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人预备卖掉房子出国。最近北京已经在开始出现出国的热潮了。
这些当初挨整的人,好多本来就是有海外关系的。
如果有产权明晰、保存得还可以的,他也可以帮她留意。
因为看程澜比起楼房好像更中意有天、有地的四合院。
程澜确实是更喜欢接地气的四合院。
她从小住的乡下大宅子其实跟那个异曲同工,只是没那么精致。
不过,这种应该不好买吧。
可能还得动用高煜的人脉关系。
而且,高煜哥这口气是认定了她很有钱啊。
肯定是小叔说的,嘴真快!
天知道她现在兜里就不到150块。
她回信说自己两年内估计手头都凑不够买房的钱的。
这两年就不用了。
至于他的新通信地址她拿给林爷爷看了。这个地方是可以随便写信进去的么?
林师长道:“当然可以写信啊,正常的通信还是能有的。估计这个是集体信箱,回头再分发到个人手里。中间要经过一道流程的,没事。”
“哦。”那就没事了。
其实如果有事高煜哥肯定就不会告诉她这个邮箱了。
但她还是要再确认一下。
林师长挑眉,“你跟小高还挺聊得来啊?”
程澜扬了一下信封,认真地道:“良师益友。”
林师长点点头,“哦。”
等程澜拿着信封出去了,林师长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
对隔壁王家小姑娘那么不假辞色,甚至不惜把亲妈都弄得提前内退在家了。
却主动把自己在国防大学的新通信地址告诉澜澜。
方大姐和老连长知不知道这事儿啊?
改天他得试探一下,看看他们对澜澜什么态度。
8月31号,众人都去报名,各自升入了下一个年级。
程澜从此就是初三的学生了。
徐懋宁也报了名,然后请了长假。
校长和老师自然是舍不得他这个年级第一名的。
但是,国家的事为大!这可是新华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意义重大。
只能叮嘱他训练之余别忘了抓紧复习,最好还是别复读一年。
当然,这个别复读肯定是高考志愿不退而求其次的前提下。
程杳读哪个年级还待定,是闫淑芬陪着她们母女一起去的。
小姑娘穿着新衣服、背着小姨给买的新书包带着好奇的看向宽敞、明亮的校园。
这跟村小完全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闫淑芬同样没有久待,和教导主任打了个招呼,等程杳准备开始考试就先离开了。
“回头结果出来我再来看看。”
程昕感激地道:”“大伯母,真的是给您添麻烦了。”
“客气什么?以前景南也给你们老程家添了不少麻烦的。咱们都不是外人。”
程杳也道:“谢谢大外婆,大外婆再见!”
“再见。”
第106章
程澜她们报名就简单了,报完了就回家。
她回到家继续自己复习功课。
初三,不轻松的。尤其她想以尽可能靠前的名次直升。
这样有个好的起点,上了高中才不至于像如今一样一路追赶。
下午的时候,程杳就读的小学打来电话,程杳以中等成绩升入三年级。
倒也不枉那丫头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了两个月。
程杳一共有三身新衣服,两身是程昕在舒姐那么给她做的。
还有一身是上次楚锦程送的。
还有校服可以穿,这三身国庆前的周末轮着穿够了。回头要换季了再添置就是。
闫淑芬道:“你们老程家的姑娘,一个个真是水灵的哦。而且学习成绩也都还好。”
林墨去年读了一年的书,成绩还不如程杳在乡下读了一期半,又自学了两个月呢。
程澜想了一下杳杳的长相,那确实哦。
父系、母系都是美人呢!所以杳杳从小就漂亮得跟娃娃似的:大眼睛、高鼻梁、长睫毛。
其实村里有些小男娃欺负她,有时候也是想引起她注意。
当然,程澜没有鉴别过这些心思。
都是逮着他们跟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哥哥、姐姐一样的揍。
上了几天学,大院里的众人放学后齐聚老兵火锅店,欢送徐懋宁进京集训,并预祝他能去为国争光。
程澜和马丹阳门口说了几句话,没注意落在了最后,
进去才发现,只剩下徐懋宁左手边的两个位置了。
最靠近徐懋宁的位置是众人有意无意给程澜留出来的。
然后邱鑫泉、王维汉他们这才发现和程澜一起落在后头的竟然是马丹阳。
这是什么修罗场啊!
再一看已经落座的众人,剩下的可不就是这俩么。
本来还打算起哄让程澜坐过去的众人一下子麻爪了,全都不吭声。
林琅来之前还问过程澜是不是对徐懋宁真的没那个意思。
程澜说是,她从来不会自讨苦吃。
林琅便在她和林墨旁边给程澜留了位置。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留给程澜的吧。
谁知道康广峰直接就坐下了。
总不能叫他起来吧。
现在一看他们留的两个位置和剩下的两个人,林琅微撇了下嘴。
这事儿让你们整尴尬了啊。
咋不干脆把徐懋宁左右手的位置都留出来啊?
程澜正准备去远的那个位置坐,马丹阳已经先动了。
她坐了离徐懋宁远的位置。
邱鑫泉、王维汉、康广峰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由心道:马丹阳大气!不是一般的大气。
她这一坐,不但解除了当前的尴尬,无形中也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啊。
懋宁懋宁哥不用犯愁怎么跟一起长大的马丹阳去解释什么了。
程澜也不用担心自己介入了他们两个人中间。
这最大的障碍一下子就没了。
至于家长的意见,懋宁哥都是成年人了。
程澜便大大方方的坐了剩下的那个位置,只当自己什么都不懂。
不然,她总不能让林墨起来让她,自己坐过去吧。干脆装作不懂就过了。
反正这会儿没人会跟自己这个初中生挑明了说。
明天一早徐懋宁就要走了。
估计这原不是他的意思,是邱鑫泉等人起哄。
整个送行的场面热热闹闹的。
自然而然就说起了毛熊老大哥的首都莫斯科,还有莫斯科最有名的红场。
程澜道:“听说二战的时候钢铁慈父在红场阅兵,走过主席台的士兵直接就奔赴前线迎战德国法西斯了。二战毛熊国和华国在西方和东方战场都付出了巨大牺牲。加起来死了差不多有一亿人,都十分的悲壮!”
当年听爷爷讲红场大阅兵,还听他哼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程澜其实也憧憬过去莫斯科。
直到后来华国和毛熊国搞毛了,毛熊国准备用核弹炸我们的东北她才打消了这份憧憬。
那会儿她也才知道原来她父母为之牺牲的大三线建设,就是为了防备这样的攻击、加强国防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马丹阳道:“我听说红场上还有跟马恩列三位革命导师酷似的人跟人照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