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高辉这个人,不仅性格外放,还有很强的分享欲和倾诉欲,可她生活里却没什么值得交心,且足以交付信任的闺蜜,那么高辉的满腔心事该和谁说呢?说出去,还要确保对方不会到处传。
她的职业是颜值网红,有一定的偶像包袱,账号后台时常会收到男粉丝的骚扰信息,还曾发生过“人肉”事件,因此她十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从不在职业账号上分享真实生活,更不要说情感经历了。
但只要是人,就需要正向社交,整日戴着面具虚伪应酬,时日长了谁都会受不了,也就只有在真诚交流的时候,才能寻求灵魂的片刻安慰。
高辉没有在国内寻找交心“挚友”,而是将目光放在海外。
外国人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也不会“人肉”隐私,爆她的料,而高辉就在颇有安全感的老外群体中找到了几个“网友”。
技术经过了一天的数据搜查,将搜集到的信息全都采集下来,在这些信息当中,高辉也对这几个外国好友提过她的男朋友,还解释了男朋友名字里“昕”的意思。
而这几次提及的时间,最早是十年前,最晚是五年前,也就是说起码在五年以前,高辉还认为宋昕是她的男朋友。
当然,外国朋友也曾问过高辉,为什么在她的社交账号上没有看过对方的照片,或是他们的合照?
高辉的回答是,那是为了保护她的隐私,而且中国人比较含蓄,在国内像是这种晒甜蜜合照的现象也不常见。最主要的是,有很多中国人都在上外网,她担心会被认识她的人看到。
而就这个话题,双方之间还有一番讨论。外国朋友认为谈恋爱就是大大方方的事,是个人选择,不明白这么美好的事为什么要藏起来。随即对方又问高辉,她的男朋友是不是已婚。
这句话似乎惹怒了高辉,她接连用了几句十分激烈的言辞去反驳,还质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猜测自己。
显然,高辉的潜意识对于这种“偷偷摸摸”的关系也有不满,心理压力剧增,而对方的话就成了导火索。
高辉如此激动,反而令对方更为疑惑,还认为是自己猜对了。
而高辉为了证明自己,还连续发了几张宋昕的照片。可再一看角度,这些都是偷拍。直到最后,她才发出一张两人的合照,但看照片中的年纪,和高辉身上的校服,显然是十几年前。
这么看来,宋昕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非常谨慎了。
高辉是因为有偶像包袱,所以从不外露她的情感生活,而宋昕则完全是另一种角度。而且两人应该再没有其他合照,否则高辉不会连压箱底都发出来。
因为这组新出的证据,专案小组再次召开讨论会,目的就是针对高辉珍藏的作业本、试卷,以及社交账号上发的几张照片来进行分析。
“技术已经查到,这些照片都是从这个社交网站的后台发出的。其实高辉早就将照片上传到后台相册里,只不过设置成‘个人隐私’。一共十五张,其中十四张都是她和宋昕的单人照,只有一张合照。而从她偷拍宋昕的背景来看,几乎都是在家里,其中有几张看着眼生,和高辉家的装修风格有很大区别,推断应该是宋昕的住处。再从上传时间来看,最后一张是三年前。也就是说,近三年来高辉和宋昕的独处时间非常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也就是这三年间,高辉的粉丝翻了一倍还多,登录境外社交账号的次数也变少了。”
“高辉偷拍这件事应该是被宋昕发现过。她经常使用的手机是三年前更换的,相册里没有找到任何和宋昕有关的痕迹。而更换新手机的时间,是在上传照片之后。很有可能是高辉将照片上传境外网站之后,就清理掉旧手机上的痕迹。但无缘无故的她自己应该不会这样做,合理猜测是宋昕的要求。”
“还有高辉偷拍宋昕的视角和距离,时间比较远的那几张距离都很近,而靠近三年前的两次偷拍,却隔着一间屋子。其中一张还是高辉站在门外,快速抓拍屋里的宋昕。当时应该很匆忙,所以照片有点模糊。而宋昕唯一一次同意在照片中露脸,就是他们高中时期的那张合照。看照片中高辉充满笑容的神态,推断应该是在程朵案以前。这个时候的宋昕警惕性也没有那么高,应该还没想到要策划程朵案。但以他的风格来看,程朵案之后他应该是有后悔,或许也曾要求过高辉删除照片。但高辉当面删除之前,却拷贝下来一份。”
“至于宋昕的说辞,其实也不难想象。高辉当网红以前,他会说销毁两人曾在一起的所有痕迹,是为了那起命案。万一将来被警方发现端倪,总不会怀疑到两个陌生人身上。后来高辉当了网红,还经历了被‘人肉’事件,宋昕的坚持就更站得住脚。原来是要担心警方,现在连网友都要小心,要是被网友‘开盒’发现线索,再去举报,那就危险了。”
一番讨论之后,所有组员都看向戚沨。
只听戚沨说:“证实高辉和宋昕有情感关系的证据已经十分充分了,但问题是这些都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而且最后一张照片是三年前。技术那边还在继续尝试其他境外网站,我相信高辉和宋昕这三年间的联系方式就藏在其中——宋昕怎么跟高辉提分手,如果不是打电话那就是用文字。除了要等这部分结果,也不能松懈对罗斐的调查。”
正说到这里,会议室的门从外面敲响。
民警推门而入,说:“戚队,刚狱侦科来了消息,说已经同意咱们再次提审刘豫的申请。”
“好。”
-----------------------
作者有话说:稍微晚了点,更新了
红包继续
第234章 “就是他。”……
这不是刘豫第一次在警察手中见到宋昕的照片, 他的反应就和之前一样,摇头说不认识。
刘豫还问:“这几张照片见过了吧,干嘛又问一次?”
