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道:“婚姻不是光是般配就行的,还得讲感觉。”
他不再说话,继续写申请。
5月10日中午,程澜利用午睡的时间去把第一笔尾款140元一家一家的付清了。
她那里有个本子都记着呢。双方核对无误她付钱对方给收据,这笔账就算是清了。
2到4号运到县城的那批货,被楚锦程陆续接到。
5号起就开始在村里批发,单从经销商手里就回款上千。
程澜之前两批货的钱都已经全部收入囊中。
这上千货款就全都被出纳管着,存在小卖部的公帐上。
17号前得付的350的尾款是属于程澜个人的。
会计10号盘了帐,估着程澜自己的钱不够付。他问需要借多少钱,他今天就让出纳去邮局汇款。
这样确保17号前程澜就能收到。这笔钱将来会在她的分红里扣除。
程澜也盘算了一下自己的钱。她本来还剩260的,之前又在舒姐那里领了半个月的工资80。
现在她已经给舒姐展示过五身衣服,第一条长袖海军裙都还小有进账。
现在一个星期在舒姐那里总共有40来元的收入。
所以17号前她再去找一次舒姐,或者再有一次带表之类的生意,估着那350就够了。
“我跟林爷爷借了钱,就不用了。”
“好的,这样我算账还省事些。”
会计转头汇报给了支书。
支书点头,“那也行。”
不知道林景南亲爸到底是什么职务,不过肯定应该是大官。
就是不知道是部队的,还是政府的。
老程头参加的是八路军,解放后回村。他的战友,级别肯定不低。
支书拿过话筒,“澜丫头,有邻县的经销商来了。他们跟着咱们本县相熟的经销商来的。”
如今,程家村里有成都直销的货已经全县闻名了。
程澜惊喜的道:“哦,是么?这可太好了。”
楚锦程那里还在盘货呢,回头他们俩再商定下一次的进货单。
看来下半月没准还能增加进货量。
支书笑道:“也有不好的地方啊,他们在明里暗里打听进货渠道。楚锦程统统回复无可奉告。听说都找上谢师傅打听了,甚至还许出好处,不过好在谢师傅也说不清楚,他不管这些。”
程澜估着谢师傅和调度应该猜了个七七八八。毕竟她住哪疙瘩还是好猜的。
这个批发市场如今名气在成都也不小呢。
调度后来没来找她带表,应该是自己进城买了。
不过,程澜收他90那是真不贵。
他自己来买就是那个价。
那个卖表的也指望程澜多去,是给了优惠的。
调度去都去了,应该就90自己买走了。
价格有差别,他该对程澜有意见了。现在没有,王婶子说他收货的时候态度很好。
王婶子还说这些人给自己挣钱态度就都多好的。
但是,公交车、长途客车上的售票员嘴巴可刁钻了,那小嘴叭叭的怼人。
程澜对支书道:“放心,他们不会轻易说的。”
小叔散的熊猫烟还是有点用的。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程澜小学就学过了。
林爷爷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烟少了,要锤小叔。
说他本事不大,要求还挺高,还要抽熊猫烟。
听说是这个情况才作罢。
支书道:“哦,那就好。其实他们就在咱们这里拿货,省事省心的。他们自己上成都去奔波,省不下钱来的。”
程澜道:“也许人家不只是为自己的货奔波。去都去了,可以多弄一点回去批发嘛。”
只为了自己的货应该不会这么奔波,要是去了肯定是打的这个主意。
支书一凛,那这可是明晃晃的抢他们的批发生意了。
如今这个批发生意,1000的货转手赚300,很划得来啊。
“没事的,支书,到时候咱们再跟对方竞争嘛。大不了价格上让点步、或者付款的时候让人家压点货款。一般人拿货还是做生不如做熟的,轻易不会换地方。毕竟质量没保障嘛。”
程澜开始担心过楚锦程撬这个生意。
但楚锦程这个人精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和程澜合伙算了。一人负责一块,分工协作。
他没有其他放心又能干的合伙人,跟那些经销商合伙也是随时要担心出幺蛾子。
程澜祖孙人品过硬,大家爷爷辈就有交情。程澜爷爷算是他们老楚家的恩人了。
程澜又真的挺能干的,所以就干脆合作了。
他怀疑程澜把那件往事说出来,就是这个目的。
而且村集体参与进来,他老娘睡觉都要睡得香些。如今已经在开始张罗他大姐相看的事了。
整个人的状态年轻了五岁不只。
支书道:“这样啊,可明明是咱们的生意。”
程澜笑,“别人也可以做,这个拦不了的。现在供销社也拦不住咱们做批发、零售生意啊。因为,不是非得要用票据才能买东西了。反正咱们现在趁进货渠道还没泄露,先多赚一点。”
“嗯,只好这样了。哎,澜丫头,你咋这么老练啊?”支书忍不住感慨道。
“没啊,我也有缺乏社会经验,差点上当受骗的时候。”
程澜顺势把陪着熟人去买房,差点被人坑了定金的事说了。
支书道:“哦,就是得有房本是吧?”
