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潮人海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余姗姗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5-11-25 16:03:12

  “不要想什么防卫了,更多的情况是被打得还不了手。能反杀成功还属于正常范围范畴的,都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太令人绝望了。”

  ……

  网络热议持续发酵,就连律师、检方、审判长等都被挖了出来。但这股风还没有刮到负责案件调查的刑侦支队。

  翌日上午,刘宗强的父母和李蕙娜的母亲第二次接受询问,这一次双方的情绪都比之前稳定些,但刘宗强的父母依然坚持认为,这是李蕙娜蓄谋已久的杀人行为。

  就在询问期间,戚沨接到法医实验室的电话,张法医说:“全部检验结果都出了,有没有时间?”

  戚沨赶到张法医的办公室,张法医倒了杯茶给她。

  桌上摆放着几份报告,包括尸检、物证、毒物分析,还有技术提供的数据模拟。

  询问室里,刘母正说道:“谁知道那些酒是不是她故意买来给宗强喝的。宗强喝了那么多年酒都没事,他酒量一直很好,怎么会因为喝了点酒就没了呢!一定是她,是她在酒里做了手脚!我们那边就有人买了假酒,喝了以后上吐下泻,第二天就死了……好像是叫什么……什么chun……”

  刘父接道:“甲醇。”

  “对,就是假纯。我看那白眼狼也是假纯,我们家宗强就是上了她的当!”

  而此时的戚沨,正在办公室里翻阅报告:通过碘仿反应和微量扩散法,已经证实残留在刘宗强血液中的酒精成分,只有乙醇,没有甲醇。

  戚沨继续往后看,报告里通过样本和公式计算,已经得出清晰的结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400毫克。

  这个含量已经碰到“危及生命”的界限。在上次尸检中,他们几人有过讨论,有人会因为这个含量而致死,但有人不会,要看个人体质。

  戚沨说:“刘宗强酒量很好,在他们老家都是出了名的。而且不仅是他父母、李蕙娜,我们还问过夜总会的人,他之前的记录远超过现在的量。不过那时候刘宗强身体强健,代谢功能比较快,喝酒的过程中会通过皮肤代谢和小便排泄出一些。”

  不过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刘宗强一年前就检查出肝肾问题,而后断断续续在吃药。

  张法医说:“他的血液里也检验出一些药物残留,但是都不大。”

  戚沨又翻开药物检验,说:“这数据比较符合李蕙娜的证词。刘宗强是早上吃的药,晚上因为喝醉了,就没有吃。药物经过了半天代谢。”

  “这部分我们也做了测试。除了乙醇之外,基本排除其他挥发性毒物和气体毒物的可能,也没有检测出麻醉药、安眠药、动植物毒物、毒品、杀虫剂、金属毒物这些。”

  “就是说,毒物分析这块儿只剩下乙醇这一种可能。”戚沨话锋一转,“那瓶香槟底部的白毛呢?”

  “只是酵母。”张法医说,“从刘宗强的血液里也验到了,含量不高,不足以致死。”

  戚沨说:“刘宗强之前的代谢功能比较好,但后来检查出肝肾问题,肝脏的代谢功能已经受损。如果说以前能达到每毫升500毫克都能存活,现在或许连400毫克都到不了。再加上药物反应和那一点酵母。这几项因素拆开单独看,都不致死,但它们出现在同一时间,共同发挥作用。另外还要将刘宗强的体力消耗计算在内,他在昏迷之前对李蕙娜实施过一次强|奸……”

  说到这里,张法医已经洞悉戚沨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想说正是这些看似都不严重的外因内因,组合在一起要了刘宗强的命。”

  戚沨点头:“是不排除这种可能。”

  “还有一点你没有说,就是堵塞刘宗强气管的牙齿和食物残渣。”

  “那颗牙齿和那些残渣没有完全堵塞,只是部分。而且酒精的作用早于呕吐,而后才发生呕吐和气管堵塞。那时候刘宗强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器官衰竭、呼吸受阻。即使没有气管堵塞,他也会死于酒精中毒。”

  “但事实是,气管堵塞确实发生了。不管是酒精中毒致死,还是哽死,李蕙娜都没有起到救助义务。你这么坚持,是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安静了几秒,戚沨才说:“我们问过夜总会的人,包括李蕙娜的母亲李芳华,邻居、医生,见过或听过李蕙娜和刘宗强对话的人,都说李蕙娜劝过刘宗强少喝酒。案发当天下午,李蕙娜也说过同样的话,她叫刘宗强不要再喝了。因为刘宗强喝醉了就会打她,还会吐。”

