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监控是非常漫长且繁琐的工作,有时候盯着看三天三夜,只为了抓住嫌疑人出现的短短十秒钟的身影。
戚沨看着许知砚的话,一时没有回复,只是回到实验室的办公室坐下,怔怔出神。
不知过了多久,许知砚又来了一条消息:“还有个事,微博上有好多人筛汇成工地的打卡照片,现在那里已经成了网红现场了。离谱的是还有人在那里露营搭帐篷,不过已经被城管赶走了。就今天早上,我还看到有人去那里遛狗,还让自家的狗到处闻,看是不是真的有尸体埋在下面……”
戚沨醒过神,回道:“我记得你说过,你有个同性朋友养了几条大狗?你还在朋友圈晒过。”
“哦对,一只阿拉斯加,一只哈士奇,一只萨摩耶。”
“嗅觉怎么样,灵敏吗?”
“狗鼻子嘛,那肯定是灵的。”
许知砚刚回复完,不到两秒钟就反应过来,又迅速打字问:“戚队,是不是让我喊朋友去遛狗?”
戚沨慢条斯理地回:“你只记住一条,在接到报警电话之前,我们不能因为网络谣言就贸然行动。但只要有人打110,我们就要处理,要回访。”
“是,明白了,等我消息!”
戚沨没有回,转而刷开微博,搜了一个关键词就找到许知砚所说的露营照片。
下面有很多人都在问怕不怕,不过这几个前去露营探险的大学生一共七个,互相壮着胆,说除了晚上冷了点,什么感觉都没有。
为了证明他们来过,几人还在水泥上刻名字留念。
底下又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是水泥藏尸,也许就是这一块哦。
其中一个大学生回:“藏没藏尸不知道,但肯定是藏了钱。”
这句话之后他还上传了一张照片,原来是其中一块水泥砖的一角,露出了半张人民币一百块钱,另一半则被糊在水泥里。而这几个大学生还用黑色的墨水笔在半张钱上画了几个表情符号。
有网友说:“把这角敲下来,直接拿去银行存起来,一百块啊不要白不要!”
大学生回:“你不觉得这半张钱已经是这里的地标了吗?我倒觉得留着挺好的。”
戚沨没有理会这些留言,只是将图片保存下来,随即一点点放大仔细看。
就在这时,江进的声音出现在门口:“就知道你在这里。哦,痕检是不是有结果了?”
戚沨抬起目光。
江进见状,问:“怎么是这种表情,怎么了?”
戚沨眼底划过一丝不确定,一边拿笔在纸上画着一边问:“这个符号你还记得吗?”
江进低头一看,她画的是一个太阳,但少了几道代表“光芒”的竖道,就像是一个太阳没有画完。
江进点头:“当然,我还说这个可以拿来当暗号。”
“除了我,你还跟谁提过这个暗号?”
“是周老师……”江进的眼神暗了几分,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追问,“你为什么这么问,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戚沨定定回望着江进的眼睛,他的双手就撑在桌上,目光如炬,里面晃动着一点期望,却也有一丝恐惧和担忧。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几不可见地点了下头,将刚存下来的照片递给他看。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172章 “这就到。”……
长达一分钟的时间, 江进就一直盯着手机,站在桌前一动不动。
按理说,即便扑面而来的信息多么震惊, 最多十秒钟他也该消化完了,不至于反应这么慢。
显然他一直在思考,而非沉浸情绪。
警察算是比较特殊的职业, 经历过长期训练和自我锻炼,进入和抽离的时间都比一般人要快三倍, 可以说是冷静理智, 也可以说是“冷酷无情”,决不允许自己沉浸在任何一种毫无意义的情绪中太久。
戚沨等了片刻, 问:“想到什么?”
江进终于抬眼,先前眼底的情绪已经全都收拾干净了, 如今就只剩下冷静:“我在想,这点线索是不是还不够申请搜查?”
戚沨点头:“仅凭半张钱上没画完的符号, 的确还差了点。一个闹不好, 就会被人说是捕风捉影。”
“那……”
戚沨没等江进提议, 便抢先一步:“再等等吧。总之先把心揣进肚子里, 这事儿我一定会办,不只是为了周警官,也是为了整个春城警队——同事的下落决不能不明不白。”
江进不知道戚沨所谓的“再等等吧”指的是多久, 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一年。
他不知道自己等不等得了,兴许哪天一个忍不住就跑去汇成工地,拿把铁锹就开始挖——虽然这样做很愚蠢。
江进没想到的是,这个“等”居然来得这么快,就在当天下午。
出队命令不是下达给支队, 但大队的傅明裕一接到消息就通知了江进,还问这事儿他是不是没少做工作?
江进一脸茫然,一直追问傅明裕,傅明裕这才说:“你真不知道?”
