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程也凑过来,“妈妈,我呢、我呢?”
程澜看看程程,“也挺感恩的。尤其是程程你趴在妈妈背上,要替妈妈挨打的时候。妈妈觉得这个儿子真没有白生养!”
程程便也笑眯了眼。
程澜左拥右抱的抱住了儿女。
又泡了一会儿,浑身暖洋洋的很是舒服。不过,旁边的沙漏要漏完了。
“好了,我们得出水了。泡久了不好!”
等上了楼,程程说要找奶奶,给她看妈妈买的新衣服自己穿着好不好看。
程澜拉住他,“明天白天去吧。奶奶天天和兰草姐姐一起照顾你们,今晚和明天白天给她放个假。”
“哦。”
悦悦则在一旁和晓华说话。她是晓华一手带大的嘛。
“晓华姐,你要毕业啦?回来么?”
“我已经回姑姑身边了。”
“真好!我都不能在妈妈身边。”
“你得学本事啊。学了本事就可以帮姑姑分担了。”
“嗯!”
周日程澜带着悦悦、程程在附近看小鸡、小鸭、狗狗、牛、羊……
最后连猪猪程程都要求去看看。
他好久没来折腾熊猫犬了,又吃胖了些的熊猫犬这回也愿意亲近他了。
村里的小娃娃也都喜欢看熊猫犬,纷纷把自家养的小动物弄出来和程程分享。
舒敏在电话里听高煜说这半个月他胖了两斤,忍不住笑他是幸福肥。
这会儿问程澜,听说胖了估计不只两斤,有两斤半了。
程程叹口气,“为什么只有一个周日?”
高睿道:“一周七个周日就好了,是吧?”
程程摆手,“不好,我也会想老师和小朋友们。”
晚饭后,公婆和兰草带着姐弟俩回城。
舒敏对程澜道:“下周日要去山上,老爷子说想他们姐弟了。你到时候就直接来山上吧。”
程澜点头,都没提她要去香港的事。
等抵达之后,舒敏让悦悦拿着爷爷的手机给妈妈报平安。
“妈妈,我们到家了。”
程澜道:“到哪个家了啊?”
“华侨公寓。”
“哦,好的。”
第二天八点半,司机就送程澜和晓华去飞机场。
晓华的实习工作签证就办在香港的公司,要过去很方便。
从北京直飞四个小时可以到。十点半起飞,两点半抵达。在飞机上吃午饭和午睡。
机场等待时间差不多就花了一个小时。
这还是VIP的待遇。
晓华问道:“姑姑,抵达机场后是去店里还是回半山的住处?”
“去店里吧,把几个店的情况看一看。晚上好把带的补品给杜娟捎去。晚饭就和她们婆媳一起吃,然后咱们再回家。”
她现在在香港除了做进口,也是开了服装店、火锅店,如今还加上了中餐馆。
粤菜在内地卖得挺好的,但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也惦记家乡菜。
她就开了个大排档似的四方酒楼,各地厨师都备上。
程澜差不多三点半到的店里,然后各处看了看关注的消防、食品安全等问题。
五点半,去找杜娟。
昨天杜娟接到电话就说今晚要请程澜吃海鲜。
香港吃海鲜不贵,程澜也就没跟她争。
等见到在海鲜大排档等着的那两婆媳,程澜就挥挥手。
杜娟已经微微有些出怀了,气色不错。显然被照顾得很好。
应该比她亲妈在的时候还好。
她亲妈的战斗力跟马理惠那是没得比的。
跟这种亲家没什么道理可讲,而且她是让杜娟亲自打电话搬的自己这个救兵。
高煊说的不算。
这电话打了,杜娟以后就没话好说了。
这样的亲家都来折腾她儿媳妇,进而影响到养胎了。
又是儿媳妇亲自求助,所以情面也不用留了。
一到香港,马理惠就从程澜店里叫了个保安开车过来。
没让保安进去,在车里等着。
但是一见面就道:“这是我们高家的孙子,我亲自来照顾。亲家你还是回去照顾你的孙子吧。孙子的金贵,你知道我也知道。所以,你别丢下你孙子不管,跑这儿来围着我孙子转。回头又来跟我们摆功劳。你看,这里太小了,就15个平方。你跟我就只能留一个。你觉得咱们谁更应该留下?”
