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琅这会儿明显是讲兴奋了,但脸上的疲惫还是很明显的。显然在火车卧铺上没有休息好。
这还幸亏是托关系买到了卧铺票。
她听楚锦程和舒姐说了硬座的那种酸爽,真的感觉那样的条件她恐怕再出远门的兴致都要打个折扣的。
闫淑芬让林琅先去洗个澡,等她洗过澡估计也就不兴奋想上床休息了。等睡饱了再起来给他们讲好了。
林琅想了想,“好吧,我先上楼。澜澜你要不要一起?”
程澜道:“我要把图书送出去。”
她不在跟前,估计林琅能平静得快些。
程澜预备用自行车把两大箱子载出去就放在餐馆。
这样今天运货就带下去了。
吴潇已经跟着她进了两次货,基本流程已经清楚了。今天第三次程澜就看着她做就好。
林景南道:“我同你一道吧,省得你还要跑两趟。”
“好!”
今天比起七月底、八月初已经不是那么热了。
两人把书载出去,放到餐馆里。
已经全部粉刷好了,该添置的也都添置好了。过两天就能开业了。
暂时只有装修工人在收尾,程昕和秦柳都还在家为中午的旺场忙活。
装修工人认得程澜,知道她是东家的妹子便由得她进来逛看。
两人里外看了看,林景南道:“看你和程昕、杳杳都越过越好,我走得也安心些。不过,好像这其中我出的力不多啊。”
程澜道:“人本来就应该自立啊,你适当的帮扶一下也就够了。不然你现在离开,我们又要去找谁靠?而且,有林爷爷在,我和昕姐、杳杳都不会被人欺负的。”
林景南点点头。幸好还有老头子,不然他真的很难独力照顾好澜澜的。
叔侄俩正说着,韦洁走了过来,“程澜,我门面租出去了。白天和晚上都租出去了!”
林景南惊讶的看她一眼,他印象中这个军嫂好像和澜澜关系不大好啊。小琅说的!
程澜笑道:“一百?”
“对,一百。托你的福!你看什么时候时间合适,咱们把火锅之约兑现了?”
程澜道:“你不是买裙子都不舍得钱么?”
“那些年谁不是看到喜欢的样式就自己做啊。我觉得没必要为此花钱嘛。但这顿火锅是必须请的,你帮我一个月净赚了四十呢。”
租赁合同只签了两年。不过只要她就舅还在任,夏老板肯定会和她续的。
这四个餐饮门面,虽然是先到先得。但是,没什么关系的先到了也得不了。
“那好,我指定地方。我再多带几个人?”
“可以。”韦洁爽快地道。就是一桌人吃火锅,也最多四十块。
第103章
程澜约了后天晚上六点,又和韦洁说了退伍兵常哥开的火锅店的地址。
韦洁笑着点头,然后高高兴兴的进军区去了。
林景南听明白了,澜澜是给这个军嫂出了个赚钱的主意。
“怕她做什么?”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昕姐和杳杳天天都在这门口摆摊呢。”
林景南道:“你以前不是也经常跟村里人打架么?”
程澜摸摸鼻子,那能叫打架么?以前打的都是个子比她小,摆明了吃得住的。
那不是打架,那纯是她打人!
就是杳杳跑来告诉她,被谁谁谁给欺负了。她带着小丫头去找回场子。
嗯,如果是小朋友,那就去把对方跟程澜自己岁数相当的哥哥、姐姐打一顿。
挑个最合适下手的软柿子。
打小朋友实在是有些胜之不武。
这次数多了,对方自然就知道约束自家弟弟、妹妹了。
爷爷教过她,怎么打人疼还不带伤。
那都一个村的。对方找上门来要医药费,小叔就跟人家歪缠,“什么以大欺小,我家澜澜还没他岁数大呢!医药费,哪伤了我看看?是不是没伤我给你补上啊?”
她那会儿都是拿打得过的练手,打不过的绕着走。如今才是真的敢在村里跟人打架了。
不过,以她如今‘程老板’的身份,又用枪法和格斗震慑住了人,以后应该也没什么动手的机会了。
程澜赧然道:“在村里其实也有点扶着门框横,小半个村都是姓程的。外姓人打了白打,老程家都会偏帮我。本家只要不打出问题也没事。”
而且小叔和爷爷都护短得很。
在军区,那还是收敛点吧。
林爷爷是师长,但上头还有副军长、军长、副司令、司令呢。
马丹阳这个第一千金都不敢像她以前在村里那样干。
顶多就是以后大院里要去打群架,她混在里头出点力。那是法不责众的事。
而且,不合群也不好。
平时,她还是维持温柔、亲和的表象就好。
林景南道:“好吧,你这样我倒也不用担心你会被人欺负。”
唉,如果他现在还跟以前一样是村里一霸,她其实不用费这些心思的。
就譬如他像高煜那么能耐,别人自然也要对他罩着的澜澜礼让三分。
可如今他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上一代的大院子弟,他算是混得不太好的。
要不是上过战场、考上军大就更是不行了。
不过,这跟他才回军区一年半,而且年纪在上一代里最小也有很大的关系。
以后还得多加努力才行。
林家上一代就他和大哥两个男丁,大哥干了后勤。
他不用跟谁去争夺老头子军中的资源,只要努力就行了。
老头子再过几年就必须得退的人了。
到时候只靠大哥肯定是不够的,后勤的权力还是受限。
到时候他得能成为家里妇孺的倚靠才行。
总不能一直让澜澜只能选择与人以和为贵。
程澜道:“什么村里一霸,真难听!在村里呢,是得以力服人。只要不打出问题支书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但在大院,就得换一套生存方式了。”
“行吧,你就继续装淑女吧。”林景南把两个箱子摞在一起,抱到里头的屋子搁下。
程澜笑了两声,那长得太淑女了又不是她的错。
书放好,程澜上楼去和吴潇汇合。
看她一家、一家的进货,然后和车队的人联系,让人上货。
大家都当过兵的,也比较好沟通。何况还是程澜的货。
车队八月替程澜跑了四车,车费一共是400元。回头结算也是吴潇的事,届时两个出纳都是把钱汇给她。
临了再把那两箱书用油布裹上也放到车厢里。
她等下去给支书打个电话,今晚十点前货就能到县城的库房。
村里应该明天收到书,贺明开着拖拉机就拉回村了。赶在开学前就能把阅览室张罗起来了。
至于那山泉水检测的事,大伯母也托同事送到相关机构去了。
但是,对方给的回复是水质、口感确实很不错,但并没有太大的特色。
如今的条件,不值得淘神费力的开采。
在华国,这样的山泉还是不少的。
人家投资商完全可以去交通更便利的地方。
所谓的特色,譬如崂山大家都知道是道教圣地,道家讲养生的嘛。
随便穿凿附会些传说、典故,都有人愿意信的。
所以崂山出产的山泉水就比较受欢迎,德国人才会1930年就去建厂开采了。
因此,支书想靠山泉水吸引人来建厂,进而把修路款搞定是不太可能的了。
村里大概只能靠自己攒钱,然后让家家户户出工先修条碎石子路了。
想一步到位上水泥路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就,也要多等些年头。
村里家底太薄了!
支书接到电话也只能叹了口气,“希望在我任上能把路修成吧。阅览室的事,记你一功。是得开阔眼界才行啊。多些像你这样的人回来回报桑梓,村里就多些腾飞的希望。”
程澜眼瞅着给徐晓海的第一批货上了车。嗯,徐晓海那里只有小半车,剩下是给楚锦程的。
现在就希望徐晓海的第一枪能打响了。
林景南对于程澜的生意这么快就做大了很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