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问话的经销商道:“签什么内容的合同?”
“回头到市区的律师行请个专业的人执笔吧,肯定要确保双方利益的。不然总这样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还得了?到时候就一个经销商签一份。大概的内容就是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譬如你们如果要进货,要提前给10%定金,违约不退。如果我不能准时供货,双倍奉还……新合同没签,一件货都不会发的。我让你们一次、二次的搞怕了。”
“你就对那些人这么有信心?”
程澜道:“我习惯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其实是货款我暂时不缺。我刚说的,各位回去想想吧。我还有事,就不留你们了。”
那些经销商一件货都没有拿到,而且眼看着程澜还找了人去抢占他们的市场,出去后都有些怨怪出主意的王四海几个。
“是你们自己要跟着的,你们还不是想再压一下价格。”
后面出声问程澜的马老板道:“这事确实怪不得老王一个人,主要是我们之前太小看程澜了。谁能想到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居然如此老辣。我觉得我得再深入了解一下她才行了。能让楚锦程那家伙当成平等的合伙人的,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你是说着都是这小丫头的主意?不太可能吧。”
“大有可能。
”
等这些人都走完了,支书道:“你真的觉得那些待业青年靠谱?”
“他们都快被逼入绝境了。如今肯定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这次机会的。能五点起床,准备三个白馒头、一壶开水就骑行30公里去卖货的人,您老觉得卖的时候不会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么?反正,拭目以待吧。这一次合同非签不可。”
支书盯着程澜看了看道:“我记得你小时候,你爷爷是把你抱腿上讲《三十六计》启蒙的。”
那会儿破思旧,相关的书肯定是都被烧了。
但搁不住程澜爷爷脑子里记得很清楚啊。
他还不光是照本宣科,还把自己经历过的那些战争作为事例结合着讲给程澜听。
然后旁边还坐着个林景南也在听着。
支书路过听到,轻咳两声提醒一下就走过去了。
都是本家兄弟,当然不会因此上纲上线。
就是提醒注意一下。
然后程澜爷爷便换到屋里去讲。
程澜点头,“是的。爷爷知道他身上有旧伤,也知道小叔早晚要当兵离家,肯定是把自己会的都要教给我。”
支书道:“那就难怪你小小年纪、能文能武的了。”
“嗯?”
支书笑,“你以为那天我不知道真是你打了程昶啊?虽然多半是偷袭。他再怎么不靠谱,也不至于说那话诬赖你。被妹子打了,又不是多长脸的事。“
程澜闷笑两声。
支书道:“我现在就挺矛盾的。我也有孙儿、孙女。是该学你爷爷这么教你呢,还是就让他们随大流接受学校的教育就好?”
“有人可以依靠的话,可以慢慢成长。我爷爷如果不是诸多担心,肯定也乐意我憨吃憨玩的。”
当天晚上六点半到九点半,程澜叫了下午班次的售货员和仓管员加班。
三个小时,各给五毛钱。一个负责做登记,一个负责理货。
今晚肯定有销售要来换货的嘛。
她给的是畅销的整体数据,但各地肯定有不同。
她也正好问问今天生意的情况。赊出去1800的货,也不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啊。
本镇的人晚上六点前后就陆续结束了。
吃过晚饭就过来换货,或者是交代一声今天的情况。
他们要换的货不多,而且生意也不是太好。
因为程楚小卖部就在这里啊,他们的生意肯定受影响。
但他们也不用通勤五个小时,估计一路骑回来浑身跟从水里捞起来的差不多了。
这10个人,多的赚了1.4元,少的只赚了0.8元。
十个人平局是1.1元。
但是,他们省下了租车的钱。
他们赚15%是一共11元。
程澜这里如果全部收回货款差不多是70元,另有利润20元。
这只是一个镇,如果另外五个镇都能如此,那就五百了。
而且,小卖部这边的生意其实没受太多影响,也就少赚了十来元。
总的说来是多了十元的利润。
所以,其实市场还很值得挖掘呢。
程澜摇着蒲扇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这个收入也还行吧?”
众人点头,有进项了就好。
今天回到家,感觉吃的终于不是受气饭了。
不然老是顶着父母的唉声叹气和脸色过日子,人都要被搞抑郁了。
而父母脸上也终于见到笑容了。
虽然不是多正式的工作,但总比之前在家游手好闲的强啊。
第96章
程澜又道:“不过,你们差距也挺大的。赚的少的还有进步的空间啊。”
那十个人都看向了赚最多的那个,还有人上前散烟,“有经验跟大家伙说说呗?反正各人一块地盘。”
赚1.4元,那应该卖出将近九块钱的东西。
赚0.8元,那就是五块多。
差距真的不小的。
算月入的话,都能差18元了。
那人笑了笑,“也没什么。就是有一家是老人,我看他不方便就帮着挑了两担水。咱身上最不缺的就是这把子力气了。他就把日常要用到的东西都在我这儿买了。还说以后也都在我这儿买。”
然后有人问程澜,“程老板,我们现在把今天的货款给你么?”
程澜点头,“嗯,可以。利润你们可以自己揣着,也可以拿来进货。给了现钱的这部分就不算在总数150元以内了。”
这里一下子收到了差不多70块的货款。
另外有10块的利润也被用来继续购买货物。看来一个个尝到甜头了,准备做大。
第二拨人也很快陆续到了,隔壁镇的。
徐晓海就在这一拨里,他赚了2.1元。
而且他还拿了个小本本出来,这是他记录的那些主顾想要的东西。
他一共卖了14元的货。这14元直接交上来,可以继续拿走价值14元的货。
这样他就用了44元的赊欠份额了。
然后两元的利润也用来买了货,最后再置换了价值10元的货。
售货员按流水帐的方式都记了下来。
程澜笑道:“我等着看你明天的销售额。”
这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啊!
徐晓海点点头,“嗯。”看起来比昨天开朗多了。
他旁边一个人道:“程老板,我只赚了1.5元。但是我晚上回家把一张一元,一张五毛的往桌上一拍,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大家都是如此啊。
这一波人的生意明显要比县城所在地的好一些,平均数达到了1.3元。
不过,他们还要承担自行车的租金。
两拨人这里直接就收回了150元赊欠的货款,然后再度赊欠出去了。
这样看来,这群人怕是每天都要来补货的。
那这三个小时的加班倒是可以固定下来。
第三拨人是到程澜他们那个镇的。那里镇上有车摊、乡下也有一个门店,所以他们的生意也有些受影响。
那里比徐晓海他们去的地方也就远个一两公里。
这个镇的十个人,利润平均是1.2元。
最后到九点半,最远的那个镇的十个人回来了。
都是回家洗了个澡就匆匆过来了。
他们最少的都赚了1.5元,平均数达到了1.8元。这一拨有四个人的利润超过两元。
六十个人,总共是有十个人利润超过两元。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基本是去得越远的赚得越多,离进货地远了更有市场空白。
像徐晓海那样肯钻研客户希求的赚得也更多。
这一晚,六十个人都回来了。
程澜一共收回了赊欠的六百货款,然后又赊了六百的货出去。
而这六十个人,通过劳力一共赚了90元。人均1.5元。
程澜这里更是破天荒的一天达到了200的利润(加上自家小卖部卖的)。
这样下去,这个月她的分红能破千。
之前七八点有人陆续离开,但九点半这会儿又都聚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