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梁图图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013 KB   上传时间:2025-11-27 13:42:30

  她力气大还眼疾手快,很快就把提前准备好的红包都给塞给 了各家的孩子,然后一手夹起林听,一手揽着林忆苦开溜,坐上摩托车就把一群人给甩到了身后。

  大意了,当时没顾上按住林听的口袋。

  而溜得最快的关月荷不知道,她那一连串麻利的动作也是震惊了其他人。

  这一顿饭后,许多人各奔东西,后来也没了联系,后来没人提起来,她也就一直不知道。

  —

  “关月荷在家吗?有信件。”

  方大妈停住手头的针线活,正要细听,林听带着小鱼和瑶瑶已经往门外跑了。

  “叔叔,关月荷是我妈妈,我可以签。”

  送信员朝门内看了眼,还和方大妈挥手打了个招呼。

  他负责长湖街道这一片的送信工作,干了二十多年的工作,每家每户都是谁,他心里都有数。

  “你开学上二年级了是吧?你会写你妈的名字了没有?不会写可不能签。”

  林听一副“你可别小瞧人”的表情,“我会写全家人的名字!”

  然后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关月荷”的大名。

  送信员看了眼,给她竖大拇指,“这字写得不错。”

  送信员刚走,林听的左右两边都凑过来一个脑袋,“姐姐,我也要写!”

  “你们还没学到,等你们上小学了才会写。”林听得意洋洋地抬高信封,“我给你们念信!”

  “这是你妈的信,你可不能给拆了。”方大妈慢了几步追出来,提醒道。

  “我知道,爸爸说,妈妈的信要妈妈才能拆。我看看是谁给妈妈写信。”林听把信封给翻到正面,一个个字地念过去:“西北……大学,成雨!”

  —

  “啥成雨啊?”关月荷又好气又好笑,她一下班回来就被林听抱住,说有个叫“成雨”的人给她写信,她听得晕乎乎的,甚至把自己初高中同学都给想了一遍,都没想起来有个认识的人叫“成雨”。

  “人家叫成霜!”

第215章 聚散是常事

  “成霜是谁呀?”

  林听知道妈妈的很多朋友, 虽然那些朋友有一半都是她没见过的,只见过他们的来信,唯独从未听过“成霜”这个名字。

  关月荷顺手摸了摸她的圆脑袋, 一边拆信一边回:“是妈妈读研究生时认识的朋友。”

  “你很小的时候,她还来看过你。”不过, 那时候林听还是个奶娃娃,连话都不会说,肯定是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个阿姨来看过她了。

  林听趴到妈妈的后背,从肩膀后面探出个脑袋也要一起看信,“阿姨怎么都不给妈妈写信呢?”

  “她工作忙。她现在有空了,不就给妈妈来信了?”

  关月荷心里也有许多疑问, 来信地址怎么就是西北的大学呢?难道成老师要留在西北当老师了?

  还真是!

  “月荷, 我现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就职, 今天才到新单位分配的宿舍, 正愁新家还要添置不少东西,不过, 这边宿舍倒是比在京大分到的宽敞,有间专门放书的屋子……等过些时日,给你寄些当地特产……对了,林听今年七岁半了吧?等有机会, 我回京市一定去银杏胡同找你。盼常来信。”

  关月荷把信纸翻到后面, 没字了。

  成霜只提了现在的情况,而过去七年好像是平白消失了一样, 无人知晓她过去都在忙些什么。

  但想来应该有不错的收获。

  她还以为成霜的任务结束了, 能调回京市来工作,没想到她又留在了西北。

  可惜了几秒,又觉得庆幸, 分别的朋友能在几年后再次联系上,就是一大幸事。

  想到这儿,关月荷又不觉得可惜了,她天南地北见不着面的朋友多了。只要大家都好好的,见不见面都不重要。

  身后的林听忽然捏了捏她的耳朵,“妈妈,你要给成阿姨写信说,我们已经不住在银杏胡同了。给成阿姨留杂货铺的电话,让她给妈妈打电话。”

  关月荷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哼!我可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

  “你最厉害。”关月荷认真地敷衍,又拍了拍她的屁股,“你起来,妈妈要给成老师写回信了。”

  “我也要写。”

  “行啊,你写,你别把人家名字给写成成雨就行……”

  林听恼羞成怒地捂住妈妈的嘴巴,认真地辩解:“是老师还没教到!妈妈,我可不是文盲!”

  隔天,去爷爷奶奶家过暑假回来的谷雨皱着眉,找关月荷问道:“小姨,林听老问我为什么不是叫谷霜,为啥啊?”

  关月荷:“……”

  关月荷也不知道。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就像谷雨六七岁的时候,也会执着地把李大爷家的小黄狗加上姓,叫“李小黄”。

  答不上来的,关月荷就会转开话题,“小姨要去邮局,你去吗?”

