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有不少正在咩咩叫的小尾寒羊。
下车后,一股羊骚味和牛粪味,还夹杂着一丝青草味,当地人习惯了就闻不太出来,而初来乍到的江淼,一下子就被冲得脑瓜子发懵,过了几分钟才缓了过来。
“老板,羊舍味道有点重。”吕伟斌就一瓶白花油递给他。
吸了一口白花油,江淼才精神了起来:“这味道,不熟悉的人,确实有点难受。”
吴松说话转移一下注意力:“老板,这个养殖基地是一家冀南的企业过来投资的,不过由于这两年牛羊肉价格一直低迷,加上那个企业资金出了问题,便被我们收购了。”
“这基地可以养殖多少牛羊?”江淼看着不少空荡荡的羊舍问道。
吴松回道:“可以养殖15000头羊,或者养殖5000头黄牛,不过这家企业的草料配套有些不够,加上牛羊肉价低迷,他们这两年的存栏量一直在减少,目前只有1700头小尾寒羊。”
“要扩大规模,将这个基地的存栏量拉满。”江淼又转过头看向刘治本:“治本,你安排一下配套设施,无论是草料加工设备、有机肥发酵设施,还是兽医设备,都要尽快落实。”
“没问题。”刘治本点了点头。
其实海陆丰公司现在进入漠南养殖产业,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地方,就是羊肉牛肉价格低迷,要大规模收购羊羔和牛犊比较容易,甚至可以购买到不少可以繁殖的种羊种牛。
有弊的地方,则是要面对市场价格的低迷。
不过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现在的市场价格不算什么,大不了使用自己的牧场牧草,这可以减少很大的成本支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访客(加更)
就在江淼继续考察着养殖基地的时候。
吕伟斌的电话响了起来。
他到一旁听了电话。
不一会,就回来了。
“老板,刚才哲里木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大豆科研团队,来到了我们公司拜访,是否要去见一下?”
江淼眉头一挑:“也好,反正这边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治本、大松,你们安排好我交代的事情,特别是那几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尽快进行整改。”
“好的老板!”
“我们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刘治本和吴松两人留下来。
而江淼则带着吕伟斌等人回去主基地。
开了二十三公里,又回到了热火朝天的主基地。
附近的村民牧民,也挺好奇地看着江淼等人的车队,他们已经打听到了,这是南方一个大公司的项目。
正在嗑瓜子的孙博鑫,面对这青黄不接的季节,也只能在家门口嗑瓜子。
提着一袋子调料的宝音,看着正坐在小凳子上嗑瓜子的孙博鑫,笑着问道:“老孙,你不是会开拖拉机吗?干嘛不去对面那家公司做事情?”
“老子家里面的羊都顾不过来,还去打工?别开玩笑了。”孙博鑫直接将瓜子壳吐地上。
“呵呵,你那两百多个羊,让你婆娘看着就得了。”
“她二虎八鸡的,我不放心。”孙博鑫岔开话题:“你买这么多瓶瓶罐罐干嘛呢?要开餐馆呀?”
然而宝音却真的点了点头:“是呀!我打算开一个烤串面店。”
“你没有发烧吧?”孙博鑫瓜子也不嗑了,一脸诧异地看着对方。
“你才发烧了,老子有内幕消息,这家大公司在这个基地会有一千名员工,他们肯定要外出吃喝,我家就在他们基地斜对面,开一个家庭面馆,加上烤串,肯定可以吸引他们来吃饭。”宝音胸有成竹地说道。
孙博鑫惊呆了:“真的假的?一千人?咱们村都没有这么多人,他们投资这么大?”
“呵呵,我堂哥之前工作的那个养殖场倒闭了,就是被这家公司收购的,他们承包了北面的塔敏查干沙漠,我听说整整承包了35万亩。”
咔!孙博鑫嗑了一颗瓜子,眼珠子滴溜溜转动着。
“卖呆儿?”
“呃?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你的烤串和面馆不一定可以吸引里面的人。”
“哟!我们的老孙什么时候变成经商天才了?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吸引不了客人?”宝音顿时不服气了。
孙博鑫摆摆手:“我没有说你的面馆吸引不了人,就是你没有考虑他们公司的人来自哪里,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基地这么大,内部是有厨房的?”
“呃?”宝音这才反应过来:“那你有什么好建议?”
“五顿。”孙博鑫笑眯眯地说道。
宝音咬了咬牙:“好,如果你小子的建议有用,我就请你五顿酒,满意了吧?快说。”
“别急。”
宝音一把抢过瓜子袋:“别磨磨蹭蹭。”
“好好,我说还不行吗?”孙博鑫笑呵呵说道:“你既然有内部关系,那就让人打听一下这基地里面的厨房主要做什么饭菜,要是也是咱们本地的那些菜,你的面馆和烤串还是别做了。”
“有道理。”宝音头如捣蒜:“还有呢?”
