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方便了,这以后想买什么地道国货,就可以来你们这里。”程澜拿起一盒百雀羚看了看。
最后她和老韩谈成5%的进场费。就每出100块,交5块的房租。
这对程澜是非常优厚的了。看来韩家是真的需要她的生鲜店。
也是,她在这一个州绝对是独门子生意。正准备铺得更开呢。
韩家言谈中透露的,他们进货是从经销商手里,并不是直接从国内拿的货。
他们离开祖国都已经好多年了,早就没有程澜这么方便的人手和人脉可以用。
回头把生意做大了,她都可以多在几个周租库房搞接货的配送中心了。
反正国内农业产量很高的,完全供应得起。
这样送货覆盖的范围就广了。
不过,得和亚特兰大一样,国内有直达航班才行。
那之后韩曜元就回哈佛了,送程澜离开的时候他拿手在耳边比了比,“有申请学校方面的疑问随时打给我。暑假我要回家参与自家生意,到时候再见了,程老板!”
“好!”
韩家在佐治亚州一共八个超市,程澜准备第一步先在这八个超市离各开了一个生鲜店。
这省掉了自己慢慢做起来的时间,可以借助韩家已有的客流。
第一家店就开在亚特兰大。
两家的客人重合度真的很高。所以一开张就生意兴隆。
开张的时候程澜都去了,韩先生和韩太太也很给面子的来了。大家一起剪的彩。
程杳作为亲友也都参与了。
超市里的生鲜店没有开太大,只有程澜自己那个店的一半。但生意要好三成。
估摸着一个店一年三万刀应该是有的。
如果八个店都开起来了,她的年收入预估可以来到70万刀了。
再加上国内的部分,她已经来到了年入百万美刀这个俱乐部。
程澜很有几分惊喜,这可是一个里程碑了。
不过想想苏珊开的都是百万级别的豪车,自己还在租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而且,这都还是畅想,钱没到手呢。
虽然已经收入暴涨,她依然租着最初那辆一个月500美元的代步车。
百万豪车啥的,有需要就租嘛。
外汇珍贵,不能这么花。
韩先生道:“程小姐很有第一代创业人能吃苦的精神。”
“不是,主要刚从国内过来半年。现在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程杳倒是坐着豪车来的。回去的路上她嘀咕道:“韩家老两口看来很都喜欢你啊,小姨。”
“我给他们赚钱,替他们挽回客流量呢。你别说些有的没的。”
不过,韩曜元回了学校,确实给她寄了很多哈佛的明信片过来。
她拿在手上,不期然就想起当年高煜寄给她的水木和京大的明信片。
这天韩曜元又打电话过来,程澜道:“韩曜元,我虽然才21岁,但我已经结过婚、生过孩子了。”
那边一下子就没声了。
程澜正预备挂掉,韩曜元开口了,“那他们现在是在国内么?你拿到绿卡再办他们出来?”
“他们,都不在了。不然我怎么可能出国?”
