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是。她是我一个……朋友。”
江进的声音响在耳边:“张城、张魏,都姓张。张魏就是张城的堂弟,不过关系不算近,好像两人的爷爷是兄弟。你说巧不巧?”
何止是巧。
但戚沨没吭声,只是挑了下眉。
那边,男人对护士说了声“谢谢”,向四周看了一圈,随即走向距离最近的长椅。
墙边有两排椅子,一排三个,戚沨坐在其中一排最中间的位置,男人则走向更靠近窗户的另一排,距离她三、四米远。
男人一坐下就尝试拨打电话,应该就是518号刚出院的患者,却拨不通。
戚沨用余光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问:“确定吗?”
江进说:“是张城亲口说的,他说就是因为这层关系,觉得在希悦福利院办收养更容易批准,就直接找到好几年不联系的张魏。”
哦。
董承宇杀人时,张魏一直在“听”现场。
他不仅是董承宇的发小,还和董承欣关系亲密。
现在又多了一个张城远房堂弟的身份。
“怎么样,戚副支队,要不要数案并查啊?”江进笑着问。
“理由还不够充分,不要听风就是雨……”戚沨刚回了一句,旁边传来手机铃声。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男人立刻按了屏幕,起身走向几米外的窗边:“喂,zhang wei,什么事?”
戚沨的话卡在喉咙里,下意识朝男人的背影看去。
他刚才说的是zhang wei。但不知道是哪个zhang哪个wei。
特别是第二个字,用的是一声。
戚沨的心思沉淀下来,全然不理等在另一头江进的催促,只凭本能行动,径直起身来到男人旁边几步外的饮水机前。
戚沨一手拿着电话,另一手从柜门里拿出一次性纸杯,按下水流。
刑警的记忆力优于常人,特别是在人物特征方面。再说有些嫌疑人照片看过几百次,比自己亲人都印象深刻,即便戴着口罩也能一眼认出来。
事实上打从男人出现在护士站那一刻开始,戚沨就已经想起他是谁了。
【那个男的叫宋昕,是个心理咨询师,听说专业能力很出色。而且有很多女生崇拜他。】这是夏正的原话。
姓宋,心理咨询师。从职业尊称上也可以称作“宋老师”——张魏和董承欣话里话外总提到的宋老师。
“会不会是搞错了?你先别哭,慢慢说。”
立在窗边的宋昕极力压制声音,而他手机里隐约传出女人的哭声。
“这样,你让zhang wei跟我说。”大概是电话里的女人说不清楚,宋昕听了片刻,便提到换人。
戚沨接了半杯水,端起来不疾不徐地喝着,脚下却纹丝不动。
手机里,江进不知道什么时候安静下来,却没有挂断,直到宋昕那边没声了,他才冒出几个很轻的字:“你在偷听。”
“嗯。”戚沨的鼻音倒落得很实,脸不红气不喘,十分坦然。
江进轻笑了一声,依然不挂断,还竖着耳朵一起听。
直到宋昕再次出声:“好,我大概清楚了,我想警方很快就会联系我。我给承宇做的心理咨询记录,按规定都要提交,协助破案……”
手机里的人似乎又说了些什么,宋昕解释道:“我知道,我也不希望曝光他的隐私。但这是规定,何况案情重大,我不能隐瞒。再说尽早查明事实,这也是维护承宇的权益。”
戚沨垂下眼睛,将手里的杯子再次放在饮水机托架上,却没有急着按下水流。
手机里江进的声音阴阳怪气:“警方、承宇、协助破案……”
宋昕又道:“好了,先不说了,我这儿还有点事,要不晚点我再打给你?”
