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车的是桑以宁,秦莫坐在了副驾,因而温浅和季辞坐在了后排。
——
因着节假日的关系,国道上车辆变得很多,速度被压下去跑不快。
直到下午三点二十分,车辆才行驶到了四背山山脚。
山脚有桑以宁定的民宿。
四背山海拔比崖台自然保护区要高很多,也冷很多,海拔刚上去车窗上就聚了水汽。
打开车门,能感觉到冷冽的空气顺着衣服间隙溜进去,冻得人一哆嗦。
在去民宿之前,都拿了厚衣服穿在外面。
桑以宁看了眼时间,她倒是料到了假期会堵车,只是比她预想得还晚。
“我们今天没有行程安排,就在民宿里住着,明天再上山。”
车子停在了不远处的统一停车场,四人推着行李步行到了民宿。
民宿不大,却修的很有特色。
围墙是各种形状的石头堆起来的,房屋有三层,在外墙上也嵌了许多偏小的石头。
顺着围墙走下去,很快到了白色的栏杆大门,大门旁是木质的招牌——匠月客栈。
正是节假日期间,栏杆门没有关上,大大方方敞开着迎接各地赶来的游客。
门口两边的墙头还插着红色的国旗。
桑以宁确定着客栈名称,带着其他三人往里而去,“这个客栈超有名的,我在网上一搜,它在推荐首位。”
“因为它的外形吗?”秦莫问。
桑以宁转头卖了关子,“到房间里你就知道了,绝对值回房价。”
民宿没有酒店麻烦,没有收押金也没有七七八八的手续,四人很快到了三楼的房间。
进了房间,温浅才知道桑以宁为什么这么笃定这个地方值价。
房间极为亮敞,巨大的落地窗透了阳光进来,洒在木质的地板上。
窗外的景色瞬间吸引了温浅的注意,她将行李留在了原地,走到了窗户边。
透明干净的玻璃外,是左右两座高山,山上的树叶已经全都黄了,还有一部分透出了红色。
两座山山脚的中间,是一条蓝色清澈的河流,从远处蜿蜒流经过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
而在山顶中间,是一座雪山顶,巍峨耸立在远处。
“哇,这也太美了叭,简直比网上说得还要值。”
桑以宁走了过来,人趴在了玻璃上。
四背山比周围的山脉要高,所以即便是在山脚,也能从高处俯瞰其他山脉。
“我运气真是太好了,原本这个客栈要提前一个月订才订得到,结果我一刷新,正好有人退了房,就被我捡了漏。”
落地窗一侧放了不大的米色地毯,地毯上放了两个不规则的沙发块。
温浅躺了上去,很快陷到了柔软的包裹中。
玻璃外阳光微微的热度传过来,令人十分舒适,“以宁,这里有沙发可以躺着看,你要不要过来?”
“要的要的。”桑以宁也走了过来,躺下去之后还不忘拿出手机拍照。
温浅什么也没做,只闭上眼静静躺着。
这里出奇的安静,听不到城市里的车流声,也没有繁杂的人际关系。
一切都变得简单和纯粹。
大约过了二十来分钟,在温浅快要睡着的时候,桑以宁拍了拍她。
“浅浅。”她嘻笑着,“你给我拍几张照片呗。”
温浅睁开眼,“好。”
——
翌日早上七点。
阳光刚冒了头,桑以宁的闹钟就不知疲倦得响了起来。
和大学时候一样,闹钟叫不起来桑以宁,但是把温浅叫醒了,她也就起得来了。
本睡得迷迷糊糊的桑以宁,在开水龙头的时候没注意冷热水。
冰冷刺骨的凉水激得她瞬间清醒了。
四人收拾好出了门,开了车到了游客中心。
桑以宁在游客中心买了四根登山手杖,每人发了一根,然后带着他们去往观光车的乘车点。
看着四人轻装出行,温浅有些疑惑,“我们就这样去爬山,装备是不是简陋了一点?而且不是还要露营吗?不用带帐篷那些?”
