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说,关月荷还真没觉得累,一说就开始脚酸。
“你们办公室的事忙完了?”
“差不多了,开完会了安排车送他们回饭店,工作也就结束了。”
“开一次会真累。你们还半年搞一次,够辛苦的。”
“开会都是小事,前面把人邀请过来才难呢。你刚刚讲得真不错,底下好多人做笔记。”
还想继续聊,但这会儿领导准备要上台讲话,她们立刻闭上了嘴巴。又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这会儿终于轻松多了。
开完会回到单位,关月荷打了两份饭才吃饱。
李雪莲看她这饭量都有点担心,“我们隔壁院子有位女同志怀孩子的时候吃太多,肚子太大,生的时候比别人费劲,你这得问问医生看要不要控制下饭量。”
“没事儿,医生说正常的。”
其实她刚和医生说她每顿吃两碗半到三碗大米饭时,医生震惊得眼睛都瞪圆了,给她检查完,又问了她以往的饭量后,医生说她这是正常的饭量,照常吃就行。
关月荷道:“其实我就比以前多吃了一点。”
李雪莲认真回想了下,发现还真是。
正吃着饭,听到坐在后面的同事在说准备学门外语时,李雪莲小声问她:“你日语学得怎么样了?”
关月荷放下筷子,清了清嗓音,用日语问她今天吃了啥。
问完,关月荷拿手挡着嘴巴,也小声和她道:“读起来怪怪的,还得继续跟着磁带练。”
“你这已经学得够快了。”李雪莲笑着小声道:“我爸以前打过小鬼子,听到我在家跟着磁带读,他说听得不舒服,现在看我也不顺眼了。”
关月荷乐笑了,“我爹妈也是,一听我放磁带就皱眉,说听得脑壳疼。”
不过,他们也有进步,现在都能分得清她放的磁带是哪国的语言了。
外商投资会议一结束,关月荷少了个大任务,下班回去时还有心情哼歌。
张德胜大老远就看到了慢悠悠骑车的关月荷,加快速度蹬了十几下追了上来。
“月荷,今天这么早下班?”
“今天事儿少。”
正好回家顺路,关月荷也不像以前那样骑车骑得飞快,两人边骑车边闲聊。
说实在的,要是张德胜还一口一个“关处”的喊她,她绝对猛蹬几下车轮,远远把他甩在后面。
张德胜这人挺能聊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给他小儿子辅导功课被折磨得够呛,没七月份刚去上班时那么爱摆领导派头了。
人看着顺眼了不少。
张德胜提到现在要求初高中都必须设英语课,“学校倒是想设英语课,但没那么多英语老师啊。”
“现在不多,过个几年就多了。”从今年开始,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出来,现在国家要对外开放、大力搞外贸,学英语的毕业出来吃香,多的是人想报名学习。
所以,那天在她家闲聊时,丁学文听她说日语还算好学,他也起了学习的心思,还说多会一门语言就是多一个优势,以后不在电视台干了出来做外国导游都比别人抢手。
当时林思甜还笑丁学文是舍不下“挣大钱”这条道。
“对了,张老师,你们家是要申请重新分房还是要分家啊?”
张德胜家那间屋子也被人盯上了,不少人就盼着张德胜赶紧从新单位那儿分到房,然后搬出去,这样就有人可以搬进三号院。
张德胜没想到她突然问这事儿,愣了几秒,含糊着说:“过段时间再看看。”
听着不像着急分房的样子,但他们家一家四口都挤一间屋,张全斌也到谈对象的年纪了,能申请重新分房还不早点打算?
但关月荷也听出了他不是很想说,就没继续问下去,转头问起了现在教育改革的事情。
毕竟也是要当妈了,照当下这形势,以后的孩子不说考上大学,读完高中都是必须的了。现在国营厂招工,起码有一半的岗位都要求高中毕业了。
卓越服装厂没自己的子弟小学,许成才和秦子兰几番对比后,最后把妞妞给送去了五星汽车厂的子弟小学读书,找了元宝几个小孩,让妞妞跟着他们一块儿坐厂里的公交车上下学。
在五星汽车厂的子弟初中毕业能考厂里的技校,高中考上大学的人数也不算少,用许成才的话说,五星汽车厂子弟学校算是“名校”。
而五星汽车厂子弟学校正在大刀阔斧地搞教育改革。
想了解改革情况,找张德胜问是最清楚的了。
“现在高中要改三年制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初中改三年制还在讨论,小学或许也要改六年制……等你们家孩子上学,估计全都能赶上改革后的。”
“读这么多年?!”关月荷啧了声,庆幸自己早生了好多年。
之后这一段路,全是张德胜在讲当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关月荷完全插不上嘴,见他讲得起劲,她也没好意思打断。
好不容易到了长湖街道,关月荷松了一口气,立刻说自己要去供销社买盐,挥一挥手溜走了。
一回到一号院,见江桂英在自己家,就把刚刚抢到的香蕉给递了过去,拍拍胸口顺气道:“张老师真能讲,叭叭叭的,跟机关枪似的。”
她怀疑他在单位没人听他讲这么多话。
江桂英不奇怪,“他还说要给银杏胡同的家长开教育改革分析会,也不知道他咋那么能找事儿干?”
