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潮人海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余姗姗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5-11-25 16:03:12

  在江进面前,他敢“放肆”,但是在戚沨这儿却只剩下小心翼翼。除了戚沨不怎么笑,性格比较内敛之外,也是因为性别。起码他没有许知砚那么放得开。

  戚沨说:“推荐你看弗洛伊德关于性关系和暴力的研究。其实性都是带有‘暴力’色彩的,但到了文明社会,什么程度才算暴力,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很多家暴案的嫌疑人,一方面因为文明社会的影响,知道打人犯法,对于犯罪事实咬死不认,或者是寻找借口将责任推脱,另一方面也和基因有关,用拳头来宣告家庭地位。‘我看上你,你却说我性骚扰,你又是什么良家妇女?’‘我是一家之主,你敢违抗我,看我不教训你。’这两件事从心理上来讲是一回事。”

  这还是夏正第一次听到戚沨说这么多话,他顺着思路说:“刘宗强素质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从不认为了李慧娜应该得到尊重。他在夜总会来往的都是粗人,学到的是流氓文化。那里的‘公主’可以谈价格,这就是一种交易。而他认为他和李蕙娜的关系也是如此——从他救了李蕙娜开始,她就属于他了。”

  刘宗强曾经很“高大”,但这掩饰不了他骨子里的自卑。这种越要面子越自卑的形象在家暴案中非常典型。

  他将李蕙娜介绍到夜总会,是要让她看清现实,只有他这种垃圾才配得上她。

  李蕙娜求上进,这是一种强烈地要‘摆脱垃圾’的信号。她的任何“逃离”举动,哪怕只是有个苗头,都会刺激到刘宗强。

  当他的大伯退休之后,当他的收入逐渐减少,身体每况愈下,连确立丈夫地位的“性”都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便开始迁怒。

  那层面子就像是一张纸,一戳就破。

  性与暴力不可分割。既然性跟不上了,那就加上拳头。

  戚沨几不可见地点了下头,眼里流露出一丝欣赏:“反应很快。如果是知砚,情绪上不会有你这么稳定。但她生气是有道理的。因为你们都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而女性普遍会遇到。看到类似的事,会觉得那巴掌好像打在自己身上。”

  “虽然我不是女性,但我也同情李蕙娜,也希望她能得到轻判。”

  “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戚沨收了笑,比刚才又多了几分严肃,“法律就是法律,不应以一个人的主观情绪和感觉为转移。而且尸检报告还没出,李蕙娜的案子还没有揭开最后面纱,任何事都有可能。司法机关是处在法理和人情中矛盾地带的界线,必须遵守原则,有理有据,情感上再不能接受都要依法办事。至于是否轻判,要拿证据说话。”

  这话落地,戚沨端着盘子起身:“你们继续,我先走了。”

  见戚沨头也不回地离开,夏正琢磨了几秒才问江进:“额,我说错话了?”

  江进叹道:“你戚队的意思是,这个议题背后关系到的情与法,那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管是同情、帮助,还是去改变,都是社会应该做的,而不是一个司法人员靠‘抬抬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解决的。这意思她不只是说给你,也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夏正品了品,又问:“哥,我知道你的办案直觉比我灵,你是不是闻到什么了?”

  “走着瞧吧,反正没那么简单。”江进将最后一口咖啡倒进嘴里,拍了下夏正肩膀,抬脚离开。

  就在同一天下午,一篇名为《谁会是下一个死于家暴案的“完美”女人》的文章突然空降热搜。

  三十几个大V同时下场转发,其中超过一半直抒胸臆,配上小作文,其中也不乏提到自己生活中听到婚姻暴力事件。

  而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面还附上一个链接,点进去会直通林秀案的判决书。

  林秀死后,丈夫王某拒不认错。

  林秀曾六次报警,曾积极取证,希望通过法律手段和王某解除婚姻关系。

  林秀勇敢、坚强、聪明,也为自己的遭遇做出过反抗。

  但她还是死了。

  而一审只判了王某六年。

  作者有话说:

  ----------------------

  存稿已经攒了六章了,过几天可以加速更新了!

第13章 “你撒谎。”

  就这样,林秀案的整个始末逐渐披露在网上,远比司法机关预计的还要多,还要详尽。

  除了爆料人说出的内容、判决书上的文字,还有一些知情人士的补充。而这些都带有主观倾向的描述和艺术加工,在短短半天之内就调动起网友们的负面情绪。

  有人问,为什么只判了六年,而不是无期,不是死刑?

