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条小街下去,在今年年初时,又新开了两个小饭馆。要是明大爷的生意继续这么红火,这条街上的新饭馆估计还会继续冒出来。
吃完饭离开时,关月荷往小街里头多看了一眼,发现前边有一家门口上挂上了牌,上面写着“美丽理发店”。
得,看来她老爹的理发店也被别人发现生意火红了。
像极了之前胡同口的早餐小摊,有人开了头、赚到了钱,就会有人跟着做。
期间有人比价,有人提质量,最后能留下来的就那么三、四家。
“说明啥?”喝了几杯酒的关沧海这会儿变成了大舌头,关爱国叹气,扶住了他,省得人给拐到水沟里。
关沧海继续道:“说明技术是硬道理,你得有技术,保证质量,顾客就信任你,愿意来找你理发烫发!”
关爱国补充:“还得态度好、服务好。”
现在个体户如雨后春笋,陆陆续续地冒了出来。长湖街道上私人开的理发店就有两家,别的地方更不用说。国营理发店的生意因此受损不少。关爱国一看,来的人少,理发店收入少,他的奖金也跟着变少,这哪成?!
于是,关爱国特意找熟客们问了原因,才知道大家更乐意去外头的私人理发店烫头发,不用担心烫发师傅态度差,做不好还能给改。就这,谁会放着私人理发店不选而选国营理发店?
江桂英赞同,“说得对,都一样卖水果糖,大家就更愿意去瓜子王家的杂货铺买。为啥?你去瓜子王家的杂货铺,花钱的是大爷。去供销社,收钱的才是大爷。”
一群人聊着国家经济,慢悠悠地回到了银杏胡同。
听说他们是出去吃满月酒,邻居惊讶,“不多请些同事朋友来家里吃?”
“家里亲戚吃顿饭就够了。”江桂英留下来在胡同口唠嗑,其他人纷纷回家。
随着林听的满月酒一结束,关月荷也开始了上班倒计时。
“裤子裤头得拿去改改。”关月荷把衣服收拾出来,该拆的拆,做成别的东西,需要拿去改的也给放到了一边。
家里的奶粉被整齐收进客厅的斗柜里,林听的衣服尿布也被收拾好,单独放到了小房间去。
不收拾不知道,林听小小一个人儿,吃的穿的用的还不少,她和林忆苦的房间都没法全部装下,林听的房间就这么被提前给用上了。
怕林听不习惯喝奶粉会闹,关月荷提前给她喂了奶粉试,一喂,嘴巴吸得更快。
江桂英仿佛早有预料,“我都说了,林听这吃饭的劲头随你,不挑食。”
醒了就要吃的,连谷雨都悄悄喊林听“小饭桶”。
关月荷拐着弯地夸自己,“那多好啊,不挑食才是好孩子,以后长得和妈妈一样高,一米七三呢!”
江桂英没忍住乐了,附和道:“对对对,以后随你妈一样高。”
并强调:“一米七三!”
就这个身高,站在男同志里,也能超过不少人。
“对了,那天大伯问我关爱国谈没谈对象,我说不知道。他和他对象是不是掰了?”
“谈了个鬼。”江桂英没好气道。
关月荷瞪大了双眼,也顾不上收拾衣服了,“这谈对 象还搞迷信呢?”
江桂英:“……”
她说的鬼可不是常正义以前挂在嘴边的鬼。
“每次问他谈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带对象回来吃饭,他支支吾吾说不完整。”
“我都怀疑他口中的对象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拿对象当借口在外头鬼混!”
要不是老姐妹方大妈劝说,她早就打算去厂理发店蹲着,看他到底是谈对象了还是偷偷去鬼混了。
“他能鬼混啥?”关月荷不以为意,“估计是人女同志没看上他,他不好意思和家里说。”
“我也懒得操心他找对象的事儿,还不是最近厂里年轻人去外面聚众跳舞搞联谊出了事,被抓进去十几个人?我怕他在外面胡来!”
江桂英叹气,“外头生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防着不行。”
怪不得宋公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去年的小偷团伙没落网,闹事的混子还变多了。
—
在关月荷要重新回到岗位上的前一天晚上,关爱国终于提到这个星期天要带对象回家吃饭的事。
“真的?”江桂英追着问:“叫什么名?也是汽车厂的工人不?”
“叫万秀娟,家里也都是汽车厂的,她刚顶了家里的班,在传达室工作。”关爱国一口气说完,见江桂英还想继续问谁给他俩介绍的,他就道:“到时候她来了,您不就知道了?”
不等万秀娟同志来家里做客,关月荷上班第一天,就从周宝玉那儿知道他俩怎么认识的了。
大家前后脚出胡同,关月荷落后一小段距离。
周宝玉载着罗桂芳,正好罗桂芳问起周宝玉:“秀娟的工作定下来了吧?”
“定了,就在厂里传达室当收信员。”
关月荷耳朵一动,“秀娟”、“传达室”这两个词一出来,她就想到了关爱国的对象。
于是就问:“秀娟是你朋友啊?”