“你没在单位吃饭吧?”这个点下班回来,应该是没吃,江桂英不等她回,就道:“你赶上趟了,你爹说要带两个菜回来。待会你过去吃饭。”
“对了,酸菜都给弄好了,码在你那小屋里。”江桂英知道她今天忙完了大事,琐碎话也多了起来,“娃的衣服要再拿出来多洗洗晒晒,你就放小屋里,我们得空了帮你忙活……”
江桂英的话没讲完,嘴巴就被关月荷塞了根剥好皮的香蕉。
“这个香蕉不错,您赶紧吃。”别说话了,她下班回来听得够多了,脑子现在还嗡嗡嗡的。
江桂英也很快被绕偏了,“是挺不错。”
但关月荷也没清净多久,前脚把亲妈送出门,后脚就听到清脆的叮铃声,是工人们下班回来了。
—
吃晚饭这会儿是工人家庭人最齐的时候,有人在问上班的人工作情况,有人问孩子今天上学有没有听不懂的,也有人正在显摆自己今天多能耐。
“我看到汽车厂的厂长也来听我的分享会了!”关月荷一手拿着个烧鸭腿,一手指着自己,十分骄傲地道:“我,五星汽车厂厂子弟的榜样!”
“行了行了,收收你那尾巴。”江桂英边说边忍不住乐呵。
关月荷的尾巴收不住,连关沧海都想跟着显摆,他闺女居然都能给厂长开会了?!
但话说回来了,自从月荷干过一次抓逃犯的事后,她在五星汽车厂就一直很有名气。
“该给你发个奖状哈哈。”
关爱国努了努嘴,小声道:“我还是五星汽车厂的厂草呢,也该给我发一张!”
这话一出,家里几个人安静了一瞬。
“你对象说的?她这么说你就信啊?”
气得关爱国跺脚,快速给自己夹了几筷子菜,气呼呼地跑出去了。
“爱国怎么了?”林忆苦回家只见她的自行车没见人,连家门都没进,直接找了过来。
这会儿听关月荷招呼他道:“咱们家的厂草,哦不,军草回来了。”
不知前因后果的林忆苦一脸茫然,只见关月荷和爹妈笑个不停。
第157章 特别喜欢
外商投资会顺利结束, 关月荷又过起了轻松日子。
每天晚上看完电视,还要去胡同口转几圈活动手脚,顺便听听胡同里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
“还能有啥新鲜事啊?就丁家那房子问题, 不少人给房管科举报说不合规,闹了半个月, 现在没人闹了。”
丁老大当了快半辈子的“笨嘴老实人”,这会儿倒是能拉下面子和房管科闹。
白大妈撇嘴,“他啊,以前有他老娘在前头出声,哪用得着他说话?”
大家不想继续谈丁家的人,这八、九月份, 就数丁家的事儿最多。丁大妈人没了, 丁老五被判了三十年, 丁显光还不知道躲在哪儿, 丁学文一回来就成了顶顶出息的人、他们想给他介绍对象也没辙……再继续提就没意思了。
没大新鲜事儿,但有喜事。
罗桂芳的大闺女周宝玉年底毕业, 现在已经定了毕业去向——分配回五星汽车厂的工人医院。
这不,这一帮人都在给罗桂芳道喜。
“今年底宝玉回厂里医院上班,明年七月,宝安从技校毕业也能分配回厂里, 你们家就有三口人都是在厂里工作了!”
“听说宝安学的是焊接技术, 毕业以后跟着周工周红旗?哎哟,我看你家闺女是注定了要给周红旗当徒弟!”
胡同口昏黄的灯光笼罩着喜气洋洋的罗桂芳, 她两只手抱着右腿膝盖轻轻地前后晃悠, 半点没谦虚,很是自豪地道:“我这三个闺女争气!”
“那可太争气了!”白大妈拍着大腿附和,还道:“我找的那神婆可说了, 我们胡同这儿的风水好,闺女容易有出息,要不我家向红能考进服装厂呢?哦对,我家金花在班里都是第一名!”
旁人听出了白大妈的显摆之意,捧场地顺着她的心意夸了又夸。
在她身后来回散步的关月荷笑了,现在没人管群众普通的封建迷信了,只要不搞邪门歪道就行。这不,白大妈都不背着人提找神婆的事儿了。
自从二号院建了个公厕,以前最迷信的常正义就没再偷偷烧符纸,胡同怕鬼第一人已经变成了四号院某个老大爷,据说是年轻时候亏心事做多了,老了后就疑神疑鬼。
白大妈听到笑声,回头一看。
“月荷你啥时候来的?这个点不学洋文了?”
“早来了,没到学习的点,我出来活动活动。”顺便听听八卦。
听一帮邻居们在这儿扯家长里短,心情都变好了。
其实主要是思甜搬出了银杏胡同,思甜要是还住家里,下班了往她家一跑,她能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还能从思甜那儿知晓胡同八卦。
见白大妈要给她腾凳子,关月荷连忙摆手拒绝,她这一天坐得够多了。
正好,林忆苦也从澡堂回来了,喊上她,两口子一前一后地回了一号院。
白大妈看着关月荷进屋,想到了自己闺女。向红比月荷没小多少,但月荷这都要当妈了……瞬间没了心情继续唠嗑,拎起小板凳拐去三号院,她打算找刘阿秀帮忙问问,看汽车厂有没有优秀男同志,让刘阿秀帮忙牵线介绍一下。
—
林忆苦正倒了两杯水,一转身,眼前多冒出来一张金黄的银杏叶子。
叶子后面的关月荷笑吟吟地看着他,“刚刚特意捡的。”
今年没有分开两地,但不耽误她继续给他送上京市今年的秋天。
林忆苦摊开手掌接过,今天十分愉悦的心情变成了十二分愉悦,他觉得他今晚能多学半小时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