  有人答,因为在殴打之后,林秀丈夫见到林秀倒地,曾经叫过救护车,也给过药,不存在剥夺生命的主观故意。

  而且听说林秀有两个血管瘤,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殴打震荡导致血管瘤破裂。如果不是有这个病,林秀丈夫的殴打程度不会导致死亡。最主要的是,林秀丈夫没有持械。

  听听,每一句解释都是火上浇油,所有人都生出一种荒谬感。

  那人就白死了?

  他凭什么打人,凭什么把人打死了还一直坚称自己没想打死她,都没用力。居然还有脸说林秀原本可以被救回来,但是当时是高峰期,路上堵车,是救护车来得太晚了。

  这到底是什么人渣语录?法律怎么会认可这种话!

  有人说,我见过一些案例,那才是真的把人往死里打,后来没有被打死,那是因为现代医学手段先进。相比林秀这个案子,客观一点说,林秀丈夫真的没下狠手。除了血管瘤破裂,林秀身上的伤痕连轻伤都不够评。

  有人问,人怎么能说出这么冰冷的话?林秀和丈夫结婚最初是因为爱情,林秀想过的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她的丈夫应该多关心她的身体,发现她有不适要陪着去医院做检查。血管瘤前期是有症状体现的,查出来及时手术可以保住生命。可林秀的丈夫做了什么?他打爆了那两个血管瘤。

  有人说,嘿,我刚听说林秀的丈夫找了律师说要上诉哦,人家不满六年判决。我简直不敢相信,他到现在都还觉得殴打这件事和林秀的死亡没有关系,他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赶上林秀有血管瘤,如果他早知道,肯定不会下手。

  有人问,这真的不是故意杀人吗?

  有人答,这种判例很大程度在于办案人员的主观认知。普通人什么都做不了。

  还有人答,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要舆情上去了,就会对司法机关造成一定压力。大家的声音会被看见,可以集体呼吁检察机关关注督促,二审不要放过他!

  当林秀案的关注逐渐沸腾时,许知砚正躲在洗手间里发信息。

  许知砚很小心,用了一个新号上去留言,而且斟酌了用词。

  不一会儿,许知砚又发了一条。

  手机上传来一组同事的微信,说法医实验室那边出结果了,叫她快回来。

  许知砚急忙发完消息就退出登录,没有再看后面的回复。

  许知砚回到小组,见几个负责案件的同事神色各异,而尸检报告就放在桌上,没有人碰,每个人似乎都受到了“打击”,正在消化。

  “怎么了这是?报告有问题?”许知砚一边问一边将报告拿起来,刚看了几行字就懵了,“怎么会……”

  报告上写的都是专业术语,清晰明了。

  在最后的解剖过程中,从刘宗强的会厌和喉头等部位找到了食物残渣。在这两处都出现黏膜充血伴针尖样出血点的现象,气管壁有少量的红色泡沫。而且会厌的两侧因受到压迫而向气道中心合拢。同样的现象在食管里也有体现。

  再纵面剖开气管,同样见到食物残渣,一直延伸到左右支气管分叉,堵塞管腔。而气管黏膜也有伴点状出血。到了双肺,虽然没有见到异物,但水肿淤血显著,有弥散性点片状出血。

  特别一提的是,张法医不止在气管中发现食物残渣,还有一颗“更为致命”的刚脱落的牙齿,就在气管分叉处,斜位阻塞支气管。

  许知砚快速读完,一时无法理解,于是问:“所以刘宗强是哽死的?”

  报告上写的是异物和牙齿堵塞气管窒息死亡。

  “所以不是酒精中毒……”许知砚向周围看了看,“戚队呢?”

  夏正说:“戚队看完报告就去找张法医了。”

  “为什么?戚队有异议?”

  “她没说。”

  ……

  此时的法医实验室里,戚沨和张法医正一同坐在桌边,面前除了刚出炉的咖啡,还有一叠尸检报告的照片。

  张法医说:“我猜到你会来。”

  戚沨看上去很平和:“我想申请复检。”

  张法医点了下头:“你认为不能排除酒精中毒导致的死亡。”

  “确实。”戚沨说,“如果这份报告不够严谨,就算我不提,也会有家属和律师提出质疑。再加上血检结果,酒精中毒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可是根据你们提供的多方证词,刘宗强的酒量高于常人。普通人在酒精含量五百毫克阶段就会导致死亡,但刘宗强可能要等到六百毫克。可血检显示,刘宗强才到四百毫克。”

  “我不同意。刘宗强一直在服用治疗肝肾的药物。这说明肝肾已经受到损伤,代谢能力变差。他过去之所以会给人千杯不醉的感觉,就是因为代谢快,现在代谢能力削弱了,又有药物作用,不要说六百,也许四百毫克就会致死。”

