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娟娟既高兴爸妈来接,又伤心不能继续在这里玩了,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的。
谷雨的情绪就很单一了,抱着关月华的大腿哭着嚎:“让姐姐留我家玩!”
嚎得太大声,方大妈穿着围裙就抛了出来看情况。
“谷雨哭啥呢?”
开口出声的却是极少来往的丁大嫂。
丁大嫂笑着大声道:“我家二丫考上了大学,她奶奶和她爸非说要摆几桌请亲戚邻居们吃个饭,就这个星期天。”
“正好,江大妈、方大妈、谢大妈,你们都在,我都不用一家家去报信儿了。星期天都来家里吃饭啊。”
虽然和丁大妈的关系一般,但大家一听是为了庆祝二丫考上大学,都纷纷道喜,并说好了星期天肯定过去。
方大妈:“要不要咱们帮忙?要借碗筷桌椅啥的,我们家都能借。”
江桂英和谢大妈纷纷跟上,说自家的也能借,到时候一块儿去帮忙。
“不用不用。”丁大嫂笑得更得意了,“小叔子说他请客,在长湖街道的国营饭店摆几桌,已经定好了。对了,月华,你家也去嗷,还有月荷。”
关月华没点头,正忙着哄嗷嗷哭的谷雨,但丁大嫂也不在意。
“哎哟,你们家老五大手笔啊!”
“二丫她小叔的一点心意,说家里就只出了一个大学生,是该庆祝。”丁大嫂摆摆手,“行,我还得去其他家报信去了。”
人刚走出后院,谢大妈立刻哼了声,“不就考上个大学吗?看她得意的,我家谢振华连研究生都读了,我家也没说出去国营饭店请客。”
江桂英和方大妈都没接话,两年前能和现在比?
再说了,人家丁老五现在手里有钱,他就是去外国人的饭店请客,也是人家能耐,他们学不来。
但不得不说,捯饬老物件卖是真挣钱啊。
“卖国贼,早晚把他抓进去。”
关月华回到家,趁两个小的正在里头洗澡间玩水,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谷满年嘶了一声,“丁老五倒卖老物件也算是卖国?我老家一亲戚说把家里的破碗卖了一百块,这算不算也是卖国?”
“那得看你亲戚卖谁了。”关月华道:“把老祖宗的东西卖给洋鬼子,不是卖国贼是什么?”
谷满年放心了,老家亲戚是卖给个到乡下采购农产品的国营厂采购员。
但又有了新问题,“你怎么知道他把东西卖给了洋鬼子?”
“猜的。有个单位报案说单位里的古董被偷了,公安去查,查出来不少古董都被卖到了洋鬼子手里。”
照丁老五现在的得意劲儿,肯定没少赚钱,洋鬼子开的价高,她不信丁老五没把东西卖给洋鬼子。
“学法的就是厉害。”谷满年夸道。
玩得湿了半身的谷雨跑出来,突然蹦出了一句话:“青天大老爷真厉害哎!”
屋里安静了十几秒,关月华做了个深呼吸,这个讨骂的语调,一看就知道是跟关月荷学来的。
“谁是青天大老爷?”追出来的娟娟问。
旁边的谷满年已经在尽力忍笑了,但还是没忍住,哈哈笑了两声。
—
星期天,银杏胡同三号院的邻居都去了国营饭店吃饭,吃饱回来时一个劲地夸丁家这顿饭请得太大气。
只有丁老五这个出钱的不太高兴,拉着丁大嫂怒问:“关月华和关月荷怎么没来?大嫂你没去请她们两家吗?”
丁大嫂只觉他莫名其妙,人家和自己家关系一般,还都早嫁出去了,不来也正常。
但出钱的是丁老五,她好声好气地解释道:“她们说有工作忙,没空,也不能逼着人家放下工作来吃饭。”
再说了,老丁家哪来的面子,值得人家放下工作专门来吃饭?
丁老五脸色沉沉地夹着公文包走了。
“真是……”丁大嫂撇了撇嘴,招呼没怎么吭声的闺女回家。
丁香却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衣服口袋,关家的两个姑姑没来,但江大妈偷偷给她塞了两个红包,说是两个姑姑给她的。
第122章 不能!
丁大嫂观察了几天, 发现关家的姐妹俩都没去参加胡同里的大学酒。等再次见到丁老五的时候,丁大嫂把这情况说了。
“人家也不是只针对咱们家,不来就不来呗。”
丁老五还是阴沉着脸, 但没再说这事。
丁大嫂刚开始以为丁老五不满人家不给他面子, 后面琢磨着觉得不对劲。
“老五不会是有事找月华、月荷帮忙吧?”
丁老大被推醒, 不耐烦地翻身背过去, “他能有什么事需要找上外贸部和一个没毕业的大学生?”
“也是。”丁大嫂也想不出来, 何况, 大家单只知道月荷进了外贸部,实际上, 月荷在外贸部是什么职位做的什么工作, 邻居们也不知道。
关家和林家的人不对外嚷嚷,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也没扒拉出来。人家负责什么工作都不清楚,怎么找人家帮忙?
