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多女的了,周围不少旅客都朝他看过来。
高煜道:“你们下一站是哪里?”
高灵道:“我和程澜说好了,下一站我们坐客车去南昌。去看南昌起义的旧址还有滕王阁。反正是暑假,还有一个月呢。”
高煜点头,然后告诉了她们一个军分区熟人的电话,让万一有事就打电话找这个人。
要去下一个地点前,也知会他一声,他会做出安排的。
这都7月25号了。林琅的成绩出来了,上了北二外的线,还多出来十几分。加试也过了。
如今就剩下等通知书了。
回头程澜带着户口簿回去,闫淑芬就能拿着通知书、户口簿这些去给她办户口和组织关系等转出的手续。
她户口要转到学校,才能在学校继续吃供应粮。
闫淑芬都设法把这些手续的文书和户口簿一起托人带到北京给她。
行李能带就带,不能带就用寄的。
这样林琅就不用再跑来跑去的了。
成都军区时常有人到北京军区的,有时候还有飞机来回飞呢。
托出差的人捎带一下文书还是可以的。
所以现在林琅也是浑身都轻松了。准备了足足六年,总算是踏入北二外的大门了。
至于其他的,等开学再说吧。她这个暑假只想好好放松的玩一玩。
本来还想继续去国宾馆打工的,但程澜说如果只是为了挣钱还她就不用了。她不急等着钱用。
那边对林琅的帮助确实有限了,所以她也就乐得顺水推舟玩一玩。
她打了电话回去,闫淑芬说徐懋宁和马丹阳也双双上线国防科技大学。
徐懋宁是高分过线,马丹阳挂车尾。马司令找熟人问了一下,总算是有惊无险、榜上有名。
至此,大院三个高三考生以100%的升学率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充分证明了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至于林锦熙,她毕竟是离开学校太久了。
这一次虽然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最后还是只上了西安的一所大专,没能考上川大。
她决定还是要去读。她没有复读的资本。
大专出来也是大学生啊,对她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出来之后她可就不只是一个小学老师了。
她算看明白了,做生意她不是那块料。在成都倒是有捷径,但是父兄都不同意她走捷径。
所以,她最好还是毕业出来去部队做文职,或者能去政府部门坐办公室。
反正现在大学生金贵,哪怕是大专生到时候也能分配得很好。
到时候再想想办法分到好一点的单位去。
而且大专也一样有补助的,只不过少一点。
闫淑芬还告诉她们一个消息,瞿婶
婶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俩10月1号结婚,7月22号就生了儿子。效率很高!
一般来说,十月怀胎是280天。他们结婚290天升级做的父母。
程澜听到锦熙姑姑考上也挺为她高兴的。她也算是坚持了自我!
到了火车站,高煜背着背包向众人挥手,含笑看了程澜一眼然后转身进站。
他没有买到卧铺票,因为没有找关系嘛。不过这对他不是什么问题。
他坐在座位上一样可以睡。30来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程澜等人在市区逛了逛,吃了本地小吃。第二天继续旅程。
她们准备就一路从庐山边走边玩,分成一截一截的旅程,一路回北京去。
之前说起,高煜对她们这个安排是非常赞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哪怕是女子也应该志在四方。不过,要注意安全。”
他倒也不太担心她们这群人。
高灵是从小跟着他和高煊训练的。虽然最后没能出师,普通的宵小之徒还是收拾得了的。
还有程澜也是一把好手。高灿和林琅自保也没有问题。
林琅撇撇嘴,说得那么高大上。你其实就是乐见澜澜在外头旅游不忙回成都吧。
徐懋宁还被他妈困在成都呢。不然听说她们在外头旅游,没准就跑来了。
至于马丹阳,她又没有特殊目的,估计就懒得跑了。
