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绕了段路去肉站,只买到了点瘦肉。
这要是十年前,关月荷才不会浪费肉票买块纯瘦肉回去,现在不缺油水了,才觉得瘦肉好吃。
“月荷、忆苦,这大过年的不回爸妈家吃啊?”
胡大妈看到他俩一个往水缸倒水一个忙着洗菜,一问才知道他们准备在自己的小家做饭。
“过的是元旦又不是春节,下个月春节到了才算过年。”
这日子哪有那么讲究?以前汽车厂甚至还有除夕和年初一都赶生产的时候,也没人觉得年夜饭是非吃不可。
不过是近十年来,日子越来越好了,大家过年过节领到的东西多了,现在这两年能买到的物资更是丰富起来,所以年节才慢慢有了讲究。
他们没去三号院吃饭,但把林思甜给喊了过来吃饭。
林思甜一过来就告状道:“爸妈说中午出去吃饭,也没说晚上也在外面吃啊!我在家寻思着,要是就我一个人吃饭,干脆去国营饭店吃碗面算了。还好你们回来……”
“你也别闲着,起来干活。”林忆苦让她去削土豆皮。
林思甜冲他翻了个白眼,故意道:“你现在烦我碍眼,以后我嫁出去了,你想找我碍眼都找不着……哎哎哎,月荷你管管他!”
这话讨打,关月荷当没听到,拿了地窖的钥匙,一溜烟跑了。
“……”林思甜摸摸自己被拧了一把的耳朵,正想讨伐她哥,就听到她哥板着脸问她:“嫁人了以后就不回家了?以前不说结婚了要住家里?”
甚至还幸灾乐祸地说终于把他嫁出去了,连他的房间都归了他。
“我没这么说!家里的房子得给我留一半!”林思甜哼哼两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嫌我过来找月荷,妨碍你们黏糊。”
“那你今晚回家里看电视,别在这儿碍眼。”
“你看你看,我就说你肯定嫌我碍眼!”
关月荷去地窖里拿了大白菜,在外面等到屋里的俩人不拌嘴了才进屋。
晚上吃饭时,她不偏不倚,给兄妹俩都夹了一筷子肉,想到方大妈之前说他俩,不见面的时候互相惦记,见面了就是猫和狗合不到一块儿去。
她莫名其妙地笑了下,林忆苦和林思甜立刻看了过来,眼神询问她笑什么。
“李大爷家的猫和狗经常打架,忽然想起来,觉得好笑。”瞎话随口就来。
但林忆苦和林思甜像是看穿了她的真实想法,眼里全是:我不信!
晚上睡觉前,关月荷还和林忆苦叹气道:“真想给陈立中套麻袋!”
林忆苦沉默了几秒,“我俩谈对象的时候,林思甜也是这么想的。”
关月荷笑得被子一抖一抖的。
她和思甜可是近三十年的好姐妹!
—
家里新添的大件——洗衣机,关月荷很快觉得这洗衣机不太行。
没有甩干的功能,洗衣服的时候咣当咣当震天响,洗完衣服了还得自己动手拧干。
市里限电,也就晚上那几个小时来电,只能下班回来才能用洗衣机。甚至还会有断电罢工的可能。
每次她家和对面家一块儿用洗衣机时,那声音真是要吵死人。两家还商量着隔天用洗衣机,减小噪音。
这是她第一次后悔买大件。
“要不咱把它卖了,换个能脱水的吧?”
关月荷自问自答:“好!明天就把它抛售出去!”
隔天,关月荷就在一号院门口弄了张“卖洗衣机”的告示,两百块买回来的洗衣机便宜二十块卖出去,当天晚上就把洗衣机给搬去了别人家。
又过了一个星期,关月荷家里换上了个双缸洗衣机,虽然还是得自己中途动手,但这新洗衣机可以脱水!
关月荷笑道:“咱们家这算是提前完成新年添新大件的目标了吧?”
这个新大件要近七百块,存折上的数字一下子就少了五百!
想着这大件都要用个十年八年的,虽然贵,但平摊到每年,也就觉得好接受了。
林忆苦也很满意新洗衣机。
第一次用洗衣机洗被子,他俩挤在卫生间里拧水,拧出的水嘀嗒响,他俩一个比一个沉默。拧完一对视,都觉得自己是花小钱找麻烦。
新洗衣机的噪音小多了,金俊伟过来看了一次,他们家也悄悄地换了新的洗衣机。
元宝学着她爸叹气摇头:“买了个二十块钱的教训。”
胡同里有人酸他们两家大手大脚花钱,但又不敢到他们面前说风凉话。
张二嫂在家说了两句酸话,就被张德胜给瞪了回去。
“你真是多余操心别人家!周红旗一个七级焊工,每个月工资加奖金上百块,关月荷那两口子只多不少的,人家买得起。”
“行,我不说别人家,你分配的单位确定下来了没有?我看不如就回咱们汽车厂上班算了,厂里现在效益好,你看谢振华,毕业回厂里,工资比之前不知道涨了多少!”
