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晞不慌不忙,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她早有准备)拿出一份精简过的技术白皮书,双手递给顾老爷子:
“爷爷,这是我们对技术路径和潜在应用场景的初步分析。传统制造的优势在于工艺和数据积累,而智能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精准控制和预测性维护。我们的技术,并非取代,而是赋能。”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顾擎天和顾静娴,继续道:“例如在顾氏旗下的精密仪器厂,我们可以通过部署新型传感器和边缘算法,将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少百分之三十,大幅降低非计划停机带来的损失。初步的试点数据已经在白皮书附录里。”
她的回答不仅有宏观方向,更有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撑,显得极有说服力。
顾老爷子翻看着白皮书,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顾擎天微微颔首,开口问道:“技术是好技术,但研发投入和回报周期呢?实验室的运营,不能只靠概念和远景。”
这个问题更实际,关乎商业本质。
沈明晞早有准备,从容应答:“顾叔叔,实验室的运营资金由顾氏支持,但研发项目本身具备很强的商业化潜力。我们正在与几家潜在客户接洽,首个示范项目预计在六个月内就能产生直接收益。中长期来看,我们计划通过技术授权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盈利,目标是在三年内达到收支平衡,并开始反哺核心研发。”
她的财务规划清晰务实,既展现了野心,也考虑了现实。
顾静娴忍不住插话,带着点酸意:“说得倒是头头是道。不过明晞啊,这经商和管理,光有技术可不够,人情世故、资源整合,这些软实力,你一个刚出校门的女孩子,能应付得来吗?”
这话是在质疑她的综合能力,甚至隐含着她不过是倚仗顾淮之的意思。
沈明晞看向顾静娴,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眼神却锐利了几分:
“谢谢姑姑提醒。技术是我的根基,但并非全部。在创办晨曦科技和筹备实验室的过程中,团队管理、商务谈判、危机处理,这些我都亲身经历并学习了很多。或许经验不如姑姑丰富,但我相信,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
她顿了顿,语气不卑不亢:“而且,我相信淮之选择与我合作,看中的也是我们彼此能力的互补,而非单方面的依赖。”
她直接将问题抛回给顾淮之,也点明了他们关系的本质是“合作”与“互补”。
顾淮之适时开口,语气笃定:“明晞的能力,我从不怀疑。实验室交给她,我很放心。”
顾老爷子合上白皮书,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终于正式地落在沈明晞脸上,看了她许久。
餐厅里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半晌,老爷子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是好事。既然淮之信你,你就放手去做。顾家,不养闲人,但也从不亏待真正有能力的人。”
这话,像是一道赦令,也像是一种认可。
沈明晞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她微微躬身:“谢谢爷爷,我会努力的。”
这顿“家常便饭”的后半程,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顾老爷子甚至问起了她家里父母的情况,态度算得上和蔼。
离开老宅时,苏婉送他们到门口,悄悄对沈明晞竖了个大拇指,眼神里满是鼓励。
坐进车里,沈明晞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有些汗湿。
“表现得很好。”顾淮之握住她的手,指尖冰凉,他用力搓了搓,帮她取暖,“爷爷很少当面夸人。”
“他只是没反对而已。”沈明晞靠在他肩上,疲惫中带着释然。
“没反对,就是最大的认可。”顾淮之低笑,“恭喜你,沈总,正式通过顾家‘内阁’审议。”
沈明晞也忍不住笑了。这场没有硝烟的“家宴”,比她经历过的任何商业谈判都更耗费心神。
但好在,她赢了。
不仅赢得了顾老爷子事实上的认可,更向所有人证明,她沈明晞,有资格站在顾淮之身边,不仅仅是以未婚妻的身份,更是以合作伙伴、以未来家族一份子的身份。
顾家的大门,终于向她真正敞开了一条缝隙。
而她知道,要想真正融入并立足,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这第一步,她走得漂亮。
第46章 飓风前夕
联合实验室顺利运转,家族内部初步认可,沈明晞和顾淮之似乎步入了一段相对平顺的时期。两人各自忙碌,却又默契十足,感情在共同目标的滋养下愈发深厚。
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孕育于最平静的海面。
一个普通的周二下午,沈明晞正在实验室主持项目会议,顾淮之的助理突然神色凝重地敲门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沈明晞脸色骤变,立刻中止了会议,快步走向办公室。
几乎是同时,她的手机和办公室座机开始疯狂响起,屏幕上跳动着各大媒体和合作方的名字。
网络上,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标题触目惊心:
【惊爆!顾氏集团涉嫌财务造假,巨额资金去向成谜,证监会已介入调查!】
新闻里列举了多项“确凿证据”,包括几份经过“特殊处理”的财务报表截图,以及一些所谓的“内部人士”爆料,直指顾淮之在接手公司后,为粉饰业绩、推动转型,指使财务团队进行系统性造假,并将大量资金转移至海外空壳公司。
报道还“善意”地提醒,与顾氏关系密切的“晨曦科技及联合实验室”,其资金来源和项目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
顾氏集团股价开盘即暴跌,瞬间触发熔断。恐慌情绪蔓延,合作伙伴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情况,银行开始重新评估授信额度。
这已不再是针对沈明晞个人的小打小闹,而是一场旨在彻底摧毁顾淮之和顾氏的、蓄谋已久的金融风暴!