刘豫坐牢以前外号“小哥”, 就是当年他亲手将那种新型毒品“汽水”交给了高辉的男朋友,也是唯一能指认高辉男友的人。
不过经过前面的审讯,再看刑侦支队这样重视, 连支队长都出现了,刘豫必然已经知道案情重大, 轻易不会将自己扯进去。
回答“认识”, 那就有问不完的问题,只有回答“不认识”才最安全。
戚沨也不急着对刘豫晓以大义, 她看过几个人的资料,也十分了解苗晴天和罗斐的为人, 什么公理、正义根本不在这些人的认知范围内,说再多也灌不进去。
“杨绪, 小名三儿, 你们一起长大的发小, 还记得他吗?”于是戚沨就切了另一个角度。
刘豫明显愣了一下, 遂很快反应过来:“他已经走了很久了,问这个干嘛?你们该不会连死人的责任都要追究吧?”
戚沨却说:“我们现在让你指认的人,一直都认识罗斐。你坐牢以后, 他们还多次往来,一同犯案。如今罗斐就在看守所,定期接受审讯。”
“什……怎么可能?!你可别诈我。”刘豫透着几分不信,脸色却越发难看,似乎有很多事情都在他脑海中经过。
戚沨依然慢条斯理:“他们之间往来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合谋杀害一位刑警。而在这个过程中, 罗斐曾让杨绪给线人传话,令那位刑警上当。原因是,那位刑警已经查到苗晴天作案的重要线索——当时苗晴天已经瘫痪了。”
刘豫当然知道苗晴天是在五年前瘫痪的,一听就对上了时间线,只是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么一段过程:“那这件事和三儿的死有什么关系?你该不是要告诉我,是罗斐杀了三儿吧,根本不可能!”
“杀害杨绪的,极可能就是我们需要你指认的嫌疑人。”戚沨说道,“不只是杨绪,还有苗晴天的死,也是他的操作。事实上,早在他从你手里接过‘汽水’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将其掉包成一种致命毒剂,用来注射给一位受害人。如今又因为另外几个案子,他将罗斐也拉下水,他则隐身在幕后。再这样僵持下去,此人很有可能会逍遥法外,所有命案都由罗斐一个人背。”
戚沨当然不会告诉刘豫,已经在其他方面找到关联宋昕的证据,再继续深挖下去,抓到宋昕是迟早的事。
而刘豫因为接触不到外界,加上戚沨是支队长身份,从心理上就没有怀疑过戚沨的“语言艺术”,一下子全都信了。
他的脑子嗡嗡的,没想到身边竟然有三个人被拖下水,两个死了一个进去了,而且还都是折在同一个人手里。
大概是冲击过大,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刘豫才小声说道:“我……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个人。”
“他是谁,说出他的名字。”戚沨低声引导。
“他叫宋昕,就是你给我看的那几张照片里排在第三个的男人。”
戚沨拿起宋昕的照片,再次问:“是他吗?”
刘豫点头:“就是他。”
“继续。”
“他……他家原来距离我们那个福利院很近,不过我是后来离开福利院才认识他,之前只是知道有一户姓宋的,还是听晴天姐和罗斐说的。我们这几个人其实都比较排斥和那别墅区的小孩来往,根本就不在一个世界……但后来听说这家的大人都死了,宋昕也成了孤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罗斐和他来往就变多了。我出社会早,学习成绩不好,就勉强上了两年初中,出来以后就干一些挣快钱的营生,这你们也知道……罗斐将宋昕介绍给我认识以后,我就时不时在夜店里看到他和高辉一起。那天那个‘汽水’的确是宋昕取走的,不过账是记在高辉名下,也是高辉提前定好的。我当时还觉得奇怪,因为从那以后,高辉就再没来过,那点钱也没给,还是我垫上的。”
“那你还记得具体时间吗?”
