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林师长在他的婚礼上说了他爷爷当年的事迹,他的名声一下子变得很好。做生意受益不少。
甚至在学校都因此被教授另眼看待。
夏老板不是因此还担心他会成为林家的白手套,出面竞争批发市场的承包权么。
这,是他的政治资本!将来可以长长久久受用的。
他以后要和军方做生意,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政治资本。
肯定不能因为买卖水货那点小钱给毁了。
程澜点点头,“得失之间是有一杆秤。”
他们回到成都下午四点多,程澜在录像厅看了看,一切正常。
她对王千惠道:“你先在成都歇几天,了解一下我这里的运营模式。这样以后我去了北京,你才能更快的上手。在那之前,你就先去跑帮我置换房子、监工修复的杂事吧。一开始我就按当地的平均水平给你开工资。在成都就是40块一个月。”
王千惠点头,“好的。”
她其实不是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只是是找不到好的工作。
之前供销社招售货员,她原本考上了的。
结果对方不知怎么知道了她外公是程家村的支书,直接就把她剔了。
后来厂矿招考,也是被工厂内部子弟把名额占了。
外公就说干脆让她来跟着澜澜表妹混,没准还能是个好出路。
原本王家人都不同意,那以后的养老咋办?个体户还给开退休工资啊?
是她听说澜澜和昕姐都在北京买房了,澜澜是要带她去北京,一下子就动了心。
当北京人,这对乡下孩子的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大。
嗯,澜澜和昕姐在北京买房的事,外公让她们暂时不要说出去。
程澜想了下,她楼上办公司租的空房间如今给两个放映员住着。
于是看向迎出来的程昕,“昕姐,让她先在你那里住着吧。嗯,一样是给你交房钱。”
程昕想说不用,她那里收留支书叔公的外孙女一段时间哪能收钱呢?
没支书帮着想法子,当年她大着肚子被撵出来可是走投无路啊。
然后就看到程澜冲她使了个眼色。
程岩大姐程姝嘟囔道:“这大城市啥规矩啊?”
程昕反应过来,肯定是程姝住程岩那儿,程岩要收钱。
嗯,是得这么办。不然她找工作拈轻怕重又要高工资,一直住在那里高不成、低不就的麻烦。
这收房费是澜澜一早立下的规矩呢。
那自己这会儿是不好抽台才是。
第230章
当天晚上程澜照旧是留下和员工聚餐,也算是欢迎王千惠这个新同事加入。
至于王千惠能去北京,程澜给的理由是,“我北京的房子缺个打杂的,而且她是去年刚从高中毕业的。”
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说了。
学历确实是她全体员工的短板。那人家能去北京,他们只能留在成都也只能服从安排。
程姝嘴巴动了动,想说她也是高中毕业。
但她是70初高中毕业的,那年头都在闹革命,哪有好好读过书?
倒是如今恢复高考了,高中生读书才都认真起来的。
可6%的高考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再努力也有94%的人不能考上大学的。
而且,程姝根本都不是程澜的员工,轮不到她有什么不满。
她不过是来投奔妹妹程岩的。
她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饭,是因为和程澜沾亲带故,所以可以交伙食费搭伙。
至于小地主一家,程澜也挽留了,不过他们直接回家了。
正月间程澜和小地主自然也互相拜年,有所走动的。
小地主已经同意了那个股份分配方案。
说是回头‘五一’节之后找专业的人评估股份的价值。
吃过晚饭程澜就推着行李箱回军区了。
程姝看着她的背影道:“原来景南叔家是成都军区的啊。他爸爸到底是什么人啊?”
“老革命啊。”
“我当然知道是老革命啊,咱叔公还是老革命呢。我问是什么职务?”
“师长。”
程姝倒吸口凉气,“竟然那么大的官啊!能不能安排我进军区干活啊?”
她有些理解卫东叔怎么会在村里抱怨叔公竟然退伍回家当农民了!
“在澜澜这儿干活的人大多是军区的人,军区连军嫂都安排不过来呢。你先在批发市场看两天再说吧。澜澜就是看到批发市场直接产生了开小卖部的想法。”
程姝惋惜地道:“爹妈那会儿胆子大些就好了。”
“咱家顶不了小地主那一角的。大姐,你去厨房里搭把手吧。”程岩道。
她怀着孩子坐了八个小时的车有些累,就没有去厨房里帮忙。
干活程姝倒是没有二话,挽起袖子就进去了。
程昕也在给那两口子帮忙,杯盘碗碟有些多。
见她来了,也不跟她客气,直接就给她派了活儿。
程姝干了活进去跟着看了会儿录像。
这是她头回看到彩电,还是这么大的彩电。肯定很贵啊!
不知不觉就坐在柜台那里跟着看了起来。
程岩也由得她。
赵乾也舍不得走呢,跟程杳一起在那里坐着高脚凳卖汽水。
直到完了一集的中场,程岩和程昕才各自把人往家带。
回去的路上,程姝忍不住道:“这澜澜得有多少钱啊?”
“她有钱又不会分给你,你就别惦记了。”
“那你多少钱一个月?”
“跟妈差不多。不过你别比着我的收入找工作。哪怕你是高中毕业生,人家一开始也给你开不了这么多。我这是澜澜补偿我12岁就回家喂猪。而且我现在还在夜校上课,补当年少读的书。”
程姝想了想又问道:“那程昕是不是也挣了不少钱啊?我看杳杳穿得都跟城里小姑娘一样了。”
比她闺女穿得可好多了。
想当初杳杳那丫头还穿了不少她闺女的旧衣服呢。
“昕姐是自己做餐饮生意,收入是我的几倍吧。但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就跟着澜澜干活好了。至于你,你得先有本钱。我可没钱借给你,我才来成都几个月,光是买衣服那些都花了不少。而且我大儿子读书一年要交200块高价,我小的那个我也得给他攒点钱。不然回头生孩子没办法。”
程姝道:“我还没开口呢,你就巴拉巴拉一长串把我堵回来了。人家外人还没你这么现实呢!”
“那你去外人家里住。看哪个外人肯收留你?”
她家是租的筒子楼套间。让赵穆去和孩子睡,她们姐妹一起睡才住得下。
程姝便不说话了。
程澜回到家,肯定是不敢把小叔说的不吉利的话告诉林爷爷了。
一进大院就听到众人在商量下个月交房后要不要搬。
邱妈妈道:“澜澜,回来啦?”
“是啊,回来了。”
程澜一路和熟人打着招呼往林家走。
林琅、邱鑫泉还有王维娜都还没有走,徐懋宁和马丹阳也在家。
至于王维汉,他就在成都读大学。
程澜一回来,众人都聚了过来。知道她肯定会带不少特产回来嘛。
马丹阳更是道:“省得你风尘仆仆,还得给我们家老爷子送过去了。”
前两天马司令就在问程澜回来没有,怎么还没有红薯干吃。
程澜收了一众爷爷们的票据,自然不会忘了带他们喜欢的土特产回来。
说来她这里就跟个中转站一样。爷爷们的票据、来拜年的人的年礼、村里人的土特产,完美循环。
她其实没出啥,但人人都感觉收了她的礼。
嗯,蛮好的。
她连箱子都没有提上楼,直接打开给众人分东西。
林家刚也在讨论要不要搬去电梯公寓住呢。
闫淑芬是想搬的,搬过去就只有林墨和他们夫妻在家。甚至林墨都可以放到公公身边。
不过那样就得自己做饭、打扫卫生了。
崔阿姨主要是来照顾林师长的,而且费用也一直是他在负担。
但林师长没打算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