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全部置换到手的话,产权明晰啊。省了别人很大的事了。
街道办也是图这个,所以才承诺一旦她把大杂院的人置换出去,没产权那部分他们负责动员。
一个大杂院,没产权的就几户。
但这么一直换,街道办省多大的事啊。
她得把人置换在同一街道办管辖的范围才行。这样万一有后续还能继续找他们。
而且她会有好几本房本吧,要一起卖或者分开卖都可以。
第311章
肖晚正给程澜端山药炖鸡汤进来,听到几句吓了一跳。
她是去程澜的四合院玩过的,知道把隔壁那个院子一起拿下是什么概念。
她把汤搁在桌上,“程澜姐,你需要借多少钱啊?”
程澜道:“拿下隔壁院子需要贷款20万左右。”
肖晚瞠目,“天文数字!”
“主要是投入在买房上头。但房子我转手可以卖的,所以其实没有太冒险。而且我是等盈利了才去贷款。”
至于2000的利息,私房菜馆挣的钱可以覆盖。
等林师长知道这事后也有些瞠目,“澜澜,你是不是太冒险了?这件事我们谁都没法给你托底啊。”
不管是他还是老连长、方大姐,可都是拿工资的人。
这丫头,也太敢想敢干了!
“林爷爷,房子在那里嘛。房子就是底气啊!”
她打给高煜,他吃惊之后也是这么说的。
高煜是赞同她买下房子做古宅修复的。
他说现在很多外国人就喜欢来看这样的古建筑。
他在漂亮国的时候就很多外国人跟他打听华国的古老建筑。
到时候专门弄一进院来招待外国人,哪怕就开个咖啡厅都是可以的。
就去外国语学校招学生做兼职。
外国人消费就更舍得钱了,毕竟外汇兑换的比率在那里摆着。
按他的说法,“除了最坏的结果卖房子,你还可以租给那些拍民国片的嘛。或者,有人也许想住这样的老房子过过瘾。你开旅馆应该也有生意的。其实开旅馆还比你开餐馆省心呢。到时候还完债了手头有钱了,你再买个大的四合院开旅馆得了。”
林师长听说高煜竟然鼓励程澜以后有钱了再买大四合院开旅馆一时有些无语。
“你们小年轻的胆子也太肥了!那可是20万啊——”
真是听着都胆战心惊的。
林景东倒是觉得还好。
别人不知道,他是清楚的。如今按比例从批发市场提的租金越来越可观了。
可观到他都不觉得20万是能吓到他的数字了。
就程澜那个录像厅,两百平米都不到,她一年就能挣六万。
整个批发市场可想而知。
当然,放眼整个批发市场,程澜的录像厅都是每平米最赚钱的那一拨的。
不过,澜澜这丫头确实是敢想敢干。
他想到前段时间高睿电话里跟他说的,澜澜似乎还准备把餐馆开成连锁的。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都要开。
高煜更敢想,开了餐馆还可以开旅馆。还真是去美国见过世面的人啊。
林景东道:“爸,没事。反正有事也是澜澜和高煜的事,你们老一辈的就别操心了。澜澜,你私房菜馆二月预计能盈利多少?”
程澜比了个‘二’,“两千。”
这会儿是在林爷爷自己用的那个书房,只有她和他们父子在。
她说话也就比较坦诚。
除了没说另一边的四合院准备想办法再拿下,总共要欠40万之外,其他能说的都说了。
“看吧,爸,她二月就能净入七千。等七月不用再摊这一次的开店费用,那差不多就是一万了。”
林师长想了想,那隔壁拿下来如果顺利一个月还能再多几千。
如果一年有十五万净入,二十万的债好像确实就没那么吓人了。
但是,“万一不顺呢?”
