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待会你尿我一身,我多没面子。”她又没带换洗的衣服回来。
关月华沉默了几秒,把谷雨塞到了谷满年怀里。
第103章 买不起
谷满年抱谷雨去找别的小孩玩, 剩下两姐妹挨着坐,又没了之前互相不想搭理对方的别扭气氛。
其实主要是关月荷好奇大嫂家里人和大姐说什么了, 剥完了花生剥瓜子,一副很想听八卦的表情。
为了听八卦,还主动给她姐分了一小撮瓜子仁,眼睛直溜溜地盯着对方:我都给你分吃的了,快说啊!
关月华才道:“人家说了,都是一个爹妈的亲兄妹,以后住得远了更要常来往,以后互相帮衬……嗤!”
关月华冷笑了声,对这些话很是听不惯。
她是从小就不喜欢自家大哥,对关爱国也没多喜欢, 但看在亲兄妹姐弟的份上, 有什么事, 能帮的她会帮,但想要她像有些人家那样, 全心全力帮衬兄弟?那绝对不可能。
关月荷忍不住插一句嘴,“你是看学习笨的都不喜欢吧……我不说了, 你说。”
她姐就因为这句话生气?她觉得没那么简单。
“人家说了, 谷雨以后就是独生子女,没有亲兄弟姐妹帮衬, 以后还得和大哥家的那三个多亲近。”
这句话还是姥姥姥爷说的,林家人一个劲地附和,气得她当时就对姥姥姥爷道:“一把年纪了, 操心的人难长命。”
噎得屋里的人不知道咋回,她也懒得听他们净说些屁话,才跑下来找关月荷。
关月荷听明白了, 楼上那帮人觉得她姐和姐夫就一个闺女,看不上谷雨,非觉得有个男孩才算可靠呢。
也不想想,自家有出息的男的有几个。
关月荷嫌弃地撇嘴,“思想觉悟太低!独生子女怎么了?双职工养一个能养胖,养两个估计会胖一个瘦一个。”
还不用担心自己当父母会偏心的问题。家里吃的喝的穿的,不用分两份。要是生出来的是皮猴,她和林忆苦两个人不至于管不住一个皮猴,多好!
关月华:“……”算了,和她说天她想地。
谷雨以后是独生子女没错,非要给她找个兄弟姐妹互相帮衬,还不如找月荷和林忆苦生的。
关月华不想留下听糟心话,吃完饭没多久,把关月荷叫上,一起回家了。
大伯和伯母也跟着回来,要留在三号院家里住一晚。
大伯母过来二号院找关月荷,和她一起把家里的酸菜坛子搬出来洗刷,顺便说些悄悄话。
“以后你和忆苦有孩子了,只有一个姑娘也好,别听外头人说的,非要个男孩撑家,你看你和你姐,比你哥和你弟出息多了。”
关月荷笑了起来,也挨过去小声道:“我二哥还行。”
“你二哥太老实了,也不成。太老实了容易吃亏。”大伯母欣慰道:“得亏你二嫂脑子好。”
“哈哈,知道找个聪明媳妇儿也算是优点。”
“就知道哈哈笑!”大伯母说是这么说,但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过去点,待会儿全刷你身上去。”
关月荷之前对大哥大嫂搬出去住没什么感觉,反正他们搬不搬都和她没关系。但现在觉得他们搬出去了也好,伯父伯母来的频率都高了,家里有空房子住,还不用急着当天来回。
关月荷小声道:“等我买房子了,也留个空房间,以后你和伯父,还有二哥二嫂常来家里玩。”
大伯母震惊,许久没吭声,缓了好一会儿才问:“这城里的房子还能买卖?”
她就知道在村里得分宅基地,有了宅基地才能盖房子。也只知道城里的房子如果不是祖辈传下来的,那就只能当上工人,才有机会分到房子住。
“自家的房子能买卖,就是太少了,我还没寻摸到。”
大伯母的想法和她的一样,都觉得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更好。
“厂里分的还可能会收回去,能买咱就买。”
关月荷无声叹气,就是这房子太难买了。
她的两个妈都知道她想买个房,平时可没少帮她留意,但人家放出来要卖的房子,要么太小要么太大,符合她要求的,等她们打听到,房子已经悄悄卖出去了。
真不容易。
“忆苦回来了。”
关月荷抬头一看,正好看到一身军装的林忆苦,双眼发亮,她觉得林忆苦穿军装的时候最得劲。
旁边还有伯母在,不然她已经拉人进屋仔细打量了。
“今天回来这么早?”她这算是没话找话。
林忆苦先跟伯母问了好,才回她:“跟领导的车回来的。”
放好自行车和包,就问:“还有哪些要洗的?”