“这谁还能记得。”刘豫说,“不过有一件事倒是有点印象,就是在取走‘汽水’的前几天,高辉和班里一个女生来消费,她们聚在一起聊天,我就在旁边,高辉还请我喝了杯酒。她说最近被一个贱人缠着,很烦,很希望对方消失,而且那个贱人还戒过好几次毒。我就告诉她,根本没有人能完全戒毒,都是一时的,早晚还得复吸,就我这里的客人,十有八九都是戒过毒的,最后还不是回来了?于是高辉带来的那个女同学就问,如果那个贱人又复吸了,是不是就又要去戒毒所了,那样就不会来缠着高辉了。高辉立刻附和,还说一定要拍下视频和照片才行,如果她再敢回来,就把这些东西交给警察。就是那天晚上,高辉又跟我预定了一管‘汽水’。”
刘豫的这部分描述完全在警方的调查范围外,如果不是当事人来讲述,警察也不会了解到这么细节。
戚沨不动声色地从档案夹中拿出另外一张照片,拍的是高辉的毕业手册,一整页纸有三十几张大头照。
“你认认看,那个女同学在里面吗?”
刘豫看得很仔细,不到十秒钟就找到了孙菲:“就是她!”
“你肯定?”
“当然,我眼睛尖,记性也好,不是我吹,如果不是我这眼力,也不能在夜店那么黑乎乎的地方干那么久。”
这倒是,这些散毒的二道贩子都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如果不够敏锐、机灵,分分钟就会被抓进去。
戚沨又问了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宋昕的,可惜刘豫和宋昕的直接接触总共就那么几次,无法提供关键信息。
直到戚沨准备离开,刘豫忽然发问:“戚……戚队长,我想知道一个事儿,你能告诉我吗?”
戚沨看向刘豫,见他面带犹豫,便反问:“你想知道,罗斐有没有参与杀害杨绪?”
刘豫不敢点头,抿了抿嘴唇才小声吐出一个字:“是……”
“这件事我们还在调查。”戚沨回道,“如果你所言都是真的,杨绪和宋昕接触也不多,也没有达到一定的信任程度,那么当初叫杨绪去传话的人就不可能是宋昕,而是罗斐。”
刘豫眼里微弱的那一点光亮,在听到这话时彻底熄灭了。
或许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定倾向认为,杨绪的死罗斐是知情的,或者说是早就猜到而选择“沉默”。
……
戚沨回到支队时,江进正在进行对王昭的审讯,夏正在组内整理新证据和材料。
刘豫指出宋昕的消息一传开,专案小组所有忙的焦头烂额的组员全都松了口气,有的伸懒腰,有的则直接笑出声。
“之前是一团迷雾,现在是已经能看到终点了,就在前方!”其中一个组员说。
夏正问:“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可以抓人了?”
“再等等。”
“等什么?”
就在这时,有民警来到组内,汇报说:“副支,孙菲和她母亲已经到了。”
“嗯,知……”戚沨下意识转头,刚好喊出一个名字,却又顿住,目光落在女刑警汪媛的身上,“夏正,你和汪媛去吧,就做个简单的询问,告诉她直接说出实情就好,我们不会追究她的责任。”
夏正“哦”了一声:“明白。”
汪媛是许知砚遇害后组内新调来的,经验尚浅,但学习能力很强。
两人离开后,戚沨轻声叹了口气,缓步走回办公室。
虽然现在还不能将所有案件指向宋昕的直接证据都搜出来,但仅凭程朵案就已经足够逮捕,其余的完全可以借着审讯期间继续调查。
可以说现在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可不知道为什么,戚沨心里却没有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满足。
她来到办公桌前,右手边放着几个资料夹,正是许知砚遇害之前从档案室借出来的。
而另一边则是专案小组一直在追查的案件卷宗:苗晴天、徐奕儒、袁全海、李成辛、周岩、章洋、宋铭,真是死了太多人。
戚沨一个一个翻过去,直到露出任雅馨的名字。
她的手在空中停了一瞬,再落下时,脑海中忽然涌现的是她和母亲最后一次对话,以及任雅馨在遇害当日早上,在家里留的字条。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过去十几年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而她们母女的关系也在这十几年中起起落落。
长期的不理解,母女关系的凝滞,一直到任雅馨遇害前几个月才解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办公室的门敲响了。
是汪媛去而复返:“戚队,你有客人来访,她说是你小姨。”
戚沨醒过神,应了一声,见汪媛转身就要走,又将她叫住:“来了几天还适应吗?”
“额,还在紧追大家的脚步,每天晚上都在恶补。”汪媛老实回答。
“慢慢来,这个案子已经进入尾声,你不用着急,后面的审讯和整理材料还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直到送交检察院之前可能还要磨几个月,有的是时间让你熟悉。”
“谢谢戚队。”
汪媛脚尖转向门口,想了想又转回来,说:“我……我一定会努力做到最好,争取尽早追上大家的脚步,绝对不拖后腿,早点立功,就跟知砚师姐一样,向她学习!”
“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