程澜道:“那还能卖房子嘛,或者改成开旅馆也行。”
她倒是暂时没打算开旅馆。
但是可以准备一些午休的客房,甚至晚上有消费了的客人要留宿也可以。
反正都算费用就是了。
只要有客流量就什么都好说。
如今既然客流量在增加,她该想的就是怎么把人留下来成为常客。
她能提供的一个是最好的环境,再一个上佳的菜肴,然后就是十分优质的服务。
这些理念,程澜也是看国外的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在学习。
再有,费用上确实可以向熟客倾斜更多。
王千惠她们高的那个金银色的卡片的情况,她也在关注。
不过,铜色的被取缔了。铜和金的颜色太相近了。
林师长看她想得还挺清楚的,而且程澜的行为确实是如今国家在大力提倡的。
她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弄潮儿!
想到这里,他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只是私下和老连长打电话的时候忍不住提起来。
高战清还好,“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套用到做生意上,或许也能说不想做巨富的商人不是好商人!就是她说的,再怎样都还有房子在嘛。而且听起来她应该还得起银行贷款。万一有事,就她那脑袋瓜子应该也能想到辙。邓政委估计是巴不得她这样胆大的能耐人越多越好。而且,没有小生意嘛。人家‘傻子瓜子’一年还卖上百万呢。”
给方大姐打电话林师长就没提这茬了。
老连长给他打了招呼,方大姐这段时间为了那些老战友的儿子竟然违法乱纪的事不是一般的呕。
这个事她知道了也只能是跟着担心,就别告诉她了。
所以林师长打给她就只是问候了一下她的身体,然后闲聊了一阵。
程澜和程昕等到日子去办过户十分的顺利。
这种事容易起波折本来就是因为财帛动人心。
但程澜找的三个给她挂名的人,都还是人品比较过硬的。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关键还是程昕母女一直受她照顾。虽然以后有于援朝了,但如果程昕在这上头搞幺蛾子,她跟于援朝也长久不了。
于援朝娶程昕有一半是为了和高煜做连襟。
另外七伯那里,程姝、程岩、程潇三姐弟的前程都跟她挂钩呢。
就算是程岩,程澜如今也能反手断她的销路。
至于舒阿姨,她但凡不是个蠢的,肯定更愿意放长线钓大鱼啊。
程澜家里事实上就她一个人了。她什么都会带到婆家的!
反正这三个人如果出幺蛾子想占她的生意,都只会是得不偿失。
防人之心不可无,程澜还是有所防备的。
如今这样顺顺利利的就过户完成,这就皆大欢喜了。
更何况,就算程昕不过户把录像厅还给她,录像厅的朱航等人能买她的帐么?
她自己在批发市场能混得转么?
所以,真的是不用太担心的。
这种事,双方都爽快签字剩下就是走流程的事儿了。
录像厅的生意很顺利的就回到了程澜自己名下。
然后就是小卖部的股份了,这个得去X山办。
在程澜准备去X山的当口,七伯打电话来了,先找的程澜,“澜澜,你四伯母(程昕母亲)偷偷来找我,让我带她去X山找你。”
“嗯?她想通了?”
“哪有想不通的?以前妇女主任只是调解,又拿不出实质性的帮助。她才咬死了说你四伯没有打她的。不然等黄主任走了,她挨的打更多。这样长期下来,才导致人家说他们两口子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今,程昕肯带她去北京,她前两天被你四伯拿碗砸破头,就下定了决心。不然,男人要打她,儿子、儿媳妇也小看她,成天对她呼来喝去让她干这样活、那样活。以后估计也靠不上这俩养老。不过,她只是人跑了的话,连粮食供应都没有哦。”
虽然买东西的工业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等今年要全面废除,但去粮食买粮食就还得购粮证。
而且,四伯母想去北京,最好还是有户口簿好些啊。
不然出去就跟盲流似的了。
北京还稍微好点,去深圳还需要边防证呢。
所以,七伯的言下之意是问程澜,要不要带人到X山。
另外,支书这样开迁出证明,回头那一家子会一直找他闹腾的。
别人不敢去跟支书闹,程澜二伯公作为堂兄肯定是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