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她抬起头,眼底已恢复清明,嗓音干脆而笃定:“放心,我有全盘计划,也有赢下来的把握。”
她唇角微微一抬,笑容带着锋利的自信:“这场我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毕竟他曾经也是我的手下败将。”
郑晓天看着她,身子微微前倾,手里的笔在指尖打了个旋儿,眉眼间那股惯常的锋利也卸下几分,声音不再那么硬,反倒多了一丝温度:“要不……我们换个法子。”
夏知遥依旧端坐,肩膀挺直,却不再是方才那种凌厉的审视,只剩几分冷静的探询,她抬眼望向郑晓天,视线稳稳落在他脸上,像在评估、也像在倒数下一步棋。
他顿了顿,嗓音里带出一丝无奈和叹息:“我知道你很强,但也知道你有些地方比谁都脆弱。”
“我跟你一起去。”郑晓天直视着她,目光沉稳而笃定,一字一顿,“你主场,我在边上,如果真的有任何问题……”他顿了顿,嗓音更低,压下的语调里透出安抚和决心,“现场我接手。”
夏知遥看着他,唇线紧绷,目光在他脸上缓缓逡巡,像在掂量,也像在确认那份久违的踏实感。几秒钟后,她终于轻轻呼出一口气,声音微哑:“好,就这么定。”
郑晓天靠回椅背,长长吐出一口气,肩膀不易察觉地松弛下来,嘴角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把某种隐秘的坚持藏进了从容里:“那就这么说定。”
她一向擅长独自扛下风暴,也被所有人认定如此。但郑晓天那句“我跟你一起去”,像一枚钉子敲进她心底那处高墙:不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个搭档可以背靠背。
郑晓天偏过头,看着她垂下的睫毛,视线在她的侧脸停留几秒,确认她终于不再像刚才那样绷紧,“知遥。”他低声叫她的名字,语调比平时更稳,“这次别一个人硬扛。我们是一个团队。”
夏知遥抬起头,眼神与他正好对上,那一瞬,她几乎能看见他眼底一闪而过的疲倦与不言自明的责任感,胸口像被谁轻轻按了一下,那是战友间的默契,而非暧昧。
她轻轻吸了口气,挺直身子,嘴角抿出一点弧度:“我知道。”
郑晓天也笑了笑,却没再多说什么。两人之间的沉默不再锋利,反倒像是某种约定成型的安静,带着重量,也带着并肩同行的可靠。
翌日上午,盛夏的阳光明亮刺眼,空气里带着热气和新铺柏油的味道。夏知遥合上电脑,将提前整理好的方案资料装进公文包,和郑晓天一同走出办公室,上了同一辆车。
车厢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和外头的暑气形成鲜明对比,夏知遥坐在副驾驶,车窗外的街景一晃而过,路牌、人群、广告牌在后退,她的心脏也跟着车轮的节奏一点点收紧,那种临战前的神经,正被一点点绷起。
郑晓天一边开车,一边侧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只在红灯时伸手替她把安全带拉紧一点。那小小的动作没有多余的解释,却有一种无声的共识:这一仗,他们是并肩作战。
会展中心的大厅,夏知遥和郑晓天沿着廊道向前,胸牌在胸口轻轻晃动,冷气从颈后钻进衣领,带着淡淡的咖啡与打印纸混合的气息。
拐过角时,一个熟悉的背影猝不及防地闯入视线,章路远正带着团队站在另一侧,手里夹着资料,西装笔挺,胸前的工牌在冷光下反射出细碎的亮点。
他整个人干净利落得像广告画册里走出来的人,发丝梳得后掠,鬓角修剪锋利,眉眼温和,唇角带笑,却隐隐透出一股疏离感,那笑容看似得体,却像一层薄膜,把真实与情绪都隔在外面。
四目相接的一瞬,时间像被拉长,空气里的温度仿佛都降了一度。
“没想到你也来做这个项目。”章路远笑着开口,“还是那么拼命啊,知遥。”语气温和得几乎无可挑剔,表面是寒暄,字里行间却藏着细微的锋利,既像旧情重提,又像挑衅。
夏知遥心里冷笑一声,他绝不可能不知道,天行接手的这种量级的项目必然是她带队,他这是纯粹没话找话,刻意在场合里用这种“老朋友式”的口吻削她的锐气。
她缓缓抬眸,眼神平静的与章路远对视,淡淡一笑:“这里不是叙旧的场合。虽然我们之前确实合作过,但也没有这么熟吧?”
