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荷也羡慕她们能投稿挣稿费。
考完试,关月荷就开始看叶知秋带来的资料。
里头的中文句子底下都是翻译好了的英文,是叶知秋和社团的人一起完成的,但他们不放心,想着找老师帮忙看看有没有错误,生怕在外国人面前说错出糗。
关月荷就找了支红笔,逐字逐句地检查,遇上错的就圈出来,再在旁边写上修正后的。
别说,人家这份资料可比陈立中和丁学文他们整理的全面多了,挺厚的一本,涉及到了京市所有的景点,甚至还有带着去京市胡同转悠的。
两相对比,叶知秋这简直都能成立个专业的外国导游社团了,把丁学文和陈立中衬托成了个草台班子。
所以,关月荷改正好之后,把资料送到了叶知秋宿舍,顺便多问了一句:“我有两个朋友寒假也想做导游,你们的资料可以买吗?”
叶知秋没想着他们社团能揽掉整个京市的外国游客,其他学校的人一起参与,对他们没多少影响。
也大方地表示不用收费,说整理好 复印时多给她复印两份。
见关月荷坚持要给钱,叶知秋才道:“那就给个复印费好了。”
其他人来报名,由社团的干部安排分工和分配路线,收到的钱会抽出一半作为租车、买道具和社团发展的费用,所以,报名的人是免费给发这份指导资料,还由社团统一培训口语。
关月荷想了想,让叶知秋不用给她资料了,决定还是让陈立中、丁学文找叶知秋商量,他们互相交流或是买资料,都由他们自己定。
眼看着这学期也要结束了,时间太紧,关月荷没继续多待,出去给陈立中和丁学文都发了电报。
她这一走,叶知秋宿舍才热闹起来。
“我说的没错吧?月荷师姐人多好说话,何明朗瞎说。”叶知秋大声道。
秦老师让她去找关月荷看稿,她寻思着她跟关月荷不熟,要不要找个中间人帮忙介绍,例如刚来报名的兰韵琴师姐?
副社长何明朗当时就皱眉道:“关师姐不好说话,不知道她会不会帮忙。”
但兰韵琴让她大胆地去宿舍找人,做了番心理建设,她才去关月荷宿舍,这才过了三天,资料就送回来了。人家中间两天还要考试,改好后甚至还给送到宿舍来!
其他舍友也纷纷道:“师姐看着是很好说话。”
隔天,一宿舍的人围住了何明朗,都在说关月荷人特别好,还把改好的资料哗啦啦地翻给他看,里头红色的字密密麻麻的,圈起来的也不少,一看就是改得特别认真。
“月荷师姐得罪你了?”
“怎么会?!”何明朗觉得自己也很无辜,“我好几次在系里、在学校碰见师姐,跟她打招呼,她都是直接跑过去,理都不理我。”
遇上得有五六次了,他喊人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但愣是一次都没收到回应,甚至连道眼光都没有。
“……”叶知秋沉默了一会儿,十分肯定道:“她没看到你,下次你跑她前面去喊人。”
何明朗一口气堵在嗓子眼,他觉得他跑不过关师姐。咻的一道风就过去了,怎么跑她前面?
而收到电报的丁学文和陈立中已经决定,考完最后一门课,再跑一趟京大,找英语社团的叶同学。
只是他们来迟了一步,等他们放假过来时,关月荷已经载着行李回家了。
关月华一路上都在叮嘱她:“你被分去外贸部的事已经传遍银杏胡同了,回去了,甭管谁上门做客,送来的礼都不要收,尤其是舅舅和小姑他们……”
“知道了。”关月荷提醒她:“少说几句吧,风跟刀子似的。”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回家和林忆苦睡大炕、吃肉,至于那些还没耍到她面前的小心思,暂时不用想。实在太烦了,她也不是不能使使力气。或者,
“他们要是上门,你过来帮我骂人,他们骂不过你的。”
关月华是真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关月荷低估了胡同大爷大妈们的热情,见到她回来,个个都追着问:“月荷,是不是真的?”
“真真真!”关月荷一边敷衍地点头一边费劲给自己开道回家,她真是在胡同里出大风头了。
刚进屋没多久,屋里就挤满了人,都是等着她给讲怎么被外贸部选上的。
本以为能听到个热血激动的故事,谁知关月荷三两句就给说完了。
“没选拔,没面试,人家找了学校领导下了文件,我后来才知道的。”
“就这样?”
“不然还要哪样?我水平也不差啊!”关月荷自夸道:“我两次去广交会当翻译员,一般人能有我这个水平?”
确实也是。但也有人问:“你怎么没被选去访问团给大领导当翻译呢?”
这话说的,真扫兴!关月荷翻了个白眼,“当然是因为人外有人啊!”
全国近十亿人,比她厉害的多了去了。
邻居们待了一会儿,才纷纷散去。
本以为能听到些什么了不得的事,但啥也没有。他们想过年时候和非银杏胡同的人吹一下“我们胡同有个院的闺女”,发现不是很好吹,就干巴巴的一句“人家没毕业就被外贸部招走了”,说着不太得劲。
“可算是散了。”江桂英大呼一口气,刚刚屋里挤得没处落脚,谷雨死活不肯进来。
关月荷也庆幸,正忙着烧热水喝,忽然发现江桂英正盯着自己看。
“妈,你有事说事。你看得我瘆得慌。”
江桂英瞪了她一眼,酝酿了半个月的好话一下子被忘得一干二净,想想还是觉得,这好话说不说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月荷毕业后是真要进外贸部了。
见关月荷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平淡态度,江桂英也把激动的情绪都给收敛到了心底,帮着一块儿收拾家里。
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林忆苦要是在家,他自己就能收拾得很干净。最近他住部队,她和老姐妹隔个三五天就过来收拾一遍,家里干干净净的。
“对了,你姐夫给送的肉放我那边了,晚点再给你拿过来。”
关月荷肚子里的馋虫就冒出来了,决定今晚要做两个肉菜!
