道可以开始发射了,随即拿起固定对讲机:“各部门各就各位,进入发射倒计时…”
“10…”
“8…”
“4…”
“1…”
“启动!”
滴!随着夹带着宇宙飞船的电磁加速模块,被电磁力激发,开始推动着这艘150吨的宇宙飞船缓缓移动,由于是在亚真空管道内,因此外界并没有听到什么刺耳的尖锐声音。
但宇宙飞船在电磁加速轨道上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报告!宇宙飞船速度突破每秒1公里…”
“报告!宇宙飞船速度突破每秒3公里…”
“报告!宇宙飞船…”
看着主屏幕上的宇宙飞船速度数据,苏博采目不转睛,不到十五分钟,宇宙飞船速度已经突破每秒8公里。
尽管宇宙飞船的速度已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打开通向斜道的闸门,也没有进行变轨。
因为飞船速度还没有达到预定的每秒11公里。
不过很快宇宙飞船的速度就达到每秒11公里。
系统自动打开闸门,同时瞬间完成变轨。
飞船以每秒11公里的惊人速度,刹那间冲入斜向上轨道之中,40公里的轨道长度,再次将飞船速度提升了一点。
啵!
那是高速飞行物撞击在微薄空气的声音。
飞船冲出轨道,斜飞向卡门线,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于在赤道位置,因此达到最大加持效果。
此时的宇宙飞船速度,已经快逼近第二宇宙速度了。
不过随着飞行高度的提升,星光1号宇宙飞船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下来,直到突破卡门线附近的时候,其飞行速度已经下降到每秒8.3公里。
“开启电磁粒子发动机!”
淡蓝色的电磁粒子荡漾在近地轨道之中,如果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一道微微闪光的轨迹,就宛如一颗流星一般。
在电磁粒子发动机的反作用力下,星光1号速度维持在每秒8.3公里,继续向更高的近地轨道推进。
指挥中心内部,一众工作人员还是聚精会神地监控着飞船飞行轨迹,并没有因为飞船进入近地轨道而沾沾自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直到飞船抵达了天宫空间站附近的近地轨道。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开始进行手动干预,操控着星光1号调整飞行轨迹,让其稳定在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附近。
直到这个时候,苏博采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呼…这一次发射任务的第一阶段,已经圆满结束!这个荣耀属于我们所有人!”
啪啪啪…
大厅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少在国内航天发射机构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也感到与有荣焉,毕竟这是一次全新机制的发射任务,必然会载入人类航天的史册。
啪啪啪…
上一层的小会议室内,一众管理层同样鼓着掌。
等掌声稍歇,顾麟羽笑容满面地说道:“卫副总,这一次星光1号的发射任务,我们已经成功了。”
卫问天同样高兴不已,不过他没有大大咧咧,而是抚慰起研发部门的人员:“辛苦顾总工了,还有各位研发部门的研究员和工程师,总公司和老板不会忘记大家的辛苦。”
众人也跟着寒暄起来。
虽然星光1号还没有和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但大家都清楚,这一次他们测试的内容,并不是星光1号宇宙飞船,而是天空之城上面的电磁弹射装置。
既然星光1号可以被安全弹射到近地轨道上,那就证明了这套系统的可行性。
这也是顾麟羽等人半场开香槟的原因。
哪怕接下来,星光1号宇宙飞船在近地轨道上出问题,那也是宇宙飞船设计部门的问题,和电磁弹射装置设计部门没有太大关系。
而作为星光1号宇宙飞船的设计部门,即蓝鲸航天飞船设计中心,他们同样高度关注着这一次发射任务,只是他们还需要继续跟进后续。
顾麟羽等人却可以开庆功会了。
远在本土的江淼,自然知道逐日城的天空之城在做什么,不过由于发射任务还没有真正圆满完成,他就没有发视频过来慰问。
一个小时后,顾麟羽等人已经在航天区的食堂内,开了一个小庆功会。
卫问天拿起茶杯:“今天没有酒,我就以茶代酒了,干杯!”
“干杯!”
各色饮料杯子相互碰在一起。
一边夹着皮皮虾肉,卫问天一边小声问道:“顾总工,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第二次测试?”
