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东亚的评委才比较能理解电影里面的情感,不会真的就把这部电影当做一部青少年犯罪片来看。
赵珺忙着拍摄的时候舒晴也没闲着,她和左丹雪进行了深入交流,又带着左丹雪去看了整形科医生。
医生的结论是左丹雪的脸恢复的效果还不错,之前把假体什么的都取掉以后她的脸已经没有那么假了,随着时间流逝表情也在渐渐恢复,也没有那么僵了。
赵珺拍摄的时候也有同感,试镜的时候左丹雪基本上只能微笑,但是到拍戏的时候才过了三四个月,她已经能做不少表情了。
当时赵珺还有点奇怪,她怎么表情突然恢复了,要是试镜就有这个效果,那当时赵珺都不用犹豫可以直接定下她参演。
舒晴问过以后才知道,原来试镜的时候左丹雪才刚完成脸部恢复,刚刚把假体去掉没多久就出来试镜干活了。
舒晴得到了左丹雪脸能恢复做出微表情的结论,就和她达成了一个类似于对赌协议的约定,舒晴会帮她就恋爱结婚怀孕生子以及赵珺这部电影进行一些营销——当然,前面几项的目的最终都指向电影。
电影上映以后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票房,左丹雪的数据热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云涧就会安排个经纪人签下她,用比较低的价格演几部戏,还一下前期营销的投入。
要是没达到要求,那没什么说的,左丹雪只能自己另寻他径。
这样的资源对云涧来说是可以随便给出去的,到现在云涧的艺人部门远跟不上影视部门的发展,当然,影视部门拍戏主角大部分还是用自家人,不过任何电影电视剧,除了就几个演员的情景剧以外,都不大可能所有的演员出自同一个公司。
给外面公司的角色那肯定不如给自己公司,只要左丹雪的演技够好,云涧不差她这口饭吃。
左丹雪的演技有将近两百级呢!到了这个等级,演员和资源的供需关系就已经换了,云涧有大把年轻导演计划着拍文艺片找不到合适演员。
对于这类不追求票房电影来说,演员只需要演技就够了,不需要知名度,也不需要带扛票房能力。
第138章 20岁,你准备参加电……
这部电影送审预计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这种主角是罪犯的题材不是特别容易过审核,但最后结局主角们都接受了法律制裁就稍微还好一点,可能之后要改,但应该改动不会特别大,不至于说要把结局改掉。
盛高野的那部电影终于要上映了,他报名了比较熟悉的戛纳电影节。
他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奖项就是《昭昭》在戛纳拿的,那也算是他的第一部 长篇电影,之后的《小野》和《蔓蔓》逐渐转向商业化,而且对外国人来说有点太阳光向上,里面描绘的华国官方都是比较正面的形象,所以就算出去兜一圈,也不太能拿奖,盛高野就放弃了,也没报过别的三大的另外电影节。
其他那种小电影节不算,和戛纳不是直接竞争对手关系,没有同行另外俩就行。
所以对于戛纳来说盛高野,可以算是戛纳走出来的导演,相对而言,在和竞争对手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他获奖的概率大一点。
这种评委投票制就比较看重评委的印象。
时隔快十五年,赵珺再次踏上戛纳电影节的竞争行列,这一次是主竞赛单元。
表面上看,盛高野的这部《心之所向》和赵珺新拍的那部电影题材立意有一点点类似,都包含了一些对于东亚家庭关系的讨论,还有父母鸡娃,强迫孩子向着自己计划的路线走。
不过两部电影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盛高野这个全讲家庭关系,赵珺那个家庭关系只是一种立意升华,大部分剧情还是放在了青少年犯罪上面。
《心之所向》的主旨有点更偏向于欧美的教育氛围,更注重孩子的“自我”。
赵珺那个说什么青少年犯罪,其实现实中好多teenager做的比主角们过分多了,主角们好歹是只偷了一点钱,烧了一间没人的旧房子,欧美teenager能做比这可怕的多的是。
她这个放到欧美都不太能达到青少年犯罪片的标准。
来点叶子孩子局子都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才偷点钱放把火,放在国外一些teenager里都不够拿出来吹的。
赵珺和盛高野都是对奖项司空见惯了的人,赵珺也不是第一次入围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了,所以挺淡定的。
但万亭淡定不了,她超兴奋:“这就进戛纳了?天哪天哪!我前头那个片子连百花都没进!”
万亭激动地在盛高野的办公室里团团转,时不时握拳yes几声:“这次去戛纳的差旅费我包了!谁也别跟我抢啊!”