  谷雨二话不说就点头,然后转头跑去一号院喊林听。

  喊来林听,身后又跟了两个更小的。

  关月荷感觉自己像是个带鸭子出笼的,身后一溜串,话又多,又爱跑。怪不得她两个妈说,要是单独一个人带她们几个出门,得拿绳子给绑到一起。

  才刚把给成霜的信寄了出去,她就已经盼着回信了。

  但比回信更快的,是成霜的电话。

  俩人隔着电话,极短的问候过后,一时间想不出要从何说起。还是林听最热情,挨着话筒就喊:“成霜阿姨,你吃饭了吗?”

  “吃了,是林听吗?”

  “是我!”

  “林听你好啊,等下次去京市了,阿姨请你喝可乐汽水。”

  “成霜阿姨,我等你!”林听说完就收,提醒妈妈:“妈妈,轮到你说话了。”

  一开始的陌生一扫而空,对面的成霜哈哈笑道:“月荷,你闺女和你真像。”

  光是听林听说话,她就觉得像月荷。

  俩人聊了好一会儿,直到后面有人急着用电话,通话才不得不终止。

  之后许多年,成霜的信件断断续续的,有时候一个月来两封,有时候大半年没消息。时间长了,关月荷也就习惯了。

  但成霜说的“有机会回京市”却是遥遥无期,还是十一年后,林听考上了成霜任教的大学,林听才第一次见到成霜。

  但那也是十一年后的事情了。

  当下,林听才刚要上二年级。

  娟娟也从丰收大队回到银杏胡同,今天是厂子弟学校开学的日子,甭管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今天去报道。

  关卫国开改装后的三轮车,把几个娃都给拉去了学校报道。

  除了要上高中的娟娟,娟娟弟弟和谷雨去上初中,还有个上小学的林听。再过两年,小鱼和瑶瑶也要去上小学了。

  大人把大孩子的行李给放好,再让他们一个个爬上车斗。

  关月荷不合时宜地笑了下,有点像把家里的猪给送到养猪场。

  江桂英没好气地拍了她一下,“有你这么说自家娃的吗?”

  “没人说,那我给起个头。”关月荷哈哈笑着躲开亲妈的手掌,两步上前把站着叉腰的林听给按了下去,“老实坐着,再站起来,我就拿绳子把你捆起来。”

  谷雨幸灾乐祸道:“小姨,你快把她捆住!”

  刚笑了几秒,林听就朝谷雨扑过去,搂住她道:“我抱住你,你也要被捆!”

  “你太重了,给我起来!”

  “我不起,泰山压顶压扁你……嗷嗷嗷,妈妈,谷雨掐我!”

  旁边的关月华看得恼火,还不忘瞪了眼给她们加油鼓劲的关月荷,最后两个都被拍了屁股。

  江桂英边叹气边念叨:“真是狗和猫!”

  好的时候特别好,掐起来的时候也能打得对方嗷嗷哭。

  眼不见为净。

  江桂英招呼老姐妹先走,两个老太太说几句就摇摇头、叹叹气,到底是说谷雨和林听,还是说关月华和关月荷,那就不知道了。

  下半年的日子过得飞快,关月荷连续几次出差,每次都让家里人提心吊胆。生怕她在出差路上遇上车匪路霸,更怕她脑子一热就冲上去和人打起来。

  现在的歹徒和以前她逮到的那些不一样。以前那些人好歹还知道要收敛,现在外头那些人,简直无法无天,不把人命当回事的。

  所幸,关月荷每次都能平安归来。

  墙上的黄历翻到1992年,日子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说实在的,这两年的变化都不小。

  光说91年,就有的说了。苏联老大哥解体得突然,银杏胡同不少老工人颇为感慨。

  想当初,五星汽车厂也得到过老大哥的帮助,谁能想到,那么大的一个国家,说没就没了?

  同是在91年,国家号召“千方百计创外汇”,全民总动员搞外汇。但光靠国企,那力量哪够啊?于是,今年开始,各地放宽了个体户经营的限制。

  关爱国撸起袖子就宣布:“我想开个分店。”

  这回关沧海没再拿烟斗敲他脑袋,说他刚会走就想跑。

  两年前,关爱国就办了停薪留职,在关沧海的理发店里做烫发。停薪留职两年的期限过去,厂里通知他回去办了离职手续。

  现在,关家就只剩下万秀娟一个人还在五星汽车厂工作了。

  这两年里,和关爱国一样主动办停薪留职的人不在少数,一半的人去了私人开的小厂工作,剩下一半的人,要么南下找工作,要么自己做个体户。

  这些人在过去两年里,多多少少挣到了钱。

  所以,京市一放宽个体户经营的限制,下海经商的人更多了。

  关月荷又送走了两个办离职的同事,同时也收到了朱华彩的最新消息,她创办的外贸咨询服务公司现在办得风生水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6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3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