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听程澜说觉得程家太弱势了她道:“是啊,程家如今够分量的人太少了。”
“不过,我还是不会如村里某些理所当然的人的意,直接拉扯他们。”
程澜搓搓脸,“你帮我了解下老程家小一辈里能读书的有多少,外嫁女的后代也算。九月起贫寒的给他们发助学金,成绩优秀的发奖学金。嗯,满足两个条件的可以两样都领。金额的话,按照当地生活水平定吧。你拟一下,回头把名单和金额给我。特别突出的可以想办法给他们转学到X山和成都。”
她还有四年才大学毕业,这些人有足够的成长时间。
她可以从年轻一代的里头挑选值得培养的。他们的观还没有定型,比较好引导。
反正机会她都给了,老程家那些理所当然的人也无话可说。自己儿孙不争气可怪不得人。
“好的。”
王千惠如今具体说起来的话,干的应该是程澜助理的活儿。
“等老程家的都关照到了,再推广到全村、全乡、全镇……”
不管是不是姓程,只要能为她所用就行。
她现在月入5000,可以关照到不少人了。
程澜说着笑了笑,“要是有谁像赵乾那样有一门手艺的其实也可以扶持一下。还真不能小看了炒瓜子的生意呢。”
王千惠笑,“傻子瓜子!”
外公要是知道了澜澜这个打算,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下午两点,一拨人出门去逛故宫,一拨人直接去北京图书馆了。
程澜这里没什么娱乐休闲设施,在家里除了打牌就只剩下听唱片。
林锦熙提出想去北京图书馆看看,其他人纷纷响应。
程澜则是四点多出门,和小叔一起坐上刘权的车去火车站接梁锦阿姨和潇哥。
她在路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小叔说了说。
小叔点头,“嗯,回头也让支书捋一捋,哪些够格也自愿去当兵的。”
照目前的形势,这一拨去的搞不好就是要直面下一场战事的。
打仗都是要死人的!
爹对他有养育之恩,程家村绝大部分的人对他还是不错的。
也只有程卫东把他当眼中钉、肉中刺,
他也该回报一二。
既然澜澜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是要鼎力支持的。
程澜点头,如今最好的出路是考上大学以后端铁饭碗,招工进国营或者集体的厂矿,参军留在部队……
第二条路子老程家不容易走通。就支书的儿子宁华叔在厂子里,这么多年了也只算个小组长。
但第一条和第条都是可以想想办法的。
一个好汉个帮,所以也不只是老程家需要她。这是互利互惠的。
潇哥也是先完成了学校的暑期实习任务。预备来喝了程澜升学宴的酒,然后再和他爸一起回程家村去。
当然,来都来了,北京城也是要逛一逛的。回头小叔可以陪他们一起。
程潇就和楚锦程、徐雷、徐晓海安排在一起,在第二进西厢住集体宿舍就好。
七伯陪着支书叔公住第一进正房东屋,有人照顾着要好一些。
这样一来,就得把吃饭的桌子从方桌变成圆桌了,不然坐不下。
不麻烦,现在的桌子都有一部分是折叠进去的,扳起来就是。
这样一桌就可以多做四个人了。
等火车到站的时候,林景南忍不住道:“澜澜,你这可是光宗耀祖了啊,都能写进老程家族谱了。”
他虽然考上了军大,但既不是国防科技大学也不是华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澜澜这可是一下子就考上了京大。
程澜道:“如果不是林爷爷带我到成都,我应该也没有这一天。以前在村里,我最远能看到的就是川大了。所以,平台真的很重要。”
如今她有能力,也可以扶持本家、本村、本地的孩子。
让他们的平台可以高一点,看得也能远一些。
当然,也不用看得那么功利。像闫老爷子那样,只是单纯的扶持家乡晚辈也是可以的。
康老师不就是他扶持出来的?
