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要知道漠南分公司的20万亩大豆、15万牧草地,每年同样可以生产4000~6000吨紫花苜蓿蜜和大豆花蜜,因此那边也需要10万箱左右的中蜂。

  而漠南分公司每年采蜜期只有5~7个月,剩下的5~7个月是没有蜜源的,或者少蜜源月份。

  特别是每年二三月这两个青黄不接的月份,肯定需要额外补充糖浆和蜂蜜,让蜜蜂维持生存的必须。

  至于向南方转场,这个问题漠南分公司肯定不会考虑的。

  这可是10万箱蜜蜂,而不是几百箱,南下转场至少需要100辆大货车,加上司机和技术人员,这费用还不如就地过冬,而且转场存在交通风险,也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蜜蜂患病。

  既然要就地过冬,那漠南蜂场就需要考虑二三月份的蜜蜂食物问题。

  而恰好赣南蜂场这边会生产大量微毒的油茶花蜜,直接运输到漠南蜂蜜,成本反而比转产南方低很多。

  一举两得,将油茶花蜜废物利用了,又让漠南蜂场度过青黄不接的初春时节。

  当然,海陆丰公司的养蜂产业,并不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蜂农,因为海陆丰公司的养蜂蜜源是自己的基地,没有侵占其他蜂农的传统蜜源地。

  至于临售价格太低的问题,这也不会严重冲击蜂农。

  答案就在水蜜收购价格和浓缩蜜的市场零售价上。

  只要将两种的价格摆出来,就知道钱被谁赚了。

  水蜜收购价格是6000~7000块钱每吨。

  浓缩蜜零售价却高达60~120块钱每公斤,换算一下,就是6万~12万每吨。

  两者价差是10~20倍。

  而水蜜生产浓缩蜜,平均为3.7公斤水蜜生产1公斤浓缩蜜,哪怕是加上各项生产成本,1吨浓缩蜜的总成本最多就3万块钱,如果管理得当,每吨浓缩蜜总成本差不多就2.6万元左右。

  经过厂商、经销商、零售商层层加码之后,价格直接翻了2~4倍。

  蜂农没有赚到几个钱。

  反倒是厂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目前蜂蜜的零售价格,还存在巨大的压缩空间。

  至于厂商会不会压低水蜜收购价格,答案是必然的。

  可这不代表他们会成功。

  海陆丰公司目前的蜜蜂养殖队员工来自哪里?50%来自之前的流动蜂农。

  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流动养殖蜜蜂?

  还不是挣不到钱,还又苦又累,每年都在追逐蜜源而转场,这工作真不是一般人愿意干的。

  小型家庭式流动蜂农,一般一户就30~100箱蜜蜂,运气好的话,遇到附近有大片处于大流蜜期的农作物,一个月可以割1.5~5吨水蜜,差不多就是1.2~3.5万元收入。

  可问题是这一路上需要油钱、车辆折旧费、住宿、日常开销、药钱、蜜蜂饲料(蜜糖)等。

  如果遇到不好的年份,直接就是颗粒无收。

  年份比较好,一年的毛利也就3~5万元,通常还是夫妻俩、一家人的共同收入。

  既然如此,那面对海陆丰公司的橄榄枝,绝大部分年轻的蜂农都愿意从迁徙蜂农变成固定养蜂技术员,每个月至少有6500块钱的基本工资拿,加上其他绩效奖金之类,这不比在野外风餐露宿、一年逐蜜迁徙强?至少娶老婆容易了很多。

  毕竟年轻一辈的蜂农,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吃香,在相亲市场上属于比农民竞争力还低的群体。

  一听到一年到头有大半年要在全国各地的野外渡过,请问哪一个年轻女孩会受得了这种生活。

  因此很多老蜂农,一听到海陆丰公司在大规模招聘养蜂技术员,就第一时间将准备继承家业的子女送过来,他们知道自己这一行的真实情况,不想子女继续重复自己的苦逼生活。

  说不定哪天开车遇到车祸,或者在野外遇到野猪之类,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因此海陆丰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和全国各地的蜂农群体,形成了一个关系网。

  目前无论是蜂蜜加工厂,还是赣南和漠南的蜂蜜加工厂,如果生产线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一年是可以生产12万吨左右的浓缩蜜,而且海陆丰公司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将生产线产能扩充几倍。

  如果其他蜂蜜加工厂不愿意以每吨6000~7000块钱价格收购水蜜,那海陆丰公司肯定要出面兜底,反正蜂蜜这东西,在浓缩状态下,可以保存两三年。

  而且每吨6000~7000块钱的兜底价格,如果零售价格是每公斤40块钱,仍然有十几块钱的毛利。

  海陆丰公司就算是批发给经销商和零售商,每公斤也至少会有5块钱的毛利。

  反正市场竞争嘛!

  讲究的就是一个优胜劣汰。

  如果嫌弃每公斤5块钱的毛利太低,大可以关门歇业,将市场交给海陆丰公司就好了。

  江淼早就摸清楚了国内很多企业的尿性,现在刀子不割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在那里装死,等真被刀架脖子上时,一个个比谁都卷。

  只要稳住蜂农群体,蜂蜜加工厂商、经销商、零售商都是纸老虎罢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触角(加更)

  5月19日。

  台风从雷州半岛登陆,终于给干旱了快三个月的岭南沿海带来降雨。

  不过粤东地区就下了一场小雨,还是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下的雨,一共就十几毫米。

  在细雨蒙蒙中。

  姐姐江霞从珠三角地区出差回来。

  一家人再次聚在一起吃晚饭。

  江淼给姐姐倒了书雅调配的香草椰奶:“姐,珠三角的产业布局完成了吗?”

