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411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老亨利在老家可是生蚝爱好者,接过生蚝壳,将嘴巴对着生蚝壳边缘,缓缓吸了一口,肥美又清爽,加上带着淡淡的海洋气息和轻微的金属味,这个味道会让喜欢生蚝的人欲罢不能。

  “不错。”

  “那再来一个吧。”

  父子俩不消片刻,就将半打生蚝吸入肚子里。

  就在此时,两人不远处的两个欧洲人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起来。

  “你好朋友,你们来自哪里?”

  查理转过头去,也露出一丝笑容:“你好,我来自巴黎的查理,这位是我父亲亨利。”

  “哦!我是来自尼德兰的高文·范,这位是我妻子珍妮。”高廋的短卷发中年人伸出手来,同时介绍起戴着眼镜的马尾中年女人。

  四个人相互介绍起来。

  珍妮听到查理是过来治疗眼睛的,也非常惊讶:“也就是说,你的眼睛已经治疗好了?我还以为这个技术还不成熟呢,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呀!”

  “你们不是过来医疗旅游的吗?”查理有点诧异,毕竟过来汕美的外国游客,很多都是冲着医疗旅游过来的。

  高文·范摇了摇头:“不,我们是过来进行学术交流的,不过我们做生态研究方面,对于医疗领域不太了解。”

  老亨利非常高兴认识两位欧洲的生态学者:“原来是这样,那真是非常荣幸认识两位。”

  “高文先生,你们计划交流多久?”查理则询问起了行程。

  高文·范思考了一下:“嗯…大概还有两个星期左右吧!我们最近要和岭南当地的生态领域学者交流一下,全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生态影响。”

  而老亨利则有些担忧地问道:“高文先生,欧洲没有建设这种巨人之墙,以后沿海地区是不是要被淹没?”

  高文·范无奈地摊摊手:“这是必然的未来,哪怕是现在亚洲联合体拼命在南极洲建设光伏薄膜,遮挡了很大一部分太阳光,让南极洲冰盖消融速度变慢,但是格陵兰岛、北冰洋冰盖的消融,仍然会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二十米左右。”

  老亨利轻轻叹息一声:“哎!欧洲加入什么北大西洋联合体有什么用?一旦全球海平面上升二十米,到时候北美南部和东部的沿海平原都会被淹没。”

  “这些事情是大人物的博弈,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办法改变什么,还是过好自己吧!”高文·范无奈地安慰道。

  老亨利脸色有些难看:“现在我的生意都不好做了,对亚洲联合体的产品各种限制,我这种小贸易公司真很难生存下去呀!”

  珍妮好奇问道:“生意?原来亨利先生是做生意的,你们是做什么方面的生意?我是做法律服务的。”

  听到对方是做法律服务的,查理微笑着解释了一下:“我家的公司主要做医疗器械采购的,以前是从亚洲采购一些廉价的医疗器械,然后出售给欧洲的私人医院和私人诊所。”

  珍妮想着一些事情,然后给了一些建议:“医疗器械?这方面确实比较麻烦,近期北大西洋联合体对医疗器械的限制加紧了,你们还是尽快转型吧!”

  “我们也想转型,可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好。”老亨利非常头疼。

  这个时候,高文·范却笑了起来:“亨利先生,眼前不是有一个好生意吗?”

  “眼前?”

  “就是器官移植呀!”高文·范提醒道。

  “器官移植?你是说当中介?”老亨利随即反应过来:“这倒是可以考虑…”

  其实老亨利反应已经慢了。

  现在欧洲和北美那边,已经有人盯上了这个生意,开始给需要移植眼球的患者牵线搭桥,带他们过来赛里斯这边做手术。

  不过好在这个行业现在才刚刚兴起。

  未来随着无排异器官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器官移植手术被批准应用,估计其他地区要过来赛里斯寻求治疗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毕竟传统器官移植手术之后,不仅仅要长期吃抗排异药物,移植的器官也只能支撑十几年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支撑几年。

  而无排异器官是不存在明显排异性的,对器官移植之后的患者,身体恢复非常友好。

  眼前的查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了这一点,老亨利便一边招呼着高文夫妇找地方吃饭,一边在自己的手机上,编辑了一条邮件发回去给在高卢的大儿子,让大儿子研究一下,如何开展医疗中介服务。

  至于老亨利也没有马上回去的想法。

  因为他打算这几天和一些赛里斯的老朋友打听一下情况,避免开展医疗中介业务过程中,触犯赛里斯的法律。

  一行人来到了一家名为“望海楼”的中餐厅吃饭。

  “亨利,这家餐厅是专门做本地菜的,我前几天来吃过一次,非常适合我们的口味。”

  比起比较重辣的川菜湘菜之类,粤菜系确实比较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哪怕是甜品方面,传统粤系点心的高糖齁甜,也和欧洲人的饮食习惯高度相似。

  当然,如果是现代改良过的传统粤系点心,那甜度则是调低了非常多。

  要知道,汕美地区的人在以前过生日的时候,可是要吃甜面条,过冬至的时候,则要吃齁甜的糯米小丸子汤。

  不过这家望海楼的本地粤菜,自然也有一部分被改良了。

  没有办法,很多传统的菜品在现在看来,其实味道和口感是不咋样的,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行人找了一个靠窗望海的位置,便点了六个菜。

