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进一批百货回老家卖。舒姐你有相熟的店家可以让我拿到更价廉物美的货没有?如果可以压货款就更好了。”
压货款这件事是她在批发市场听到的。
舒姐是真挺乐意帮程澜的忙的。
那条海军裙,她给了程澜32块。但她自己可是足足赚了200块。
这才半个月呢!以后应该会一直源源不断的,能延续一两个月。
等到了暑假,还能把长袖款改成短袖款再买一波。
这批发市场里头卖布又能做衣服的,其实也不少商家仿着做。
这个没法追究,但她就敢大声跟买主说,“知道军区大院新来的程澜吧,她就是在我这里做的。”
那她这里就是正版了啊。很多人宁可多等两天,都愿意在她这里做的。
所以这会儿程澜问起,舒姐便点头道:“嗯,我找个人帮我看二十分钟摊子。”
她这里生意好起来后,来了做衣服的人帮忙。
所以她招呼一声就可以走开,带着程澜上了三楼找到几家批发文具、服装、洗漱品和日用小百货的店。
她直接帮程澜做担保,对方答应压一半的货款一个月后再付。
程澜早就盘算过怎么进货了。
直接买了280块的本子、笔、橡皮擦等文具,然后夏天穿的成品衣服、鞋子,然后香皂、肥皂、百雀羚、南北干货等。
280块,又是批发价。现如今的购买力还是很强了。
只算价格,能有三四成的利润呢。扣掉运费、人工,应该也能有两成左右。
程澜想好了,如果楚锦程那里还在犹豫,她就到附近摆摊叫卖去。
就赚批发到零售的差价嘛。
她把钱付了让人打包,就去找楼里的公用电话打到村支部。就是她租给村里的房子。
支部已经搬过去了,电话线也安了。号码是昕姐告诉程澜的。
支书一听是程澜打电话便问道:“你找楚锦程,行,我让人跑几步喊他过来。哎,澜丫头,你过得怎么样啊?应该不错吧,都把你昕姐又喊去了。”
“支书,我过挺好的。我小叔他们一家人都很好。这不,看到成都这边的东西又好看又实惠,我就想批发一些回村里小卖部卖。”
“村里小卖部?”他这个当支书的怎么不知道村里有这么个小卖部啊。
“对啊,我和楚锦程可以马上合伙开一个嘛。他家的大宅子靠大路那四间屋就不错啊,窗户可以直接向外打开。我之前找过我七婶,她不敢。”
支书道:“那楚锦程估计真敢。”
“对了支书,我东西如果寄回去,麻烦你和治保主任说一声。可不能让我东叔把东西给我拿走了。”
支书道:“放心,我不让他知道是你寄回来的就是了。”
“怕他认出我的字耍赖啊。支书啊,我跟你讲,我来了成都才发现外头的世界真的很精彩。这外头赚钱的门路也多。甚至连山泉水都是可以运出来卖钱的。只可惜咱们没有一条号路,没有老板肯进村去看看。我知道村里要搞包产到户了,农为国本。但是除了农业,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跟经商靠边嘛。有了钱才好办事!不然,您哪怕想给村里修一条好路都办不到啊。”
支书道:“还修一条好路呢。我连修个好一点的支部都拿不出钱来。这电话线要不是必须得有,我都不舍得安装的。”
之前镇上有事,派人来村里通知。结果前头几天下过雨路不好走,那办事员骑着自行车摔了,直接摔骨折了。
镇上发话让他一定得装电话,可以赊账。他这才装的啊。
那不程澜爷爷要过世那天,村上都还没有电话。是县城武装部的肖干事骑车来村里通知的。
程澜道:“那要不村里出面办这个小卖部,找楚锦程管?我这里就负责在成都进货寄回去。我之前是让我七伯母搞,但是她不太敢。您那里给她家安排个看店子的活?”
支书想了想,“单是我们村能有多少购买力啊?”
还又是管事的,又是看店的。这是准备开多大,要弄成百货大楼不成?
这澜丫头去了成都真是心都大了。她到底在外头看到些啥?
“那十里八村的你都可以让人去宣传嘛。咱们态度比供销社好,东西不比他们的差,价格也实惠。你说人家买不买?反正您决定吧,不行我就做小一点。或者,我先搞起来,你在旁边看看?回头觉得好了,咱们再商量?”
支书想了想,“行,我先看看。我会知会治保主任不让程卫东动你们的货的。”
说实话,他有点心动!
