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湘君在电话里小声道:“你赶紧回来吧,程澜好像又要和别人合伙了。”
楚锦程心头一个咯噔,哦豁——
第二天他赶回来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无话可说。
原来是外县!那是他去不了的地方。他总不能拦着程澜的财路!
那程澜搞不好会和他翻脸的。如今想接替他做这个分销商的人可不少。
而且他找的那十几个家伙一再出问题,程澜应该有意见了。
他回去后,程澜和他商量了立即着手把整栋小楼租下来,然后装修一番作为程楚批发中心开业。
留下的五十个销售也交给他安排,回头尽量让他们去附近的县多拉点生意回来。
楚锦程点头,却知道他要收服这些人可不太容易。他对这些人没有知遇之恩,而且还有个徐晓海做竞争对手在侧。
然后程澜17号就收拾、收拾回成都了。
她准备寒假的时候也去南方看看那种日新月异的变化。
既然她以后准备学经济,那么改革开放的窗口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车还没有开的时候,谢师傅和程澜闲聊,“你这回是回来待了二十天是吧?”
“是的,足足二十天。”
回到成都,知道她带的东西多的程昕让王婶子骑了三轮车来接她。
程澜先到秦柳阿姨那里看了看昕姐,见她已经没事了才放下心来。
“这下不惦记把早餐和晚餐都做了吧?”
程昕摆摆手,“不惦记了,我高估了自己。”
秦柳道:“幸亏我没听你的,多在家玩几天。澜澜,你一会儿吃了晚饭再回去吧。等下把小舒也喊过来一起吃饭给你接个风。”
林墨也在这里,他切了西瓜端出来。
“程澜姐,我给你带的又甜又沙的西瓜,快尝尝。”
“嗯。”
程杳也笑眯眯道:“小姨,我给你烧点洗澡水。你吃了西瓜就来洗一洗吧。”
程澜便往林家打了个电话,说吃过晚饭和林墨一起回去。
等她洗得一身清爽,吃过晚饭等到已经没什么地热往上冒了才带着林墨坐车回去。
路上林墨告诉她,“隔壁娜娜姐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了,她妈妈在大院里都说遍了。不过好像她和高煜哥彻底没戏了。她妈妈说上了大学可以见识更广阔的的天地。还说她本来就是为了考试才去北京的。”
明年大院里会有三个高考生:林琅、马丹阳、徐懋宁。这会儿家长已经在开始紧张了。
反正娜娜姐的妈妈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闫阿姨撇了撇嘴。
高煜哥当初来大院是闫阿姨刻意让小叔邀请的。
结果姐姐那里还没什么动静,娜娜姐就十分热情了。
搞得姐姐也淡了心思,总不好弄得好像要故意去争一样。
这事儿闫阿姨其实挺有意见的,说王家人不厚道,截胡!
你既然是他妈妈老同事,那你自己邀请人上门啊。干嘛在我们请人做客的时候来截胡?
程澜道:“这种事离我们挺远的,听过就是了。明年我初三!”
“程澜姐,这你不用太担心。子弟校初三年级的前三十名是可以免试直升的,而且不用学费。前六十名同样直升,但是要学费。丹阳姐和懋宁哥都是直升免学费的。据说是为了避免他们考去四七九,拉低了子弟校的升学率。”
程澜道:“那林琅呢?”
“当时我们家还没有落实政策,她在她外公那边读书。”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啊。
她上学期末考是年级第五十名。如果能稳住,也可以直升啊。稳中有升的话,学费都能省下。
那挣的是学费么,是面子啊!
回到家,闫淑芬也是这么同程澜说的。
“澜澜,下学期林琅高三,我可能对你照顾就没法周全了。你一定要保持上学期的干劲,咱们直升。暑假还剩下十几天,你就收收心,开始温故知新吧。”
幸亏这孩子学习上是个令人省心的!
程澜点头,“嗯。”也是得收心了。
林师长道:“直升省一道事,挺好的。淑芬、景东啊,你们也不要给林琅太大压力了。”
林景东道:“哪是我们啊,是她自己。”
程澜看过去,“大伯,我需要招聘一个采购。目前的频率大概是十天一次,需要和楚锦程去商量进货单、打包好装车、去付到期货款。大概过一段时间还会提高这个频率,我打算和楚锦程还有村集体在Q县开一个小型的批发市场。”
林景东点头,“看来你这趟回去,没白跑啊。”
程澜笑笑,“嗯,另外还增加了一个分销商,在隔壁的X县。不过他还在张罗。所以之后还要增加X县的采购任务。徐雷那边我也得跟他说一声,到时候需要多发一辆车。”
林景东一拍大腿,“好,我替你找这个采购。金钱上要能信任、做事也要灵活一些的。”
退伍兵里好好捋一捋,又解决一个人的就业。
程澜点头,“多谢大伯,一开始工资能开到60元的样子,其他一概不包。如果钱货弄错了,会扣工资。三次以上,就解除合同。”
“你谢我做什么?明明就是你帮衬我。之前旅馆招一个经理,去了100多个高中生应聘。大多都是回城知青。”
现在不但退伍兵的安置是大难题,两千万回城知青也是。还有越来越多长大成人的。
高考6%的录取率,还有94%的人需要安置呢。
闫淑芬道:“一开始就给60啊?”