但凡留下一个,她也不至于留在国外疗伤,不敢回去。
是,虽然知道要拿毕业证、要想不重读本科必须得回国,她还是有些抵触。
拖到最后阶段再说吧。
韩曜元道:“抱歉,不该提起你的伤心事。不过,他们肯定也不希望看你就此消沉下去。你这个年纪,还是该多体会一些同龄少女的生活的。创业之外,还有很多精彩。”
“嗯,我也在尽量调节。”除了奔事业,她确实还应该学着享受下生活。嗯,等超市里的八个生鲜店都开出来之后吧。
五月的两个节日供货提升30%,北京和上海的供货量都达到了20吨。
风风火火的忙完母亲节(五月第二个周末),程澜又买了一辆货车,多请了三个司机,将供货范围扩展到100家店。
仓库增加到了800平。
程澜已经不用亲自去跑车了,基本就在电脑前处理各种事务。
她有手机,可以拿着到处走。
还想再买辆好车。
但因为一直在扩展生意,余钱并不多。
国内现在还没有普及电脑,但感觉未来电脑会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才来多久,办公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她很快要租办公室给员工办公了,到时候还得给配电脑,
买几台二手的都要花上万刀。
这种高科技的东西真的一用上就离不开了。
对她生意的帮助真的太大了。
还有手机,现在也算完全离不开。反倒座机很少用到。
程澜请人都尽量请刚来的华人。一来是能吃苦,二来是好沟通。
不然外国人可能也不能懂得那些食材的细微差别,送货时给错了就麻烦了。
这天,有送货的华人司机打电话回来,“老板,咱们这次供应的豌豆尖有部分是下过水的吧?坏掉了。”
程澜皱眉,最近这批货是上海那边空运过来的。
她的脸沉了下去,“你先把好的货出给前头的餐馆。然后开远一些把所有的豌豆尖清点一下,告诉我需要补的数量。还有其他的货,也分门别类的检查一下质量。有问题立即告诉我。”
她之前很信任下头的人,为了节省时间收货的时候都没有一箱、一箱的开箱检查。
幸好最后一关送货的时候需要拆箱点零的给店家,这才没让客人入手后才发现货不对。
也幸好请的华人司机比较靠谱。
她之前那么强势的顶住了餐馆延迟付款、降价。就是因为她占理。
如今她不占理,如果遇上不好说话的客人就麻烦了。
这往大了说可以说是以次充好。就算主动追回了货,也是违反了合同上的交货时间。
等等,交货时间,对交货时间约定是保质期三天以内。
还有两天多的补救时间。
就算重新从国内空运,全力以赴的话,也还来得及。
不过,最好是在漂亮国就能补救回来。
程澜拨通生鲜店的电话。
等电话接通的时候又把自己冰箱里的一包豌豆尖拿了出来,每次来了菜都会给她一样捡点。
这会儿已经过了晚饭的点了,希望下班来买菜的华人同胞没把豌豆尖买走。
那边有人接了,程澜道:“我是老板,剩下的豌豆尖都收回来,不要卖了。看看还剩多少包,马上告诉我。”
如果不够,客人又坚持要的话,就还得让国内紧急加运。看看京沪广三地哪里的飞机最早到。
等着北京两天后的货一起可有些赶。万一遇到误点呢!
“老板,还有四包。知道今天是我们的到货日,好多华人家庭驱车来卖。尤其豌豆尖是当季货,好些人不知道多少年没吃到过了。一上架卖得可好了。嗯,是有什么问题么?”
“没什么问题,这一批的货有部分豌豆尖稀掉了。要拿去补货,赶紧收进去。”
“知道了。”
第453章 然后又打给唯一已……
然后又打给唯一已经在超市开出来的那家生鲜店。那边还有三包,也都让留下了。
啧,早知道赶着再开两家了。
但开店也都有合适的人手。不然自己都不认得那些菜,还怎么卖?
而且还得懂电脑,知道怎么输人、收银。
亚城连成型的唐人街都没有,可见华人不是太多。她送货范围都覆盖整个州了,才100家中餐馆。
而且她开的时薪也不会比去端咖啡高,卖菜很少机会拿小费的。
所以来应聘的人不多。
她现在招了几个华人妇女,正在教她们使用电脑呢。预备下半个月再开两家店。
程澜又打给仓库的库管,也是让人进去全部查一下。
还好,其他的货都没有问题。只有豌豆尖稀掉了十二包。
这就是还差四包。可以先把好的出给客人,最后一家少四包再想办法。
这应该是个人行为。但上海店也有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而且,一群人集体作业,旁人就没人看到?
多半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到了也没吭声得罪人吧。
程澜立即打给程龙,口气还算平和地道:“有12包豌豆尖坏掉了,应该就是下过水。在密封的袋子里坏掉、变稀了。是我大意了,以后所有的货都得拆箱检查,这样还能早几个小时发现并找补。以后你们的供货资格取消,转到广州店。”
程龙一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