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啊?
因为他们还在卖别的许多东西,而他只能卖家具,所以就该让着他啊?
程澜之前倒是准备如果邱木匠能仿造着做得跟成都上头的家具差不多,她们就主推他的家具。
不用那么多运费,利润就高一些。
当然,前提是小卖部另有7%股份。
但既然他不愿意舍出股份来合作,凭什么提这种要求?
程澜对支书道:“支书,市场得搞活。不能是这样僵化的分果果模式。这
一点您能理解吧?”
支书点点头,“嗯,就按你说的,各卖各的吧。行了,我回头告诉他一声。”
过了两个小时,程澜在窗口做暑假作业,邱木匠两口子来了。
“程老七,我们找你们家程澜。”
七伯在屋檐下修锄头呢,抬头没好气道:“你们气势汹汹的做什么?”
本来来者是客怎么都该招呼一下的,但他们这样他之前就没理会。
程澜搁下钢笔走出去站在屋檐下,“我在这儿,什么事?”
农村里平常没什么事,很快有人过来站在篱笆外看起了热闹。
这种生态程澜也是习惯了,就由得他们看吧。
邱木匠道:“程澜,你还非得要我的股份是吧?”
程澜摆手,“没有这回事!你不想合作,那我的提议就作罢。我没有非得要你家股份的事。”
邱木匠老婆道:“那你非要卖400多这个价位的家具,不就是逼我们么?”
“你做你的生意,我做我的生意。主顾想买谁家的就买谁家的。说实在的,我并没有那么稀罕你家的股份。”程澜有些好气又好笑。
七伯问道:“澜澜,你的什么提议啊?”
“我说他给我3%的股份,我给他提供成都最受欢迎的新款家具的照片。毕竟,不是谁家结婚都像昨天锦绣姐晒家具那么方便近前去看的。然后现在邱木匠就要求我们小卖部不要卖400多这个价位的家具了。”
篱笆外的人都笑了起来,明白了邱木匠打的主意。
反正样式他已经看会了,不需要程澜再提供什么照片。
不然干嘛他这时候拒绝?
而且,他还要求小卖部不要卖这个价位的家具,把市场让给他。
两边村集体都占20%,大家伙这会儿也不好站边。
邱木匠的老婆道:“那你们已经吃肉了,还连汤都不肯分给乡里乡亲的?”
程澜看看篱笆外的众人,看他们觉得也有点道理的样子。
得,还是想均贫富的想法!
她笑道:“我说句实在话,邱木匠你卖也顶多在方圆三里卖。但我们小卖部那是全县甚至邻县都能卖到的。你让我们不做这个价位的生意了,那方圆三里以外的生意可就平白送给外人了。”
村民们一听是啊,那他们就要少分钱了。不管少分多少,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立即有人道:“就是,你又卖不了几套。肯定让程澜和楚锦程卖得更多才好啊。这是我们集体的利益!”
程澜道:“邱木匠,现在不是谁穷谁有理的时代了!”
说话间楚锦程赶到了,他听说邱木匠找到程家去赶紧就过来了。
他道:“邱木匠,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本来是不打算带你的。是程澜说都是乡亲,如果你能做得跟成都卖的家具差不多,我们就带携你一把。那你不愿意舍出股份就算了嘛。我们又不是非得要跟你合作。你还要道德绑架,不准我们卖这个价位的家具。现在更是找到程家来。你可真是不识好人心!”
邱木匠楞了一下,然后又道:“你们还非得逼得我生意做不下去么?你们俩都挣这么多钱了,还要什么都占着?”说话的时候他一脸的悲愤。
他倒也知道自己不太卖得过程楚小卖部。
楚锦程道:“现在开放了,你又不是只和我们竞争。市场又不是我们让了就是你的了。再说了,我们卖一样的东西,你不跟我们合作,那我们就是竞争对手啊。”
程澜道:“好了,经过你这件事,以后再有什么事我也不敢问有没有乡亲要跟着我做了。”
篱笆外的人道:“别啊,澜澜。我们不像邱木匠这么不识好歹的。”
“是啊,澜澜,如果你在外头帮我找到销路,我给你提成。我知道你其实不稀罕,但我这个做叔的得懂事。”
第88章
说话的是开砖窑的程远。
他当初在砖厂上班遇上炸窑,如今腿有些一瘸一拐的。
程澜笑道:“远叔,离太远了。你还是发动一下乡亲们吧。”
这位远房的堂叔应该就是声援一下她。
大家都是姓程的,肯定不能看她被邱木匠这个外姓人欺负啊。
程远拱手道:“大家伙都听到了啊,如果谁帮我找到销路,我就送3%的提成!”
