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营级能分个筒子楼的套间,孩子没长大前足够住了。
“好,到时候见。”
高煜自然不是做烂好人,而是因为郑营长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这两三年,他一起共事过的战友里有发展潜力的,他都搭把手的都搭了把手。
这算是为未来铺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就算用不上,也是结了个善缘。
这之后高煜就平级升任营长,成为了一营主官。
程澜收到信笑道:“这以后就是高营长了。”
信里还问她放寒假到不到北京。
程澜说她过年不到北京,一共才半个月。去北京坐火车往返路上都要耽搁六天。
她回村里过年、上坟。
要是她到北京过年,高煜还能抽空回去几天。但在四川就不行了。
上一次他在程家村过年是因为执行任务无法回家过年。
所以和高煊以及一起执行任务的三个缉毒警一起跟着林景南回家过年。
这一次就算林景南要回去,他也不好跑去的。
除非是程澜已经答应和他处对象了。
想到上次一起过年的三个缉毒警,高煜心头浮起一份沉重。那里头已经牺牲了一个了。
云南边境上的缉毒斗争,一直是很残酷的。
那些缉毒警生前都不会在报刊上公开露脸。因为毒贩子对缉毒警的报复是十分残忍的。
只有牺牲了,他们的正面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他打开抽屉拿出相册,看了看1980年六人和程澜一起在峨眉山上的合影留恋。
当时一起在村里按猪、吃刨汤的场景也浮上心头。
他收到消息后托人带了500块钱给烈属,失去亲人的伤痛会伴随他们余生。
接下来很快就是1982年的元旦。
今年是1月24号过年,所以中旬程澜就考完了。
不过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柏油路元旦已经全程通路。
修路的工人奋战一年,赶在过年前通路了。
现在坐长途客车回去只需要八个小时了,省下了三四个小时。
她也就不用辛苦早起去赶早班公交车过去车站了。
可以舒舒服服的正常时间起床,过去乘坐九点的那趟班车。
这次程澜会和程岩一家三口还有小地主一大家子一起回去。
他们一群人就找谢师傅留了八张车票。
小地主去年参加高考,搭车尾上了川大的专科线。
就真的刚刚过线,非常的惊险。
程澜估计这和他高考前不久还在为丢失的货物奔波有关。不过,幸好是考上了。
不然他的年纪再耽搁一年真的是要做老学生了。
他妹楚锦瑟今年跟程澜一起进高考考场。
年纪也是不小,快25了。
不过如今提倡晚婚晚育,30岁以前结婚都不算晚。
今年计划生育强制执行真的是提上日程了。
秦柳阿姨没有听她婆婆的赶在政策出台前抓紧时间再怀一胎。
她家宁宁还不到一岁呢。
听说婆媳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直接不来往了一段时间。
但胡进的妈妈惦记她们两口子的高工资,又恢复了走动。
不过秦柳阿姨只过年的时候去一天。其他时候都是她婆婆、小叔子、弟媳妇主动和他们走动。
但凡敢流露看不起宁宁是女孩子的意思,秦柳阿姨就直接撵人。
有钱有底气!
既然柏油路修通了,小卖部便恢复了成都进货。
元旦恢复的,所以一个月比之前在x山进货能多赚多少,暂时还不知道。
国庆节的时候,萧应给徐雷他们运输公司修的筒子楼宿舍已经竣工,程澜还和大伯一起过去吃了他们的集体进册酒。
吴涵他们夫妻也分到了30平米。
小两口最近也有好消息传出,吴涵怀上了。
她一再给程澜保证,绝不会妨碍采购工作的完成。
如今的孕妇基本都是正常上班的。乡下还有上午还在田里忙活,下午就生了的。
程澜便说只要不影响工作就没所谓了。
第227章
程昕母女自从79年4月离开程家村就再没回去过。
迁出户口的证明必须在一个月内办才有效。所以她临去北京前才回去办手续。
今年过年还是母女俩一起过。
正月初一到林师长那里拜年,再和秦柳一家走动、走动就作数了。
谢师傅乐呵呵的和程澜等人打招呼。
“程老板,生意兴隆啊!”
程澜笑,“彼此彼此,你们的生意应该也好多了啊。”
之前修路的时候两天才一趟班车,收入应该是减半了。
谢师傅点头,“比修路的时候好多了。主要如今每天少耽搁三四个小时,而且路上是坦途。这就很好了!”
确实蛮舒服的,坐着都能打瞌睡了。
不过中午还是要在路上吃一顿。
他们一行有七大一小,程澜把谢师傅也叫上就圈了一桌。
赵乾还是孩子嘛,可以不算数的。
程岩和赵穆两口子把他夹在中间坐着就好。
程澜点的菜,八菜一汤,五个荤菜。回头上来的时候小地主再买单就是了。
程岩到成都这么久,整个人由内而外都有了变化。如今又在夜校上课。
赵穆自然也不敢落后,也在各方面共同进步着。
程岩倒是抓紧时间在政策强制执行前怀了个二胎正揣着。两口子想生个女儿。
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攒着钱准备等回头分家了,在属于自家的宅基地上修房子。
谢师傅看吃得这么丰盛,笑着对程澜道:“看来你生意真是越做越大了。”
程澜道:“批发零售的生意你知道,去年受修路影响很大。不过我还开了两个录像厅,那里的收入还比较稳定。”
两个录像厅一个月净入四千左右。
从去年五一还完债务又摊了三千的损失,再加上徐晓海那里的闲钱结账,到现在半年她又赚了三万多了。
今年小卖部会分红,全村人按人头都有一份。她和小地主要回去参加。
毕竟是第三个年头了,再不分点钱说不过去。
去年是亏了八千,但连续30个月,盈利还是有不少的。
之前修碎石路分过一次。但村民没拿到一分钱,都直接拿去修路了。
支书找他们俩说了说,就说今年过年分一次。
大头还是留在账上,他明年农忙过后想买水泥,把碎石路打成水泥路。
程澜估计这里她还能拿到几千。
之前那三万,韩江波帮她在北京的房子附近买了三套小房子。
大小和她院子隔壁的几家差不多,都略大一些。是预备和他们置换的。
这次再凑几千,她就能再买一套小的。
再攒两月又是一套小的。
这样中间那个院子的232个平方就有机会完全归属她了。
她没有一房一房的去跟他们买。这样他们剩下的肯定会坐地起价。
一起谈比较好!谈妥了整体置换。换不了她再处理那些小房子。
但基本上韩江波单独沟通的结果,还是倾向于换的。
独门独户肯定比大家挤在一起好啊。
而且看到了程澜那边的院子,自己却住得这么局促,更不平衡了。
程澜对于能有机会再将232个平方收入囊中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