周宝玉这才发现关月荷骑到了旁边,忽然有些心虚,“秀娟是我在丰收大队认识的朋友。”
都在丰收大队当知青,怪不得关爱国不用别人介绍,自己就谈上了对象。
看宝玉这副表情,肯定也是个知情的。
“月荷姐……”周宝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泄露了秘密,正想试探两句,关月荷没给她机会问。
“罗大姐,我赶着上班,先走了啊。”说完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过去,远远把她们甩在了后面。
—
“大爷,大妈,早上好啊!”
“哟!关处长回来上班了?!”
熟悉的问候声又来了。
第168章 林听小同志
关月荷还没到办公室, 就先和新同事谭爱莲在食堂碰上了面,但时间匆忙,高知远只来得及给她俩做介绍, 大家又赶着去准备上班了。
她去找安司长销假,也从安司长那儿了解了新同事的情况。
具体情况和李雪莲说的差不多, 但也有些李雪莲不知道的。
领导安排个有经验的同志过来,是要给她分担子,让她能抽出身去忙别的工作。
关月荷认真听着,但等了一会儿,也没听到安司长说要给她安排什么别的工作。
既然领导不说,她就不问。销完假回了自己办公室, 她也没急着大干一场, 而是先了解一些项目进展情况。
出门工作和在家看娃睡觉就是完全不一样, 在家光看林听睡觉, 她觉得自己看了很久,一看时间, 发现才过去十几分钟。而在单位里工作,她觉得自己没怎么干活,但时间一下子就溜到了下班的点。
“回来上班有点不适应吧?”过来人李雪莲关心道。
“是有点不适应,时间过太快了。”还有就是, 她正处在哺乳期, 一些身体上的生理情况无法避免,时不时就得留意看看。
这是旁人没法帮忙解决的, 李雪莲只能安慰道:“熬一熬, 过段时间就好了。”
“对了,我准备买辆摩托车,以后上下班方便。”
关月荷想着她和李雪莲做了一年多的下班搭档, 这事得提前和李雪莲说一声。
要是她买了摩托车,以后就不能经常和李雪莲一起约下班了。
总不能她骑个摩托车,开着自行车的速度?那她不如骑自行车算了。
“啊?”李雪莲愣了下,反应过来后就道:“买车是好事啊,你打算买哪个牌子?嘉陵牌还是别的?”
“就嘉陵牌吧。”除了这个牌子,关月荷也不了解别的。
李雪莲想了想,很快下定主意道:“我也买一辆,我找朋友问问看怎么搞到票。”
外头最近惹事的多,摩托车总比自行车跑得快些,遇上事能溜得快。
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跟着关月荷更安全。
“太好了!以后咱俩还约着一块儿下班。”关月荷贴心道:“两个人一起走更安全。”
李雪莲惭愧,这安全问题全指望关月荷同志了。
搞嘉陵牌摩托车车票的事情,最后还是陈立中帮忙解决了。搞到了两张,原来想着买两辆,给林忆苦也安排上的,但林忆苦说暂时不用,另一张就转卖给了李雪莲。
她们拿着票去门市部,交了钱和票出去,得到了一张票据,得等到一个月后才轮到她们提车。
这空着的一个月时间,正好让她们找有摩托车的熟人练车,到时候拿到车了就能开起来。
关月荷帮了李雪莲大忙,顺势就找李雪莲也帮自己一个忙。
“你说。”李雪莲惊讶,还有关月荷同志办不成的事儿?
“想让你帮忙留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同志可以介绍给我朋友。”关月荷就把丁学文的个人情况和找对象的要求都说了。
“你朋友这个条件还找不到对象?”李雪莲犹豫了几秒,又问:“你朋友,没有什么问题吧?”
“绝对没有!”关月荷对着自己胸口前的徽章发誓,“之前下乡耽误了,后来上了大学,学校不允许学生在校期间谈对象。这不,现在一毕业,工作稳定下来了,就让我们这些朋友张罗着找对象。”
李雪莲相信关月荷的人品,没再质疑。但这位丁同志的条件听着是好,也难办啊!
“别的都好说,爱读书这个真不好判断。”
关月荷一副找到了知己的表情,两手一拍,道:“可不是?!”
要说爱读书,她觉得自己现在也挺爱读书的,但丁学文说她这样的不算。那是想找哪样的?她看他就是想打一辈子光棍,又要给他们几个找事儿干!
“你看着条件合适的,就给他介绍介绍,他们要是都有想法,就安排他们去公园见个面,要不去国营饭店吃个饭,成不?”
她看胡同里的大爷大妈给人介绍对象都是这些流程。
“行!你等我消息,我们煤矿厂家属院好几个条件合适的,我都去问问。哎呀,等等,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先看看我家亲戚里有没有合适的。”李雪莲开玩笑问:“这爱看小人书也是爱看书吧?”
关月荷乐得哈哈大笑,当天晚上回去就给丁学文挂信去问这个问题。
虽然都在京市,但等丁学文收到信也需要起码一天时间。
比丁学文的回信更快到来的,是大学几个舍友们的回信。
春梅的字力透纸背,可见她写信时的激动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