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高睿也让她传染了,比她还不中用直接躺下卧床休养了。
舒敏要照顾两个病人,也顾不上过来看一看。
不然怎么都不至于一家子几个月都不来看一看。
韩江波也是想着得让老太太来给加加码。相较老太太,他分量就不够了。
平时不好多麻烦,但这种关键时刻还是可以请来镇场子的。
给自己未来的孙媳妇办事,老太太心中充满了澎湃的激情。
路上听韩江波说了前段时间隔壁那五家人的表现,她蹙眉,“人性这个东西,从来都经不起考验。幸亏澜澜的表姐心头是个有数的。”
“背后应该有高人指点。不然十几岁才高中毕业不到一年,很难有这样的远见和这么好的涵养。不过程澜这也算知人善任了。”
方真笑眯眯道:“澜澜答应和小煜处对象了。”
“哦,是么?他这守得云开见月明啊。行,那我给人帮忙也更加的心甘情愿了。”
到了地方,方真目光严厉的扫过那五家来签契约的代表,“你们,是不是该给人家小姑娘道个歉啊?也太欺负人了吧。”
方真这把年纪,就不说地位,那些之前敢跟王千惠倚老卖老的也不敢做声了啊。
何况各家来签合同的大多是各家青壮。
于是只好向王千惠道歉,“小姑娘,我们一时不理智。对不起,还请你见谅!”
王千惠道:“这说话听着也挺像知书识礼的人家啊。你们也真是,之前结个善缘以后也好见面啊。我接受你们的道歉!”
没提原谅的话题。
这五人也有些懊悔。是啊,结个善缘以后万一有事求到房主也好开口啊。
但现在说这些也都晚了。
双方拟好了契约,这件事就算是翻篇了。
韩江波叫了三轮车送方真回去,到家后他被留下坐了坐。
方真摇着蒲扇道:“贫富差距引发的对立和社会矛盾,现在也是很激烈啊。幸亏那小姑娘比较克制。”
韩江波点头,“是啊。说实在的,我给程澜跑腿,知道她买了这么大的房子我心头都有点不平衡。更不要说那些人了。不过,他们把气撒在一个看房子的小姑娘身上,也确实是没品。”
方真道:“那要不是只是个看房子的小姑娘,他们还不敢这么撒野呢。”
韩江波想了想,“换了程澜他们试试!”那可不是个会逆来顺受的。
他说得没错,程澜会看在小叔和林爷爷的份上隐忍一二的,只有锦熙姑姑。
只要锦熙姑姑不是太过分,她就忍了。
但凡隔壁那五家人敢这么对她,她搞不好直接一个撑杆跳就越墙过去了,然后挥舞竹竿直接把青壮男丁都打倒在地。
如果那些女的还敢哔哔,她也不忌讳打女人。
能逃过她简单、粗暴一顿打的,估计只有老的和小的。
一顿打,估计隔壁就彻底消停了。一顿不够就两顿!
反正邻里打架又不会留案底。
就是他们去街道办、去她的学校告状,她也不怕。
隔壁几十个人,她一个人!
方真想了一下程澜那个骨子里有些土匪的性子,点点头,“是,如果是程澜自己一个人住着,那些人肯定早被收拾了。不过王家小姑娘不会功夫。她打不过,只能忍。处在她的位置不引发争端就是最好的处置了。”
说到这里她又道:“程澜哪都好,就是没什么法制的观念。她比较像个以武犯禁的女侠!”
韩江波笑,“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存智慧。一年一度为抢水打架的地方,要她一个没有长辈在身边的漂亮孤女温良恭俭让,那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的。她没仗势欺人、没有仗着武力欺负人在现在的世道就算不错了。”
方真想想公安部卷宗里农村一些类似情况下的恶**件点点头,所以老程才没那么教她吧。
第233章
王千惠等这些人收拾好搬走又用了几天。
这下终于不用再忍受折磨了。
程澜那里攒下了1000元,又跟程昕借了2000元便汇了过来。
还是韩江波找的之前那批人。他们拿到钱买了材料,就熟门熟路的开工了。
把之前封上的半月门重开打开,王千惠就可以很方便的过去监工了。
这样等七月份程澜来,差不多应该都弄好了。
第三进想换房子的人就又晃悠过来打探,“我们那边要不要啊?”
