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沨再次扫过夏正的记录,看到已经记录在案,遂若无其事地将话题引开:“那再聊聊张魏这个人吧。他和你妹妹董承欣是什么关系?”
说到董承欣,董承宇的注意力再次被转移,语气没有刚才那么紧绷:“他和小欣是男女朋友。”
“可张魏否认了这一点,说只是同事。”
“他们没有公开。张魏说,福利院的工作对小欣很重要,如果知道他们在一起,其中一个就要离职。”
“那董承欣是怎么说的,她也同意?”
“小欣没有意见。她能拿到这份工作不容易,而且张魏还能就近照顾她。”
“这么说,你和张魏都很爱董承欣,都是她的保护者。”
“对。前些年我在坐牢,多亏了张魏。”
“既然他也是保护者,那你再次‘见到’贾强欺负董承欣,这件事有没有和张魏说?”
“说了。”
“那他说什么?”
“他说他会处理,叫我不要冲动。”
“那结果呢,他处理了吗?”
“他说曾找贾强谈过,但贾强根本不理他,还将他轰了出去。”
戚沨点了下头,似乎已经有了判断,又一次将话题转开:“我记得张魏和你们兄妹很小就认识,大概是几岁?”
“十来岁吧。”
“是在董承欣遭遇强|奸之前,还是之后?”
“是之前。”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他和他父亲曾在我们当时住的地方,就是旺兴小区租过几年房子。就在一个单元门,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是同龄人,很快就熟悉了。”
“后来你们两家不都搬走了吗,还一直保持着联系?”
“也不是,中间有两年断了。差不多是我坐牢以前,张魏突然打电话给我,还约我和我妹妹一起出去。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搬。”
“那么从你们重新建立联系开始,朋友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
“是。”
“两年不见重新联系,你有没有觉得张魏有变化?比如外貌,或是性格。”
和刚才一样,只要聊到和董承宇杀人事实没有利害关系的话题,董承宇的状态就很放松,也更为配合:“他长高了,皮肤变黑了,性格……更热情。他身边总是有很多朋友,跟我们出去的时候,也要不停地回朋友短信。有时候还会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一聊就是半小时。”
“他这么忙?”
“他人缘一直都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这是你亲眼看到的,还是听说的?”
“我没见过,但是周围的人都这么说。如果不受欢迎,那些朋友干嘛有事没事总找他?”
“那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他经常帮助人,朋友对他很信任。”
“他也经常帮助你?”
“对……我有烦心事就跟他讲,他很有耐心,从来不催我。就算自己有事,也会先放在一边,先帮我解决问题。”
“那在你坐牢之前,张魏和董承欣是什么关系?朋友?”
“称不上。张魏约我出去聚会,我一般不会带小欣,他也只是到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和小欣打个照面,聊上几句,根本不熟。”
“我们看过之前的举报记录,那时候董承欣说她和贾强是男女朋友关系。那么贾强强|奸董承欣这件事,你跟张魏说了吗?”
“说了。”
“是什么时候?”
“就是在我打伤继父之后。”
“那他是什么反应?”
“他说叫我不要着急,他一定会想办法帮我。那段时间他父亲也到处奔波,还帮我找律师……”
“你坐牢之后,张魏还去看过你。就是因为这件事,你让张魏帮忙照顾董承欣。”
“他不只照顾小欣,我母亲去世,他和他父亲也帮了不少忙。不然小欣一个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都是我不好,留小欣一个人生活。要不是张魏,我都不知道小欣一个人怎么过……”
毫无疑问的是,在董承宇的描述中,张魏就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美朋友、热心助人的发小、值得将妹妹托付的好男人。
最主要的是,董承宇认为张魏对董承欣没有丝毫的歧视,也不会因为董承欣智商不足就疏远她、嫌弃她,或是像继父、贾强那种人渣一样欺负她。
从董承宇的角度看,张魏简直是“天使”,何况他还有一个很适合“献爱心”的工作。
……
又一轮审讯结束之后,戚沨回到办公室。
这个时间江进已经整理好内务,正出门赶去高铁站。
戚沨的电话拨了进来,江进戴上耳机,将车子驶上大路。
戚沨上来便说:“这次过去,不仅要调查戚翠蓝和戚原的过去,还要弄清楚戚翠蓝到底得了什么病,怎么突然就死了。”
“你该不是怀疑和戚原或张魏有关吧?”江进直觉发问。
“现在还说不好怀疑,只是有个感觉,不像是单纯的自然死亡。”
“董承宇是怎么说的?”