程澜说话、做事,从小看大,那还是靠谱的。
山泉水卖钱啥的太远了,但村里开个小卖部卖成都寄回来的货真的可以考虑的。
省城的东西,稀罕啊!
供销社只到镇上,不到他们这样的乡村。
如果真的能十里八村的都来这里买东西,那可以啊。
楚家是地主,有个大宅子。租楚家的大宅子来做小卖部,那是再方便没有了。
楚锦程这会儿在田里,听说程澜打电话找他,赶紧就跑来了。
支书把话筒递给他,“长话短说,长途电话贵呢。”
程澜是在公话打的,没有去林爷爷的书房。
这种占公家便宜的事,干了会让人看不起的。她偶尔在书房接个电话还成。
楚锦程这十来天其实一直在想这个事。
程澜第一封信写回来他就知道她现在住的地方大院门口有个占地一千平米,足足四层的批发市场了。
里头就相当于是个大百货公司,搞批发的。衣食住行、天南地北的货都有。
但是他还没能把他妈说服,他妈害怕再来一场运动。
其实他家不是土豪劣绅,他家为抗战出过力的。
不然程澜肯定也不会想找他合作了。
这会儿听说实在不敢合作,第一次就只是租他家的祖宅,雇他当掌柜的。
这再拒绝就真的没机会了。
而且这样他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险,他妈估计也要能接受一些。
家里没出路了啊,他干农活不太行。当初又没机会读书,如今厂里招工都要看文化水平。
“好,程澜,我跟你干了!”
第26章
程澜道:“行,那一会儿我就去邮寄或者托运。运出去了我再通知你。有事你可以去找治保主任和支书,我和他们沟通好了。嗯,如果在一个月内卖完,我在房租和工钱之外另给你5%的利润分红。半个月内卖完,另给你10%的分红。”
她就那点现金流,肯定不能让货一直占着。
“好!”
程澜搁下话筒一看,一点了,这个电话打了七分钟。
她付了两块一的长途花费。
想了想,又打回林爷爷书房让林琅接电话,下午帮她请个事假。
林琅拿着话筒道:“怎么,程昕姐和秦柳阿姨的生意不顺么?”
旁边跟着进来的林墨立即就把耳朵竖起来了。
“不是,我自己有点事,回来再和你说。你请假的时候就说我老家来人了,有事要处理。”
“好!”林琅知道程澜上课十分用功,肯定不是贪玩才要请假的。
程澜挂了电话,又给了两毛钱。
这要有本钱,开个公用电话亭还挺赚的。不过现在安电话好贵,要大几千入户费!
然后她去拿上昕姐她们买的小推车把买的货推出去,就放到轮车车厢。
昕姐她们已经收拾好,重新进去一个门店、一个门店的做回访,预约明天的订单了。
杳杳坐在轮车后车厢里打瞌睡。
这儿是军区大门口,站岗的士兵能看到的地方。
人贩子也不敢来这里抱小孩的。
所以昕姐胆子才那么大,把孩子单独放在了这里打瞌睡。
程杳察觉到程澜搬东西上车的动静半睁开眼,看到是小姨便又闭上眼继续打瞌睡。
程澜叹口气,这么小的孩子就跟着受累。可杳杳还挺满足、挺高兴的。
尤其是还拿到了一块钱的工钱,这会儿打瞌睡都笑模笑样的。
她说吴老师是公办老师,月工资才42.5元。她都差不多快赶上了。
吴老师那个工资,村里人大多还挺羡慕的。
程澜跑了趟才把价值280块的货都堆到了轮车后车厢,箱子摞箱子的房了满满当当的一车。
摆满地主家四间临路的屋子的货架不成问题。
程昕和秦柳回来看到程杳瞌睡都不打了,兢兢业业在那里守着一个个的纸箱,忙问是怎么回事。
“是小姨买的百货,要运回村里卖。”
程澜再出来,就和她们借了轮车预备运到军区的邮局问问邮费。
程昕道:“行,你拿去用吧。不过,你一百多块钱买了这么多东西?”
“不是的,我找舒姐给我担保,只付了一半的货款。”
那些人知道她就是军区大院新来的程澜也不怕她跑了,反正买得多本来就是可以压货款的。
她虽然买得少些,但押后一个月付钱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且她还在舒姐那儿有钱进账呢。
秦柳道:“一百多而已,你直接问我借钱就好了啊。”
程澜道:“压货款是行规。有了这一次开头,合作得好以后次次都可以押货款的。这样以后我再找秦柳阿姨你借200块,就可以拿到400块的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