她微微偏头,目光毫不闪避,“是不是应该叫我夏总好一些,章总。”
章路远的笑容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成得体的样子:“那就夏总吧。”
郑晓天在一旁眯眼扫了章路远一眼,顺势接过夏知遥手里的另一份资料:“看来大家都挺重视这次投标。”语调平稳,却自然地挡在她前一步。
章路远微微一笑,手里的文件“啪”地轻轻一合:“那就赛场上见。”语气温润得挑不出毛病,尾音却像一枚钩子,若有若无地勾在空气里,留下一丝意味不明的挑衅。
夏知遥深吸一口气,抬手把耳边的发丝拢到耳后,眼神重新锁定远处的会议厅大门,那双眼睛里有短暂的阴影,却很快被一层冰凉的光替代,这是今天的战场,不是过去的牢笼。
签到和安检结束后,所有团队被引导到会展中心的小型候场区,夏知遥和郑晓天排在抽签台前,一旁的工作人员递过密封好的签筒。
夏知遥伸手抽签,展开时呼吸不自觉一滞,她们是第二个出场,章路远团队在她们前面,拿到第一顺序。
“好运气啊。”章路远走过来,笑容恰到好处,冲她微微举了举手里的签,“那我们先来热场。”
夏知遥只是淡淡一笑,把纸条折回口袋里,转身与郑晓天一同走向候场区。
章路远带着团队迈向会议厅,西装下摆微微摆动,脚步稳而有力,整个人自带一股光环感。那扇厚重的会议室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合上,带出一声沉闷的“砰”,像把整个世界都隔绝在另一边。
外面顿时安静下来,候场区的空气仿佛被抽走了温度,只剩冷气顺着袖口钻进来,纸张的味道混在空调风里。夏知遥坐在长椅上,膝上放着文件夹,指尖一下一下摩挲边角,感受皮革在指腹下轻微的阻力,像在给自己定节拍。
夏知遥坐在候场区的长椅上,膝上稳稳放着文件夹,厚重的门已经合上,隔绝了会议厅里的灯光与人声,只余下一点微弱的投影翻页声和模糊的掌声,从缝隙里渗出来,像远处潮水的回音。
冷气顺着袖口钻进来,让她的手臂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她深吸一口气,背靠椅背,盯着那扇紧闭的门,神情表面冷静,却像一根随时可能弹出的弦。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一亮,是周越的微信:【标会开始了吗,目前顺利?】
那一行字格外醒目,瞬间冲淡候场区的冷感,夏知遥低头看着屏幕,那一刻,她从严肃紧绷的现实世界里,短暂感到一丝温度滑过心口。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指尖在屏幕上敲出简短的回复:【抽完签了,在等前面的合益先陈述。】
几乎没隔多久,手机又轻轻一震,屏幕在她掌心里亮起。
周越的消息又发过来:【我开会开到一半想起来问问你,没事就好。】
【加油,完事跟我说。】
夏知遥盯着屏幕,拇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字:【合益派来的是章路远……】
光标在对话框里闪烁,她指尖停在发送键上,胸腔里的气息一滞,脑子里闪过周越的表情、闪过自己不想让他分心的念头。
几秒钟后,她一个字一个字删掉,最终只剩空白的对话框。
第90章 Chapter 90 好几天没回家好……
夏知遥低头瞥了一眼表, 心里默数着时间,章路远的陈述已到尾声,心口那股隐形的绷紧感一寸寸收拢。
厚重的木门在一阵低沉的金属声中缓缓开启, 夏知遥几乎是本能地站起身来, 长腿一动,肩膀却依旧挺直, 郑晓天也跟着起身,动作悠然而带着一丝蓄意的从容, 嘴角勾着半分笑意。
章路远一行人从里面走出来,带着一股从容与“胜券在握”的气息。工作人员递上水,他礼貌地接过, 嘴角那抹笑既不张扬也不刻意,却在此刻显得格外显眼。
