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暗箭难防
寒假在宁静与温馨中悄然流逝。年味散去,新学期伊始,沈明晞的工作室也正式挂牌成立,命名为“晨曦科技”。名字取了她名字里的“晞”字,寓意着破晓与希望。
工作室选址在离A大不远的一处创意园区,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初创团队除了沈明晞,还有项目组里志同道合的两位学长,以及一位她高薪聘请的资深技术顾问。一切都朝着预定的轨道稳步推进。
顾淮之也进入了更加忙碌的阶段。顾氏内部的权力斗争虽暂告段落,但企业转型的阵痛和外部市场的压力接踵而至,他常常需要出差,两人见面的时间又被压缩。
这天下午,沈明晞正在工作室里和团队成员讨论一个客户的技术需求,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是工作室的法律顾问王律师打来的。
“沈总,出事了!”王律师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焦急,“我们刚刚接到法院传票,‘星耀科技’起诉我们涉嫌技术侵权,剽窃了他们尚未公开的一项核心算法!”
沈明晞心里猛地一沉。“星耀科技”?她听说过这家公司,近两年在行业内势头很猛,以手段激进著称。她们工作室成立不久,业务都还没完全展开,怎么可能去剽窃他们的核心技术?
“具体什么情况?”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走到安静的会议室接听。
王律师快速说明了情况。星耀科技声称晨曦科技正在为某个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中,使用了与他们一项秘密研发项目高度相似的算法逻辑,并提供了部分所谓的“证据”,要求晨曦科技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巨额损失,并公开道歉。
“这根本是无稽之谈!”沈明晞蹙紧眉头,“我们的算法是独立研发的,有完整的开发日志和代码迭代记录!”
“我知道。但对方来势汹汹,而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起诉,很明显是想在我们起步阶段就进行打压。”王律师语气凝重,“我已经在准备应诉材料,但对方证据准备得很充分,至少表面上看很有迷惑性,这场官司恐怕会很难打,而且……非常耗时间和精力。”
放下电话,沈明晞靠在会议室的墙壁上,感觉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她立刻意识到,这绝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星耀科技背后,恐怕另有其人。是针对她?还是想通过打击她,来间接影响顾淮之?
无论是哪种,对方这一手都极其阴毒。官司一旦缠身,无论输赢,都会严重消耗晨曦科技本就有限的资源,损害刚刚建立起来的声誉,甚至可能让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团队成员显然也听到了风声,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担忧。
“明晞,怎么办?” “我们怎么可能侵权?这分明是诬告!” “是不是……顾总那边……”有人欲言又止。
沈明晞深吸一口气,站直身体,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大家别慌。清者自清,我们没做过就是没做过。王律师已经在处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现有的客户和项目进度,不能自乱阵脚。”
她迅速做出部署,安排人员配合律师收集证据,安抚客户情绪,同时要求技术团队对所有代码和开发文档进行再次梳理和备份,确保万无一失。
处理完这些,她独自一人回到办公室,关上门。刚才的镇定是强装出来的,此刻只剩下疲惫和愤怒。她拿出手机,下意识想打给顾淮之。他现在应该在国外谈一个重要的合作。
手指在拨号键上悬停片刻,她又缓缓放下了。
不行。不能事事依赖他。这是他曾经面对的战场,而现在,也是她的。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去,她还有什么资格谈与他并肩?
她必须自己解决。
沈明晞重新坐回电脑前,眼神变得锐利。她开始调动自己所有的人脉和资源,不动声色地调查星耀科技以及其背后的资本关联。她要知道,这支暗箭,究竟来自何方。
同时,她亲自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态度强硬的声明,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布,表明晨曦科技坚决应诉、维护自身权益的立场。
夜幕降临,工作室的人都陆续离开了,只剩下沈明晞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她对着电脑屏幕,梳理着收集到的零星信息,试图拼凑出背后的真相。
就在她凝神思考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门推开,顾淮之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在看到她时瞬间柔和下来。
“你怎么回来了?”沈明晞惊讶地站起身,“不是说明天才……”
“听说这边有点麻烦,提前结束了谈判。”顾淮之走进来,将外套随手搭在沙发上,走到她面前,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眉头微蹙,“事情我都知道了。别担心,我已经让集团的法务部介入,他们会协助王律师。”
沈明晞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眉宇间的倦色,知道他定然是日夜兼程赶回来的,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酸涩。
“我可以自己处理。”她坚持道,声音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委屈。
顾淮之叹了口气,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我知道你可以。但我舍不得看你一个人扛。”
他顿了顿,声音冷了几分:“至于星耀……和背后的人,我会查清楚。敢动你,就要付出代价。”
靠在他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他无条件的支持和维护,沈明晞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她没有再拒绝他的帮助。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依赖,而是信任,是他们在各自战场上拼搏时,给予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暗箭难防,但她并非孤身一人。
而射箭之人,必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夜色,更深了。
第39章 联手反击
顾淮之的介入,让局势瞬间变得不同。
顾氏集团顶尖的法务团队连夜与王律师汇合,对星耀科技提出的所谓“证据”进行了逐条驳斥和反证。同时,顾淮之动用了自己的人脉网络,开始深挖星耀科技及其背后资本的真实意图。
沈明晞也没有闲着,她带领技术团队,将独立研发算法的全过程、包括每一次头脑风暴的会议纪要、代码的版本控制记录、甚至早期的一些草稿纸都整理成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两天后,晨曦科技官方发布了沈明晞亲自拟定的声明,态度强硬,逻辑清晰,并附上了部分关键证据的摘要,直指星耀科技诬告,并表示将反诉其商业诽谤。
