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大伯母不在家,你就家都不回了?
高睿道:“我这段时间都会住在澜澜的四合院,一个人回去冷冷清清的。”
他就是喜欢四合院里天天都热热闹闹的。
他最近没事和跟着方大厨提着鸟笼子出去找同好比鸟了。
高煊跟着自家妈跟弟弟、妹妹往电梯走,“大伯这是提前过上退休日子了?”
马理惠道:“你大伯就等着满了五十,这次大裁军就要打报告病退的。”
近期多半会大裁军的事在大院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
“妈,我明天去大嫂的四合院看看。”
“嗯,你去吧。别带两个最小的去。他们去年在四合院混了几个月,天天跑去跳霹雳舞。有吃有喝不说,一天还挣三块钱。心都玩儿野了。”
高烽道:“妈,我们这学期都没有去过。大嫂他们去重走长征路回来,我们就没能再去了。”
马理惠道:“你还能靠唱唱跳跳安身立命不成?阿煊你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教教他。我们这样的家庭,从军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这样的家庭,都是一流资质的从军或者从政,次一等才会去从商。
程澜那种不算。她其实就是提前理论和实际结合,还解决了那么多就业岗位。
她的生意做得很有意义的。
但她的落脚点,总归还是在财政部。京大经管系的上限很高的,今后几十年估计都会非常的得用。
长房虽然就一个儿子、一个儿媳,但都是行业翘楚。
她们二房足足四个孩子,肯定不能被比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高煜开车载高睿上班。他算是发现了,他老头其实真的是一个很怕寂寞的人啊。
不然,昨晚直接睡家里,今天也能多睡半个小时啊。
中灶食堂的饭菜味道可不差。
就还是觉得二叔家、三叔家都人丁兴旺、热热闹闹的,自己一个人回去心头不舒坦吧。
“爸,我和澜澜可以合法的生两个。但我们的工作你知道,都是会忙得前脚打后脚那种。如果我们到时候不在北京,你们能跟我们去驻地么?”
高睿道:“就像你小时候那么操作不行吗?”
“澜澜和我会想孩子的啊。你们那会儿在青海就完全不想我的么?”
高睿心道:那怎么可能?
不过那时候他是想把儿子送到老头子跟前,以便分润家里的资源。
同时北京的教育质量好,所以得让儿子在北京读书。
他这里是没什么资源可以给孙子、孙女的。
但是,“北京教育质量好啊!”
高煜道:“到时候我们可能会谋求去深圳一带。那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能更好的和世界接轨。我很看好这个城市的发展。那边教育质量应该不会差。我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您想一想吧。而且南方的天气比较养人,靠近海洋气候一年四季都会很宜人的。”
他昨晚回来和程澜商量过了。程澜也说深圳靠近香港,以后应该会发展成国际化的大都市。
下一代人需要的是从小开眼看世界,和世界接轨。
邓政委的经济发展重心明显在南方、在特区。
深珠头厦海,五大经济特区多少利好政策?就连同为港口城市的上海都没有这样的优待。
高睿点头道:“行,我想一想吧。以后我们这些长辈肯定是要围着你们转的。你奶奶和妈妈那里,回头我去跟她们说。”
这个儿子承载着他所有的期许。
他生在这样的家庭,难道会没有一颗当英雄的心?
但受限于身体,他只能从事文职。
而且,老头子已经跟他说了,一旦裁军就让他就打报告内退,给国家省下他20%的退休金。
这是高家必须做出的表率。
除了他,三弟妹也会退伍转业。
家里剩下的几个兵就是不能被裁的了。
第382章 高睿有一个在军中……
高睿有一个在军中前途大好的儿子,所以一点犹豫都没有的就答应了。
他和舒敏虽然都内退,金钱上有损失。但儿子、孙子又不需要他们贴补。
退休工资他们自给自足,足够了。
儿媳妇出色的经商才能,真的是给了他们好大的底气。
钱上头,他们家不会缺的。
吴硕想用钱拉他儿子下水,不可能!
如果他们做长辈的一道去南方能让他们工作更安心,那就去吧。
高煜道:“行,谢谢爸!”