  一边等上菜,一边闲聊起来。

  喝了一口茶,高文叹息道:“亨利先生,你们在高卢倒是不需要太担心海平面上升,我们尼德兰则要面临被淹没的危机。”

  老亨利也是本科毕业,对于欧洲地理可比阿美丽卡人强很多:“你们低地国家确实海拔低很多。”

  “是呀!弄得现在我都想移民亚洲了。”高文无奈说道。

  “移民亚洲?这很困难吧?”作为长期从事亚欧贸易的老亨利,他可知道亚洲国家在移民方面的限制,特别是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卡得非常严格。

  而随着东南亚也成为亚洲联合体的一部分,其对于外来移民的限制力度,同样调整到和赛里斯差不多。

  “呵呵,我知道,但这并非没有办法。”高文眼睛微微一眯。

  查理看到高文的表情,便猜测道:“技术移民?投资移民?”

  “都不是,不用那么麻烦。”

  一旁的珍妮笑着解释起来:“澳洲,我们打算先移民澳洲,等澳洲加入亚洲联合体,到时候我们就是亚洲联合体的一员了。”

  “还可以这样?”

  “不过澳洲真会加入亚洲联合体吗?”

  高文信誓旦旦说道:“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三百四十九章 星光1号

  2030年,1月11日。

  赤道,婆罗洲。

  逐日城北郊上空的天空之城。

  经过一系列扩充,此时的天空之城面积已经达到了89平方公里,最大有效载荷提升到了1.9万吨。

  整个天空之城在中午时分,几乎让大半个逐日城城区笼罩在昏暗之中,这也半永久性改变了此地的局部小气候。

  经过海陆丰集团去年几百亿资金的投入,这个天空之城的规模不仅仅扩大了,上面的各种配套设施也获得了完善。

  负责天空之城项目的蓝鲸航天副总经理卫问天,项目总工程师顾麟羽、顾问工程师周希夷等人,此时也齐聚一堂,出现在天空之城的航天区。

  航天区的指挥中心大楼,高强度的轻薄落地窗前,卫问天正襟危坐,眺望着远方的巨大发射架,过了一会,他才转过头看向总工程师顾麟羽:

  “顾总工,电磁加速系统没有问题吧?”

  顾麟羽镇定自若地回道:“请卫副总和公司放心,我们已经里里外外进行了三次检查,电磁加速系统的各个部件都符合设计指标。”

  “很好,那就开始第一次测试性发射吧!”卫问天迫不及待的下令。

  虽然总公司没有逼迫他们加快进度,但卫问天内心却有一股紧迫感。

  毕竟总公司前前后后已经投资了近六百亿华元,这么多资金哪怕是扔海了,都可以听个响,因此卫问天心里面的压力很大。

  “请卫副总放心,测试马上可以开始。”顾麟羽先再次保证,然后转过头开始吩咐起其他管理层,特别发射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苏博采,就是这一次测试性发射的总指挥。

  两人快速沟通了一下。

  其实就是一些程序性的内容,在发射之前已经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好了,现在就差一声令下而已。

  收到发射指令的苏博采,搭乘电梯下了一层的发射指挥大厅。

  而卫问天、顾麟羽等人,并没有下去凑热闹,毕竟发射指挥大厅有专门的工作流程,他们就不要下去增加不确定性了,不过他们在上面的小会议室内,还是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网络,看到各个部门的运行现状。

  与此同时。

  发射场地之中的飞船船库内。

  十几个穿着亚太空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操控着设备,将一艘最近建造出来的宇宙飞船,推入与船库相连的电磁加速管道之中。

  这艘飞船名为“星光1号”。

  比起传统的运载火箭携带的宇宙飞船,星光1号的外形更像航天飞机,就是两侧的机翼通过特殊设计,折叠了起来,让其机体的气动外形更加流畅。

  其实在这种高空之中发射,气动外形对于发射的影响,已经减少了非常多。

  毕竟此时的电磁加速管道内部,空气密度已经非常小,这条铺设在天空之城上的环型加速管道,长度为24公里,内部几乎被抽真空,其中的空气密度,不到近地面的千分之一。

  虽然不能算完全真空,但只有近地面千分之一的空气密度,已经可以将空气对飞船的阻力降低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报告指挥中心,对电磁加速环型管道进行本次发射任务的第四次检测,其空气密度符合预期…”

  “指挥中心收到…”

  “报告指挥中心,电磁加速轨道的电力系统已开启…”

  “…空域净空管理办公室汇报情况…”

  “空管办收到,发射区辐射范围内,已经完成净空,随时可以发射。”

  “…近地轨道联络办公室汇报情况…”

  “近地办收到,预定发射轨道区域内,未来五小时内符合发射要求,期间可以择期发射。”

  “…外层空间监控办公室汇报情况…”

  “外监办收到,已对预定通过轨道进行全面监控,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危险物和活动轨迹异常目标。”

  一个个部门将情况和指挥中心进行汇报。

  重达150吨的星光1号宇宙飞船,被推入发射位置后,很快发射准备工作就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4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