  戚沨从桌上挑出几张照片,一边说一边翻页:“脑水肿,带有片状出血。肺部同样水肿出血,肺泡扩张淤血。肝脏也处于淤血状态,胃和肠道肿胀明显,和上面一样伴随弥散性片状出血。还有消化道和黏膜也是出血现象严重。这些都符合酒精中毒的特征。另外,我知道不应当轻信证词,但李蕙娜就现阶段的口供还没有发现造假。她说她曾经发现刘宗强不舒服,出冷汗、呕吐、腹痛、视线模糊、倒地不起,这部分供述也吻合酒精中毒的表征。”

  这番话落地,好一会儿都没有人再说话。

  张法医思考了戚沨的列举,随即说:“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接下来的话不能在报告中体现,但咱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那颗牙齿堵塞在死者的气管里,在没有得到医疗救助的前提下,他最终一定会死于酒精中毒。因为就尸检所见,死者的脏器已经开始衰竭,也体现出呼吸麻痹的反应。但是酒精中毒死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最快也要六到八个小时。而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甚至可能是瞬间发生的。而且死者的尸检也符合因气管堵塞窒息死亡的特征。”

  张法医的角度不无道理,虽然都是死亡,但是什么导致了死亡,酒精中毒会导致呼吸抑制,而异物堵塞会导致窒息。就现在来看,异物堵塞气管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更高。

  可戚沨既然来了,就说明她心里已经想得很清楚,不会轻易妥协。

  刘宗强的死因的确比较“少见”,但这并不是多么离奇的死法,而是出现了一系列巧合,似乎已经叠满buff,所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想要他的命,每一个巧合都可以作为死因。

  戚沨吸了口气,平光平直,态度坚定:“我们都接触过醉酒的人因为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导致死亡的案例。经过尸检发现死者酒精中毒的现象并不严重,甚至是血液里的酒精含量还处于偏低水平。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就是哽死。但刘宗强的尸检已经出现明显且明确的酒精中毒导致的多器官衰竭现象。所以我希望等所有报告都出来,包括长毛的酒精化验,再根据这些鉴定结果做一次讨论。”

  事实上戚沨心里很清楚,那长毛的酒精里面没有发现霉点,只有白毛,就既往经验来判断,检验出毒物的可能性不高,很有可能结论只是酵母。

  戚沨喝了口咖啡,整理了一下思路,又道:“至于你刚才说哽死的时间相对较短,酒精中毒导致死亡的过程比较长。可我记得有过类似的案件,那位死者气管堵塞是发生在中午,经过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已经是下午。中间间隔几个小时。所以有可能是你说的,刘宗强还没有死于酒精中毒,就先死于异物堵塞气管,但也有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加速死亡。总之我认为,刘宗强的死因不能排他。”

  “可以再讨论。你的说法我也基本同意。”张法医不由得笑了笑,也不知道是说不过还是接受这里面的争议,“我记得那天尸检,咱们对过一次眼神。其实那时候你也对那颗牙齿的去向有怀疑,这份初步结果按理说你不应该感到意外。”

  “是不意外。”戚沨也露出极浅的一抹笑,“但老师说过,我们面对尸体一定要严谨,态度一定要摆正,因为这是死者最后的话。我们需要倾听,还要仔细寻找,决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字’。因为我们捕捉到的任何细节,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另一个人的宣判。”

  “你这么坚持是因为李蕙娜。”张法医若有所思,“还是因为林秀的判决?”

  “这是两件事,我分得清。林秀案的判决我个人不认可,但我无能为力。李蕙娜的案子现在还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想尽可能还原整个真相,而不是以可能性的高低来进行死因定论。”

  ……

  从法医实验室出来,戚沨一直在低头回消息。

  上一条是许知砚发来的:“戚队,张法医怎么说?”

  戚沨措辞道:“下次提审问题要更仔细,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多注意李蕙娜的字眼。今天的报告不要透露给嫌疑人和律师,这还不是最终结果。”

  这边,许知砚琢磨着戚沨的话,将手机递给夏正看,问:“戚队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有保留……”

  “也许戚队发现了咱们都没想到的点。”夏正说。

  随即两人一同看向组内的老刑警。

  老刑警看了说:“如果定了是哽死,会对李蕙娜更不利。”

  “为什么?”

  就在组内讨论的时候,戚沨却脚下一转,直奔停车场。

  “去哪儿?我也去。”没想到刚走到车边,就冒出一个“背后灵”。

  戚沨站住脚,没有立刻回身,而是看着车窗玻璃上映出来的笑脸。

  “你阴魂不散的要干嘛?”

  “怎么说话呢,你就这个态度啊。”江进斜倚在车门上,不让她开门,“让我问三个问题,都猜对了,你就让我当司机。”

  戚沨觉得好笑,索性将放在门把上的手收回,呈双手环胸的姿势:“你的手能开车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潮人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