“谢什么?你是我儿子。我儿子有出息,我比自己有出息还高兴。而且我五十多就能在家含饴弄孙了,有什么不好的?我儿媳妇还那么出挑,以后我孙子、孙女也会从小优异。这个晚年简直就是金色晚年。”
高煜看高睿一眼,这些话都是他爸自己说服自己的吧。
“爸,以您的头脑,如果不是受限于身体,成就肯定不在二叔、三叔之下。”
他爸如果不是身体不好,根本都不用指望他了。
高睿苦笑,“可当兵的,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好身体。好了,不说了。我早就接受这个命运了。只要你前途远大,我就怎么都知足的。”
接下来两天,程澜终于敲定了贷款的事。
从十月到现在,她月流水都在十二万以上,十分的稳定。
这对她成功贷到第三笔贷款至关重要。
银行得确保她还得起啊!
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说国家扶持私营企业主的事。
之前就欠三十万了,前债未清又要借十五万。
四十五万贷款,就算是对银行来说,这都不是小数目了啊!
当然,那个修复、打造完毕,占地三亩多的四合院也是银行最后批准贷款的重要因素。
这个四合院拿来抵押,就算程澜还不上贷款,银行把四合院收走也是绝对不会亏的。
程澜在银行签完字出来,也忍不住和程颖道:“银行就是这么个晴天给你送伞,雨天要收伞的角色。但是,创业初期能有银行肯贷款,也是再好没有了。好了,你回去吧。我也得去学校了。”
期末考试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依然是考一科或者两科就要歇一两天。
支书在电话里听说程澜又贷了十五万的款都有些麻木了。
只道:“那你岂不是负债六十万了?”
“没有啊。我还了昕姐和刘权的私人贷款六万,目前只欠五十四万了。”
支书‘啧啧’两声,只欠五十四万了,听听这口气。
不过,从他外孙女一个月都能拿八百多来看,澜澜的月利润怕是有三万多。
那对比起来确实不算太高的负债率。
“程昕的儿子长得像不像程家人啊?”
程昕生儿子,在北京的程家人都送了礼金。一人二十块!
王千惠则是送了四十。
“我前两天去看过,有点像了。那之前还小,我也看不出来。”
“你要喝了满月酒再回来是吧?”
“是的,我和昕姐的关系,高煜和姐夫的关系都挺近的。而且,我今年可以坐飞机回来哦,这样就比较节约时间了。喝了满月酒我再飞回来也不耽误过年的。叔公,你还有多久退休?你退了,我给你开介绍信让你坐着飞机到处去玩。”
支书笑骂道:“我哪来的钱啊?每天从我手上过的钱倒是不少,但又没进我兜里。”
程澜道:“叔公,我其实有个想法。我想成立一个程澜慈善基金会,把我们的慈善事业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到时候您来给我当这个理事长吧。回头钱的数目越来越大,没个自己人看着我实在不能放心。这样您就可以公费飞来飞去了。”
支书立即道:“这个可以、这个可以。我明年就满60了,退了就来给你干。不过钱不要经我的手,你找好会计和出纳。我给你做监督就是了。我可不想晚节不保。”
“好的。”程澜肯定不会去考验支书的人性的,是人就有弱点啊。
考试一科接着一科,程澜晚上都是回四合院住。
这天,她考完一科,接下来两天都没有考试。
于是当晚便在华侨公寓请客暖灶。这是提前就定好的,客也都请好了。
没请老的、小的,就一群同辈热闹一下。
高家就来了高煊和高灵。
高煊前两天就跑到四合院各种体验了。早上来,晚上他妈下班,弟弟妹妹放学了就回去。
然后于援朝和程杳。程杳已经脱离儿童的范畴,而且她妈还在坐月子。她就跟着继父过来。
程杳小声同程澜道:“小姨,现在填写家庭成员的情况,我终于可以不用写父不详了。别人问起,我就说我和弟弟,一个跟妈妈姓,一个跟爸爸姓。”
这半个多月,程杳真的是尽心尽力在照顾着妈妈和弟弟。
那套房子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于援朝这个继父也同样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她现在提起自己有爸爸了这事,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笑。
不像之前,多少还有些忐忑。
程澜对她点点头,“你就在客厅看电视吧,小姨忙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