这份声明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星耀科技脸上。原本一些观望的业内同行和客户,开始倾向于相信晨曦科技。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三天。
顾淮之将一份调查资料放在了沈明晞面前。资料显示,向星耀科技提供所谓“内部消息”并怂恿其起诉的,是一个与顾静娴关系密切的中间人。而星耀科技近期的几笔大额资金注入,也隐约指向与顾家旁系有关联的海外账户。
果然是他!顾静娴!或者说,是她代表的那些不甘心的顾家旁系。
他们不敢再直接对顾淮之出手,便将矛头对准了看似是顾淮之“软肋”且根基尚浅的沈明晞,想通过打击她的工作室来挫伤顾淮之的锐气,甚至让他分心。
“呵。”顾淮之看着资料,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他的眼神变得危险而锐利,像是蓄势待发的猎豹。
“你打算怎么做?”沈明晞问。她虽然愤怒,但更担心顾淮之因此与家族内部彻底撕破脸。
顾淮之看向她,眼神柔和了些许:“别担心,我有分寸。这次,不会只是小打小闹。”
他没有直接对顾静娴发难,而是采取了更精准的打击。
顾淮之动用其在资本市场的能量,开始对星耀科技及其背后的资本进行狙击。同时,他将收集到的、关于几位跳得最欢的旁系叔伯在过去项目中一些不甚光彩的操作证据,巧妙地“泄露”给了顾老爷子和几位中立派董事。
一时间,星耀科技股价大跌,融资受阻。而顾家内部,那些旁系也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来自家族内部的质询和压力,再也无暇他顾。
施加在晨曦科技身上的压力,瞬间土崩瓦解。
星耀科技顶不住内外交困,主动提出撤诉,并私下表达了歉意(虽然毫无诚意)。这场来势汹汹的官司,不到一周时间,便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草草收场。
危机解除,工作室恢复了正常运营,甚至因为这次事件,反而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算是因祸得福。
晚上,顾淮之在别墅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算是庆祝。
“这次,谢谢你了。”沈明晞举起酒杯,真心实意地道谢。如果没有顾淮之,她或许最终也能赢,但过程定然会更加艰难和漫长。
顾淮之与她碰杯,眼神深邃:“我们之间,不说这个。而且,这次是我连累了你。”
“谈不上连累。”沈明晞摇摇头,目光沉静,“既然选择了你,这些明枪暗箭,我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然:“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让我看清了,你的战场是什么样的。”
顾淮之看着她眼中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燃起的斗志,心中悸动。他放下酒杯,握住她的手:“怕吗?”
沈明晞回握住他,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怕?我的战场,也不太平。正好,比比看谁先搞定自己的麻烦?”
她的笑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带着一种混合着柔美与坚韧的独特魅力。
顾淮之忍不住倾身,吻了吻她的唇:“好,那就比比看。”
这一次的危机,非但没有成为两人关系的阻碍,反而像一块试金石,检验了彼此的信任与能力,也让他们的联结更加紧密。
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可以托付后背、并肩作战的战友。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预示着永不停止的竞争与暗流。
但屋内,灯光温暖,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是对未来的无限信心与期待。
联手反击,初战告捷。
而他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第40章 破晓
星耀科技风波的迅速平息,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特定的圈子里漾开了涟漪。“晨曦科技”这个名字,连同其年轻而硬气的创始人“沈曦”,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有人欣赏其技术实力和应对危机的魄力,也有人暗自揣测其与顾氏继承人之间那层讳莫如深的关系。但无论如何,工作室算是初步在业内立住了脚跟。
沈明晞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沉潜。她深知,一时的关注源于话题,长久的发展则必须依靠过硬的技术和口碑。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项目执行和团队打磨中,对待每一个客户、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顾淮之那边,经过一轮内部清洗和外部狙击,地位更加稳固。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顾氏的转型计划,将资源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倾斜,动作频频,引得市场瞩目。
两人各自在事业上高歌猛进,见面的时间依旧被压缩得可怜。但这一次,谁也没有抱怨。因为他们都明白,对方正在为自己、也为他们共同的未来奋力拼搏。
这天,沈明晞接到了一个大客户的实地考察邀约。对方是一家国内顶级的智能硬件制造商,正在寻找核心算法的供应商,如果合作达成,将是晨曦科技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考察地点安排在客户位于邻市的研发中心。沈明晞带着核心技术人员,提前一天抵达。
晚上,她在酒店房间里最后一次核对演示材料和数据,手机屏幕亮起,是顾淮之发来的视频请求。
她接通,屏幕上出现他略显疲惫却带着笑意的脸。背景是他办公室的落地窗,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
“准备得怎么样了?”他问,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磁性。
“差不多了。”沈明晞将摄像头转向摊满资料的桌面,“有点紧张。”
这是她独立创业后,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考。
“紧张什么?”顾淮之轻笑,“你的能力,我从不怀疑。记住,你是去提供解决方案的,不是去祈求合作的。拿出你当初在顾家老宅面对我姑姑时的气势来。”
他的话像是一剂强心针。沈明晞忍不住笑了:“那能一样吗?”
“本质上一样。”顾淮之目光专注,“都是展示你的价值和底气。”
两人又聊了几句,顾淮之那边似乎有人敲门,他对着屏幕说了声“等我一下”,便暂时走开了。
沈明晞看着屏幕上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背景,心里却觉得无比充实。即使相隔两地,忙碌不堪,他们依然能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支持。
过了一会儿,顾淮之回到屏幕前,手里多了一个平板电脑。
“给你看个东西。”他操作了几下,将屏幕共享过来。
平板上显示的是一个复杂的商业计划书概要,标题是《“晨曦-顾氏”联合创新实验室筹建方案》。
沈明晞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