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这个男人说,他还要光复汉室,已经没有人还会相信。
这个已经早不是少年的谋士,一步步去走过汉中的土地。
而他踵迹增筑的山河堰,跨越两千年风霜雨雪,仍旧是汉中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仍旧在后世灌溉着四万六千亩的土地,他不知道,在遥远的未来,这里还会仍旧保留有汉以来的七十处古堰,在饥荒之年救下曾经为刘玄德所珍视的百姓性命。
最后曾经的少年终于准备好,挥军北上。
他一连失败了。
这是他自认为的。
于诸葛孔明看来,没能以一州之地压覆九洲之地就是失败。
但是当时却对魏国造成了极端恐怖的压迫和阴影。
在诸葛亮的时代,魏国几乎只能以十倍之地,对着一州之地的兵力被迫防守,每两年一次,眼睁睁看着对面满编而来,等到没得吃了才退去,等数年之后,那诸葛武侯积蓄粮草,而后继续北伐。
以一州之地,抗衡曹魏北方的家底,居然不曾出现粮草短缺。
曹魏几乎没能组织什么有效的反击。
于季汉来说,这是失败。
而曹魏视线来看,三国鼎立,孙吴不足为虑,但是他们始终无法真正踏足蜀国的国境线,反倒是自己的地域不断被侵占。
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当时天下顶尖名将司马懿出现,他曾八日破孟达,声东击西击溃公孙渊,轻易讨伐王陵,迅疾如风,而后发现,诸葛武侯居然跑到自己眼皮底下割麦子,抢粮食,于是主动出击。
而后这一战,张郃被斩。
战斗之前,张郃劝说司马懿不要出去分兵和诸葛亮在野外对战,而司马懿冷笑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诸葛亮离去后,司马懿抚胸叹息道:
“真天下名士也。”
看了看左右,吩咐道:“就说我们此战大获全胜,成功击溃孔明,非如此,压不下张郃将军之死。”
于是在这一战中的记录,后世的史书居然有三种记录,唯独晋书为尊者讳,宣称司马懿大胜,只是即便如此,张郃之死也无法遮掩过去,而第五次诸葛亮再度出山。
以难测如阴,侵略如火,动如雷霆著称的司马懿。
直接领悟了不动如山。
选择了以数倍军力优势,直接死守不出。
有诸葛不止步,便有凉雍不卸甲,中原不释鞍之说。
这是大汉最后灿烂的火焰,灿烂而夺目。
……
“没有想到,渊你会来找我等。”
在一座山上,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的老人看着眼前盘坐着的道人,后者只是双鬓微白,大体还是黑发,一身气质清淡,后者收集了枯草和落叶,点着火,温着茶,老人取出了珍藏的美酒,递过去。
于是就烈焰温酒。
渊看着烈焰噼里啪啦地烧灼着叶子,靠着树木,呢喃道:
“云长失荆州殒命,曹孟德头风崩殂,张翼德死于非命,刘玄德托孤白帝,之后,马孟起饮恨而亡,黄汉升死于病榻,赵子龙老去蜀地……也不知为什么,这天下,突然就有了点秋风萧瑟的感觉。”
“咳咳……”
那老人道:“你和你老师不一样。”
他正是左慈。
渊道:“我当然和老师不同。”
“这一次来找老先生,还有其余同道,是为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说话的是旁边另外一位老年道人,名为葛玄。
双鬓半白的渊看着远方,轻声道:“施展七星灯,救一个人。”
“救谁?”
“诸葛亮。”
渊缓声道:“我所创黄巾力士之法,各家道门都可尽数取用。”
“以此为酬劳,如何?”
葛玄挑了挑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
“我听说,葛公是谦谦君子。”
渊抬了下眉毛,摇头道:“谦谦君子?”
“谁说的?”
