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太多,政府直接安排了照相馆的师傅进入校园给师生们服务。
顾雪问程澜,“你几时去啊?”
程澜很有经验的道:“这种排队的事,一开始最挤了。我第十九天去。”
“哎,有道理,到时候一起。”
吃饭的时候走过、路过一食堂外,果然是排着长龙似的队伍。
听说从早上开始一直就这么挤。
程澜看得心有余悸,人口大国真是做什么都要排队。
不过她回到四合院就通知了,“本地户口的,都赶紧去找身份证相。四月之内必须照完的。”
小叶道:“老板,居委会也来人通知了。我会分期分批安排的。”
程澜点头,“好!”
程浩问道:“老板,那我们岂不是得回老家去照?”
“是啊,户口所在地。不过四川估计还早。如果你们不想为这个事回去,那就赶紧买房子落户北京吧。”
新落户的,当场就在派出所户籍管理科照身份证相了。
不过目前估计只有王千惠可能买得起。
其他人要买就得先找人借钱了。
程浩道:“大部分人的钱,每月都寄了回去。我也是!”
程澜道:“一开始每月寄50,现在你奖金都几百了还是寄50。唬我不知道呢?过年你家里人还来问过我呢。”
过年的时候,不少程家人跑程澜这儿打听,他们各自的娃在北京到底拿多少钱一个月了。
这些家伙寄钱之前都商量过的,而且对个别十分顾家甚至是愚孝的进行了反复洗脑。
50寄回去已经能做很多事了。剩下的他们要留下来买房子、找对象。
这样一来,倒是避免了个别人寄挺多的现象。
所以,程澜也只是和老家那些人说就是七八十块钱一个月,不过包吃包住。
基本工资是只有几十块。
就这,都还有家长打电话让把剩下的一三十再寄一十回去。尤其是来打工的是女娃,家里有兄弟那种情况。
包吃包住还发工服,留下十块钱零花得了。
程澜听得都有些侧目,要得也太狠了!
这些女员工就统一了口径,北京什么都贵,剪头发都得两块钱。
自己剪是不可能的,这代表了会所的形象。
形象不好就会失去露脸机会,只能干杂活,那样工资会下调。也没有升职的机会。
程浩嘿嘿一笑。如今第一批到上海的十来个程家村的人也是这么干的。
当然是他们这些哥哥、姐姐教的。
反正大家就统一战线。
程浩道:“我们私下商量,都觉得买房子应该挺好。不然程岩姐也不至于高价跟村里人借钱了。我寄回去的钱,我爸妈都拿去存在她那里了。说是她的瓜子生意做得还可以,利息又够高。我们打算要买房子的人,也打算打会凑钱。”
程澜蹙眉,“这个必须是绝对信任的人。我建议只在你们一十多号人里举行。”
这样才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
程浩点头,“嗯,我们也是这么商量的。”
程澜道:“所以你们第一批人是要买房子了?”
程浩玩笑道:“是啊,不然难道还等着你借钱给我们啊?”
第394章 程澜呕到了,“你……
程澜呕到了,“你们一个个都比我手头松动。”
程浩笑,“那你买了得有四千多平的房子了吧,还都是顶级豪宅。我们三百多人端的可都是你的饭碗。”
对这个堂妹,他现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为了商用才买的,背着60万的巨债呢。”
程澜不知道自己的身家到底能在全国排多少位。但她知道整个华国藏龙卧虎,比她有钱的大有人在。
有很多人和家族有隐性收入的。譬如吴硕,那家伙的收入绝不止明面上的几十万。
要不就是一家人都占股份分薄了,像是‘傻子瓜子’年家。七十年代人家的营收就百多万了。
四月中旬,程澜的论文终于通过最后的修改,寄了出去。
翻译这块,她找林琅给她看了看,修改了一部分措辞。
她要是能在核心期刊有两三篇论文,保研的把握会大很多。
半期考试也在四月底来临。她寄出论文,就投入了考试。
而前线经过整整26天的炮战,对方这五年来修建的、倚为前线据点的战争工事被全部拔除。
程澜听得咋舌,200多门重炮,连续26天,这是费了多少军资?
但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样当然是比当年志愿军装备不如人,不得不以命相抵好太多了。
到4月24日,我军拿下老山,4月30日,我军拿下者阴山。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
高煜在办公室拿着日历捋了一下。
他媳妇儿一月的月事是29号开始的,二月开始他就不清楚了。
但每次间隔二十八、九天的话,四月的应该刚刚过去。
也就是说,今晚是安全期!
他是单独一间办公室,盘算了一下时间便往京大程澜出租屋门外的小卖部打电话找她。
这会儿应该刚考完还没回去。
“明天五一不上班也不上学。又传来了这样的好消息,你也考完半期考试了。今晚咱们回华侨公寓庆祝一下吧。”
他声音里满是欢欣鼓舞。
程澜道:“我本来还说今天回去看看盘点的。好啊。”
两个多月都没在一起睡过了啊。
所以说军嫂不容易,有时候简直跟守活寡的差不多。
程澜继续道:“所以说,拿下两山战略意义很重大?”
“是的。不过也要防止对方反扑。”
高煜回到家就准备开口找他爸拿车钥匙。反正明天放假,肯定不会因公用车。
高睿道:“你奶奶刚打电话让过去吃晚饭,把澜澜也叫上。”
之前好消息没传来,大家都没什么心情安排。
这会儿老太太也是整个人都轻松了,立即张罗了起来。
高煜‘哦’了一声,给程澜打过去。
程澜笑了两声,“知道了。”
她原计划确实是今晚回去看盘点的情况,但既然战场有好消息,就改变计划吧。
她开着车去公安部大院吃晚饭。
路过于家看到程杳横抱着小鱼儿在地坝里踱步。
这几个月忙忙碌碌的,不经意的小家伙都五个月多了啊。
程澜停下车,程杳便抱着弟弟走了过来,“小姨——”
程澜道:“你妈还在喂奶么?”
“她准备喂到弟弟半岁再断。”
“也就是说她还不知道呢?”
程杳点点头,“外婆肯定也不敢说啊。”
程昕倒是去过川菜馆几回。不过惦记着家里还在吃奶的娃,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的。
至于川菜馆的利润,一半于奶奶帮程昕收着。
另一半于奶奶就带着程杳外婆花在她身上了。
买衣服、买营养品、甚至还把人弄去301做了个全身体检。
但她怎么都不敢反抗于奶奶。
第一,于奶奶是她眼中的大干部;第二,她是真的认同川菜馆是作为嫁妆进了于家,如今姓于了。
体检出来她浑身小毛病还真不少。
一辈子克勤克俭的为家庭奉献,以前挨打伤得狠了,也只是在赤脚医生那里抓点药吃。其实还是留下了后患的。
如今于奶奶每周都要带她去开药调理。
真把程杳外婆心疼的不行了。一辈子都没这么花过钱!
但感觉身体是比从前轻松了很多。
程澜笑了笑,“你妈妈倒是有后福的人。”
事情发生都两个多月了,还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