  “你的意思是,李蕙娜有劝阻行为。”

  “是。我知道口头上的劝阻不比实际行动上的救助动作更有说服力,但这起码可以间接证明李蕙娜并没有想过要刘宗强死。而且不管是酒精中毒还是哽死,都是喝酒这个行为引起的。”

  “可是这不能抹去她的主观故意。”

  “是不能,我们内部讨论过,加上既往判例,检方大概率会以‘故意杀人’来起诉,而我们提供的证据会直接影响到刑期。轻判的话,是三到十年。”

  “难怪你这么执着。我们做过模拟,也反复论证过,结论是死因无法排除病理性醉酒。它会导致死者出现幻觉、妄想、侵犯行为,情绪上癫狂、冲动。而气管堵塞,死者会烦躁、呼吸困难,可能还会尖叫。这些动静都足以引起李蕙娜的注意。”

  换句话说,这两件事都能要了刘宗强的命,但不是一定。

  李蕙娜是否救助、救护车来得是否及时、是否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医护人员检查是否尽责。只要以上条件都达成,刘宗强可以活。

  而这些条件要都达成的前提,是李蕙娜先拨打120。

  哪怕刘宗强将门反锁,李蕙娜打不开门,医护人员将时间浪费在开门上,最终错过抢救时间,那也不是李蕙娜的责任。

  更不要说在刘宗强没有呼吸之后,李蕙娜的第一反应是将人装箱,寻找抛尸地点。目前唯一对李蕙娜的“帮助”就是她曾经劝阻过刘宗强戒酒。

  ……

  戚沨回到支队时,许知砚和夏正立刻迎上来。

  直到戚沨将两人叫进办公室,非常冷静客观地将论证结果描述了一遍。

  见许知砚有些灰心,夏正说:“别这样,大家都尽力了。李蕙娜不会重判的。”

  许知砚没说话。

  这一刻,她想到的是网上的那些声音,其中有一句特别刺耳:为什么男杀女都是轻判,女杀男都是重判。

  她知道这句话是以偏概全,但生活中仍不乏这样的判例。

  夏正问:“戚队,我看物证方面还没有出报告,是有什么问题吗?”

  “还需要复检,特别是那个行李箱。”戚沨说,“虽然刘宗强的尸体被拉到户外,后来又去了许垚的别墅,进过冰柜。但尸体一直没有离开过行李箱,所以行李箱作为‘第二现场’,里面的任何痕迹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案件。对了,刘宗强父母和李芳华的笔录都出来了吧?”

  许知砚打起精神:“出了。而且这次双方都给出非常关键的信息,上次他们都没有提——刘宗强怀疑女儿不是他的。”

  戚沨打开电脑查阅,边看边问:“双方见面了吗?”

  “就态度上看,他们私下应该没有接触。刘宗强父母认定是李蕙娜故意杀人,李芳华担心两人打击报复,这几天带外孙女躲出去了。”

  戚沨的目光落在双方笔录上,反复对照,随即靠着椅背思考片刻:“李蕙娜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连被家暴三百七十八次都记得,这么关键的信息不可能忘记。”

  “她不提也很正常啊,说出来对她不利。”夏正说。

  许知砚即刻反驳:“怎么不利?又没做亲子鉴定,没有证据证明孩子是别人的。”

  夏正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刘宗强以为孩子不是他的,所以曾经上门找李芳华对峙,不仅打李芳华,还将女儿摔在地上。幸好地上铺了垫子,只是轻微脑震荡。可这件事李蕙娜是亲眼看到的,李蕙娜为了保护自己和母亲、女儿,就更有动机对刘宗强见死不救。”

  许知砚张了下嘴,想说些什么,却又卡住。

  事实上无论许知砚多么同情遭遇家暴的李蕙娜,在这件事情上,李蕙娜的故意隐瞒很难有更好的解释。

  过了好一会儿,戚沨打破沉默:“下次提审,把这部分空白补上。再补一份亲子鉴定。”

  “我不懂……”许知砚想到最坏的结果,“难道就因为刘宗强以为孩子不是他的,就可以虐待李蕙娜吗?他可以选择离婚啊。”

