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会帮赵老板推销。但好歹之前已经有不少销路了。
也是老板娘后来自己一家、一家上门去找的。
唉,不离多好啊!
这婚离得,程岩除了一块4000平的地皮和空空如也的厂房,什么都没落着。连钱都只剩几百在身上。
两个孩子,一人养一个,也不用给赡养费了。
这一点其实也是程岩吃亏了。毕竟小穆是能挣钱的,小樱目前是只能花钱的。
赵家和程家的人背地里都说她傻。
程澜道:“地皮就是最值钱的啊,你挑的很好。你如果暂时不想动弹,这里可以租给我们驾校办个分校。租金肯定亏不了你的!”
程岩抬起头道:“你之前答应过借我五万块钱的。”
没这个钱,她无法注册新厂,也没钱买设备。
程澜从钱包里掏出韦洁写的欠条递过去。
程岩看了哭笑不得道:“我用两年的时间,一个月去问韦洁要2100块吗?2100块够干什么使的啊?”
程澜这才笑着拿出银行卡,“走吧,去转账。小樱,走咯——”
林景南一把抱起小樱,“走,小外公带你去吃好吃的。明天就是元旦了,小樱想吃什么小外公都买给你吃。”
元旦一过,他也得回部队了。
程岩跟程澜七伯商量,“爸,我想给小樱改姓程。”
七伯叹口气,“随你吧。”
女婿和外头那个不堪入目的照片,他也看到了。
婚姻走到这一步,要继续缝缝补补的过那一辈子都跟嘴里含着一只苍蝇似的的。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既然女儿坚决要离,那就离了。
只要她能养活自己和孩子,流言蜚语都不如含着苍蝇难受。
于是程澜又收获程岩的借条一张。上头写着,两年还清,届时一次性偿还六万。
如果做生意亏了,就把这块地皮赔给程澜。
“澜澜,我知道借这钱你帮大忙了。毕竟你自己现在也缺钱得很。你放心,我一定会拼尽全力的。我做点心其实还蛮不错的。你给小樱打包的,我这两天都在慢慢研究,七七八八了。”
她这两天脑子乱糟糟的,干脆就在家折腾这个。
程澜道:“那看来小穆炒瓜子应该是继承了你的天赋啊。”
四个人正往外走,一辆上海牌轿车开了过来。
开到四人跟前车停下,小地主探出头来,“我听说……”
程岩点头道:“是,我离婚了。”
她知道,如今离婚是原罪。哪怕她不是过错方。
但昕姐那样带着杳杳都活出来了,她不信自己活不出来。
小地主呼出一口气,“你们程家的女人,都是女中豪杰啊。各位,上车吧。”
上了车,程澜对程岩道:“我建议你不要急着进设备。这里荒一阵子没事,你又不用给地产税。先买些简单的工具在家里做吧,做好了拿着样品去推销。一开始沿街叫卖我觉得都可以。小卖部也可以上架替你卖,看看销量如何。咱们就在商言商。”
小地主插话道:“小卖部你决定接手了?”
不像程澜会做的事啊。
“我本来就有21%的股份,多少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小地主一阵失望,本来还想表态继续跟着她干的,股份那里好商量。
他听说程岩在找地方租房子便道:“我家院子比较大。反正我妈和舒敏还有家里老二、保姆都在,你们母女可以暂时租住在我家的跨院里。我妈也爱捣鼓吃的,没准还能给你出出主意呢。大家知根知底的,你去租别人家的房子不如租我的。”
程岩知道他不差那点房租,主要还是帮忙。
而且地主婆,哦不,楚伯母做点心的手艺那确实是一绝。
以前楚伯母不同意小地主和昕姐,硬生生把他们拆散。程岩气不过,背后喊楚锦程的母亲为‘地主婆’。
如今要承人家的情,肯定不能再这么喊了。
“谢谢了,小地主!”