房产证他没听说过,但房契他是知道的。不过,解放前的房契现在早不认了。
要认的话,楚锦程家何止现在那两进房?
“是啊,大城市现在已经有了。咱们村里以后肯定也会普及。到时候你通知一声,我就回来办。”
第54章
支书闻弦歌而知雅意,“放心,我到时候一定提前通知你。就是我退了,也会知会下一任支书的。”
“好的,给您添麻烦了。”
“说哪的话,分内事。”
支书正要挂电话,楚锦程把三轮车踩得飞快的来了,扬声喊道:“那边是程澜么,先别挂——”
他现在还在当货郎顺便发掘新的经销商呢。
支书便道:“澜丫头等等,小楚找你。”
楚锦程停下车进来,“程澜,县城有人结婚要对表。你知道啥叫对表不?”
他倒是知道,担心程澜不懂。
程澜道:“知道,就和对戒一样的。男的一只、女的一只。样式差不多,一看就是一对的。有的,我看到过。”
“有是吧,那我明天去收定金。”
去了成都看来真长了不少见识啊!他以后也要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学习和生活。
当然,孩子现在还没影呢。
“好,我下午放学去看,然后给你报价。”很好,又是两只表的生意上门。
楚锦程这算是替她跑腿了。不过他本来就四处转悠,发掘客户。也算是顺道挣4元跑腿费。
他的三轮车上挂了个牌子,上头他自己用斗大的字写着:程家村程楚小卖部,经营范围:一应日用百货(含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等紧俏物资),不用票据,联系电话:XXXXX。
地主家的崽子,家学渊源,毛笔字还是相当拿得出手的。
他顿了顿,“程澜,如果手表生意做大了……”
程澜道:“明白,一个月超过五只就纳入公中。既然咱们合伙,你也在出力,这也是应该的。”
人家确实没有平白给她跑腿的道理。毕竟要买表的人是他去发掘的。
楚锦程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用多说。
他把话筒拿得比较开,一旁的人也能听到。支书也在旁边支着耳朵听呢。
“今天我出去,还有人问当真有现成的四十八条腿卖啊?”
四十八条腿是指全套家具:一张床,两张床头柜,一个大立柜,一个高低柜,一张方桌,四把椅子,两个简易沙发,一共十二件、四十八条腿。
乡镇也有木匠能做。就是那个样式跟成都的比起来,稍显老土。
有些有钱人家就愿意多花点钱,买更时髦的。摆出去有面子啊!
程澜他们,赚得就是这些乡镇、县城的有钱人的人。
程澜道:“嗐,咱们那一方还真有人准备买成都的全套家具啊?嗯,我想想啊,我上哪借个相机去拍几张照片寄回来给你。不过你记得不要让木匠师傅看了去当样板啊。他就是想要,他也得花钱买一套去。”
“你放心,我又不是憨憨。”
“行,我弄到了给你寄回来。嗯,这个直接算公中的生意吧。”
支书道:“好嘞。不过如果咱们村的木匠想照着做怎么办?这防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