  姐姐半开玩笑着说道:“完成了,我可没有给你省钱,一共购买50间店铺,和50套商品房,加上3个大型仓储点,仓储点已经在改造,年底可以投入使用,我将详细情况发你微信了。”

  “我刚才在实验室,没有看手机。”江淼放下玻璃壶,拿起手机翻看着微信上的记录。

  很快就找到了姐姐今天下午发过来的文件。

  打开文件之后,有50间商铺、50套商品房、3处仓储点的详细情况,包括位置、面积、装修情况、购入价格、后期改造费用等。

  其中羊城11间店铺,总面积为1474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2.5058亿元,平均每平方米17万左右。

  而鹏城的9间店铺,总面积1098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1.3176亿元,平均每平方米12万元左右。

  剩下的珠三角城市,购入了30间店铺,总面积为5580平方米,总成交价格为1.2276亿元,平均每平方米2.2万元。

  由此可见,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核心还是羊城和鹏城,两地的二十间店铺,比其他珠三角城市的三十间店铺加起来,贵了三倍。

  而那50套商品房的总成交价格才1.0650亿元。

  3个物流仓储点,每一个都在60~80亩,加起来是2.9亿左右。

  江淼给姐姐的经费额度,一共是10亿元,目前使用了8亿,还剩下2亿余额。

  这些剩下的余额,会用在店铺、商品房装修,以及仓储点配套设施的建设上。

  “承包工程的企业都找了吗?”

  姐姐喝了一口香草椰奶:“找了几个比较专业的,分包给了这些装修承包公司,50套商品房粗略装修,承包价格为2200万;50间商店则是精装修,承包费用为5800万;仓储点承包费用是1.2亿元,包含配套设施。”

  “呵呵,看来真是一分钱都没有剩下。”江淼笑着摇摇头。

  “商品房改造作为员工宿舍,中秋节前可以全部完工;店铺也差不多是中秋节前完工。”

  江淼思考了片刻:“姐,你们实体事业部要加招员工,特别是储备好员工,珠三角地区的专卖店就在中秋节开业吧!”

  “可以,前段时间已经招了一百多人,这些人都在培训和实习,中秋节之前应该都可以上岗了。”江霞掰开一只蒜香大虾,正准备吃虾头膏。

  江淼突然反应过来:“姐,别吃虾头膏,那东西的镉含量超标,吃了对身体不好,妈,这虾谁买的?”

  “啊?”江霞赶紧放下手上的大虾,心里面有点不想吃。

  “这是你六叔公送的,他今天过来家里坐,送了一袋子虾。”黄秋月看那一盘大虾心里面虽然有些不舍,可看到对面的儿媳,她便开口说道:“要不倒了吧?别吃坏了身体。”

  “别吃虾头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正常的,偶尔吃几个没有关系。”江淼拿起一个大虾掰掉虾头和虾膏,直接塞进嘴里面。

  张信诚也拿起一个掰掉虾头虾膏:“以后别吃这个虾头就好了。”

  “大海,你以后别去码头街头那家粿条汤吃了。”黄秋月突然反应过来,盯着一脸蒙圈的江大海:“他们家的汤底就是用虾头熬的。”

  江大海也是无语了,一边挠了挠头,一边吐槽起来:“算了算了,以后还是在公司食堂吃吧!在外面东西真的不放心呀!”

  “阿淼,这个虾头的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书雅也有些担心。

  江淼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办法,这是虾蟹类的生理规律,它们的几丁质外壳在生长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富集水体淤泥之中的重金属,特别是虾头这种富含内脏器官的部位,就是重金属富集的老巢。”

  “应该可以通过改善养殖方式减少重金属富集吧?”张信诚舀着冬瓜老鸭汤。

  “确实可以,但是投入的成本不小,特别是那一套水体重金属过滤器,就不是一般的养殖户可以承担得起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换水频率,同时减少养殖密度,来减少虾类体内的重金属富集量。”

  “呵呵,这几乎不可能。”张信诚苦笑起来。

  他就是在渔村长大的,对于普通养殖户的心态太了解了。

  江淼夹起来一块烤鳗鱼:“而且这不仅仅是养殖虾的问题,野生虾的问题一样严重,特别是那些生长年份比较长的野生虾,它们体内富集的重金属更加高,反正以后少吃虾头虾脑,特别是那些野生大虾的虾头虾脑。”

  普通养殖虾的虾肉一般不会重金属超标问题,因为它们的生长周期太短了,头部内脏的重金属还没有向身体各个部位蔓延。

  老爸有些忧心忡忡:“螃蟹和龙虾也会有这种情况吗?”

  江淼点了点头:“当然,所有虾蟹都有这种通病,不过只要不吃内脏,一般人的日常摄入量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听到这里,江大海反而放宽心了:“我老了,吃多几个没有关系,你们年轻人就别吃太多了,特别是书雅!”

  “爸,我知道。”书雅对于自己的日常饮食已经非常注重了,除了按照江淼的食谱来吃,她就偶尔吃多了一两个水果。

  晚饭过后。

  江淼书房里面和姐夫、姐姐聊着公司的事情。

  姐夫近期一直在跟进那几个大型的阶梯养殖场,他向江淼说了一下简要的情况:“阿淼,目前马宫镇鸡笼山养殖场基坑已经挖掘好了,正在浇筑混凝土地基和池壁。”

  “遮浪半岛那边呢?”

  “那边才挖掘了二分之一的基坑。”

  “工程承包方怎么说?”

  姐夫说出了工程预期时间:“他们表示可以在马宫鸡笼山养殖场在九月份可以投入使用;遮浪半岛的两个养殖场则可能需要到十月底才有可能竣工。”

  “可以,麻烦姐夫继续跟进这件事,特别是基础工程,不能疏忽大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