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她能有多大能耐
作者:非木非石
文案:
高奉钧听说宋羡好要请他吃饭,冷哼了声,“居心不良,蛇蝎心肠,不去。”
旁人也在旁附和:“不去也好,免得被她算计。”
谁知不久之后,旁人一再提醒:“钧哥,她完全就是在算计您,她居心不良,她蛇蝎心肠。”
高奉钧却道:“说什么呢,叫嫂子。”
内容标签:轻松美强惨万人迷
主角:宋羡好高奉钧
配角:若干
一句话简介:兵者,诡道也。
立意: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1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宋羡好要请高奉钧吃饭,摆明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再者说,高奉钧拢共也没和宋羡好打过几回照面,于公于私,两人都是八竿子打不着,实在攀不上交情的关系,请谁吃饭,也实在都请不到他。
不过,宁北这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宋羡好一介女流之辈,那花边新闻,高奉钧还是有所耳闻的。
尤其半年前,也不知宋羡好用了什么招数,把两个身份不简单的大男人迷得神魂颠倒,其中一个纵酒后,当街堵了约会回来的宋羡好,宋羡好自然没舍得揍,上来一拳就揍旁边那男的。
后来两个大男人拳脚相向一番,揍了彼此一个鼻青脸肿,马路都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交通堵塞瘫痪了一晌午。
临散场,先动手那个还扶着豪车,叉了腰声嘶力竭——“好好,这事儿我不赖你,你就跟我说,是不是他先勾引的你?”
到底谁先勾引了谁,谁后勾引了谁,坊间版本好几个,至今还是宁北茶余饭后的最佳悬疑话题。
是以,高奉钧对宋羡好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直停留在——
高奉钧绞尽脑汁想了想,终于想到一个既能彰显他自己喝过墨水,又颇为贴切的名词儿来形容她——美女蛇。
且是鲁迅先生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头,那极具迷惑,极其危险,万一半夜里喊你名儿,千万不能回头不能答应的——美女蛇。
由此可见,这高奉钧对那宋羡好的印象,这辈子都够呛能好。
高奉钧好歹也算半个书香门第出身,爱惜名声爱惜得紧,自然连宋羡好的边儿,都不想挨。
于是想都没想,冷哼了声,“居心不良,蛇蝎心肠,不去。”
不知怎的,沈光阳在等回复期间,倒是很像那么回事儿似的,先手心出汗,紧张上了。
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不去也好,免得被她算计。”
这话高奉钧就不爱听了,掀了掀眼皮子,“就她?那还不至于。”
什么类型的美女,他高奉钧没见过。
自从脸上开始用科技,这美女就如同雨后的春笋,看得人眼花缭乱,千篇一律。
且,就算抛开科技脸不谈,只论妈生底子好的姑娘,兹要是他愿意,亦是不缺的。
不过,高奉钧却不是个肤浅,过分看重美貌之人。
前头也说了,高奉钧算半个书香门第,为何算半个呢?
是因为沾祖宗的光,娶到高奉钧的母亲。
他母亲乃大学教授,专攻史学,他曾外祖父在世时,镇子里第一所学校,都是他仗义疏财才顺利办起来的。
实在是功德一件。
这商人走南闯北做买卖,和形形色色的人混成一片,鱼龙混杂,但到了一定的层次境界,就开始讲究一个“文化底蕴”。
高贤平恰好在追求“文化底蕴”之时,遇到了高奉钧的母亲蒋依秋。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儒释道贾”,古之四民,惟儒最贵。
虽然如今没了那封建糟粕的阶级言论,但几千年来受文化影响,儒家学子总有些看不上商贾之辈。
想当年,高贤平又争又抢的时候,可没少让老岳父为难,如今想起来都是两把辛酸泪……
“高贤平娶了蒋依秋,名声不知道好了几个档次,还委屈上了?”
“那倒没有,实际上,高贤平特别惧内。”
宋羡好点点头,“那倒也是,惹谁,都不能惹懂历史的,不好惹。”
旁边之人沉吟了半晌,“所以这个高奉钧,真请?”
宋羡好瞧过来,“嗯呢,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你怕什么?你不是说,在家足足打了半年游戏?”