“这是开发了好多年的景区,上山的路修的规规矩矩的,一根手杖足够了。”桑以宁答道,“我们是要露营的,但是半山腰有景区搭的帐篷营地,我国庆前就定好了。”
温浅了然,“那是开发得挺完全的,比起崖台野生动物园,基本设施要好太多了。”
时间刚到八点,观光车发了车,顺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将四人载到了徒步的起点。
下了车,比山下更冷的空气袭来,呼吸之间已经隐隐见了白色雾团。
各类树木叶片繁茂,黄红色的树冠层层叠叠,遮住了远处上山的路。
“我简单讲两句。”桑以宁在入口处站定,清了清嗓子,“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登顶牛背山看雪,保底也必须到山腰的帐篷营地,大家清楚了没有?有没有信心?”
她的声音不小又气势十足,引得同车的其他旅客侧目。
温浅很配合接了话,“清楚,领队。”
“非常好。”桑以宁又看向季辞和秦莫,“你们俩呢?反馈在哪里?”
秦莫咧嘴笑着答道:“好的,领队。”
三人将目光转向季辞。
季辞:“......我知道了。”
发表完豪言壮语,四人杵着登山手杖开始往上攀爬。
大概是为了方便管理,景区路线规划很单一,只有一条大概三人宽的山道。
山道对面是崖璧,裸露的石头被水汽沁湿,再上方是茂密的丛林。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从山顶流下的湍急河水。
冰川融化后的水带着明亮的蓝色,又因为流得湍急,打在岸边的大石头上,变成白色的急流。
如桑以宁所说,景区开发得很完善。
每到一处景点便可以停下来观光和休息,路边设有补给站,有热食和热水。
顺着商店往前走还能到盘山公路的站台,不想爬了还可以直接坐观光车上去。
走过三四个景点后,便到了牛背山中部。
“浅浅,你看河对岸。”桑以宁拉了拉温浅的手,“看到了吗?有好几只猴子。”
“我看到了。”温浅又指了指商店旁边,“那边也有。”
桑以宁见到商店旁的猴子之后,直接小跑了过去。
景区的猴子不怎么怕人,见人就伸手要吃的,拍照也不躲镜头。
告别猴子繁多的区域,四人又开始往上前行。
徒步的路线很长,足有12公里,大约需要七个小时才能爬完到山顶。
日头走到了正顶上,四人都还没有走到山腰。
幸好盘山公路边有开设餐厅,于是午饭便随便解决了。
下午两点终于是到了山腰的帐篷营地。
核实了订房信息,桑以宁一进帐篷就扑到了白色的被子上。
早上在入口处的豪言壮语,此刻变成了瘫软的泥巴。
“你这是走不动了?”温浅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下午还往上走吗?”
桑以宁滚了一圈,肯定答复着,“当然要去,走不动我们坐缆车上去。”
帐篷的入口没有放下来,温浅看着眼前云雾萦绕的景象,觉得很是放松。
“下午我不上去了,我上周感冒刚好,山顶太冷了。”
“啊?”桑以宁坐了起来,“来都来了,不去山顶看雪多可惜。”
她说着又叹息着:“但你感冒刚好,确实也不合适去太冷的地方,万一又感冒就麻烦了。”
“嗯。”温浅应着,“你们去就好,这里的景色很美,我在这里看看就成。”
说到这个,桑以宁来了兴致,“这个帐篷营地正对着山下的云海,再远一点就是雪山群。”
温浅目光落向远处白色的山头,“你很会选地方。”
桑以宁歇了半小时就爬了起来,从附近商家租了三套厚重的防寒设备。
跟温浅短暂告别后,杵着登山杖带着另外两人往山顶而去。
营地只留了她一人。
帐篷旁边有景区准备的小凳子和矮桌子,桌上放了装着碳火的小炉子。
她叫了工作人员过来点燃炉子,又将茶壶放上去慢慢烧着。
山腰这块空地毫无遮挡,阳光直直落在她身上,没一会儿,就将寒气驱散得七七八八。
不知从何处的风吹来,将云海搅动得翻涌。
大片的白色云海反射着阳光,有些刺眼让人无法长时间直视。
她正抱着热乎乎的茶水,沉浸式享受着美景,旁边有了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