那九户人都去过单门独户的好日子了,就留下他们几户。
是,卖祖产不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不够住。
单门独户的,就算加塞都要好加一些。
而且也不应一大清早为了上厕所之类的琐事吵个不休。
王千惠从容地道:“要自然是想要的,但是不可能只要你一户的。你能多说动两户再说,我们这边两进暂时也能住。第二进收拾好也还需要时间。”
自从方老太太又来过,这几天天气凉快的时候还和儿媳坐三轮车过来,第三进院的人可不敢学第二进院的人针对她了。
澜澜说得没错,人不够强大的时候可能到处都是对你不好的人。
但只要强大起来了,周围的人对你都是笑脸相迎。
王千惠也知道程澜这会儿再挤都挤不出钱来了。所以她去外头看了房子也都还在杀价的阶段。
进入了五月,程澜的学习更忙了。
高煜爸妈又给她找了很多试卷寄过来,也算是长辈的一片心意吧。
高大伯还说之前很不好意思。家里一病病了两个,疏于照顾,让她的小表姐受委屈了。
程澜和高煜确定了关系,但其实这么隔着千山万水的,和之前也没什么差别。
顶多就算高煜的电话来得更勤一些,说话少了些顾忌。
他说她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忙,还是不要写信了。写信耽误时间!
他有时间就打电话过来陪她聊聊,放松一下。如果她正在忙那他们就长话短说。
或者因为心情不好和疲惫不想说话,那就听他说。
要是没什么话说,他还能给她念诗。
国内的一些词,诗庄词媚嘛。古时候的大家譬如欧阳修等就喜欢用词来言情。
还有国外聂鲁达的十四行诗。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关于爱情的十四行诗那是写得相当棒的。
高煜的声音有点像低音炮,用来念情诗真还挺迷人的。
估计他是把接线员赶出去了,自己霸占了那里。
程澜笑着告诉他,“我其实更喜欢爽快、泼辣的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最接地气的。
高煜换了语气道:“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还有比《高祖还乡》更爽快、泼辣的?
程澜笑得不行,“你别逗我了,我也没有那么紧绷。忙你的去吧!”
林师长这么敏锐的人自然是早早察觉到了。
而且高老爷子如今清闲,没事还打电话跟他闲聊几句。
所以他也知道程澜在临近高考的节骨眼上跟高煜确定关系了。
再一打听原因,居然还是他小儿子帮的忙。
至于林景南那里,他也没说。
又不是他觊觎好兄弟的侄女,谁的锅谁自己负责。
程澜接了电话出来,林师长一本正经的问道:“要不给你弄一分机,就不用楼上楼下的跑了?”
这个时间段电话响,全家包括崔阿姨都知道是内蒙古来的,不会去接。
程澜自然也知道,直接就下楼来了,或者稍微清闲点还能在外书房等着。
这会儿被林爷爷调侃,她摸摸鼻子道:“不用,现在上学、放学都骑车,上楼、下楼就当增加锻炼了。”
林师长点头,“劳逸结合,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我记得小琅高考前有一段时间失眠,还去看了中医调理。你有没有这个需要?”
“暂时没有。”
“行,有需要就开口。”
闫淑芬在旁边瞅着,等程澜上去了忍不住道:“爸,还有一两个月就高考了。真的要这么放任么?”
“她又没影响学习,有时候这反而有促进作用。”
闫淑芬想了想,那倒是。高煜是水木的,所以她这几年才这么拼一定要考上京大吧。
看来动情应该也挺早的。
好的对象是能让人更上进的。那不说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么。
日历一页页翻过,很快来到了六月底。
已经是最后的时刻了。
马丹阳和徐懋宁放暑假回来了,邱鑫泉也回来了。
林琅没回来,说是有去外交部实习打杂的机会。
闫淑芬打电话确认过,确实有。北二外抽调了一些英语特别好的师生去打下手。
以前华国人学外语,那都是学的毛熊国的语言。
英语是近年才开始有点受重视的。至今中学都还没有开展英语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