万亭是投资人,所以在制作人一栏里面也挂了个名,她出钱倒是很正当,继续从经费里扣就行,不用特别麻烦还要规避法律问题。
盛高野想了想,倒也没跟他抢。
其实盛高野也很想出钱,他刚刚大赚了一笔呢!
高家的财产的分割还没结束,不过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中场休息,等过些日子老头真嘎了,肯定还会再争一回。
以前高家人大部分都看不太上大陆妹生的盛高野,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管谁生的,盛高野就是嫡子嫡孙,还是只要钱不要公司股份的嫡子嫡孙。
现在他可变成香饽饽了,人人都想拉拢盛高野,每个人版本不同的资产分配方案里面都有给盛高野的大量现金和不动产,还有一小部分只能拿钱不能管公司的子公司股份。
前不久才有个叔叔送了盛高野一架私人飞机,他还没开过,想开出来试试看呢!
不过看万亭这么兴奋想要报销的样子,这个机会还是让给她吧,如果万亭计划顺利能用这部电影让她家里感觉,她已经达成目标了可以退圈自己发展,那这可能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电影节的机会了。
万亭绕完圈子就跟赵珺碎碎念:“珺珺你拍电影都不跟我说,我可以投资啊!我跟你说,我找到我以后的发展路线了,确实我不咋喜欢演戏,我很喜欢赚钱,我舅舅又一定想要我在文娱行业发展,我想到了!我可以当投资人呐!”
“投资电影可以赚钱,不过还不够我想要的那种创业方式,我计划开一家做文创周边的公司,专门开发各类电影电视剧的周边,这不就跟我舅的规划一样,我还在娱乐圈里,但是也和我自己的规划一样,我在搞创业正经靠经营赚钱。”
赵珺总觉得万亭说的有点太轻松了,她好像是把创业吗,白手起家开公司当成目标了。
正常创业者哪个行业最赚钱可能就做哪个行业了,万亭好像是,只是喜欢创业的过程不是喜欢那么多钱。
有点像是小时候模拟经营游戏玩多了。
万亭继续跟赵珺说:“我现在的心态放松多了,电影没上映这两年我也还投资了一些别的小电影,票房一般但是成本也不高,加一起赚了几倍!我舅都有点松口了,还推荐我在读MBA呢。我已经有点理解我舅了,娱乐圈赚钱确实容易,他会管我一辈子,但是让我自己有能力赚大钱当然更好,当明星就是最快的途径了,他砸资源直接变现给我,都不用交继承税了。”
最后这句话让赵珺哈哈大笑。
这看着像是在点盛高野,他家之所以在老头子临终之前争得头破血流就是因为遗产税更高,得在老头死之前解决问题才能利益最大化。
盛高野表示无奈,但并不生气,他又不是争家产的主力,只要等着分钱,看哪个叔叔拉拢他的时候给的分成最好就足够了。
这几家豪门里面最和谐的还是相对最穷的谷熙家,他爷爷的钱和资源明明白白分四块,从政的、经商的、继续搞文艺创作的、拿了资源当明星的,每个人都不亏,老爷子给了每个孩子赚钱的渠道和人脉。
真的要分实体的家产,反而他家没多少,谷老爷子就是个导演,赚大钱有,但留给孩子们的主要是人脉。
要说有多少钱?那得把这些年在京城买的房子卖了才有的分。
他的子女们也早过了分家产盯着房子分的阶段,大家都比较有钱,有赚钱能力,也用不着为了房子争的头破血流。
在座的四个其实都算豪门了,盛高野不说,几代贵公子。
万亭舅舅创业成功一下快追上了盛高野家,舅舅舅妈同甘苦起家的,就是前些年舅舅好像有点花花肠子,舅妈生了三胎以后也消停了,只是他们俩对这个老来得子有点太溺爱,几十年过后估计兄妹三个会争一场。
谷熙亲爹拿着爷爷的人脉经商也赚了很多钱,他是独生子。
赵珺是自己赚了现在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的超多钱,她根本不用跟人分!