程澜说着看看小叔,“时间也很重要。小叔你是高中最后一学期才回来的,之前有些耽误了。毕竟高考只有6%的录取率。”
林景南笑笑,“不用安慰我,我以前确实没有你用功。你凡事都要做到最好,我保持在年级前十就满足了。那时候真的是井底之蛙,没有想到乡村中学的年级前十根本就不够看。你可是一来就考进年级100,是大学根苗。”
第257章 林景南静默了一会……
林景南静默了一会儿,然后又道:“我之前还想着高煜可能事业心太强,对家庭有所忽略。现在看来,你的事业心不弱于他啊。得,我也不用担心你吃亏了。你俩就是真的应了那句话,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子!”
程澜道:“你觉得他可能会因为追求事业对不住我,这可把他给呕坏了。”
就是高爷爷当年,也不是故意要对不起方奶奶的。
林景南道:“我不把事情说严重点,他怎么会警醒自己?哼,反正他如今对我,那是敢怒不敢言!”
程澜的升学宴暨乔迁宴是8月18日在秦瑞的粤菜大酒楼举办的。
原定八桌人,这已经是比较高估了。
程澜只请了四桌的客。
结果后来摆了十桌,还一桌加塞了一个位置。这还是精简了又精简之后的人数。
好些单纯只是冲着高老爷子来的人都没进得来,礼金都没有收!
被高老爷子的秘书婉言谢绝了。
还有就是玉泉山饭局上的一些老爷子知道这事后封了红包,礼到人不到。
那么够分量的人,肯定不会轻易出动的。
除非是过几年程澜和高煜摆喜酒。不过那也就不会在外头的大酒店了。
多半就是在国宾馆之类的场所。
嗯,对了,玉泉山饭局上有两家的后人到了:章伟业和孟世超来了。
这就是格外给面子了。
其他很多冲着高家来的人,程澜其实不太认得。
高大伯和舒阿姨领着她去敬了一圈酒,反正就跟着叫人呗。让叫什么就叫什么。
嗯,她喝的是果汁,舒阿姨肯定不会给她酒。
“程澜,恭喜啊!”有人起身和程澜碰杯。
“白逸哥,多谢你特地赶来!我敬你一杯。”
这是爷爷老战友里混到师级的另一位白爷爷的后人。上次高爷爷的祝寿的时候见到过。
白逸很认真的和程澜碰了一杯。
他爷爷的老战友里,高家的人、林家的人之外怕是就要属这位程世妹混得好了。
然后这一桌还有爷爷老战友原来就在北京的几个后人。
譬如那位烈士的后人,被高爷爷离休前安排在北京军区食堂里工作的韩茂。
程澜是自己去给他送的请帖。
当时韩茂拿着帖子道:“好,我一定到。”
人家不嫌他只是个食堂的帮工,亲自给他送请帖,他肯定不会不接着。
程澜直接就把他们几个安排在白逸旁边,让白逸照顾三分。
在世俗眼底,这几位她爷爷战友的孙辈如今都混得不算太好。
白逸这个自己人肯定会护着点,不会让他们受了慢待。
这一桌还有韩江波、秦瑞、刘权、胡良群等人。
他们也纷纷和程澜碰杯,“恭喜、恭喜。”
“谢谢!吃好喝好,不要客气——”
程澜应酬了一圈回到首席,方奶奶、高爷爷、吕奶奶还有支书,高煜爸妈、大伯母、七伯等人都在这一桌。
另外,吴老师也在首席。
吴老师实在没想到程澜给他安排的席位如此靠前。
同席的程澜的亲戚、长辈好些来头都很大,一时他有些放不开。
高战清笑道:“天地君师亲嘛,你还在我们前头呢。不要拘谨!”
吴老师点头,“好的、好的。”
他当年坐着拖拉机被支书接到程家村,程澜还是个九岁的小丫头片子。
梳两把鱼骨辫,拿着叉子在河沟里叉鱼。鲜活灵动,眼睛里透着一股子灵气。
给她上课后,他就觉得这是能从穷乡僻壤飞出去的好苗子。
而且她的爷爷跟农村其他的老人还不一样,十分重视对她的培养。
当老师的嘛,不管是何种境况下,都是想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
所以他特地费心引导她将来一定要用功考出去。
还说总有一天肯定是会恢复高考的,知识一定是能体现应有的价值的。
(他在程家村小学、初中都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