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华梅还是选择了报名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在八月底,不管有没有入围,趁热打铁,去完回来刚好国庆档在国内上映。
这些幕后的事情就不关赵珺的事了,她被喊去给惜春补拍了一组拜佛的镜头,为了和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的结局对照。
本来以为拍完就没她多大事了,没想到,谷熙给赵珺抢来了一个大饼。
为了宣传这一版《红楼梦》,导演组本来还计划拍一个纪录片,分很多集,主要讲讲清朝贵族生活、大观园的结构、红楼梦美食图鉴什么的。
在《红楼梦》播出之前陆续放出来预热。
谷熙力压群雄,在亲妈的帮助下抢来了其中好几集给赵珺配音、出演,一是以惜春画画为展开,游览大观园全景,这个就有上中下三集。
二是宁荣两府的亲戚关系解析。
三是贾府周围景点、主角们出府去过的地方介绍。
第一个选惜春做配音挺好的,很正常。但是演画画那一段的不是赵珺这个小惜春。一方面是谷熙的努力、大惜春还在拍戏没拍完,另一方面是赵珺的台词比大惜春更好。
在京城读了几年幼儿园,赵珺普通话更标准,也能讲京城口音——虽然贾家是金陵人。
第二个选惜春也挺合适,因为她长期在荣国府生活,但其实是宁国府人。
第三个,主角们外出离开贾府基本上都是去寺庙庵堂,这个给惜春讲也挺合适。
都是让赵珺来配音很正常不奇怪,但又不是一定要选她的程度,能全部拿下来确实是谷熙发力了。
赵珺很快完成了出演的部分,她只要拍引入就行了,后头的纪录片用不着她管,等后期才需要她配音。
完成拍摄,在等后期制作的时候,赵珺难得空闲,现在她既没有戏拍,又没有正在上映的片子,只等着一部戏一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了。
《横冲直撞》是赵珺第一次饰演一番,这也让她的职业生涯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管《横冲直撞》票房怎么样,有没有拿奖或者入围,总之如果不是赵珺实在没戏演,连续扑几部剧,她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一直演角色的童年,除非童年戏比成年多。
客串一下演小女孩可以,但还和其它童星一条赛道演童年就有点丢份。
国内的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的区分度没有那么高,演电视剧的也演电影,演电影的也演电视剧,甚至还唱歌、当模特、走时尚圈、录综艺。
不像美剧那里不仅演员,连制作组的都和电影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条体系,国内还是比较纵容多栖艺人的。
但几乎是全世界娱乐圈统一的规律,电影演员比电视剧演员地位高。
国内也是一样。
电视剧哪怕是视帝、视后,到了电影圈说不定拿的片酬只有电视剧的十分之一。
赵珺都在电影里演上一番了,还回电视剧里面去跑龙套?
谷熙不会这样短视。
他签下赵珺就是因为赵珺小小年纪就非常有表演天赋,谷熙是打算让赵珺一直走演技派路线,神秘主义的。
欧美的演员很少签快销品牌的代言,比如可乐这种世界级大品牌,一般是签些歌手什么的,因为演员要保持神秘感,在电影宣传期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去看他们的电影。
谷的设想就是,赵珺在长到能够演女主角之前,演演配角练演技,等到成年了,一两年演一部片子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质量,不需要追求数量。
赵珺如果能保持两三年一个提名,三五年拿一个奖,那就是谷熙预期最好的成绩。
如果赵珺能做到,她在三十岁之前就可以成为国内女演员第一梯队。
事实上,谷熙对赵珺很满意的一点就是赵珺不在乎大众关注度,甚至对于过度关注有点反感。
想要关注度还不简单?
谷熙很擅长营销,都不需要用到他的营销能力,只要随便传点风言风语,说自己爷爷打算重新出山,拍电影要选赵珺当女主角。
别的谣言大众可能不信,可是赵珺是谷梁亲孙子手头唯一的艺人——方玉琴不算——那关注度肯定嗖嗖地涨。
目前,谷熙很欣赏赵书敏刘明诚重视赵珺学习,不同意她接太多戏的态度。
他甚至主动让舒晴帮忙找了好的补课老师给赵珺,隔一段时间还会关注她的学习。
要是连三大都考不上,这演技派路线的说服力就太低了。
好在赵珺的成绩还是很好的。
谷熙尽量不在赵珺上学期间给她找戏拍,但是图娜导演的作品!
从赵珺六岁鸽到八岁!
图娜导演终于把剧本写出来了!
同时期开始进展的《本杰明·史密斯》已经播了两季,这个夏天要召唤赵珺去拍第三季了,图娜导演终于把剧本写完了!