这样看其实大部分人家里情况还好,只有盛高野家的老封建一直在闹。
万亭不仅包了车马机酒,还自费掏钱请了大牌造型师,给组里的几个小演员借来了了大牌的礼服,用来走红毯。
她这两年也投资了不少低成本电影,对于圈内的中下层小演员、新人导演的处境多了很多了解,知道他们收入不高,还得花大价钱维持表面的光鲜,更没办法借到足以匹配戛纳电影节这种场子的礼服,所以很贴心帮忙借了礼服。
造型师收费贵是有人家的道理在的,本来买一件普通的成衣礼服就要十几二十万,现在花几件礼服的钱请来造型师,人家有人脉给弄来走秀款礼服。
虽然说没拿着衣服,用完就得返还回去,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这种礼服本来就没几次穿的机会,拿回去也是放家里还要维护成本,二手卖了也转手就骨折价。
成本差不多,走秀的礼服比普通的成衣可高了好多个档次。
赵珺自己有代言就不用万亭帮忙,她也帮着找她的代言品牌借了衣服,不过最后定下的造型没用上她借来的。
赵珺代言的这个牌子在国内已经和她深度绑定了,提起这个牌子就是赵珺代言的,而提起赵珺代言的奢牌也只有这个品牌。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这个牌子在国内的名声已经和一些大牌能并列了,只是大众知名度还是没有迪、香、马之类的牌子高。
不过也被大小富婆们认可了这是个大牌。
小演员们没用赵珺的牌子大概也是品牌和赵珺绑定太深的原因。
穿个迪家的走秀款可以说自己接触到了新的时尚资源,让粉丝能够满意,增强粉丝凝聚力。
但是如果穿的是赵珺的那个牌子,这个牌子又不会用别的华国艺人代言推广,接触了也没啥用不说,还容易一眼就被粉丝看出来,哦,女主角帮忙借的衣服不是自己推咖位高了,有了更好的时尚资源。
自推连件礼服都借不到还要女主角帮忙,真废物!
所以其他演员们还是老老实实选了传统大牌。
至于赵珺自己,当然还是高定。
品牌每年都会找赵珺量体裁衣,还会提前计算赵珺某年可能会出席多少场电影节之类的大活动,提前一两年就开始设计,为每一场活动准备好几套。
这几年明明赵珺都长大了,正好是能当衣架子晒衣服的年纪呢,却一直演绎商业电影居多,没有再冲过奖。
品牌为了电影节准备的好几套礼服都没用上,这次终于有机会了,那可不得摩拳擦掌大展身手。
一行人从入围名单宣布开始就开始忙,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终于准备好了一切,包机前往法国,准备出席《心之所向》的首映。
第139章 20岁,你不在场……
这一次出席电影节就比十几年前赵珺第一次来要忙的多,也更有参与感了。
因为入选的是主竞赛单元,盛高野又是一位在国际上稍微有些名气的华国导演,所以来参与首映式的外国演员还不少,当然,作为回报,《心之所向》组也得去给人家露露面烘托烘托气氛。
这一去就得自带记者,大家互有往来,都能在对方的国家多少发几条通稿。
《心之所向》组最大牌的当然是赵珺和盛高野,赵珺还更有名一点。
导演本身就是幕后制作组,如果不是有流量的名导,除了,关注影视幕后的观众和一些电影的忠实粉丝以外,没什么人会关注导演。
盛高野就属于很有流量的导演,不仅是因为他的电影,因为他的出身。
但是关注他的人肯定没有关注赵珺的多,还是以幕后人适合影视爱好者为主。
赵珺就不一样了,两个系列的全球大热商业片主演,其中一个系列还是女主,她在全球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在所有华人明星里,她的知名度应该是仅次于几位功夫巨星的。
所以红毯上,赵珺一出现就获得了大量的镜头和欢呼。
“真好啊。”饰演女同学之一的女演员和其他演员们一起,已经下了红毯,他们刚刚走过去的时候,只得到了几个整体拍摄镜头,就算是自家电影的首映红毯,也没什么人在意这些没名气的配角。
只有一些华国跟来的记者象征性地拍了些照片。
“珺珺好红啊。”另一个演员也是赞了一声,“我以前还以为网上说她在国外超红都是营销呢。”
这确实也是娱乐圈自吹自擂的经典话术,什么ig粉丝几千万,其实说不定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华国人翻墙去关注的。
赵珺的ig粉丝有快两亿,因为除了营销转发,她也不怎么发私人动态,更新的没有国内的社交平台多,所以翻出去关注她的粉丝不多,占比比其他人低的多,她这个关注数量水分还是不大的。
“她比我们还小点呢。”演表姐的演员今年都已经毕业了,这部电影从她大学时候拍完就没消息,到现在她毕了业都快演短剧去了,才终于要上映。
大多数演员都想借着这部电影翻身,不说混的多好,一炮而红吧,能让他们找到工作也不错。
“你不能光看年龄啊,这可是二十年的积累呢。”同学叹道,“不知道我四十岁的时候还是不是演员。”
小年轻们一想到这个遥远的时间,纷纷停下了思绪不敢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