  戚沨很轻地点了下头:“是,不应该以道德瑕疵来判断李蕙娜是否该承受这一切。何况现在还没有证实。可你想过吗,你可以这样说,上了法庭检方同样可以说,是不是因为李蕙娜遭受虐待,就可以对刘宗强见死不救?我告诉你,没有人敢说‘是’,法律也不会允许开这个口子。”

  许知砚一下子没了词儿,她耳边嗡嗡的。

  作为人,作为女性,她的认知和价值观,和作为司法机关的一员,她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对法律的坚守,在这一刻发生了激烈地碰撞。

  ……

  就在三人讨论的同时,“许知砚”这个名字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不,是被摆放在关注林秀案的广大网友和吃瓜群众的面前。

  许知砚,春城市刑侦支队刑警,二十六岁。

  “还挺好看的,警花啊。”

  “这么年轻就有三等功了,牛逼啊!”

  “我去,她这个警号有点‘老’啊,是不是继承的?!”

  “哎姐妹们,现在连这个许警官都说林秀案的判决有问题,这还不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重视吗?能不能重审重判啊?”

  “重审比较难,发回重审需要有足够推翻案情的证据,审查也很严格,一般是不会通过的。”

  “等等,为什么都在说这个许知砚,她干了什么?”

  “害,被扒出来了呗,我刚保存了,简直是经典语录啊,贴给你看——”

  而许知砚那两段慷慨激昂的话,经过提炼、浓缩,很快被推上风口,直到化为另外两条热搜:

  【这类判决是对我们七亿女性的严重侵犯!】

  【什么是立法、司法的真正意义?请问林秀案的判决,是司法机关要的效果吗?】

第16章 “背后有人指点呐。”……

  事情传到支队耳中。

  此时的一组气氛异常, 许知砚坐在位子上不知所措,见到刚接过上面电话的戚沨从办公室出来,立刻站起身, 忐忑地看着她。

  “知砚, 回头写份检讨书, 先拿给我看。”

  许知砚心里一咯噔:“戚队……”

  戚沨在她后背轻轻拍了下:“你的行为我已经解释过了, 远不到扰乱公共秩序的程度, 也不涉及散播、诽谤。但是在纪律上确有不妥。你那个小号技术组的同事已经处理了,以后上网一定要谨慎。”

  “我知道错了, 我这就写。”

  本以为戚沨不会多言,没想到又顺着问:“你先说说哪里错了,打算怎么写?”

  许知砚一顿, 见戚沨似有笑意,心里也跟着松了些:“身为警察, 我应当保持客观、理性、公正的态度, 要注意自己的发言,不得损害警察形象, 对警察队伍造成不良影响。”

  戚沨颔首:“是有影响,但不能说是不良。网警统计的数据,证实当你的身份曝光之后, 反而澄清了舆论对林秀案的误解。”

  “我也看到了……”许知砚接道,“他们原来都在怀疑是警察没有尽到取证的责任, 王温才判得那么轻。”

  “总之这件事到此为止, 下一步……”

  戚沨的话还没说完, 原本坐在位子上的夏正突然站起身,惊动了四周。

  戚沨和许知砚也看过去,只听夏正说:“李蕙娜的案子也上网了……”

  什么?!

  接下来半天时间, 网络上陆续披露出李蕙娜的“人生缩写”,而且不是空穴来风,其中还穿插着李蕙娜母亲李芳华的采访,就连刘宗强父母的声音也出现在一段录音当中。

  网友们的注意力之前还在林秀案上,这还不到两天,还没消化完,就被李蕙娜的故事转移视线。

  当网友们吃完瓜才发现,林秀和李蕙娜在遭遇上是一回事。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觉得孩子不是他的。他每次提起这事儿就打娜娜,有一次还将孩子摔在地上……娜娜解释过很多次了,说可以做鉴定。他不听,还说这么丢人的事,难道要让鉴定人员一起看笑话?”这是某家媒体对李芳华的采访。

  而刘母则在录音中这样说:“我问过宗强,是不是真的肯定那孩子不是我们刘家的。宗强说,她在夜总会工作的时候和一个客人关系不清不楚,那个人私下给了她很多小费。这事儿后来还是夜总会的其他人悄悄告诉宗强的,不过那时候他们结婚了,孩子也生了……”

  录音中又出现记者的声音:“这么说,刘宗强没有证据,只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

  “哎,他打小就要面子,不可能真拉着她去做鉴定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潮人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