沈明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第一时间拨通了顾淮之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嘈杂而混乱。
“淮之!”沈明晞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我在公司。”顾淮之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冷静,甚至冷静得有些可怕,“情况比报道的更糟,有人里应外合。明晞,听着,实验室和你的工作室,立刻启动危机预案,切断所有与顾氏的非必要资金往来,保护好所有数据和研究成果,必要时候……可以发表声明,暂时撇清关系。”
他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保护她。
“不可能!”沈明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语气斩钉截铁,“这个时候我绝不会撇清关系!实验室是我们共同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再开口时,顾淮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明晞,这次不一样……”
“我知道不一样!”沈明晞打断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用最冷静的语气分析,“财务造假是重罪,对方既然敢这么做,肯定准备了看似完美的‘证据链’。你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是找到突破口,而不是腹背受敌!实验室和工作室不能乱,更不能成为攻击你的又一个靶子!”
她快速说道:“我这边会立刻稳住团队和客户,对外统一口径,强调实验室运营独立、财务透明,并保留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我会动用我所有的资源,帮你从外部调查消息来源和那些‘证据’的漏洞!”
她的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镇定与魄力。
顾淮之听着她条理分明的话语,心中翻涌的惊涛骇浪似乎被一股暖流抚平了些许。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她。她不是需要他时刻庇护的莬丝花,而是能与他并肩对抗风雪的橡树。
“好。”他没有再坚持,声音里多了一份依靠和信任,“内部我来处理,外部……拜托你了。”
“等我消息。”沈明晞挂了电话,立刻投入战斗。
她先是召集了实验室和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坦诚告知了情况,稳定军心,部署应对策略。随后,她亲自联系了几家关系密切且信誉良好的媒体,发布了简短而有力的澄清声明。
接着,她开始疯狂地打电话。打给哥哥沈明珩,动用了沈家部分隐秘的商业情报网络;打给之前在项目中结识的、有官方背景的技术专家,咨询这类财务证据可能存在的技术破绽;甚至打给了那位在慈善晚宴上为她解围的老夫人,委婉地寻求一些人脉上的帮助……
她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不知疲倦,目光锐利,将所有焦虑和担忧都压在了冷静的外表之下。
她知道,顾淮之此刻在顾氏总部,定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董事会的质询、股东的怒火、监管部门的审查、媒体的围堵……
他们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飓风中,为彼此,也为他们共同的未来,杀出一条生路。
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却仿佛笼罩在一片无形的阴霾之中。
沈明晞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依旧聚集不肯散去的记者,握紧了拳头。
顾淮之,撑住。
这一次,换我来为你遮风挡雨。
飓风已至,但他们,绝不退让。
第47章 风暴中的灯塔
顾氏总部,顶楼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顾淮之坐在主位,面对着董事们或质疑、或愤怒、或担忧的目光,以及电脑屏幕上那刺眼滚动的股价和负面新闻。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紧抿的薄唇和眼底深处压抑的风暴,泄露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淮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解释!”一位年长的董事拍着桌子,情绪激动。 “财务报告是经过层层审核的,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是不是你为了那个实验室和转型,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质疑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他淹没。
顾淮之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各位叔伯,我以顾氏继承人的名誉担保,财务造假,绝无此事。” “目前流传的所有所谓‘证据’,均系伪造。我已经让技术部门进行溯源和鉴定。” “至于资金流向,每一笔都有清晰记录和合规用途,稍后我会让财务总监向大家详细说明。”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是团结,是共同应对这场有预谋的恶意做空和诽谤!”
他的态度冷静而强硬,没有丝毫心虚和慌乱,这让一部分董事稍微安定下来。但质疑并未完全消除,毕竟,对方提供的“证据”看起来太具迷惑性。
会议在僵持中持续。顾淮之一边应对内部的压力,一边还要指挥团队应对外部的调查和舆论,分身乏术。
直到深夜,会议才暂时告一段落。董事们带着满腹疑虑散去,空旷的会议室里只剩下顾淮之和几位核心高管,以及屏幕上依旧惨绿的股价。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顾淮之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走到落地窗前。楼下依旧有记者蹲守,闪烁的灯光像是不怀好意的眼睛。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明晞发来的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
图片拍的是一份摊开的技术分析报告局部,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极其隐蔽的数据异常点,旁边是沈明晞清秀的字迹标注:「伪造痕迹,时间戳对不上,算法回溯存在人为干预漏洞。」
紧接着,又一条消息进来,是一个音频文件,沈明晞留言:「通过特殊渠道拿到的一段内部谈话录音,涉及对方收买关键人员的部分证据,已做技术处理,来源可靠。」
顾淮之瞳孔微缩,立刻将文件和录音转发给技术团队和律师,并附上指令:「按此方向,深挖!最快速度形成反证!」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觉到心脏重新开始有力地跳动。他拨通了沈明晞的电话。
几乎是秒接。
“还没休息?”他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透着一丝暖意。
“你不也一样。”电话那头,沈明晞的声音听起来也很疲惫,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怎么样?内部压力大吗?”
“还好,暂时稳住了。”顾淮之轻描淡写,不想让她担心,“你提供的线索非常关键,技术团队已经在跟进,很快会有结果。”
“那就好。”沈明晞松了口气,“我这边也联系了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发布一些客观的分析报道,对冲负面舆论。另外,哥哥那边也答应动用一些关系,帮忙施压,追查谣言源头。”
她像汇报工作一样,条理清晰地说着她所做的努力。没有抱怨,没有诉苦,只有冷静的行动和支持。
顾淮之听着,只觉得胸腔被一种滚烫的情绪填满。在他身处风暴中心,四面楚歌之时,她是远处那座最明亮的灯塔,穿透迷雾,为他指引方向,给他力量和温暖。
“明晞,”他低声唤她的名字,千言万语哽在喉咙,最终只化作一句,“谢谢你。”
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的不离不弃,谢谢你的……与我并肩。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沈明晞轻柔却坚定的话语:
“顾淮之,我们是一体的。你忘了求婚时说的话了吗?无论顺境逆境。” “所以,不用谢。我们一起面对。”
她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他有些干涸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