说话间,宋昕转过身,朝饮水机走了几步,像是要喝水。
可他刚走到跟前,戚沨便“突然”转过身。
宋昕的注意力还在手机上,躲闪不急,手碰到戚沨的肩膀。
手机没拿住,滑了出去。
宋昕刚要去抓,下一秒,手机就安稳地落在另一只更为快速的手掌中。
戚沨一手拿着杯子,另一手托住宋昕的手机,面带浅笑地递到他面前,全程一言不发。
自然,她也看到了正在通话的名字:张魏。
所有直觉和猜测全都得到验证。
宋昕先是一怔,随即笑道:“谢谢。”
戚沨抬眼,和宋昕对上。
宋昕又停顿了一瞬,眼底闪烁,那是一种仿佛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是谁的恍惚感。
戚沨却已经抽离视线,若无其事地回到护士站附近的座椅,坐下对江进说:“乌鸦嘴,真让你说中了。”
她指的是江进之前的“预言”:【我把话撂在这里,这俩案子肯定有关。】
不等江进回应,戚沨就将电话切断。
宋昕不知何时结束通话,脚下略有迟疑,徘徊了两步还是走向正准备离开的戚沨。
戚沨略一抬眼,就迎上宋昕友善的笑容:“你好。”
戚沨只点了下头,等他下文。
宋昕盯着戚沨说:“哦,我只是想再说一声谢谢。”
不,他不是来道谢的,反倒像是确认什么。
他们打过交道?她根本毫无印象。
而她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戚沨起身说:“不用。”
撂下两个字,戚沨径直走向电梯间。
……
几分钟后,戚沨回到自己的车里,却没急着发动,而是先点开微博刷了两下。
V用户“宋昕”二字映入眼帘。
最上面那条微博这样写道:“精神病患者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都是高敏感人群,更需要我们去关注,而不是刺激。”
发布时间正是三分钟以前。
点开留言区,其中一条问:“宋老师,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宋昕回复:“是我的一个患者遇到点事,忍不住感慨。”
戚沨又拿出包里的记事本。
最新的一页上画着一把剪刀和几段肠管——郝玫自残案。而郝玫是重型精神病患者。
旁边那页是画的一把菜刀——董承宇故意杀人案。
照目前的情况看,董承宇心理也有问题,否则不会需要看心理咨询师。
当然,他曾将继父打成植物人,存在非常强烈的暴力倾向,还坐了八年牢,长期处于被管教的压抑状态,心里很难没有问题。
这样一个情绪极端不稳,随时都有可能再爆发的“危险人物”,只需要一点刺激,就有可能引发难以遏制的后果。
特别是宋昕还说了一句“而不是刺激”。
是的,刺激。
董承宇一定是受了刺激,而且强烈到从他赶去贾强家,到谈话谈崩,再发生冲突,这股刺激一直持续存在着,并逐步升级。
毕竟董承宇去的时候没有带刀,说明他在决定找贾强“谈判”时还没有杀人念头。
而这个宋昕,应该知道些什么。
第35章 第一次审讯并不顺利……
翌日一早, 戚沨刚刷开手机,就看到漫画主编叶晋辉的微信,留言时间是半夜三点。
“嘿, 看到你发了微博, 说对精神病患者的设定感兴趣?你一直画家暴题材, 清一色女性受害者, 读者也有点审美疲劳了, 换个风格也好。什么时候有时间具体聊聊想法?”
戚沨在赶去支队的路上才回复:“最近三次元工作很忙,想法还不成型, 有眉目了一定告诉你。”
“正准备睡,就看到你的回复。”叶晋辉说,“说起来, 我还不知道你三次元做什么。行,等你有点子再聊。”
不一会儿, 叶晋辉又发来一条:“我最近挖掘了一个新人, 非常非常非常有才华,灵感爆棚, 脑洞大开那种,一百年不遇!我刚签下来,不过这个人性格比较古怪, 回头再跟你八卦,先去睡了。”
转眼来到支队, 听说董承宇的状态已经好多了, 今天会正式讯问。
见戚沨出现在讯问室, 夏正立刻起身,打算将位子让出来,戚沨却摆摆手, 坐在角落的空位上,对夏正和负责笔录的民警说:“我就是旁听,主审是你们。”
戚沨话落就翻开记事本,露出最新一页。
夏正看过去,刚好见到“剪刀”和“菜刀”,而在两把“凶器”下方各有一条线,箭头同样指向中间的问号。
夏正心里犯着嘀咕,趁董承宇还没来,小声问:“戚队,这案子你有什么想法吗?”
戚沨说:“就现场来看,犯罪事实清楚,尸检结果清晰。现在就等痕检的报告。先拿到董承宇的认罪,再倒推调查犯罪经过,只要证据确凿,就可以递交检察院——你是这么想的吧?”
夏正点头,原本还十分肯定的事,不知为何到了这一刻又变得不确定了。
戚沨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距离正式讯问还有十分钟:“以前的刑侦策略是不管口供方面如何狡辩不认罪,只要客观证据扎实,一样可以定罪。但现在政策有变,口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让嫌疑人从口供上认罪成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有很多案件,办案人员会倾向于先让嫌疑人认罪,说出事实,再组合出完整的证据链。这样口供和证据逐一对应,起码到了法庭不至于被打得落花流水。”
夏正接道:“对,这样最保险。万一关键证据缺失,做实认罪口供就变得更加重要。再说认罪认罚是可以减刑的,嫌疑人心里都清楚。不过我想,这个案子两点都能达成。”
“我要提醒你的就是这个,即便是在事实清楚,关键证据充足的前提下,也不要掉以轻心。起码有几种情况是可能出现反转的。”
“哪几种?”提问的是旁边的笔录员。
“比如嫌疑人在法庭上突然翻供。”
夏正接道:“可是就算董承宇翻供,也改变不了杀人的事实,我还真不怕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