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一下子把事情提升到了会提高犯罪率这个高度,没有纠缠于那点利益得失。格局很大啊!
有做一个企业家的格局了!
这样一来,就完全是他这边的问题了。
是得主动赶紧找补,而不是让利给程澜。主动权一下子就被程澜抓到了手里。
不像他老婆,还是家里嚷嚷怎么就把她的表弟给开除了。
这让她怎么跟娘家人交代?这一对比,差距也太大!
他对程澜愈发的欣赏了。
而且,那应该就是程澜自己的想法,不是眼前这位林主任提点的。
程澜是女孩子啊。他有这提点的功夫,肯定会自己出面的。
林景东道:“那你准备怎么补救?你那个小舅子是吧,做出这样的事,拍拍屁股就让他走人了?”
“不是小舅子,只是我老婆表弟而已。就是小舅子我也不会包庇。嗯,这件事我会让人去举报,让涉事的人都得到惩罚。”
林景东点头,“你那两台录像机是水货,这要是对方报复也去举报你又是事儿。”
“我重新买两台有发票的。”
至于这两台,拿回家去放吧。
总不可能查到他家里去。那除非是他的靠山要垮,他遭了池鱼之灾。
到那时候,有没有买两台水货根本就不重要了。
总之不能摆在批发市场的地界。
他那里赚钱,很多人眼红的。要是查出他自己都在用水货,回头被人说他的批发市场卖的也都是水货就坏事了。
如果有人检举,搞得每个门面都要一家家的查,他真不敢保证那些人为了赚钱,没有把水货搭着一起卖。
甚至还有些家伙,肯定是偷税漏税了的。
这都经不起彻查、细查的。
这么一对比,当初默许了手下买水货的自己都不如程澜看得远啊。
她只是播放没有得到许可证的录像,这不算什么事儿。
而且,彭虎那样的人只要还想继续开录像厅,都不会去举报这一茬的。
甚至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想到这也是把柄。
看眼下这形势,开录像厅才方兴未艾呢。估计还能红火好些个年头。
尤其是港台和内地文化事业差距没有抹平之前,这一行都是很能赚钱的。
一个录像厅一个月利润2000,十个就是两万了。
不过,动静弄大了,电影院肯定会闹的。
把他们的生意都抢了!
目前各地电影院还是归文化局在管的,个体户手伸太长,文化局可能就真的要来查播放没有引进的录像的事了。
11月底,公安出动扫查了一下市里现有的几个录像厅。
彭虎那里和别的两处租他录像带的地方被抓了个现行。
一众挤在里头看风月片的观众也都被教育了。
出租录像带的彭虎罚款三千,另外两家罚一千,关门整顿!暂时是不会让他们重新再开门了。
第192章
程澜这里也被查了,不过她从来就没有放过风月片,很快过关。
程昕有点吓到了。
这要是因为扫h把她叫去派出所协助调查,就算是很快放回来,别人议论起来也不好听啊。
不过,她也没提不再给程澜代持的事。
公安也不至于轻易冤枉了谁。
至于夏老板的录像厅,也罚款了。罚了500,毕竟他们也放了一个星期。
不过因为他们已经把涉事的人开除了,后来也没有再播放,就没有要求他们停业整顿了。
彭虎和周如海因为这件事被拘留了一段时间。
朱航同程澜道:“他们也被罚款了,这算摘出来了么?”
如果他们摘出来了,我们不会背锅吧?
彭虎那样的人,听说除了播放风月片,他的歌舞厅也不是太干净。
现在进去了,但总是要出来的,肯定会报复。
程澜道:“我觉着彭虎应该有熟人能打听到内情。不过,我本来也有举报的意思的。你们最近进出小心点,让人每天去接送程杳和赵乾上下学。至于旁的,咱们应该没什么能被检举的地方。”
放没有得到授权的录像带,比电视台还抢先一步播放没有正式引进的电视剧。
这目前应该没有明文规定禁止。而且去举报这个,那要得罪的同行可就多了。
而且也是断自己的财路。
本来出来了找找关系,早日能重开就是了。何必砸锅呢?
没多久,公安第二次来了。
让把彩电、录像机的发票都拿出来看看。这两样如果买水货,四台可以省下两千多。
所以好多人都会选择买水货。
这些票据程澜让朱航保管着呢,锁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在。
他直接就拿出来了。
作为法人被叫上来的程昕小声问他,“上次怎么没一起查?”
“民不举、官不究吧。这个没有播放风月片的破坏力大,而且抓走私一般是海关的事。反正现在挺多灰色地带的。法律都还不健全呢!”
那十年才过去五年,也是百废待兴啊。
既然票据齐全,公安看过型号,确认就是相应的票据就离开了。
还有别处要查呢。
夏老板那里,幸亏早做了准备。
小地主一条还没来得及做大的财路:捎带水货录像机,就此也暂时断绝了。
不过,跑了几趟深圳的他,一台水货机200的利润已经不太看在眼底了。
广东那边的货,程澜也不能说没出力。小地主能买到卧铺票少遭点罪,那就是托她的福了。
所以一个月多几百的分红程澜也拿得心安理得的。
眼见录像厅第二次被查,很多摊主跑来问,“这又怎么了?”
时不时的来一次搞得人心惶惶的啊。次数多了要影响生意的!
朱航道:“那不彭虎被举报了播放风月片么,他就举报这边的几个录像厅买的录像机和电视机是水货。我们的不是,都有发票的。”
果然,一说查水货很多摊主的脸色就有些不对了,纷纷咒骂彭虎。
夏启东道:“只是来查录像机和电视机这样的大件的。”
彭虎自己买的都是水货,现在是要鱼死网破不成?
不过,比起来,确实是批发市场更怕这件事。
这件事有点大,林景东上着班都出来了。
他问了下带队的公安怎么回事,板着脸对夏启东和一众商户道:“依法纳税是商人应尽的义务。什么时候都不能干偷税漏税的事!”
夏启东点头,“林主任说得是。放心,我家的录像机、彩电也都是有发票的。”
舒洁也下楼来了,她担心夏老板录像厅的录像机被查出来。然后顺藤摸瓜就查到楚锦程身上去了。
这件事他也脱不了爪爪。
还好,夏老板已经把水货换到自家大别墅里了。搬到这里的是有票据的。
公安看林景东两眼,便也没有继续要一铺一铺的去查的意思。
这要是查,肯定一半的人都要出状况。好多人都是搭着水货一起卖的。
那这个市场的人气肯定要遭受重大损失。
这一次也没人检举这一茬。
公安最后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犯了错,改了就还是好同志。”
等他们走了,整个市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林景东看看夏启东,“公安的话听到了?”
夏启东点头,“听到了,林主任。我们一定积极整改,有问题立即改正。”
舒洁也松口气,之前她还觉得程澜多花一千多买录像机没必要呢。
中午吃饭程澜才知道这个事。他们的票据齐全,所以朱航也没有惊动在上课的她。
林墨道:“都在卖水货么?”
林景东道:“这一次之后,他们的胆子就不会那么大了。会收敛很长一段时间的。初始阶段,肯定是什么怪相都有的。不过澜澜你能处处注意,这很好。”
程澜笑道:“大伯,我肯定不能让你教训他们的时候舌头短三寸啊!”
都已经借了林家这么多光了,还给添麻烦怎么好?
十一月底,第三个月的月考如期而至。
程澜拿到试卷,沉着地开始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