“飞船设计中心已经建好了3艘飞船,如果这一次星光1号和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那我们下个星期就开启第二次测试。”顾麟羽边答,边舀起一大勺鸡枞金汤。
这一次蓝鲸航天的飞船设计中心,其实一共设计了3款宇宙飞船,分别是星光1号、2号、3号。
有财大气粗的海陆丰集团在背后支持,蓝鲸航天才敢一次性设计3款宇宙飞船。
其中星光1号,属于近地轨道型号,全重150吨,内部有效载荷为100吨,可以支持往返近地轨道和地球,属于可重复利用的类型。
星光2号,属于太阳系内圈型号,全部重同样为150吨,有效载荷为50吨左右,专门用于探索金星、水星、太阳等太阳系内圈区域,有针对性的设计,几乎不可以重复利用。
星光3号,属于太阳系外圈型号,也是全重150吨,有效载荷50吨左右,专门用于探索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也是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类型。
卫问天转过头拿起茶杯:“周顾问,如果我们发射飞船去金星,你们那边的设备之类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除了一小部分我们航天科工自己设计,其他设备都是和你们公司共享的。”周希夷代表了航天科工,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
由于航天科工并不想单独研发一套专门去探索金星的设备,因此绝大部分项目都是和蓝鲸航天合作,双方共享技术和数据。
毕竟航天科工的项目非常多,不可能将资金全部投入到探索金星上,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合作。
好在航天科工储备的研究员和工程师足够多,遇到财大气粗的蓝鲸航天,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这一次和天宫空间站的对接测试,也是航天科工在牵线搭桥。
就在卫问天、顾麟羽等人边吃边聊的同时。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轨道微调,星光1号宇宙飞船终于和天宫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对接。
还在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终于彻底松了一口气,这代表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他们今天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而天宫空间站这边的宇航员们,也迎来了一波非常充足的补给。
此时的天宫空间站已经是全新的构架,其实这个应该叫第三代天宫空间站,那个老的二代天宫空间站同样还在近地轨道上飘着。
与老的二代天宫空间站不同,三代天宫空间站的结构属于复合型的,支持更大规模的结构搭建。
比如这一次星光1号宇宙飞船运输上来的100吨物资之中,就有可以搭建多5个新舱室的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有内骨架、充气气囊、外部复合薄膜,一个标准体积大约150立方米的气囊型太空舱,重量大概只有10吨左右。
当然,这是不计算配套电气设施和工作设备的。
这一次带上来的100吨物资,除了建设太空舱的原材料,还有一批电气设备和科研设备,至于宇航员的生活物资,并不需要星光1号运输,因为空间站内部就储备有足够5名宇航员一年左右的生活物资。
由于这一次运输上来的物资比较多,空间站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因此宇航员们必须尽快搭建新的太空舱。
好在这些搭建太空舱的原材料,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因此他们搭建起来非常快。
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两个新太空舱的基础搭建,后期只需要进行电气设备和科研设备的安装,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虽然还不能投入使用,但用来临时存放太空舱零配件之类,倒是绰绰有余了。
直到第五天,星光1号携带上来的100吨物资,终于全部被搬运到了新的太空舱内,在此期间,宇航员们又抽空建了第三个新太空舱。
好在外太空没有明显的的重力,不然五个人五天搬100吨物资,难度还是有点大。
第三百五十章 配合推进
天空之城在按部就班测试电磁弹射装置。
而赛里斯内部在进入2030年之后,各项发展也在不断提速。
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产业,那便是蔬菜和花卉等草本农作物的种植产业。
滇南地区。
依托当地丰富的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草本植物资源,近期这里的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各种小镇和乡村,也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开始出现加速衰败,甚至可以用消亡来形容。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生产模式的改变,进而倒逼乡村和小镇的人口流出,这加速了乡镇的衰败。
毕竟人都迁移出去了,乡镇自然而然会衰败。
比如此时的滇南怒江河谷地区。
河谷只剩下六个城市,而当地的其他乡镇基本没有多少人口了。
新建设的怒江泸水新城,就是当前大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新移民城市,其人口为60万,城市布局为六个区,这些新城区依次排列在河谷两岸,通过削平两岸的山地进行扩建。
泸水新城处于怒江河谷的中下河段。
其实整条怒江河谷,未来都会进行二次整合,因为赛里斯不打算继续维持人口五百万以下的市,对于那些人口太少的城市,都要进行全面合并。
泸水新城的核心产业就是鲜花花卉。
该地的六个区,都是功能非常明确的区域,比如作为空港的山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百花区,作为医疗教育中心的泸水区等。
此时的百花区内,当地的几十家花卉生产商,都来到了海陆丰集团设立在此的分公司大楼里。
一个被晒得干黑的光头中年人,一边递烟,一边小声问道:“老李,最近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