身后的团队成员神情放松,彼此小声交谈着, 像是刚打完一场漂亮的仗。
他看见夏知遥和郑晓天时,脚步微微一顿,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他们, 随即笑着点头:“待会儿你们加油。”声音温和得体,却有一种隐隐的示意感。
郑晓天双手插在口袋里,眉尾一挑, 语气若有似无:“谢谢章总提醒。”
等章路远走过去后, 郑晓天低低哼了一声, 转头看向夏知遥, 声音压得很轻:“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夏知遥仍望着那背影, 眼底闪过一瞬的冷静和判断。她能感觉到那种刻意的“好状态”:亮眼的精神头、恰到好处的笑容,这并不是章路远的常态。
他从来不爱抛头露面,向来沉稳内敛, 如今却把“顺风顺水”演得淋漓尽致。
“他是在给我们看。”她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格外冷静,“不然按照他的性格,根本不会这么张扬。”
郑晓天“嗯”了一声,笑得更意味深长:“就是想刺激我们。”
夏知遥拎了拎手里的资料,抬起下巴,目光已经重新回到前方,眼神冷静锋利:“那就让他刺激去吧,轮到我们上了。”
夏知遥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背脊,抬起下巴,步伐稳而有力地向那扇厚重的门走去。
推门的瞬间,空气像是骤然换了温度,大厅里的冷气比等候区更足,带着一点淡淡的金属味,顺着地毯一路铺来,擦过夏知遥裸露的手腕,让她不自觉收了收肩。
正前方,评审席一字排开,整齐得像一道无声的防线。几双目光几乎同时投射过来:有好奇探寻的,有审视衡量的,也有带着期待与揣度的。
那些视线在灯光下交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落在她身上,仿佛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被放大。
大屏幕上定格着天行方略的LOGO,冷白的光映在她的侧脸上,郑晓天紧随其后,步伐从容,脸上带着那副职业化的笑。
夏知遥把笔记本电脑轻轻放在桌上,指尖顺势理了理话筒和激光笔,动作干净利落,稳得像在做精密实验。那一刻,她的呼吸与心跳同步,连手腕的弧度都带着一种微妙的掌控感。
她抬眼,目光缓缓扫过评审席与在场嘉宾,灯光在她的瞳仁里碎成一层微光。声音一出,干净而有穿透力:“各位领导、各位评审,大家好,我是天行方略新能源项目的负责人夏知遥,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本次项目方案。”
短短几句话,她的声线就从淡淡沙哑渐渐清亮有力,把方才章路远留下的余韵一寸寸冲散。
大屏幕随之亮起,光影在她的肩头和指尖游走。
她抬手指向第一张幻灯片,步步为营、逻辑分明地展开介绍:园区规划、资金测算、未来收益……每一个数据都清晰得像她自己心跳的节奏。
说到关键指标时,她停顿了半秒,顺势与评审席对视,眼神镇定而锋利,仿佛在无声地向全场宣布“我已准备好”。
她的语速不急不缓,字字清晰,像是经过无数次演练,又像天生具备掌控全场的能力。
幻灯片一页页切换,光影在她的肩头和指尖游走,她的手势干净有力,激光笔划过屏幕的轨迹犹如一条条明晰的线,把复杂的数据和规划拆解成直观的图景。
她在对比图表时,声音微微一沉:“这是我们在能源利用率和运营成本之间做出的优化模型,请各位评审看右下角这组数据。”
那一瞬间,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她的讲解下变得简洁易懂,评审席有人下意识点头、做笔记。
