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岩买的是一辆二手轿车。
徐雷是懂车的,所以这车的性价比还不错。
电梯里没别人,程澜问起她的生意。
“小本生意,做不大。我接受现实了,小富即安。”
她卖的瓶装山泉水一直就没真的走出过四川,甚至x山。
程澜帮着在她的会所、超市推销过,但也收效甚微。
之前电视广告盛行,但程岩觉得省台广告要二百万起步,还不是黄金时段。
太贵了也十分的不划算,不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
现在看到有刚成立不久的同行(成立于1995年9月26日的农夫山泉)通过广告广为人知她才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是借钱都要试一下了。
但现在那句‘农夫山泉有点田’已经风行天下,占据了市场。她后悔也迟了!
程澜以前提过一次广告的事,毕竟汤君年当年就是通过电视广告卖窗帘发家的。
但程岩犹豫再三的,她也就没多说什么。
小富即安的其实也挺好。没那么多责任,日子也过得起走。
岩姐夫妻这样一年赚个三五十万,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都有房。
香港也是早就攒好了首付,就等着降价了买。
三个孩子都在香港
上学,也挺好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第二天,王千惠和薛绍恒就带着俩孩子上门来看望方真。
方真让程澜换了港币给她,一人包了个大红包当见面礼。
王千惠教孩子谢过方太奶奶,大大方方收下了。
方老太太这是给孙媳妇做脸,她自然是要让孩子收下的。
老太太自己离休工资就高,手头还拿着澜澜的卡在,不缺钱花的。
然后她把带来的家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给程澜,“英姐,在薛家干了很多年了,相当的能干。让她来你这里干一段时间,算出差。早出晚归,晚上还回我那边去。”
两边也没离了太远。
她听说晓华怀孕了留在部队休养,就打了这个主意。
让英姐过来比程岩说的帮请个临时的工人靠谱。
程岩来帮忙也只能是到的那天,平时她自己也要上班的。
如今她是把内地的食品加工厂和山泉水长交给手下打理,自己来香港伴读,然后在写字楼上班。
毕竟这边上班一个月能领到两三千呢,比闲着强多了,不无小补。
三个孩子都读的是寄宿学校的嘛。
“也就是说,我不用付工钱了是吧?”程澜玩笑道。
“是,我掏!”
王千惠知道她说笑的,以前从程杳那里借的人每次走的时候也都有红包领的。
程澜这里比她那边还大,活儿不多。
她直接和英姐说了,“你这边的工钱呢,照领。我那老板是出手大方的人,只要你把活儿干好了她不会亏待你。我让你过去,就是因为你人勤快、嘴又紧。”
该敲打、该提点的都说了,她相信英姐肯定会很识时务,把活儿干好的。
“杳杳几时来啊?”
程澜道:“我也不清楚她哪天来。我只晓得她一早在半岛酒店订了个套房,届时昕姐、小鱼儿还有于奶奶都要一起来。应该是等小鱼儿期末考试之后吧。”
王千惠笑道:“从前哪里想过咱们会在香港团聚啊。行,到时候人都到了我来做东。”
程澜道:“都直接拉到我的大酒楼里去吃好了,到时候接风、送行的单你们买就好。”
反正港澳通行证就只能待七天,还是比较好招待的。
也是香港回归这样的特殊事件才会来这么多人的。
第1114章
等她们一家四口告辞离开,方真道:“其实你这个一个堂姐、一个表姐都过得挺不错的。你给的平台或者搭了把手,她们抓住了机会奋斗出来的。比那些只靠买房子的强多了。”
如今的香港比内地先进、繁华太多。她们奋斗来港已经是很不多的发展。
程澜道:“四川女娃儿,有机会一般都很努力的。”
方真笑,“换了那1000一张的港币你猜我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程澜道:“想到万一掉了一张岂不是就掉了1000块?”
现阶段港币比人民币还值钱呢。
“我确实是想到这个。你说我一个月离休工资好歹上千。普通人要是这么掉一张,都够过半年了。”
程澜点头,一个月200在内地已经是能过得挺不错的了。
下午,程氏在香港的公司开车来接程澜。
方真和石阿姨跟着程澜一起下楼,准备一道去游艇俱乐部听听香港人都怎么议论泰国那场风波的。
方真有不少可以出入这种场合的衣服。舒敏给她挑的,刷程澜的卡。
她找了一套石阿姨能穿的让她换上。
开始石阿姨说她不去,在家看看电视就好。
“去吧,去开开眼界。看看香港有钱人平时怎么过日子的。”
石阿姨道:“老太太,我看这边的人花钱,看得我胆战心惊的。那数目除以十才是咱们内地的高消费呢。”
方真道:“你这个人,让你去漂亮国你还活不活了?我当时过去一换算,我干了一辈子革命,拿得还没人家的最低时薪多呢。走,带你去开开眼,别抠抠搜搜的丢澜澜的脸。我有澜澜的卡,哪怕不是跟着她出去,咱坦然消费就是了。”
“那肯定不会给澜澜丢脸的,我装还不会装啊?”
程澜笑,“强将手下无弱兵,石阿姨肯定不会的。”
等她们都换了出来,程澜点头。
老太太其实眼光也挺好的。
她自己穿了一身很得体的夏装,看着就是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太。
石阿姨瞧着也不错,大大方方的。
方真还到舒敏的房间借了两个包包。
她给儿媳妇打了电话,舒敏仔细问了她们穿哪套衣裳给出了建议。
“妈,你拎那个蓝色的小圆包,然后把我那串珍珠项链戴上。让石阿姨拎那个石青色的。”
“行,我知道了。”
车子是王千惠以公司的名义租的,出入这种场合就算程澜不在意,她得替老板考虑周全。
有些不必要的误会,完全可以避免的。
王千惠看到程澜在香港过的日子忍不住道:“老板,您在有钱人里真是算朴素的。”
“负债三十多亿,我心头其实多少还是有点悬吊吊的。暂时没必要在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
她当年舍得买宾利,也是因为当时年入直接飙升过亿。
不然哪舍得花200来万置办座驾?
至于现在,她刚毕业,而且平常也是在北京。完全可以继续开从前的奔驰车就好。
香港偶尔才来一次,就没必要了。
等中央宣布要大搞房地产了,她再在香港置办车啊、房啊的也不迟。
没到那一刻,她其实也不是十拿九稳。
估计那会儿应该也是这边房子正便宜的时候,可以来捡个漏。
至于车子,进口车估计是降不了了。不过香港买车不用给关税嘛,这就可以省很大一笔了。
她预估自己今后的周末可能会经常在香港度过了。
接下来估计两年以内东南亚这场金融风暴都会是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一。
这会儿过去正好吃下午茶。
程澜是俱乐部的会员,之前晓华帮她续了会费的。
出门前她把会员卡揣上了,没个贴心的私人助理就是得自己操心。
侍应生把程澜一行三人引进去。
程澜道:“我们想要一个靠近沙滩的位置。”
“好的,女士你们这边请。”
侍应生给安排了一个视野很好的位置。这会儿也不太晒了,坐着打发下午时光挺好的。
程澜递了张100的港币给他当小费,他又殷勤地推荐了适合的下午茶饮品、餐点。
石阿姨看到这里钱那么好赚,心头惊讶但脸上也没有暴露想法。
如果国外也是这样,那难怪昨天那个程岩的姐姐黑都要黑在外头了。
等程澜上洗手间去了,她小声和方真说了这个想法。
毕竟是程澜的堂姐,不好当着她的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