“你别问了,我心里有数,确定下来了再说。”至于回汽车厂?他又不是搞技术的,回厂里可能会被分到子弟高中或者技校去,他还是想往教育局那儿使劲。
—
元旦过后,关月荷又多了两个新同事,分别是从京市对外贸易学院毕业的朱华彩、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向晓东。
新同事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不然也不会给分到了外贸部来。
高知远过来给关月荷送资料时,半感慨半羡慕道:“新同事真年轻。”
都是才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看着朝气十足。
“年轻人好啊,年轻人干活有劲儿。”
高知远眨了眨眼,看向自己的领导,心说:要论有劲儿,谁排第一还真不好说。
一下子来了两个新同事,关月荷手头的一些工作又给分出去了一部分,虽然前面还得指导他们怎么做,但等他们上手了,她就能轻松多了!
刚入职没几天的朱华彩和向晓东算是摸透了关月荷的做事风格:有事说事,不准拖沓,能今天办完的绝不拖到明天,干完就下班……
来之前设想过领导不好处怎么办,来了之后发现自己真是想得多余。
事儿多着呢,没人有空搞些弯弯绕绕的破事。
他们处长还老提醒他们到点下楼吃饭,怪亲切的。
但来单位久了,他们也就发现了,他们处长喊他们吃饭就是顺路的事儿,主要是下楼得经过他们办公室。
比他们早来的高知远同志道:“吃饭不积极,干活有问题。油水补够了,脑子转得开。”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咱关处说的。”
朱华彩和向晓东:“……有道理。”
关处可不知道他们咋想的,新同事来了半个月后,她下班的时间都变正常了。
李雪莲一样,她办公室也来了个新同事,给她分担了不少活。
俩人只要时间差不多,就约着一块儿下班。
关月荷找她了解单位往年过年都发什么东西,再修改列好的年货清单,准备在年前的半个月时间里陆续添置。
今年依然收到了东北和湘省寄来的特产,剩下些零碎的,关月荷则是把钱给了两个妈帮忙买。
京市去年专门开了个春节市场,供应的物资种类全、数量也多,胡同里的大爷大妈都结伴一块儿去市场买。
关月荷去过一次,照样被挤得没法动弹,力气大都不好使。
春节还没到,方大妈就要张罗着在家摆一个席面了。
一月中的某天晚饭后,林思甜刚把碗筷搁下,突然给家里抛出个炸弹:“爸妈,这个星期天你们在家不?陈立中说来咱们家吃饭。”
林大爷和方大妈对视一眼,心想着:传说中的养猪能手陈立中同志终于要来他们家里吃饭了!
都不用问陈立中是哪个单位的、家里什么情况,他们陆陆续续都从她那儿了解完了。这一两年就等着她什么时候说带人回来看看。
这不,林大爷和方大妈这几天就在准备这事儿。连江桂英也过来帮忙。
“他和丁老四在东北下乡十年,他们之前还是同学,也算是知根知底了。月荷和忆苦也认识,要是人不好,他俩早劝思甜了,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方大妈去关月荷家里翻找办喜酒时拍的照片,当时陈立中也来了,留了照片。
“小伙子长得也好,看着顺眼。”
说着说着,方大妈还是忍不住叹气,“思甜说陈立中在外面买了个小院子,留着结婚后住的。我以前想着,思甜结婚了住家里多好……”
江桂英完全能理解她的想法,住得近,能常见到,有什么事还能照应得到。
不过,林思甜就算搬出去住,也不算是多远。
江桂英安慰她道:“不是说买的小院离汽车厂近吗?老林下班骑车几分钟都能过去看。再说了,思甜就在厂里的医院上班,又不是嫁到外地去,想闺女了,也就坐个公交车的事儿。”
方大妈的伤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开玩笑道:“我前几年还愁呢,想着她哥终于不用打光棍了,又轮到她了,咋就那么让人操心呢?嘿!人家都悄摸摸地自己找对象,压根没让我们插手。”
从外面回来的林思甜听到了她的话,一进屋就道:“您和江大妈不是说,棒槌的想法,让人捉摸不透吗?您还操心啥?”
这“棒槌”说的是林忆苦和关月荷,这俩棒槌刚结婚那会儿,方大妈和江桂英私底下没少嘀咕,说搞不懂他们这些棒槌的想法。
方大妈笑骂道:“就你话多!你也是个棒槌!”
“还有谁也是棒槌啊?”关月荷拎了一袋子干货和腊肉过来,“妈,还有啥需要我干的?”
“没了,你坐着就行。”
“那我明天早点过来帮忙。”关月荷说着,凑过去看她们包的饺子,怪小巧的,正好一口一个。不像她和林忆苦,都爱包大饺子,他俩都觉得大饺子的馅更足。
隔天大早上,林大爷烧热水杀鸡,脚边的盆里防着已经处理好的鱼。
星期天,不用去上班的工人都起得比平时晚,前院的邻居听说林大爷在家门口拔鸡毛,觉得稀奇,跑到后院来看。
“林大爷,过年还有半个月呢,这就把鸡鸭鱼肉都给准备上了?”
也有人问是不是家里要来亲戚了。
方大妈端热水出来,笑眯眯的,“思甜的对象待会来家里吃饭。”
屋里,关月荷正大声问:“妈,家里的糖没了?”
没一会儿,得到买糖任务的林思甜边披外套边往外走,“我去供销社买糖。”
顺便避开邻居们的追问。
邻居们一看,全家都出动了,可见对思甜的对象多重视。有了第一个人开口,其他人纷纷跟上,恨不得把林思甜的对象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打听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