“你看什么时候搬一号院去?”江桂英算过了,其实她从三号院出发,到二号院的左耳房和到一号院的东厢房,距离几乎一样。
关月荷不答反问:“牛大妈家都搬走了吧?”
“走了,那边的锁都给换了新的。”江桂英说到这事还有气,那牛老三竟然还想赖着继续住,说是还没租到房子,好在邻居们都帮忙,把他给赶了出去。
“过年后吧。”趁着这边的房子还没还回去,早点把那边的房子该拆的拆、该刷大白的刷大白,年后应该能搬过去住,到时候就去汽车厂房管科还房子。
江桂英点头,“早点搬过去也好,省得有人常惦记。”
“谁惦记?惦记什么了?”
“惦记啥?当然是你现在住的房子了!”江桂英又好气又好笑,“外头人说你这屋子风水好,住进来能有大出息。知道你买了房准备搬出去,房管科的门槛都要被踏烂了。”
关月荷神秘地笑了下,得意道:“轮不着他们惦记。”
第113章 退房
江桂英把她家的肉端了过来, 里头还不少。一小半是谷满年送的,大半是江桂英先垫钱帮她买的。
关月荷正要翻自己身上的钱, 江桂英摆了摆手,“得了吧,改天你们有钱了再孝敬我。”
甚至还担忧地问:“今年过年还有钱吧?”
现在日子过好了点,关系好的邻居家孩子,过年都会给个一两分红包,特别亲近的亲戚家孩子给的更多点。
关月荷无奈,直接把钱塞她口袋里,“钱不多,但过年还是够的。”
方妈让他们不用着急还钱,她和林忆苦打算再过两月就一起把钱还了。现在手头并不紧张, 只是存折里的钱归零了而已。
家里的橱柜空荡荡的, 她把带回来的行李收拾好, 趁谷雨正在拿着本小人书看,就给她妈使了个眼神, 悄悄地溜出门去买东西。
谷雨忽然发现小姨不在家,正要出门去找, 亲妈过来接她了。
好说歹说, 才哄得她把小姨的小人书放下。
晚上,去汽车厂上班的人陆续回来。
关月荷拎水桶去前院接水, 和二号院的邻居们唠了许久。
白大妈叹气,“月荷在这住快十年了,我都习惯了, 说要搬走,我还有点不舍得。”
“谁说不是呢?”二大妈跟着接话道:“月荷住这儿,贼都得绕着弯走。”
真不是她们瞎吹。白大妈感激关月荷当时帮忙给向红、跃进找师傅学踩缝纫机, 向红踩着线进了服装厂,现在还分到了自己的房子。二大妈是真觉得有关月荷和宋公安在,二号院的安全就特别有保障。
赵大妈端了碗酸菜给白大妈,顺嘴道:“我家丽丽两次生孩子全靠他们两口子给送医院去。月荷,搬家的时候招呼一声,我们过去帮忙。”
嗐!关月荷没想到自己在二号院的群众基础这么好呢?!
乐得龇牙直笑,“放心,我过两天买好大白了,挑星期天干活,我肯定找你们去。”
“哦对,还得翻新那边的房子。行啊,就这个星期天是吧?到时候大家伙都过去。”
“成,我家老金这星期天也在家。”
唠完了乐呵的,二大妈终于问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月荷,你那房子是打算自己留着出租啊,还是还回去厂里?”
关月荷回:“等我搬完了,我就去房管科退房子。”
二大妈一听,眉头皱深了两分,对着大门双手合十,“千万得来个不闹事的!”
白大妈哎哟一声,“我晚点去要买点符纸回来,必须求到个不闹事的邻居!”
孙大山他们一家三口走了之后,二号院平静了快十年,没工作的二大妈和白大妈婆媳三个,在家待的时间最长,她们就怕二号院来个事儿精。
赵大妈不赞同地道:“这房子你不还回去也没事,不如拿来租出去。”
“不了,这不占理。”
蔡英帮着关月荷道:“自己住就算了,占着房子租出去,怕有人心里不满。这点房租不要也罢。”
赵大妈撇嘴,小声嘀咕道:“就你们这些人觉悟高!”
旁边的曹丽丽不吭声,她觉得谁都没说错,但人家觉悟高也正常,不然怎么是他们当干部呢?
洗菜的罗桂芳好几次想张嘴,又默默地给闭了回去。算了,现在说了就是添麻烦,还是等事成了再说吧。
好在宋公安回来,说供销社临时送了几筐羊肉过来,供销社的售货员正喊自家亲戚朋友过去买肉。
天大地大,吃喝最大。
一时间,大家都顾不上唠嗑了,快速地跑回家,又拿着钱飞快地跑出门。还不忘在院子门口大吼一声:“供销社有羊肉供应!先到先得!”
胡同里的喧嚣声暂停了几秒,又热闹起来,都是互相招呼着去买肉的。
羊肉、牛肉都难得,想买都不好买。要想吃涮羊肉,还得是去外头的国营饭店吃,还不一定能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