程澜道:“要和钱跟货打交道,高薪养廉。而且核算进货单其实也挺繁琐的。我还打算让他去下头看看,这样更加的了解情况。”
林景东点头,“嗯,应该的。你这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
“也是让逼得。”程澜简单讲了讲她发展了一批销售人员的事。
第100章
“我就想着死囚犯这样罪大恶极的都能信任,毕竟他们有约束嘛。那这些待业青年绝大部分也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没找到工作所以才游手好闲的。而且还有公安替我先筛选一下。”
林师长点头,“这是个破局的好办法!现在有些人啊,真是没以前淳朴了。经商是要搞活,但不能这么不讲原则。”
“所以我以后只和签了合同的经销商合作。哦,大伯母,有个事儿要麻烦你。”
程澜把她一路抱回来的两瓶山泉水拎过来。
这是装酒的那种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
闫淑芬听她说明了情况点点头,“明天我倒一小瓶带去单位问问。”
这种帮助山村脱贫致富的事她还是很乐意搭把手的。单位的人多,总有人能和相关方面搭上话。
程澜继续道;“还有个事,我一直以来阅读面不是挺窄么。现在在补课了。村里的孩子都有这个问题。我想在大院里募捐、收集一批旧书,再去新华书店买些新书。回头运货的时候就带回去了。给村上弄个阅览室,让大人、孩子都能借阅、开开眼界。而那些旧书也能发挥更大的用处。”
林师长道:“这个可以,这个很不错。嗯,可以推广。我以前打仗待过不少革命老区,我让叶秘书都去张罗一下。也算是回馈乡亲们当年好吃好喝的待我们这些子弟兵。澜澜你去搞你自己的就是了。”
“哦。”
林景东道:“爸,人家现在更需要的都是经济援助。”
老区都很穷,因为都是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不然当年我军也不能藏得住。
林师长沉默了一阵,“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吧。”
他说着看看程澜,感觉自己堂堂一个师长,好像还不如这丫头能做的多。
她至少还能给那么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看来真的很有必要啊。
程澜把带回来的山泉水倒了些出来给大家尝尝。
林家人喝过都点点头,“确实清冽、甘甜、可口。”
不过闫淑芬还是道:‘你也别抱太大希望了。国家现在穷得很,钱肯定都要用到刀刃上。修路的事,悬!”
“我也知道,但总要努力一下。不然靠村民们集资,哪怕我们几个乡镇企业力所能及多出点,那也是怎么都凑不齐的。怕是要等不少年头了。”
林师长道:“你们村不是靠山么,开山石来修呢?”
程澜道:“到时候肯定要开山石的。但炸药也需要钱,还得请技术人员。家家户户出工,凿石铺路。这也是不小的工程。”
“炸药的话到时候有需要你来找我,价格上应该可以商量。后勤部批点炸药给老乡炸山方便凿石铺路,这还是交代得过去的。”
程澜点头,“嗯。”
她当然不是只带了水回来,村里把这时节能带的吃的东西都给她带了。
为了方便她带走,还都打包得好好儿的。她可是过年要给大家发猪肉的人啊!
贺明开拖拉机直接送她到县城坐车。
回了成都也有王婶子的三轮车来接。她留了一部分东西在秦柳阿姨那边,让她和昕姐、舒姐分。
这会儿大部分留在林家,又往马家一样送了一些给马丹阳。
顺道说了募集图书的事。
马丹阳点头,“嗯,有的,我就有很多。我回头整理一下给你拿过来。”
“嗯,明天我弄个募集图书的筐子出来摆在门口。”
“可以、可以,应该能收集到不少。”
林锦熙一家离开了,程澜便搬回了楼上原本住的房间。
她想过搬出去,但那是追随大伯母的脚步。她自己贸然提出要搬肯定不妥。
林家又没有亏待过她。她贸然搬出去就是害林爷爷被人戳脊梁骨了。
既然现在锦熙姑姑一家不回来住,那她就继续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