按杜娟妈的想法,当时是奶奶更应该留下。
但她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讪讪地道:“这是我们家杜娟的宿舍,我是亲妈。”
“这工作高家是出了力的。你如果非要搅和,我就把杜娟调到她公爹的驻地或者广州。”
杜娟妈最后就放弃了。
杜娟如果在内地上班,工资其实不高的。那更榨不出油水来。
她当天就很配合的自己收拾了行李,被保安开车送到了关口。
过了海关,请假等在那边的高煊就把她送回了小舅子家里,还给了两百块说是多谢她过去照顾杜娟半个月。
虽然马理惠不是十分中意杜娟这个儿媳,但孙子孙女可是自己的。
悦悦马上上学前班了,她孙子孙女还没见天日呢。
把杜鹃妈打发走,马理惠就对杜娟道:“娟子,我刚一口一个孙子,是说给你妈妈听的。其实在我们家孙子、孙女都是一样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还有个儿子呢,不行我以后让高烽找个少数民族的姑娘就是了。”
当时杜娟都听笑了。那小叔子还不得跳八丈高!
凭啥哥嫂生不出儿子,压力全给到他了?还必须找个少数民族。
不过确实因此松缓了些心神。
马理惠一个退休的军医,要照顾个身体本来就不错的孕妇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
反正现在是杜娟的最惠国待遇期,她处处让着、顺着这个儿媳就是了。
不过中途杜娟上洗手间去了,她也给程澜吐苦水。
“我不喜欢香港,住的地方太小了。我们两个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15平米。住着好憋屈的!还有啊,那白话我压根听不懂。根本就不好交流。”
马理惠确实一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小的房子。
幸亏那房子是宿舍,同一层楼住的也都是驻港办事处的人。
这些人都能和她用普通话交流。
不像其他地方,一栋楼里住的人那么复杂。
程澜拍拍二婶的肩膀,“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下一代。你要不要把我家的钥匙拿去?回头没事可以坐车去山上走走,那心情会好不少的。要住下也行。”
她的小房子都给岩姐住着了,听到二婶这么说一点表示都没有也不好。
而且,她那大房子本来就空着嘛。
看二婶在北京收拾的屋子,蛮不错的呢。肯定不会把房子给她弄得乱糟糟的。
马理惠张张嘴,又把觉得太远了公交车贵的话咽回去了。
北京公交一毛钱坐着满城跑。
这里分段式收费,坐不了几个站就是一块钱了。
她怕说出来,程澜又给她一辆车。而且,在香港给一辆车还不够,还得配个司机才行。
她一辈子开车都是行人靠右、车辆靠右行驶。出去可适应不了香港的交通规则。
那她是长辈!她如果说了,虽然没这个心,但程澜不好不给她安排的。
马理惠点头,“行,回头你把钥匙留给我一把。我也就多个去散心的地方。”
吃过晚饭,程澜道:“吕奶奶让我给杜娟带的东西在后备箱。干脆送你们回去,然后让司机搬上楼。”
不然杜娟是孕妇,二婶都是退休的人了。虽然不是很沉也费事啊。
程澜跟着上楼去看了看宿舍,在香港其实不算小了。政府对驻港办事处的人还蛮好的嘛。
而且杜娟这个情况,自己房间就附设厕所蛮方便的。
马理惠道:“有些像我们年轻时候住过的筒子楼。”
杜娟笑道:“跟我当舍管时住的房间差不多,就是委屈妈了。”
“就当重回年轻的时候了。”
“大嫂,你喝什么?”
“给我一瓶矿泉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