作者有话说:
----------------------
二非:悄悄开文了
第2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像宋羡好这种,从小到大被规训出来,上学的时候勤奋好学,步入江湖,眼里又只有怎么站稳脚跟怎么争权夺利的女孩子,在高奉钧看来,可不就得是蛇蝎心肠。
说她蛇蝎心肠都说轻了,倘若宋羡好在场,一定教他再多骂两句,比如“削尖了脑袋,天天想着怎么往上爬”啊,又或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
宋羡好就喜欢癞蛤蟆,因为青蛙只知道“坐井观天”,而癞蛤蟆却“想吃天鹅肉”。
说明癞蛤蟆长得丑,却很有野心很有想法;青蛙长得好看,只知道坐吃山空。
是以,宋羡好对高奉钧截止目前为止,根深蒂固的印象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皮囊出众,实力不行。
实在是个,画上的春牛——中看不中用。
要不是看他家世好,宋羡好才懒得搭理一个天天只知道打游戏,只知道浪费生命的蠢货。
一个人成功的秘诀,源于会投胎,这句话套在高奉钧身上,简直不要太贴切。
魏叔一边开车,一边做宋羡好的思想工作,“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能这么说,脸上更不能表现出来,高老爷子这些年实在低调,关于高奉钧到底是个什么人,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所以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
“再者,咱们毕竟有求于人。”
顿了顿又道,“二十几年前,高老爷子在宁北风头正盛的时候,走到哪里,都牵着这个宝贝孙子,我倒是见过一回,别人家四五岁还只知道招猫逗狗,高家的孙子就学会在酒桌上推杯送盏了……不过我那时候就是个端茶倒酒的,这一晃都二十余年。”
宋羡好噗嗤一声笑了,“四五岁就开始推杯送盏,瘾真大,这高奉钧真是个人中龙凤。”
这人中龙凤,果然比寻常男子有个性,宋羡好一个姑娘家主动约他吃饭,竟然临时变卦,不赏脸。
请人吃饭不赏脸也就罢了,老天爷也过来插一脚。
来得时候晴空万里,眼下这会儿妖风四起,乌云密布。
宋羡好这次请高奉钧吃饭,可是很给他面子呢,提前两天,特地预约了“知味观”的二楼雅间。
众所周知,时至今日,在国内古香古色仍旧是主流审美,凡是这种名字这种风格的,一般价格都会比较贵。
只是没想到,她从晴空万里,等到乌云密布,却等来一句——“高奉钧那边回话了,说天气不好,来不了。”
这敷衍搪塞的理由,宋羡好听罢忍不住被气笑。
“来不来跟天气有什么关系,开车来,又不是让他淋雨跑着来?”
“这,这谁知道啊……”
宋羡好说:“估计正发愁找不到合适又委婉的理由,老天爷就送来了一场雨,现在指不定有多高兴呢……”
既然高奉钧不来,也没有强人所难的道理。
雅间儿的菜一筷子没动,直接撤了。
宋羡好顺着游廊走到一楼后花园,人烟罕迹之处,望着深秋不断落下的冰冷雨水,吹了好半天冷风,才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
夜深人静,酒楼宾客开始散场,宋羡好略显茫然,如是感慨:“魏叔,你看,没人请客吃饭,说明没人给面子,吃饭请不来人,也是没面子……你说,是前者更没面子,还是后者更没面子?”
魏叔沉默了会儿,只能开解宋羡好,“世人向来看人下菜,锦上添花的时候,能挤破门槛,一要雪中送炭,往往无人问津……如今宋总公司出了事儿,虽然瞒着,估计外头早就流言蜚语了,别人不敢吃咱们请得饭,也在情理之中,各有各的难处,实在不必往心里放……”
“况且,咱们和高奉钧本来就不熟。”
魏叔不提这茬也就罢了,一提这茬,宋羡好又想起这半年来,体味了太多落井下石,人情冷暖。
她眉尾上翘,语气轻浮,笑吟吟调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四圣六凡为刍狗,都是狗啊都是狗……”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自从宋福泉公司资金出了问题,宋羡好的少年锐气也跟着大大受挫。
经常是天不亮就出了门,晚上披星戴月着回来,一日比一日清减。
高奉钧也是先婉拒了宋羡好的饭局,才听闻宋家生意上出了问题。
这天沈光阳并几个发小到高家做客,晚餐结束时间尚早,有些无聊,就去三楼棋牌室打麻将。
伴着哗啦啦麻将声,话题从五月份一起到牧云山居摘樱桃,算起来他们几个已经有数月未见,聊到陈家老爷子觉得生意难做,最近日日勤学练书法,还以长辈身份压着他们买字,委实有些不要脸。
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聊到宋羡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