其实图娜导演倒也不是跟一个剧本头铁干了两年,这两年间她也有作品拍出来,卢涵也在她身边学习了一段时间了。
她进了几个剧组当副导演,自己把原来那个剧本拍了个短片,没公开上映但是拿了短片奖,好像还抽时间去大学进修,也不知道到底想把新片拍成什么新东西。
拿到剧本,谷熙的第一反应是怪。
很先锋的电影形式。
这部电影的暂命名叫《顽童》,图娜导演给了点资料,说这是部“桌面电影”。
桌面电影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新型的电影形式,都不说是二十一世纪才产生的了,甚至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才被提出,到目前为止不到五年,还没有过长篇电影,这个流派都还没有真的成立。
这种艺术形式有点太超前了,谷熙找了图娜导演给的例子的短片,才明白电影的具体形式。
桌面电影全片基本上都通过电脑屏幕来呈现,观众看电脑屏幕,就像主角看电脑屏幕一样,非常有带入感。
电影的剧情还是个之前图娜导演说的大纲差不多,没什么需要细说的,不过图娜导演给赵珺加戏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近几年的美国社会运动的影响,图娜导演给赵珺这个角色,也是全片唯一的主角加上了不少元素。
主角罗宾(Robin是男女通用名)是一个出生在典型中产家庭的男孩,有哥哥姐姐和妹妹,家庭关系和睦,幸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考上常春藤名校,甚至都不是nerd,而是从小开朗,热爱运动。
然而罗宾有一个秘密,他天生反社会,并且对于自己的内在属性产生了疑惑,但因为家庭幸福而一直苦苦压抑自己。
直到上大学离开家,没有了家人在身边,罗宾开放开了内心的枷锁。
他开始探索自己的本质。
罗宾认为自己的内心是个女孩——因为赵珺演女孩,所以还是亚裔女孩——他尝试在网络上以女孩的身份和别人交流,然而那些在他的账号属性是男性时表现得友好的陌生人,在他表露自己其实是个女孩的时候,开始开黄腔,发表令人不适的言论。
这让罗宾对网络上的陌生男性产生了厌恶,直至厌男。
他本来想要就这个现象写篇论文,探讨一下,于是开始精分,以多种不同身份在网络上与人交友。
本来到这里就打住了,最多是对罗宾个人的影响。
然而当罗宾发现自己的那个“亚裔十岁小女孩”的身份收到了以他一个成年人的视角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交友信息的时候,罗宾内心被压抑了二十年的反社会人格觉醒了。
TA继续以小女孩的身份在网络上交友,把恋童癖钓出来杀掉,大杀特杀,非常爽。
赵珺在电影里的戏份会非常多,因为其它聊天属性都是罗宾伪装的,只有这个“亚裔小女孩”是他自定义的性别,所以在聊天时,待在屏幕前面的会是赵珺。
几乎是刚收到剧本的第二天,图娜导演就赶来了国内。
正好是周末,在沪市也近,谷熙就带赵珺舒晴,还有想塞进组的卢涵来接机。
回程的路上,谷熙有点疑惑。
“为什么这么着急来华国了?旅游?”
“拍戏。”图娜导演看着有点兴奋,眼里充满挑战,“我收到消息,还有另外一个剧组也在拍摄长篇桌面电影,我们要跟这个组抢时间!谁是第一部 拍完上映的桌面电影,谁就能载入史册!”
她迅速对赵珺和谷熙讲述自己的计划:“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已经把屏幕里的视频拍完了,我们找好地方就开拍,争取十天内拍完,我剪完立马送威尼斯,然后我们悄悄地试映,别的不管,至少先把第一部 桌面长篇电影的荣誉站住。”
十天拍完一部电影?
这个速度属实有点太快了,不过桌面电影嘛,不需要布景,就在同一个地方拍完就行了,确实可以加快速度。
前些年港岛用这样的速度拍完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流水线走量。
如果图娜导演前期拍了一部分,现在再拍十天也不算少。
赵珺不在乎什么名头名头的,这种“第一部 xx电影”给导演的荣誉最多,和演员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之前也有过几部桌面电影短片,加一个“长篇电影”的限定,属实有点无限叠加限定词然后谁都是第一的感觉了。
不过剧本还是很有趣,而且挑战十天拍完,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谷熙帮图娜导演快速地组建了剧组,也帮赵珺请好了假,在横店就地开拍。
如果真的只拍十天的话,赵珺甚至都用不着请十天的假,中间还有周末呢!
第31章 8岁,你没拍尽兴
还没有用到十天,赵珺的戏份就已经拍完了。
其实她感觉自己在这部电影里面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只是戏多。
动手杀人的是屏幕里面的监控片段,那是演男性本体罗宾的演员早就演完了的。
赵珺表演的是屏幕外面的情绪,因为罗宾自定义自己是赵珺的形象,所以屏幕外的人几乎一直是赵珺。
赵珺一个人要演出罗宾假装的很多个人设,还要从他“只是上网做统计研究、社会实验”演到“该死的潜在罪犯我要把你们都杀了”的转变。
有难度,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因为屏幕上是有文字的,文字替代了台词,把赵珺本来需要表演出来的东西分担了一部分,也把赵珺的表演限制在了台词的范围内。
演得不好吧,屏幕里面的文字可以解释赵珺在做什么,观众不需要花那么多心思来读赵珺。
演得好吧,都有文字做解释了,没必要太关注演员做了什么,反正文字已经足够解析剧情了。
所以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对演技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了。
但赵珺还是尽力演到最好,收获了一些演技经验。
不过说实话,有一种没演爽的感觉。
图娜导演是拿的旅游签来华国,偷偷摸摸拍戏,为了防止非法务工被查,谷熙担任了制片人,剧组所有演员、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他先付的。
拍完以后她就回美国去了,得快点剪片子,用她熟悉的剪辑师会更高效一些。
赵珺回到学校,很快追上了这几天请假的进度。
老师们对赵珺偶尔请假没什么意见,她成绩一直很好,请假次数也不多。
大概不是谷熙的吩咐,谷熙没有这么仔细,不过舒晴对赵珺在学校的部分安排得很好。
特立独行受到排斥的可能性会更高,为了防止学校因为赵珺是演员而有人对她校园暴力,舒晴手头有一笔资金,用于赵珺的日常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