如今修房子的人多,外村嫁进来的媳妇也不少。她们回娘家帮他拉生意就挺好的。
没好处人家凭啥帮你啊?
程澜和楚锦程对视一眼,这倒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立即就有人向程远问起了具体怎么操作。
七伯看向邱木匠,指着大门道:“我就不留你们了啊,请吧——”
邱木匠讪讪地走了。
他本以为村集体即便不站他,也会多少维护一下弱者。
而其他的乡亲也会看不过眼。毕竟程澜和楚锦程真的是太富了!
两个小年轻,尤其程澜还是个初中生,一年就能成万元户啊!
以前不都是穷的人统一阵线,斗富的人么?
程澜也没有理会他,她直接转身要回去继续做作业了。
她今天也学个乖,不是你愿意帮人,人家就会感激你的。
就是帮,那也是帮远叔这样拎得清的。
楚锦程跟着她进去,在堂屋道:“之前支书宣布分成的时候,还有人想四马分肥呢。”
四马分肥就是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资方红利大体只占了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这是53年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做法。
套用到他们这里,就是他俩加起来只占25%,其他的归村集体了。
程澜道:“看这情形也只有咱们自己先富起来再说了。”
楚锦程道:“你哪天盘货?”
“你姐姐刚出阁,缓缓吧。嗯,你4号的火车,最晚3号得上去。那2号吧!”
“好!”
2号盘货没什么问题,楚锦程、楚锦瑟还有吴老师一起上成都去。
人多,回程的货车只有一个空位捎不了。
得有两个人去坐车厢里。这三伏天的受不了。
而且楚锦程有钱,吴老师也有工资,就一起去买票坐长途客车了。
送走了他们,程澜到支部办公室给程昕打了个电话。
程昕道:“没事,那个军嫂还挺得力的。我看得过来!进货的事你也放心,我周末就料理了。那不是一次还有20元进么。还有四个军嫂帮忙打包,我就负责看着而已。我给秦柳也这么说的,让她待得住就多待几天。”
程昕帮忙进货满了三次之后,程澜一次给她20元。
四个打包的军嫂,一次各2元。
程昕确实只负责领着人去一家家的进货,然后盯着打包。
徐雷会安排一趟车给送到Q县库房。
既然她这么说了,程澜就给林家也打了电话,说明情况。
她要八月下旬等楚锦程回来了再回成都。
闫淑芬接的电话。她以为是因为林锦熙的关系便道:“你锦熙姑姑他们一家四口昨天就走了。你肖姑父只请了一周的假呢。”
人家小瞿刚回来就莫名其妙卷进这两口子的纷争里,第二天上午就打了恋爱报告交上去。
然后打电话催着女朋友赶紧来,也是在劳改农场认识的。
人一到又赶紧打了结婚报告,国庆就结婚。她昨天遇上都在批发市场买喜糖、喜烟了。
至于林锦熙到底有没有过想法,她不清楚。
但如果她一直都没有,估计妹夫这个节骨眼听说小瞿落实政策了回来了还是单身,也不至于那么激动。
林锦熙和小瞿年轻的时候确实谈过。
往前推十二年,他们就是大院里最般配的一对。
一开始是妹夫说他假期到了,要回去了。
是公爹让小姑子带着儿子、女儿一道回去的。
不然肖家还以为他支持小两口离婚,要帮着抢外孙呢。
他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让女儿想要好工作、提升阶层自己通过高考去获得。
林锦熙还不想走的,在这里一日三餐好吃好喝,碗都不用洗。生活费也一分不交,老爷子只能自掏腰包。
她说让肖昌伟自己回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