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业的同学本来还有些疑惑:外贸部是国家重要部门,难道不找老师同学了解情况做政审?
一听,人家是军属,还立过功。那真是没得说了。
也有人羡慕、佩服完之后开始发愁,“那我们还有机会进外贸部吗?”
这个问题直接问到了老师们面前。
“当然有了。老师不常说吗?国家处处缺人才,只要你们是块金子,不用愁没人来抢着要。”
关月荷又搬出了她鼓励人的那套话:“郑厂长说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说得大家心头一片火热,捏着拳头等着在自己的专业上大施拳脚。
但是,“郑厂长是谁?”
“卓越服装厂的厂长郑行敏同志。”关月荷到哪儿都不忘给卓越服装厂做宣传,“卓越牌运动服、运动鞋,质量顶顶好!”
其他人:“……”
—
“我在法学院都听到你的大名了,出大风头了吧?”
难得,姐妹俩在图书馆遇上,好不容易才找到个空位挨着坐。一坐下,关月华就没忍住话。
关月荷嘚瑟地摇头晃脑,要不是身在图书馆,她得给她姐表演一个哈哈大笑。
“你们学法律的真八卦。”
关月华白了她一眼。
还真不是他们学院的人八卦,没毕业就被国家重要部门提前内定的少之又少,西语系有个研究生没毕业,提前大半年被外贸部选走,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
她舍友听说后,都找她求证:月华,你妹妹真被外贸部选上了?
甚至有人还眼红了,说提前毕业就是好,赶在大部队前面,进好单位的概率高。
她这两天没少给眼红的人泼冷水:管好自己吧,反正外贸部看不上你。
“没人眼红你?”
“应该有吧。”犯红眼病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丁学文成狗大户、买了房,她都犯红眼病呢。要是她知道她身边的同学被外贸部选上,而自己没有,她也是要偷偷眼红一阵的。
见关月华皱眉,关月荷又小声道:“我和他们不是一个时间毕业,没有竞争关系,眼红就眼红了,过个半年我就走人了。”
她和其他同学没有竞争关系不说,他们或许还想着她早一年进外贸部,以后还能从她这儿提前了解外贸部招人的消息。
关月华放心了不少,但还是叮嘱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多长个心眼。”
关月荷想贫嘴,但怕她姐气得忍不住骂人,这里可是图书馆,大声喧哗会惹众怒。
转头就显摆起别的,“我买到房子了。”
关月华眼睛瞪大,忍住声调,“这么快?买哪儿了?”
“一号院牛大妈家的房子,花了六千。掏光家底,还倒欠三百。”关月荷顺势道:“待会自习结束,你请我吃饭。”
关月华一肚子的话堵在嗓子眼,做了个深呼吸,“别说话了,学习。”
关月荷只当她默认了请吃饭这事,翻书本时的沙沙声都透着快乐。
到了饭点,她就喊人:“走啊,吃饭去。”
过了俩星期,谷满年再来学校时,单独给她带了一网兜吃的,“你姐说你学习辛苦,给你补补脑。”
说完就跑了。
关月华给他的原话是:叫她补补尾巴,一天天显摆个没完了。
但关月荷不知道,并且在往兜里翻出了一小包核桃,以为真是叫她补脑才送的。
她也确实因为毕业论文写得脑子都要坏掉了。
倒不是她写得不好,是秦老师要求极高,她也只能继续咬牙写了改、改了写。
通过写论文这事儿,她也算是知道了,她真就只在语言上灵光些,搞学术研究这条道不是她能走的。
也因此显得成霜同学在她心里,更厉害了。
“怎么会?!”成霜一个劲地摆手,“还是你厉害。我就知道,你分配的单位不可能差。”
“外贸部哎,月荷你真厉害!”成霜夸得尤其真诚。
也有夸得酸气冲天的。
关月荷被外贸部提前选上已经不是秘密了,谷满年来学校找关月华,就从她舍友们那里听说了。关月华叮嘱他暂时别给家里说。
但这哪有不透风的墙?
一个普通的日子,关沧海下班回来时红光满面,“月荷被分配到外贸部了!”
江桂英先是问了外贸部是个什么部门,然后才摸了摸关沧海脑门,“烧退了啊,乱说啥胡话?月荷都没毕业,分配个啥?你听外头瞎造谣……”
之前还说月荷要给国家领导做翻译,去国外访问呢。净胡说八道。
传到外头,她兄弟和小姑子都找上门求证,她还得解释半天才把人送走。
“哎呀!真的!”关沧海激动道:“技术科白工他闺女去年考上了京大的西语系,上课的老师亲口说的,西语系的研究生,关月荷同学,还没毕业就被外贸部给选走了。白工他闺女以前就在宣传科上班,回来就问白工,月华是不是有个妹妹叫关月荷。你说,这不就是我们家月荷?”
