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其他人沉默了会儿,没再提那家糟心人。
许成才转开话题,“月荷,你收到通知书了没?”
关月华也立刻看了过来。
“收到了!我还能考不上?”关月荷神气地高高抬起下巴。
“太好了!丁学……呃,丁学武在胡同里说大话,高考考不上就去考研究生,我可不信他,哈哈。”
差点嘴瓢就说到了丁学文,谨慎地看其他人,没反应,才松了一口气。
关月华挑了下眉,没拆穿他们,只当自己不知道。
第93章 新想法
想着关月华难得回来一趟, 总得和丈夫孩子多说话,江桂英他们没多待。
他们从卓越服装厂家属院离开时,李鹏程的丈母娘和她外甥女还在门口对峙呢, 这下可不止妇联主任在场调解,连工会主任和长湖街道派出所的公安同志都来了。
其中一位公安同志一见江桂英,熟稔地打了个招呼:“江大妈,来看外孙女啊?”
关月荷失笑, 人家公安同志几乎天天往银杏胡同跑,对银杏胡同每家的亲戚关系知道不少。
虽然不久前才和里头被围着的俩人干了一场架,但只要和自家没关系, 江桂英绝对不错过这个热闹。
关月荷被她拉住,说要看完热闹了再回去。
关沧海喊不动她俩, 只能自己先回去, 他还得把车给还回去。
但看了一会儿,母女俩都觉得没意思,一个非说自己好心收留,一个只顾着抹眼泪, 吵都吵不起来。
“还是咱胡同大爷大妈吵架看得有意思。”
但银杏胡同的大爷大妈最近不爱吵架了。改成各家家里内部吵了。
今年又一批知青下乡, 但也不少知青拿到了回城名额回来。
但人回来了也不一定能立刻有工作, 还要等分配。这一个大活人在家没收入,又要吃住,时间长了, 家里其他人有意见了, 一点小事都能吵成大事。
二号院后罩房的康家最近天天吵架, 声音能从后罩房清晰地传到前院的门房。
康大爷家两间半的房子,隔出来三间屋子。他和老伴住一间,大儿子两口子住一间, 小儿子和俩孙子住一间。刚回城的二儿子只能在客厅打地铺。
刚回来第一个月倒是和睦,后面慢慢的,康老二发现自己久久没分到工作着急,其他人觉得他天天往外跑也不知道帮家里干活有意见,某天因为两包子丢失,康老三说是康老二偷吃,一大家子就从此开始吵起来了。
二大妈去帮忙调解,结果被康大妈一句:“你说的轻巧,你家屋子宽敞,给我们家分一间屋呗!”给怼了回去。
其他人自觉自家没多的空房子可以分,谁也没再去管人家的家事。
赵大妈还骂常大爷闲得没事干去劝架,老骨头差点被殃及。
林忆苦一回家,就和关月荷道:“我刚在胡同口遇到康大妈,她为啥冲我甩脸色?”
“没事,人家不是针对你,二号院的每一家都被她翻白眼。”关月荷当当当地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今早送到的!”
林忆苦接过认真看了两遍,才道:“我以后尽量调到星期天休息。”
“哈哈。”关月荷一想到自己要说的话就忍不住笑,“那你星期天可以和姐夫一起出发去京大了。”
林忆苦这心里正愁未来三年,家里就他一个人住呢,她倒好,乐呵呵的。
“和他一起出发要帮他带谷雨,各走各的更好。”
说得有道理!
“对了,今天去服装厂家属院怎么样了?”
关月荷得意道:“有我、我妈和大姐在,吃不了一点亏!”
神气完,她立刻就说到了她姐当时说的话,最后啧啧两声,佩服道:“我姐那张嘴太厉害了,以后很适合做青天大老爷。”
一说到“青天大老爷”这个词,关月荷又鹅鹅鹅地笑起来。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听不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这些字眼,非说她姐毕业出来就是要去当青天大老爷的。
回家前,她姐拿出姐夫托人从南边捎带回来的几条裙子,给她拿了一条。她当时就道:“谢谢青天大老爷嘞!”
被她姐拿着鸡毛掸子追到楼下。
林忆苦听了也笑,心道,关月华那样的暴脾气就得月荷这样有点气人又特别讨人喜欢的治一治。
“哎呀,和你说话,忘记写到哪儿了。”关月荷看了眼桌面上的信纸,她拿到了通知书,想着要给春梅去信分享下好消息。
林忆苦挑了下眉,她“分享”时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没再打扰她继续写信,起身准备去烧水洗澡。
“锅里有热水,不用烧了。”关月荷头也不抬地提醒他道:“给你换了新毛巾,放架子上了。”
正要去厨房的林忆苦立刻调转方向,去衣柜找衣服。
等他洗了澡出来,她也写完信,在客厅里看电视。
伍二妮家里添了电视机,原来来她家里看电视的小孩都跑去了伍家,正好能让他们这儿落得清净。
“爸妈说要去买台电视机,我和妈说了,你后天休息,到时候你陪她去。”
“好。”林忆苦拿着毛巾擦头发,浑身的水汽没干完,站在沙发边上一起看电视。
“老爹那边呢?”