她几乎没有看提词或稿子,数据和政策条文都能脱口而出,讲到园区的长期收益与环保指标时,她抬起手,轻轻一划:“这意味着在十五年内我们将达到全国最高等级的绿色能源标准,并实现成本下降30%的目标。”语气里天然带着一种说服力。
台下的郑晓天侧过头,看着她修长的背影,眼神里第一次浮出一丝真正的惊讶,这不仅仅是熟悉的搭档在做陈述,更像一位能独当一面的行业领军人。
夏知遥深吸一口气,微微侧身,视线轻轻一偏:“接下来请我们的投资负责人郑晓天先生补充说明。”
郑晓天早已在旁准备好,听到她的声音,顺势走到讲台另一侧,接过话筒,姿态从容:“各位领导、各位评审,刚才夏总已经详细阐述了整体规划和运营方案,我在这里再补充几点投资和资金流方面的关键数据。”
他不急不缓地展开自己的讲解:先是两张清晰的资金分布图,再是政策扶持下的成本与收益模型,最后一张是未来五年投融资曲线。他的声音不像夏知遥那样锋利,却有股稳健的力量,把复杂的数字拆成易懂的逻辑,让台下的人对项目的资金安全感有了直观印象。
这五分钟,他只补充最关键的部分,不做多余铺陈,既凸显出他和夏知遥的分工配合,也在无形中为她刚刚的高光陈述加了一道稳固的基座。
等他讲完,二人并肩站在讲台上,微微鞠躬致意,全场再次响起掌声,场内那股从容有序的气场,几乎把章路远团队刚刚留下的“优势感”彻底冲淡。
大屏幕渐渐暗下,短短二十几分钟的陈述在不知不觉间结束,全场一片安静,随后响起零星的掌声。
评审席上几位专家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人点头,有人微微露出笑容。
这一刻,她不是郑晓天身后的女高管,也不是章路远记忆里那个曾经的女孩,而是天行方略在新能源赛道上最锋利的一张牌。
她和郑晓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下台,闪光灯和提问声一路追着他们。两人一路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肩并肩往休息区走,直到彻底脱离视线,才同时长出一口气。
郑晓天半开玩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样,女战神,今天自己给自己打几分?”
夏知遥弯起嘴角,语气淡淡却有一丝笑意:“九十分吧,剩下十分看你自由发挥。”
“啧,你这人。”郑晓天笑了笑,装作夸张地拍了拍胸口:“我辛辛苦苦补充那五分钟,居然只值十分。”
“知道。”夏知遥轻轻挑眉,声音压低了一些:“不过今天你表现不错。”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笑,又立刻收敛表情,恢复那副冷静、专业的样子。
夏知遥从会场出来,脚步稳得一如既往,直到踏出大门、走进夜风的那一刻,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才一点点松下来。
夜风擦过她的脸颊,带着凉意和淡淡的城市气息,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连心里的负荷都被吹散了一些。
郑晓天在她身侧抬起下巴,看了眼夜色,随口道:“去吃点什么?今天该犒劳自己。”
夏知遥摇了摇头,举起手机笑了一下:“好几天没回家好好吃顿饭了,再不回去,家里那个该有意见了。”
郑晓天一愣,随即挑眉笑出声,语气里带着一点看戏的意味:“哟,没看出来啊,周越醋劲儿这么大呢。”
夏知遥忍不住笑了,抬手挥了挥:“行了,明天还要准备第二轮,早点回去吧。”
郑晓天冲她摆摆手:“回去替我跟他问声好,别让他真吃醋。”
她笑着摇头,转身走向车边,城市的夜风再次卷来,把两人的笑声吹散在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