江桂英呼吸都停住了,张着嘴巴,听到关沧海激动得在屋里来回走,一个劲地念叨:“是不是要给大哥说一声,让他看看咱爹娘坟头冒没冒青烟?”
江桂英回过神,没好气地拍他,“瞎搞封建迷信!别影响了月荷!”
说完,又紧张地跟他确认:“白工他闺女没说错名字吧?真是咱月荷?”
“就一个系,月荷说过她这届研究生招得少,全系就三十个人,不可能有同名同姓的。要是有,她早当玩笑话说了。”
“老关!桂英!你家月荷真分配到外贸部了?”
白工最先找了林大爷问关月荷是不是就在京大西语系读研究生,得了准确答案,没少给同车间以及林大爷车间的人说这个消息。
而关月荷同志,就这么在五星汽车厂又出了一次名。
上次这么出名还是她抓到逃犯上报纸那会儿。
这不,听了消息的邻居们都上门来求证消息的真实性了。
也有半点不求证的,一回家就直接和家人邻居说:“二号院那个关月荷,已经被分配到外贸部了!”
嚯!
这话无异于投了个炸弹,把不少人给惊到了。
虽然好些人不知道外贸部是个什么部门,但带了个“部”字,那肯定是国家重要部门没跑了。
这不,不少人都跑三号院去找关沧海和江桂英打听。
江桂英才知道消息,刚从震惊、疑惑、狂喜等复杂情绪中回过神,但脑子还算理智,下意识地摆手:“月荷也没和我们说,这消息做不得准。”
“对对。”关沧海也很快反应过来,“要真有好消息,月荷能不给家里说?都这个点了,大家回去做饭吧。”
这个时候,必须得低调!
就怕瞎显摆坏了月荷的事。
“你家月荷被分到哪个单位我都不觉得奇怪,这闺女从小就能耐。”
“月荷以后这职位得比她之前高不少吧?哎哟,怪不得都说现在的大学生金贵。”
“老关,你赶紧给月荷去个电报问问情况啊。”
“月荷进外贸部,月华以后也差不了吧?老关,你们家闺女够出息的。”
邻居一边问一边夸,三号院后院里一股浓浓的酸味。
林大爷过来疏散人群,“都是半路消息,大家听听就算了。今晚不吃饭了?回吧回吧。”
送了好几拨人走,趁着外头没人,两家人赶紧关起门。
关爱国看爹妈在屋里捂着嘴转圈圈,不敢扫兴地提醒做饭的事。
说实话,他也为他二姐高兴,真厉害啊,不声不响地就进国家部门去了。二姐真是一步赶在了前头,步步赶前头。
前些天大家还在说她以后是有房子的人了,今天就又说她要分到了国家部门。
爹妈说对了,老关家的好脑子都长在姑娘身上了。
隔天早上,谷满年把谷雨送过来,听丈母娘说要给月荷寄电报,疑惑:“家里有急事?”
一听是找月荷问分配到外贸部是不是真的这事,谷满年见都传开了,也就给她透了底:“是真的。”
江桂英瞬间乐得都忘了问谷满年什么时候知道的。
第112章 挣外汇
江桂英得到确定的消息, 最后还是没把电报给发出去。
墙上挂着的老黄历已经撕到了一月中旬,想着这学期也快结束了, 大学生期末不少考试呢,研究生应该也一样,还是别因为其他事耽搁学习了。
“姥姥,要碗。”谷雨从自己背来的小挎包里翻出来一包糕点,让姥姥给她的小木碗,她要放碗里吃。
“哎,给你拿碗。你一大早上就和你爸去供销社了?”
“伯伯给的。”
“你大伯昨天去家里?”
“和哥哥。”拿到了碗,谷雨不肯再说了,几块糕点放进碗里,再给姥姥和隔壁的方姥姥分。
正好, 江桂英也要去隔壁给老姐妹说好消息。
从谷满年的嘴里得到了确认, 这回再没什么好怀疑消息真假的了。乐着乐着, 江桂英才啧了声,拍了下大腿, “肯定是星期天去京大就得了消息!这么好的事,也不知道往家里报个消息!”
“估计是刚定下来, 怕出意外没敢往外说。”方大妈猜测道:“你看, 外头的人一听月荷分配进部级单位,个个都找上门。这时候小心些是对的。”
万一被眼红的人搞破坏怎么办?这种事在汽车厂里屡见不鲜。
“是这个理儿。悄悄和家里说一声也行啊。”
上晚班回来的林思甜闻言, 加速吃早饭,蹑手蹑脚地回了自己屋,连锁门的声音都放得最轻。
她也是知情不报的团伙之一, 还是躲一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