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胡同里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东边月亮圆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699 K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4:58

  罗雁偏过头看一眼,心里觉得不够暖和,从他房里翻出件大棉衣给他盖上。

  做件好人好事,再对着空气拳打脚踢。

  刘银凤从外面回来,一看这情形,忍不住:“怎么不在床上睡。”

  罗雁附和:“就是,找罪受。”

  刘银凤无奈摇头,从柜子里数出十个鸡蛋:“你赵阿姨身体不舒服,妈妈去坐一坐再回来。”

  罗雁嗯一声,又想起来:“刚刚王阿姨来找您,但没说是什么事。”

  刘银凤也琢磨着会是什么事,提着竹筐出门去。

  拐过影壁,她顿住脚步惊喜道:“三妹到啦,怎么没叫建军去接你,这大包小包的。”

  郑三妹从老家来一趟京市不容易,中途得经过二十个城市,遇上天气不好路途就耽搁了,给报的时间自己也说不准。

  她道:“车到早了。”

  刘银凤帮她搭把手,又喊着:“红玉你快看是谁来了。”

  李红玉本来在院子里瞎跑,听见叫自己的名字回头看,手臂伸得长长的跑过来:“妈妈妈妈妈妈!”

  这叫的,刘银凤都跟着眼眶一红,更别提孩子是郑三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说的都是些方言。

  刘银凤听不懂,但不耽误她安慰两句。

  不过她急着办事,也不夹在人母女团聚的中间,看一眼手表抓紧走。

  倒是罗雁跟人家聊了好些。

  她是听见声音院子里的声音探出头看的,认出是谁:“嫂子到啦。”

  不好说来了,显得人家像是外头的。

  丈夫寄来的几封信里,都说罗家兄妹对女儿很是照顾。

  郑三妹投桃报李,从包里掏出一大袋柿饼:“自家晒的,不值什么钱。”

  谁没缺衣少食过,能送吃的那都是大礼了。

  罗雁没推让,拿出一块咬一口:“比在店里买的甜。”

  郑三妹:“乡下东西,你不嫌弃就好。”

  又低头看扒拉着自己大腿的女儿,摸摸她圆润的小脸蛋。

  罗雁看着都替她欢喜:“红玉一早就在等妈妈了。”

  郑三妹无端叹口气:“来一趟首都不容易,大队说这边不同意不给开证明。刚刚下火车就查我,差点又给我拧回去。”

  罗雁知道现在管得严,但她接触过最多的外来人口是大学同学们。

  学生们往来畅通无阻,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种阵仗。

  她道:“待会是不是还得去街道登记?”

  郑三妹:“这我还真不知道,得等建军下班回来。”

  又说:“最多到正月十五,我肯定得……”

  后半句她不说是怕惹孩子哭,但罗雁听得出意思:“我听说现在有结婚证能办户口?”

  别看郑三妹人在外地,对这些知道得比她多:“建军是离婚才回城的,别说我俩现在打不了结婚报告,就是开得出,户口政策也落实不下。”

  这些知识罗雁用不上,很多也只是道听途说,嘴巴微张:“好麻烦。”

  麻烦,意味着从千丝万缕的线头里抽丝剥茧。

  但现在是压根连方向都找不到,由不得郑三妹不叹气。

  罗雁最不擅长安慰人,只好又哑巴了。

  正好李建军接到消息早退回家,喊一句:“秀秀。”

  嗯?谁是秀秀?

  罗雁还左右看两眼找,发现是郑三妹答应了,心想怎么这么好的名字不拿出来用,怪可惜的。

  但这并非郑三妹的大名,而是他们夫妻间独有的称呼。

  她看到丈夫也高兴,说:“不是让你下班再回来。”

  李建军:“我……”

  我什么?罗雁耳朵支起来,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该杵这儿听的,打个招呼回家,坐下来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笑。

  罗鸿醒来就看到这一幕。

  他搓着眼皮醒醒神:“捡钱了?”