这趟计划外的旅行,程杳的费用不够的部分先由程澜负责,报备出游的时候,程昕在电话里说回去再给她。
林琅的先跟程澜借。回头到了大学,北二外的补助很高,她还可以努力接单挣外快。
在成都接单,一开始是有人看她外公面子给的。
但后来就渐渐是靠实力了。
毕竟人家能扶你一把,但不能一直扶着。
到了大学她就得完全凭自己去接单了,而且成绩还不能落下。
不然,她的翻译官、外交官的理想还是不能实现。
这一趟旅行一直到8月10号才告终结,沿途著名景点她们都去了。
吕奶奶不放心,打电话让高战清沿途的老战友关照几分。
程澜也因此多认识了几位她爷爷当年的老战友。
不是一个班的,但可能是一个排的。
有人护航,安全系数自然就更高了。
高战清说吕芳多事,“你要养出温室之花来啊?那会儿长征的时候谁关照我们啊?还不是二万五千里,顶着枪炮从南到北都走遍了。小煜的安排足够了。”
“如果是小煜和小煊,那我也不多这个事。可这都是姑娘家啊,出了事再找人求助兴许就晚了。”
火车到站依然是刘权来接的她们。这一趟他坚决不肯收钱,说接送都不收钱,除非是包他的车游玩。
先把高灿和高灵送到北京军区大门口放下,然后再送程澜三人回公安大院。
刘权的车没有进军区的通行证。他家老爷子过世,他又不能参军,和军区就没什么关系了。
高灵和高灿弯腰冲着车里挥手,“小琅、澜澜、杳杳,以后再约了一起玩。刘权哥再见,路上小心。”
这几个人也挥挥手,“再见!”
车子开到公安大院,刘权道:“程澜,你有空没?想跟你聊聊。”
程澜点头,把背包递给林琅。让她带杳杳先进去,自己留在了车上。
刘权道:“听说你在做百货零售生意,而且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我就想问一下,如果你手头方便,能不能把闲钱借我?如今银行一年期利息是3.6%,我给你10%。”
第154章
刘权是知道程澜拿了1000块给高煜就为了换外汇的,他也帮着换了一些。
这事儿高煜没找别人,找的人多了难免出现利益交换。就算他没有想法,别人会刻意的来帮忙的。
人情这东西最好是不要欠!
能拿1000块放着就为了换外汇,以便需要的时候拿得出来。
这肯定是有闲钱的。
程澜道:“现在你做生意发了的消息,应该军区大院都传开了吧。你找他们借应该很方便啊。”
她不是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她是没办法扩大规模啊。就如今两处批发中心,那都是跟供销社抢食了。
地方上没人撑腰是绝对不行的。就是有人撑腰,也得控制在供销社能容忍的范围。
那可是正部级单位,替国家出面掌控民生物资分配的。他们做小生意的惹不起。
所以,刘权认为她有闲钱也没想错。
之前高煜让她以后等刘权搞成正规的运输公司了可以入股。但她除了钱又不能提供别的支持。
譬如说刘权要是被交警把车扣了,她能帮他捞出来么?
车队被人收保护费,她有人脉挡回去啊?
她要入股,那只能是把钱放高煜名下跟着赚高回报。哼,真是处处给她挖坑!
但刘权借钱的话,这个利息不算多夸张。民间借贷肯定得高于银行利息啊。
她借给大伯、大伯母是按银行利息3.6%算的。但彼此关系不同。
所以,对刘权的提议程澜有些心动。
刘权笑道:“都是拿工资的,能有多少闲钱啊?就算谁有灰色收入,那也得藏着掖着。一家借个几百,我都懒得张那个口。”
程澜确实还挺看好他这个生意的。
于是道:“我在北京有5000的闲钱可以借给你。不过,考上大学那个暑假我肯定要买房。甚至如果中途有合适的房子,我也可能提前买。这样,咱们按月算吧。一年500,那一个月你给我40就行。我肯定提前一个月以上知会你。”
刘权想了想点头,“可以。”
户口簿和存折都在程澜随身背的挎包里。于是直接坐刘权的车就去邮政储蓄银行取了钱。
林家的户口簿在程澜身上,她马上就要拿回去以便大伯母去给林琅办各种手续了。
原本是存的定期的,提前支取利息按活期计算。
刘权把钱存进自己在邮政储蓄的账户里,然后再开车送程澜回去。
等她回到方奶奶家,他们正在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