丁大嫂没想明白也就不想了, 也翻了个身睡觉。
关月华和关月荷不知道外人的想法。
上六天班休息一天, 又不是关系特别好的邻居, 她们更愿意和朋友约着出去公园划船, 都不想和关系一般的邻居去吃一顿饭。
暑假结束,甭管大小学生,都要回学校上学去。
才满三岁的谷雨精力过于旺盛, 被谷满年报名了卓越服装厂的育红班。早上谷满年送过去,中午则由江桂英接回银杏胡同吃饭、休息,下午再给送回去, 直到谷满年下班接回家。
江桂英想把她留家里, 但卓越服装厂的育红班搞得太有趣,谷雨第一次去,哭着进去, 没十分钟,就找到了同住家属院的熟悉的小伙伴,在育红班里疯跑。
第二天背着小书包就往育红班里冲,江桂英想留都留不住。
关月荷笑江桂英道:“谷雨以前小点还好,还能按得住,您现在追着她跑?老腿都要累断。”
“和你说不明白。”江桂英叹气。
“我有啥不明白?不就是家里人少太安静?您找上方妈,跟白大妈、二大妈一块儿到公园练拳去。”
江桂英却想着别的事情,“你说我也弄个摊子卖东西,成不成?”
“成啊,您想卖啥?”
这可问倒江桂英,她是真没想过要卖点啥。“不和你说了,我回家琢磨去。”
江桂英前脚刚走,林忆苦后脚就喊她们进屋,准备吃饭。
“妈呢?”
“回家想事情去了。她在家做了晚饭,我们自己吃。”关月荷起身去开水龙头洗手,一边甩手上的水珠一边问对面门口坐着的金俊伟:“姐夫,街道办说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改造各个院子的水管,把水接到各家屋里,这事怎么没下文了?”
“大半的人不同意。改造管道要各家凑钱,说浪费钱,现在各个院里都有俩水龙头够用了。”
金俊伟道:“还有人提想要改造公厕的,每个院里弄一个公厕,反对的人更多。”
关月荷噫了声,她也要反对这个提议。
除非院子里的邻居都是能讲理、爱卫生的,不然,等着吧,院子里的公厕早晚也和外头的公厕一样脏。
汽车厂、街道办隔三岔五地会做卫生健康宣传,现在不大张旗鼓地搞除四害了,但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的宣传没少过,也没见公厕多干净。
她还庆幸当初胡同口的公厕被铲平了,换了个新地方,不然,她是打死都不会买现在的房子。
“是啊,咱管得了自己,管不住别人。”金俊伟开玩笑道:“要是各家一个厕所,那我是支持的。”
公家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不珍惜,但自家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这想法是好,就是太难实现。真要搞起来了,肯定会有人打院里公共区域的主意,私搭乱建整个厕所出来。
刚说完,就听到元宝在外面大喊着“我回来了”,一阵风似的冲回了家,“爸爸,我们家今晚吃什么?”
周红旗落后几步,推着自行车回来,车头上挂着的一网兜香蕉递给了金俊伟。
“今天去机械厂帮忙,人家领导给的。”
金俊伟擦了擦手才接过去,掰了两根,让元宝给关月荷送过去。
“哎,月荷,你今天这么早下班啊?”周红旗才看到她,闻到她家的饭菜香,笑道:“不用说,忆苦今天休息吧?”
“今天工作不多。”关月荷接过俩香蕉,捏了捏元宝的脸颊肉,冲周红旗道了声谢,转身回屋给林忆苦看。
“前天供销社难得有香蕉卖,我都没排上队!今天还是吃到了!香吧?”
“香。”
关月荷轻哼了声,闻她脑袋去了,能闻到香蕉味才怪!
“哎,你说,我们家自己能不能搭个厕所?”关月荷心里想着金俊伟刚刚的话,“把家里的杂物间给撤了,改成厕所,以后都不用大老远跑外面去了。”
林忆苦正等着最后一道菜收汁,也顺着她的想法认真琢磨了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有点难,管道不好接。我改天去问问街道办。”
“行,能改咱就改,不能改也没事。”关月荷笑了下,“反正我们跑得快。”
这自家的厕所要真建好了,可能还得给厕所门上锁,不然,给其他邻居过来用?那绝对有不少糟心事。
林忆苦的动作也快,过了两天就带回了消息,街道办说不成,除非他们一号院自己建个公厕,她家再接管道过去,要是接到现在的公厕,就不给通过。
关月荷想了想自己院里的邻居,还是别在院里搞什么公厕了。
但也有比较团结、相处得好的院子,人家一致通过“在院里建个公厕”的决定。
例如九号院、八号院,还有隔壁的二号院。
常大爷组织二号院的住户晚上开会时,关月荷跑过去 旁听了。
常大爷根据街道办给出的建议给做好了方案,厕所设在前院倒座房和西厢房中间的那块空地,腾出来一个半平方,就能做个宽敞的公厕了,但地方有限,没法分男女厕所。住在倒座房和西厢房的两家不出钱,其他家平摊费用……
白大妈本来有些不乐意,毕竟厕所就在她家屋子外边,那块地空着,虽然不归她家,但她平时还能放置些东西,现在没了空地还挨着厕所,搁谁能乐意?
但常大爷提出来了,厕所旁边还有大概一平半米的空地,那里算是她家的,可以搭建屋子。
白大妈和家里儿子儿媳商量后,觉得那一平半连着她家屋檐下的空地围起来,也能凑出来个小房间,划算,也就没意见了。
而给二大妈家的弥补,则是她家另一边的那一平方空地划给了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