据说这事儿的起因是因为有个女生养了三条大狗,其中两条还去上过专业的训练课,她带着三只狗去工地遛弯儿,原本也只是想蹭蹭热度,没想到这一蹭,三只狗都守着同一块儿地,怎么拉都不走。
女生报警之后,先是民警到现场了解情况,接着就反映给上面,大队就叫了附近的巡逻警带着警犬过去“看看”,反馈结果是“有异常”。
这番流程下来不过才一个小时,但碍于网络舆论太高,以防网友们因为警方的一个动作就大做文章,出于谨慎便一层层往上报,没想到支队连开会论证都没有,直接就给批了。
接下来就是联系有关部门去办手续,尽快开展挖掘工作。
当然这挖掘也不是盲目地挖,不能仅凭警犬的嗅觉,还要经过探地雷达的勘测,看这块土地下有没有骨头,具体在哪个位置。
市局的技术人员跟着大队去了一趟现场,不到下午三点就传回来结果:埋有骨头的可能性极高,而且体积不小,只是不能确定是不是人骨。
这边,戚沨前脚刚接到回传,王尧后脚就收到请示。
江进一听说结果,立刻敲响戚沨的办公室门,刚听到“进”这个字就推门而入。
戚沨正坐在桌前看材料,头都不抬,嘴里蹦出一句话:“你不能去现场,待会儿要对廖泉再进行一次补充审讯,由你负责。”
江进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话一下子噎了回去,想了想,又将心绪压下,不动声色地关上门,问:“夏正不都问得差不多了吗?”
夏正的审讯还是比较合格的,能打八十分,按理说不该有遗漏才对。
戚沨抬了下眼:“就是因为他都问差不多了,才叫你去。”
江进品了品:“是去查缺补漏,二次评估廖泉的证词,还是检查夏正的工作?”
“都有。”戚沨淡定道,“廖泉这个人和社会有点脱节,从他的线上聊天记录就能看出来他没什么心眼,说话很直。而以夏正的能力,对廖泉的审讯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低级错误的……”
这话明显只说了一半,江进又道出另一半:“可你在笔录里看出端倪,需要我去证实。”
“如果是我去,太过明显。即便最终证明什么问题都没有,也难免他会多想。”戚沨说,“正好他被我叫去汇成工地,你再去审讯一次廖泉也算合情合理。”
“好,这事儿就交给我。”江进话落转身就要走,但走了几步又停下,“那你呢,你是在这里等消息,还是另有安排?”
这嗅觉,真是比狗鼻子还要灵。
戚沨微笑着说:“我还有材料要整理,接下来要申请好几道手续。”
江进又看了戚沨一眼,似乎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找不到证据:“哦,那我争取速战速决。”
“慢工出细活,不着急。”
江进暂时按耐住心里的疑惑,并没有将这点小插曲往心里去。
他却不知道,他这边刚踏进审讯室的门,另一边的戚沨就到停车场拉开车门。
导航显示一个高档小区的地址,里面不仅有公寓楼还有一半的独栋别墅。
半个小时后,车子开到大门前,戚沨在门卫那里做了登记,便一路驱车往里开。
她的车速不快,抵达门口,找了个靠近便道的树荫停下,人却没下车,只是坐在驾驶座刷手机。
不一会儿,就见到一个卫生管理员走过来,直接到别墅的侧面开始翻找垃圾。
戚沨时不时朝那边看一眼,直到卫生员盖上盖子,她也推开车门。
“怎么样?”戚沨不紧不慢地来到跟前。
卫生员手里拿着几个刚掏出来的塑料袋,袋口已经打开了:“只有一些吃剩的外卖盒,还有写过字的纸。”
戚沨戴上手套,接过那个装着纸团的袋子。
袋子里没有湿垃圾,除了纸团还有一些撕碎的卡片纸,质地比较硬。
戚沨将纸团摊开,又将卡片纸拿出来,正打算拼起来,看看上面写的内容,可还没拼,就看到几个名称:新郎官(职业狱警),新娘子(职业医生),爱慕者(外科医生)、酒店员工。
这不是……
是巧合吗?
戚沨动作只停了一瞬,又快速拿出新的碎纸。
卫生员不明所以,只是站在原地左右看了看,又说:“要是被业主看到了,我要挨批评的……”
戚沨这才问:“这栋房子的业主最近回来过吗?”
卫生员摇头:“没有。”
戚沨又问:“这些垃圾应该是几天前丢的,你几天才收一次?”
卫生员说:“不是不是,我每天都收。但是我听说这业主前几天就出门了,应该没有新垃圾,但是今天中午他请的家政来打扫屋子……”
事实上这栋别墅是宋铭的。
在那枚珠扣得出检验结果之后,戚沨就联系上辖区大队长的林东,但这事儿没有惊动支队其他人。在没有明确证据的前提下,所有调查都要低调。
林东这边效率极高,上午就来了消息说,宋铭请了个家政,每周三上午就过来,一次大扫除长达六个小时,下午才会走。而每次扫除后,都会清理出一大批垃圾。
既然是垃圾,那就是不要的东西,放到了垃圾桶或垃圾站,就不再属于业主的范围,取证就变得合法。
不过戚沨转念一想,宋铭既然出了远门,也许家政就不会登门了?
没想到中午又接到林东的信息,说家政已经来了,而且还进了门,显然是知道这家的密码锁,或是有备用钥匙。
于是戚沨就算着抵达时间,等家政差不多清理完离开,这才来到别墅前。也多亏了林东和派出所打了声招呼,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跑了趟物业,物业默默配合,没有惊动周围任何邻居。
戚沨看着手里的垃圾,又问卫生员:“这个业主过去扔出来的垃圾,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吗?”
卫生员想了想,回答:“这次的垃圾比较少,每次都是好几大袋子,有一次连垃圾桶都装满了。那个,要是没什么事,我想先去忙了,还有好多活儿……”
戚沨看了卫生员手里的湿垃圾和外卖盒,说:“这些你晚点过来再收吧,我先检查,没问题了就叫物业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