“说了别叫小地主了,一天地主的好日子都没过过。”
“好好,楚锦程。”
12月31号林景南开着林景东的车帮程岩母女搬好家。
元旦当天,程岩在跨院买菜做来请大家吃饭,就算是暖灶了。
有七伯和那娘来,程澜和林景南一家三口去了,楚家的人也来了。席间还是挺热闹的。十几个人圈了一个大圆桌。
第540章
这灶暖了,林景南的探亲假也到期了,带着妻儿要回云南。
林翰抱着程澜不撒手,“我要去、姐姐家、玩。”
他这今天都跟着这个姐姐东跑西跑。程澜手一贯比较散,吃的、玩的给他买了不少。
他都快成程澜小尾巴了。
闫淑芬看到忍不住好笑地道:“跟你墨哥当初一个样儿。”
林景南道:“小翰,你去了至少一个月见不到爸爸、妈妈。一个月你不没概念是吧,就是30天。”
林翰伸出小胖手比了个三,“30个天?”
“就是30天,不是30个天。太阳升起、落下是一天。三次是三天,十个三次是三十天。总之就是好久好久!”
林翰自然是更舍不得父母,于是在爸爸怀里转头对程澜道:“姐姐,你跟我们,走吧。”
林景南点头,“可以啊,昆明温暖如春。而且你还有一套房在那里。”
程澜想了想,“算了,岩姐这个情况,我就在成都多留一些日子吧。”
七伯也得尽快回去了,所以他叫了程澜和小地主1月2号在程岩租住的跨院开个小会。
七伯代表村里,小卖部的股东算是聚齐了。
“你俩的股份就按说的处理,不改了?”
楚锦程和程澜点头,“不改了。”
七伯又看向程岩,“村里人说你离婚了要是没处去,可以回去管理小卖部。就按澜澜提议的,谁管理谁得利润的一成。”
程岩摆手,“不了,不欠他们这个人情。我还是从0到10重新经营我的小本生意吧。”
程澜笑了两声,没说什么。村里人的算盘打得真好!
小地主扭头问她,“你小叔一家回云南了,你要不干脆也搬过来住?”
他这里的房子真弄得挺好的,还带空调。
其实林爷爷的房子同样也带空调。
不过他们用的都是国产的春兰空调。真的不如程澜在漂亮国的庄园别墅里用的樱花国柜式的。
就是北京的地暖,她现在也觉得跟漂亮国房子里的没得比。
不过搬过来也好,到点就开饭,不用去食堂了。
所以程澜点头,“好!”
然后七伯就和小地主商量村里做乡镇小超市,顶多发展到县城。
他则在市区和省城开店的事。
程澜目前只做北上广深的生意,而且是只卖进口货,和他们都不关涉。
程澜这也是为了打造个形象。
友谊商店为什么受追捧,就因为它卖的大多是进口货,而且必须用外汇券购买。
她主打的就是一个不需要外汇券,就可以买到进口货。
卖的全是进口货,这绝对是迎合了目前的人崇洋媚外心态的。
另外,好些人其实也不是崇洋卖外。
自从个体户起来之后,假冒伪劣产品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了,而且造假造得几可乱真。
买国产有时候心头真的拿不准。
就连高家老爷子都知道在外头买茅台多半买到的是假的。
程澜为了买真的只能在贵州茅台镇搞了个进货点。给茅台籍贯的退伍兵2%的提成,让他帮忙邮寄出货。
那个退伍兵就靠这2%完全可以养家糊口了。
倒是买外国货,让人心头对质量还更放心一些。
国内搞山寨的这批人,弄不来那些满是洋文的包装吧。估计他们都分不清英文、法文。
回头把字母顺序弄错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做生意就得迎合市场啊,不能干曲高和寡的事。
所以,程澜果断决定给即将开张的大超市打造只卖进口货的形象。
国内如果想买什么,她们也可以代购。但专门替你代购,那就要收10%的代购费了。
目前电器是从樱花国进口,其他的物品是都从漂亮国进口。
香港那边的货她也去看过了,和漂亮国进口的成本价+运费+关税进行了对比。
她上一次去香港特地逛了几个大超市,也是有的放矢。
香港也从漂亮国进口货物。如果从那里转手进口,可以不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