“他不了解张魏的母亲,只知道张魏的母亲早就走了,他一直跟父亲住。张魏自己也很少提。”
“可你审讯完董承宇就生出这种感觉,可见董承宇虽然不了解,话里话外还是带出一些线索。”
“没错。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听者有心。”戚沨冷笑一声,“在他眼里,张魏就是救世主,不计代价、不问回报,纯粹为了帮忙而帮忙。”
“呵,哪儿有无缘无故的好?干咱这行见得太多了,那些表面上看什么都不图的,实际上是最贪婪的。而且这种人图的东西不能显露,不能对人言,说明更见不得人,更加阴暗。”
“不过他真的挺有耐心。花了很长时间去建立和董承宇的友谊,令董承宇逐渐信任他,甚至将妹妹托付给他。”
“听上去有点像是诈骗组织,先铺垫一两年建立朋友关系,有什么好事儿都想着对方,不要回报,直到对方完全相信这个朋友是能搞来钱的,这才决定将一部分财产交给对方投资。”
“差不多是一个套路。但董承宇可没有钱给张魏,那你说张魏图什么呢?会不会是图董承宇好控制、好摆布?还有郝玫也有病。这就让我想起张魏和戚原的母亲——戚翠蓝到底生了什么病,又是怎么去世的?”
第45章 高幸,戚沨的老师。如今就……
江进好一会儿没说话, 但通话仍在继续。
直到江进的笑声传来,说:“你这次的直觉倒是快。我们还没有头绪呢,你都已经分析完了。我发现只要是涉及心理变态啊、精神病犯罪啊, 没有人能比你敏锐。”
“谢谢夸奖。”戚沨回道, “但我不得不说, 除了我, 还真有一个人能做到。”
“谁啊?不可能是支队的。”
“宋昕。”
“哦, 就是那个心理咨询师。你们不就见过两次么,就判断出来他的专业水平了?”
“两次谈话判断不出来专业水平, 但我能接收到他的信号。”
“什么信号?”
“他很早就知道张魏的犯罪倾向,必然也知道董承宇兄妹一直被张魏控制。”
“那这个人城府可够深的。”
“也很沉得住气。知道却没任何反应动作,只是旁观事情发展, 直到董承宇犯案,他得到消息后立刻提供资料。那么厚一叠咨询记录要整理出来起码要几天时间, 他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
“嗯……”
“怎么?”戚沨听出来江进还有下文。
江进说:“没什么, 只不过我这个人有点瞎操心。遇到这种人,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希望这种人才不要将能力用在犯罪上。”
“你不是瞎操心,是乌鸦嘴。赶紧‘呸’三声。”
“呸呸呸!”江进话锋一转,“欸, 你对他的行为读得这样精准,是不是就像用显微镜看细胞一样清楚?那他看张魏是不是也是这样?”
“我的感觉是, 张魏给宋昕打电话, 旁敲侧击打听那些咨询记录, 目的是不希望落在我们手里。可他这个行为反而令宋昕知道案件已经发生了,促使宋昕的下一步动作。张魏不仅是班门弄斧,而且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我是宋昕, 会觉得他非常愚蠢。”
“呦,你对他评价很高嘛。”
“因为心理学上出色的人才,不只是专业硬,本能和对人性的触觉也要非常敏感。前者后天可以培养,而后者是天赋,经验是总结不出来的。”
……
戚沨的分析令江进想了一路。
他的思路跳了几次,上了高铁后,又从心理分析想到了董承宇杀人案、郝玫自残案,最后落在张魏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控制上,直到抵达林新。
林新是春城市的下属地级县,原本发展平平,直到十几年前涌入了一大批来自春城的投资和政府扶持,一下子兴旺起来。
这不是江进第一次来林新,上一次是为了处理一个跨度十几年的连环案。
像是这种案子,年头越久,涉及的人就越多,案情就会越复杂,如同一团线球越团越乱,即便找到线头也需要极大耐心,才能将藏在中心的真相逐渐剥离出来。
那案子给林新带来不小震荡,不过对老百姓的生活倒是影响不大。起码这次回来,就江进所见,林新还是之前那个模样。
不同的是,江进上次来是率领专案小组,一切都是公对公,而这一次他没有惊动官方,只通知了一个做私家侦探的朋友。
江进约对方见面的地点,就在戚翠蓝生前所住小区附近的小茶馆,还选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
周淮一坐下便问:“林新又有大案?”
“啧,我现在是什么职位,就算有也轮不到我。”江进说,“不是,怎么我一找你,你就觉得是为了案子呢,就不能是叙旧?”
周淮“哦”了声,说:“但咱们不是叙旧的关系。说吧江警官,这次想让我查什么?”
江进这才收了笑,给周淮倒了杯茶,说:“不用你出马。瞧见没有,就你身后那个小区,我刚才进去转了一圈,还不到三分钟就被几位大妈拦住问东问西。我行动实在不太方便,她们对我陌生人戒心太重,这边你熟,有没有办法?”
这一代都是老社区,邻里几十年不变,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
周淮没有多问案情内容,等喝了茶,就领着江进往小区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