“还有什么?”
“就这?”宝音一脸你逗我玩呢的表情。
“你看,你又急。”
“我能够不急嘛?这可比银沙湾那狗屁景区的游客稳定,他们上千号人,就算是每天只有几十个人出来吃饭,都可以养活一家苍蝇馆子了。”
孙博鑫摇摇头:“你先去打听清楚,不然我怎么给你建议?”
“也是。”宝音急匆匆走了。
看着不远处正在平整沙地的工地,孙博鑫目光闪过一丝精光:‘餐饮小意思,生活用品才是大头,要开就开杂货店。’
突然他看着地上的一大堆瓜子壳,又看了眼空空如也的双手,不由自主地破口大骂起来:“欠儿登滴宝音,还学会了顺手牵羊,你给我等着,到时候看我不狠狠宰你一顿。”
“你在外面狗叫什么?又喝马尿了。”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屋里面传出来。
顿时孙博鑫一个激灵,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扫了扫身上的灰尘,赶紧打开门,走进屋子里,看到正在做面疙瘩的婆娘,他满脸讪笑着搓搓手:
“孩他妈,跟你商量个事。”
正在做面疙瘩的塔娜瞪了他一眼:“有屁快放。”
“咱哥不是在市里做杂货的,我也想在村里面开一个杂货店,你打电话和他唠唠,给咱们家指指路。”
塔娜眉头一皱:“你又想做生意?还没有赔够吗?我不同意。”
“孩他妈,别这样啊!我这一次真有发财的路子。”孙博鑫急了,宛如猴子一般抓耳挠腮。
“呵呵,你哪一次不是这样说?”塔娜一脸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
“真的,我的想法是这样…”孙博鑫赶紧将开杂货店,以及对面海陆丰公司的情况说出来。
听了这个解释,塔娜这才认真思考起来:“真有这么多人?”
“我听宝音那家伙说的,他堂哥的养殖场被这家公司收购了,他们公司还承包了35万亩沙漠,这么大面积,就算有机器,其他事情也需要上千人。”孙博鑫赶紧解释起来。
塔娜还是对孙博鑫之前的几次亏本生意心有余悸:“我还是不放心,要是他们公司开没有几天就跑了,那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想让你去问一下咱哥,他在市里面干杂货,知道门路,加上咱们家就在对面,不用租店,又省了一大笔钱。”
终于在孙博鑫费尽三寸不烂之舌的口技下,塔娜被说服了,勉强答应去问她哥哥,探一探开杂货店的门路。
就在孙博鑫踌躇满志的时候。
就在他家隔着两百米的河边,一家民宿类型的大澡堂子,在鞭炮声中快速开业。
而这家澡堂的老板,就是吴松他哥哥。
显然对方就是受到了吴松的指点。
对于哲里木市这地方而言,由于水资源有限制,加上天气干燥,因此很多人并不像南方人那样每天都洗澡。
而对于海陆丰公司的库伦基地,由于初期的基础设施不足,很多员工只能用消防车拉水来洗澡,这很不方便。
吴松便看到了这个商机,让他哥开一家民宿类型的大澡堂子,提供住宿、洗澡、餐饮和卖一些饮料。
每个地方都有聪明人。
以前当地那半死不活的旅游业,自然搞不起什么带动效果,而现在海陆丰公司一进来,就有聪明人发现了其中的机遇,胆大的人已经押注了。
…
江淼回到主基地。
一下车,就看到两个辆涂着“哲里木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的皮卡车,停在了临时停车场里。
来到了办公区。
负责管理后勤的一个员工就跑过来,给江淼带路。
在之前接待自己的办公室内,江淼看到了六个皮肤粗糙又黝黑的陌生人,这几个人大概率就是哲里木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大豆研究团队成员。
双方互相介绍了一下。
听说江淼除了是海陆丰公司的董事长之外,还是狮子山农业大学的荣誉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赛里斯饲料协会的副会长。
研究所大豆团队的主任张志勇一脸震惊,他之前只是听说家园县来了一个大公司,圈了几十万亩沙漠,准备在这边搞沙漠种植项目,他还想着,能不能过来合作一把。
没有想到,对方来头如此之大。
他们团队的其他几个研究员和研究助理也是满脸震惊。
“江博,真是年轻有为,我唯一比江博强的地方,估计只有年龄了。”张志勇自嘲着开玩笑起来。
江淼笑着摇摇头:“张博太谦虚,术业有专攻,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科学研究项目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的研究人员没有。”
“江博,我挺好奇你们公司在家园县的项目,不知道是打算种什么农作物?说不定我们可以合作。”张志勇好奇地问道。
“我们这个项目是种植大豆的。”
“种植大豆?”张志勇一听到是自己的主业,他立刻就来精神了:“几十万亩沙漠都要改造成为农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