“不用,爸妈他们要拆了隔墙重新粉刷房子,你过去帮忙。”
她爸妈家和他爸妈家都准备重新修房子,两家轮流着来,今天是林家先拆。
林忆苦结婚后不住家里,他原来的房间就空着,方大妈把家里的缝纫机和其他东西放进去,当成了杂物间用。
而关家那边,关建国一家五口搬了出去,家里隔出来四间房瞬间就空了两间。
不少人惦记着两家空出来的房间,有提出来说要租的,有说要借两年结婚用的,还有去找房管科说应该把空房间分配出去的……
不管是租还是借,给谁都不合适。收回去更不成了。
于是,四个长辈琢磨了下,就决定趁着国庆有空,把房子的隔墙给拆了,顺便再重新粉刷。
关家那边,打算打通右边的两间,给关爱国一个人住,以后他结婚有孩子了,再隔断出来给孩子。剩下的一间空屋子留着,别人问,江桂英就说是要给孙子孙女和外孙女留的,尤其是谷雨现在天天送过来,得给她留个小房间住着。
林家那边好办,隔墙一拆,林忆苦原来的房间就和林思甜的房间打通了,留给林思甜一个人住大房间。
这样就没了空房间,外人有想法也没辙。
林忆苦回屋换了身旧衣服就过去了,大伯母夸她道:“还是你想得远,买了房子自己住,想空几间都成,省得外人惦记。”
“可不是!”关月荷道:“您有空多和我妈说这话,不然她老觉得买房子太贵不划算。”
“多贵?”
大伯母乍一听一个小院子要上万,倒吸一口凉气,盯着关月荷欲言又止。
她想收回刚刚说的话,她现在也觉得房子太贵了,是不太划算。
关月荷当没看到伯母变了脸色,还一个劲地说买了自己的房子多好多好。
晚上和林忆苦面对面盘腿坐着算家里的存款时,关月荷坏笑道:“伯母一听一个院子要上万,后面我说啥她都不吭声了。”
家里现在的存款包括了林忆苦结婚前存的媳妇儿本,还有结婚后一年半存下来的钱。关月荷甩了甩存折,“里头四千五整。”
“要是买小院的话,能买四分之一。”关月荷却是挺高兴,“咱们不买小院,买个和现在房子差不多大的就行。”
她没想着一步登天,日子嘛,也是要一点点攒起来才变好的。
按照之前她知道的,一千五能买十平米的屋子,这四千五能买个三十平,他们再攒攒,就能买个和现在这么大的房子了。
林忆苦以前对买房子没想法,父母是工人可以从单位分房,他在部队家属院也能分到一套房,不愁没有房子住。
但听关月荷说多了,他渐渐的,也觉得有自己的房子更好。
尤其是关月荷很有长远规划,“先给我们买一套。以后继续攒钱,给皮猴再攒一套。”说着还夸起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只给生一个挺好的,攒一套房总比攒两套房容易,对吧?”
“对。”
林忆苦赞同她的规划,但是他觉得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皮猴,她小时候挺好哄的,说不定就随了她呢。
他都没开始反驳“皮猴”这个称呼,电猝不及防地就断了。
关月荷立刻把本子放到旁边,“睡觉睡觉!”
夫妻俩浑身牛劲就是好,折腾了半晚上,第二天还是早早起来,袖子一撸就去隔壁院帮忙干活。
今天在家待着的邻居多,互相招呼着过来帮忙,砸墙、刷大白都干得快,半天就都给收拾好了。
连去上学的谢振华和张德胜都在家。
张德胜去上学没满一个月,整个人都跟脱胎换骨了似的,很像个文化人了。
谢振华也有了点变化,比起以前,人变得好说话了不少,都会主动找人唠嗑了。
婷婷听到大人们夸自己亲爸,没觉得光荣,还悄悄翻白眼,和小伙伴们去供销社买零食,还说亲爸的坏话。
“我爸爸的老师说他是锯嘴葫芦,这样不好,要多说话。”
反正她和妈妈去给她爸送衣服时,遇上她爸老师,人家老师就是这么和她说她爸的。
刚说完,眼睛瞟见她妈拎着菜篮子走过来,立刻招呼小伙伴们躲起来。
“我妈不准我买糖吃。”但她爸不知道,还给她塞钱买零食。
只有元宝跑了出去,她看到她爸妈了,一群小伙伴里,就只有她手里没钱。
“妈,我也想吃零食。”
拿到了钱,元宝也顾不上身后的小伙伴了,直奔前面的人,“姨姨等等我!”
她一眼就看到了月荷阿姨和林叔叔。
关月荷才和元宝打完招呼,没一会儿,身后多了一串小尾巴。然后又看着他们成群结队地呼啦啦地跑远。
住大院里,小孩儿们都不用愁找不到玩伴。
当天晚上,三号院就出了新鲜事。
张德胜这次回来,要回厂里把工作转给张全斌。
“不是说以后都不用下乡了吗?还把工作转出去干啥?”
林大爷看了眼想不通的许大爷,道:“张德胜毕业了还能等分配,全斌想通过招工进厂还不知道等多少年。”
这时候转了工作,最多就是张德胜不能从厂里领工资,而张全斌领到的工资少一半。大不了这两三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熬过去了,以后不愁没好日子过。
其他人恍然大悟,纷纷道:“张德胜真会钻营,他家张全斌考不上大学也能有份工作了。”
这话说的,要是有机会,谁不钻营?能多一份工作呢。
还有人提到黑市最近特别活跃,外面挎着篮子卖东西的人都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