  罗雁被哥哥吓到,肩膀跟着抖一下,没好气:“你说话之前能不能让人有个心理准备。”

  罗鸿:“看你怂的。”

  他说着话要起身,结果忘记躺的不是床,使劲的方向不对,整个人在地上滚一圈。

  罗雁幸灾乐祸:“该。”

  她眼睛盯着书,善良地伸出援助之手。

  罗鸿就势打一下妹妹的手,自己撑着站起来,把也掉在地上的衣服捡起来拍拍:“你倒是给我拿件旧衣服盖。”

  罗雁:“下次冻死你!”

  哎呀,罗鸿丢给她一个红包:“我人好,以德报怨。”

  这个红包是回礼,有些省事的人家会直接用来代替喜糖。

  罗雁不用拆开也大概猜得出里面有多少,说:“一毛钱,你讲得像是一百块。”

  还一百,给她美的。

  罗鸿随口:“等你结婚我给你随。”

  罗雁瞪着大眼睛:“我结婚你就给一百?”

  哟呵,现在都开始研究起嫁妆有多少了。罗鸿给自己倒口水喝:“放心,最少给你加个零。”

  又好奇:“班里有没有跟哪个男同学走得近一点?”

  罗雁摇摇头,翻一页书:“有你会不知道?”

  也是,罗鸿:“将来你谈对象,记得拎回来让我看看。”

  又不是菜市场买鸡买鸭,罗雁撇撇嘴:“你先操心操心自己。”

  罗鸿:“小小年纪,别跟妈学。”

  妈妈有时候是爱念叨两句,说得多确实叫人不高兴。

  罗雁:“她在家时间多,闲着不就想带孩子了。”

  罗鸿:“欸,我昨天看到秀娟阿姨在胡同口卖炒瓜子,让妈也去摆个摊呗。”

  罗雁:“摆也就一个月,还不如找个长久的营生。”

  一说这个,罗鸿不自觉摆弄桌子上的东西:“你说,怎么就没有父母顶替子女工作的?”

  罗雁:“我估计全市就你一个人琢磨这件事。”

  又瞪大眼睛看他:“你想干嘛?”

  现在车行的生意还得靠罗鸿在厂里走关系,他短期之内肯定还得待着,但时间一长的事谁说得清楚。

  他道:“不干嘛,你放一百二十个心。”

  罗雁狐疑看他一眼:“反正你自己看着办。”

  她愿意把钱借给哥哥做生意是出于兄妹之情,压根没想过他真能挣多少钱,哪怕看到钞票也只当是个添头,骨子里还是觉得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最好。

  稳定,踏实。

  人活一辈子,能实现这四个字已经远胜许多。

  可这完全是罗雁的个人之见。她知道和哥哥完全无法达成一致,也明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是不可能的。

  事不可为,何必庸人自扰。

  将来天塌下来,也是大家一起顶着。

  罗雁自觉前途一片大好,还挺乐观地想:等我毕业,怎么都兜得起。

  罗鸿不知道妹妹想得这么远,自顾自剥着花生,很快就一桌子全是壳。

  罗雁觉得他嘎嘣嘎嘣的像是老鼠,抬起头:“红玉妈妈刚刚送了柿饼,你吃点那个。”

  罗鸿继续嘎嘣嘎嘣:“总算到了,建军天天盼着。”

  母女分离,夫妻何尝不是。

  罗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一家团聚。”

  罗鸿:“难,不过要是肯花大钱的话也不是没机会。建军攒着呢,但他自己现在都没转正,还得花上几年。”

  又感慨:“他小时候怂了吧唧的,这事做得算爷们。”

  说实话,离婚回城的人太多,能做到像李建军这样有情有意的可没几个,手脚快一些的再娶都揣上老二了。

  但事情都有两面,李建军牺牲的是姐姐的利益。

  罗雁推己及人,觉得如果是哥哥结婚之后也这么做,那么自己一定特别伤心。

  她光想想就叹气,把书往后再翻一页:“咦,有个纸。”

  说着话用手先把纸条挡住,唯恐冒犯别人的隐私。

  这句话唤起罗鸿的记忆,他腾出嘴:“对,三方说有道题让你看看,我差点忘了。”

  有问题,就证明书看进去了。

  罗雁很是欣慰,但还是先放一边:“我晚点再看。”

  罗鸿:“嗯,写好放餐桌上,明天我上班拿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2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2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胡同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