关月荷摇摇头,“暂时没票,有票了再买。”
过了一会儿,关月荷感慨道:“就一两年,电视机的供应越来越多了。哦,不止。现在布的供应也多了,除了一些好看的布要排队抢,我看别的布料都不难买。肉站的肉也多了……”
只看一两年,不太能察觉到变化,但要拿五年、十年的对比来看,变化太大了。
“对了,你战友上次来信提到南边划了两个地方做出口基地,现在什么情况了?”
“最近不清楚,我下次写信问问。”林忆苦觉得身上的水汽消得差不多了,才挨着她坐下,“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丁学文在学校辅修了经济学,他老师说,国家要发展,必须把经济搞起来,早晚要改革。还说可能是先从南边改革开始,那边对外往来更方便还是啥?我听着有些懵,搞不懂他们这些经济的,刚刚突然想起来你战友提到过南边的情况,就问问。”
关月荷朝他身上靠去,“以前觉得按时上班、年底争取红旗手、劳动积极分子、优秀工人就可以了,你看现在,国家政策一项一项地变,要是只顾埋头工作,不抬头看看外面的变化,就要成落后分子了。”
怪不得她姐说,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落后。
“干嘛?”关月荷一抬头,发现他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怪肉麻的。
他一本正经地回:“关政委提醒得对,要时刻学习先进理论武装自己,跟紧国家发展步伐。”
“……”关月荷把他脑袋往旁边推开,“别说话了,看电视。”
没一会儿,林忆苦又靠了过来,像元宝看电视需要抱个抱枕,他这是拿她当抱枕了吧!
凭啥不是她抱他?
赵大妈拿着手电筒从外头回来,听到关月荷在家里说林忆苦耍赖要再掰一次手腕,屋里又一阵咚咚铛铛的声音,摇了摇头,小跑回家继续看电视。
一进屋,看到常正义和曹丽丽安安静静地看电视,心想隔壁那小两口真是一天到晚使不完的牛劲。
—
关月荷星期一上班,一进办公室就见陶诚招呼大家一起鼓掌:“恭喜小关科长考上研究生!”
陶诚乐得眼睛都眯成缝了,一个劲地鼓掌,比她这个考上的人还要兴奋。
可不兴奋嘛,等关月荷这个“拦路虎”挪位置,他足足等了两年半!以为还要再等个一两年,没想到啊!
陶诚又真诚地道了一声恭喜。
关月荷也跟着回了一声同喜。
她当上副科长这两年多,陶诚虽然憋着一口气,但人家从来没给她使绊子,关月荷觉得,陶诚同志也是个好同事,他要是接上她的位置,她也为他高兴。
这边刚热闹完,中午去食堂吃饭时,对面忽然放下了个铝饭盒,关月荷一抬头,就看到了郑厂长。
“这位置没人吧?”
“没有。”
“听说小关科长收到通知书了?恭喜。”
关月荷笑着道了谢,没继续扒饭,等着郑厂长的下文。
郑厂长看了眼对面腰板挺得直直、表情认真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闺女。
她闺女从小就爱学她爱人,被子叠豆腐块、站着坐着都要板板正正的。
好笑道:“用不着那么严肃,咱们边吃边聊。”
关月荷不知道说啥,就一边吃饭一边等着厂长提问。
“毕业了还想回厂里吗?”
这要是前几年的小关同志遇上这个问题,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说:“当然必须要回咱们卓越服装厂了!”
现在的小关同志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诚实回道:“在年初的工人大会上,您跟考上大学的工人说过,国家举全国之力培养人才,希望他们毕业以后去到国家需要的岗位上继续发力。我也不知道国家到时候什么岗位是需要我的,只能听从组织分配了。”
关月荷又笑道:“但如果厂里到时候有设会外语的岗位,您可一定得早点去学校把我招回来啊!”
从她决定要准备研究生考试开始,早做好了以后会被分到其他单位的打算,也不像以前那样抗拒去另一个新单位。
要是刚读完工农兵大学出来被分配去其他单位,她可能会觉得天塌了。
但现在的想法更成熟了,被分配去其他单位,天不会塌,最多就是这两三年要在银杏胡同附近买个房子。
郑厂长欣慰道:“行啊,你在学校好好学,厂里争取把出口做起来,到时候我去学校要人。”
“真的啊?”关月荷双眼放光,“要是能回到咱们厂,那当然最好了!”
—
“月荷,你刚和厂长聊啥了?”郑厂长一走,谷满年立刻带着饭盒坐了过来。
“问我毕业以后想不想回厂里。”
谷满年皱眉,“这还用问?肯定想回来啊!”
她在厂里待了这么多年,群众基础打得结实,以后想继续升职,那不是更容易?
关月荷哼哼道:“我就不能有点崇高理想,比如做个翻译官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