他忍不住低声笑道:“他从来不算是谦谦君子,征讨南中的时候,其他将军说不愿意去,他就干脆说,反正你们做不来,还是我亲自去吧。当然只是说着温雅,下令是‘料众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
“下面哪个将军敢说自己比他强的?只好由着他去。”
“其实他还想着,会反叛也就是这些将军之前做的不好。”
“司马懿诈称吴国投降,他便直接回信说‘卿乃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也是说着温雅,其实是大概就是在说,你老不休都六十多岁要入土了,还来搞这种把戏丢不丢人。”
“连徐元直和他游学,他都直说徐元直他们最多做到郡守。”
“别人不服气,反问他,他就只是笑而不语,意思是你们听了也不懂,怎么会是谦谦君子呢……更何况,咳咳咳……”
他剧烈咳嗽着,微笑道:
“我之前听阿亮说,司马懿说早就有击败他的方法,但是要向曹帝请示,这小子在信里面说,那老小子就是在吹嘘,完全没胆量和他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没有听过能打胜仗还要专门请示君王的。”
“脾气一点没有变啊。”
他们对饮着山中的猴儿酒,渊沉沉醉去。
他醉后想到了那清朗如同山风明月的少年,想到了执着的谋士,想到了抚琴高歌的孩童,想到了那一天的下午,沉睡着的孩子,还有推开门走进去的少年道人。
渊呢喃道:“他是我的弟子,是我的弟弟……”
“也是天下最后的火焰了。”
左慈轻声道:“北斗主死,七星续命,是大凶之法。”
“要如何做?”
月光之下,醉了的道人梦呓道:
“七星续命,七星续命。”
“以我命,续他命。”
“以他命,续天下命……”
左慈复杂看着那醉酒的道人,想到了数十年前,那少年道人微笑着向他讨来了斩龙伐脉的器物,老迈的仙人起身叹息着拱手,道:“既然如此。”
“我等当助道友一臂之力。”
“也看看人力,能否违抗天命。”
第0250章 希望
才第二日,左慈,葛玄,以及渊便朝着眼下诸葛亮北伐方向而去。
明明是准备赴死,但是那容貌不过三十多岁的道人却脚步轻松,步履从容,左慈忍不住叹息,询问道:“既然打算以命换命,但是以诸葛的聪慧,你又如何瞒得过他,而以你们的关系,他又怎么可能会接受?”
渊道:“没有让他同意。”
道人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道:“我将我的命给他,不需要他同意。”
“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
“这一次,必须听我的。”
左慈无可奈何。
道人沉吟了下,又道:“再说,只要你我都不说,只让他以为是正常的七星法即可,到时候等到续命之后,生煮成熟饭,他再要反悔也已经迟了。”
葛玄问道:“那么,到时候道友你要如何?”
“续命之后,你最多也就只剩下了一二年寿命。”
道人脚步顿了顿,轻声道:“那时候……”
“我再回南阳住着吧。”
他笑道:“到时候,二位可以在那里住一年。”
……
这是建兴十二年,整个天下都汇聚在了那个男人身上。
在稳定季汉局势,花费三年功夫再度积累够了粮草后,诸葛亮强撑着身体迈出祁山,离开了蜀道天险,第五次来到了凉雍之地,在魏国国境内,平原地势,这一支远离国家的军队,强行对抗无论资源还是人力都被称为十倍于蜀地的曹魏。
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是他第五次做了。
而当时同样为天下名将的司马懿咬死了诸葛亮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背水筑城,就在生生地打消耗战,哪怕被挑衅也死不出城,失去了原本转进如风的战斗风格。
这是无数经验的积累,在这个时代和诸葛亮在外合战的,非死即残。
司马懿看出了一处决不能落于诸葛亮手中的区域,并且认为如果不管,那一处魏国的区域会被诸葛亮拿到手,派遣名将郭淮提前跑到那里屯兵,把诸葛亮想要抢夺的地方占下。
自身则是凉雍不卸甲,中原不释鞍,直接把对峙消耗战打到最后。
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又早已暗中和东吴达成协议。
希望孙吴能顺势北上伐魏。
若能成事,即可化作犄角,进一步逼迫魏国。
孙权见到现在魏国名将几乎都在戒备诸葛亮,当即响应,亲自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又有陆逊,诸葛瑾等同时率万人出战,和季汉呼应。
然后……
七月,被年二十九岁的魏帝曹睿亲自率军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