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洒在一家三口身上,画面温馨得有些不真实。
徐妃暄向来
严肃的面容有了一丝动容,她站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儿,才清了清嗓子,端着她惯有的姿态走近。
霍阑看见她,破天荒地没有立刻冷下脸,只是将怀里的团团放回了摇篮里。
徐妃暄神色这才放松了几分,知道霍阑已经默许了她来探望。
姜时愿见到徐妃暄,放下了手中的摇铃,起身打了声招呼。
“太太。”
徐妃暄的眉头微微皱起,纠正姜时愿的称呼,“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学会规矩?”
她顿了顿,面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说道:“要叫妈,知道吗?”
这还是徐妃暄第一次主动纠正她对她的称呼,姜时愿愣了愣,赶忙点了头,那声“妈”却没有叫出来。
徐妃暄并没有追究这件事,目光又落到了摇篮里团团的身上,眼神顿时变得柔和起来。
“我们家团团长得可真漂亮。”徐妃暄走近摇篮,俯下身子,伸出手指轻轻摸了摸团团白嫩的脸颊,“这眉眼之间,倒是有几分像小阑。”
徐妃暄抬头看着姜时愿,又说道:“嘴巴像你,活脱脱是你俩的结合体。”
霍阑嘴角微勾,揽着姜时愿肩膀的力度紧了几分,什么都没说却暗暗欢喜。
见两人关系和睦,又有了孩子,徐妃暄心里也十分安定,让跟着来的佣人从包里拿出了两个精致的木匣子。
她先打开了其中一个较长的匣子,将它推给了姜时愿,里面放着的是一支做工精致的凤凰衔珠流苏金簪,沉甸甸的分量。
徐妃暄依旧端着姿态,但态度却柔和,关心着姜时愿,“我也是过来人,知道生产辛苦,坐月子更辛苦。虽然你不缺什么金银珠宝,但这也算是我对儿媳的心意。”
还没等姜时愿回答,徐妃暄便又说道:“你们的婚礼还是要尽快办,这时候就得准备了,要是等团团长大了在办或者不办婚礼,岂不是要让外人笑话我们霍家。”
听到“婚礼”两个字,姜时愿下意识地想要澄清,却被霍阑捏了捏手。
他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她,对徐妃暄说道:“会办的,不着急。”
姜时愿看见徐妃暄高兴的模样没有继续解释,见徐妃暄又开始安排起未来的行程。
“还有团团的百日宴,也得大办特办。”徐妃暄的眼里透露出少有的热情,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必须得把宛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叫来,给我们团团庆百日......”
说完了百日宴的安排后,佣人打开了另一只木匣子,里面是一块水头极好的翡翠平安扣,旁边还放着一把小小的金锁和一对刻满了福字的金镯。
徐妃暄笑道:“给团团的,戴着保平安。”
徐妃暄在院子里又看了会儿团团,直到团团睡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霍园。
姜时愿把团团从摇篮里抱了起来,带着他轻手轻脚地回婴儿房。
关上门的那一刻,霍阑高大的身子忽然就倾覆而来,将她抱进怀里。
他比她高上许多,每次站着抱她时都要微微俯下身子,可这次他却没有。
她的脚尖微微离地,整个人被他死死地摁进怀里,他感受着她全身的重量,让她动弹不得。
“霍阑,抱的太紧了......有些呼吸不过来......”姜时愿的胳膊被他的怀抱箍着动不了,只能象征性的轻晃着腿。
“时愿......”霍阑却没把她放下,“你怎么那么轻呢,如果出去后吃不好该可怎么办?再轻就不好了......”
“不会的,我会好好吃饭,你先把我放下来。”
姜时愿微微挣扎着,许久才见霍阑松了力气。
脚又重新回到地面后,悬浮的心才安定下来,姜时愿有些气鼓鼓地往卧室走,“以后不许用这个姿势抱我!”
完全没有反抗的力气,整个人都被霍阑控制着。
霍阑跟在她的身后走着,眼神里止不住的冷寂。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姜时愿根本就没有听见他的声音。
他说:“还会有以后吗?”
晚上,姜时愿反常地抱住了霍阑,亲了他许久。
亲到他泪眼朦胧,止不住地颤抖,却又不敢索求。
“霍阑,晚安。”
姜时愿关上台灯,一声叹息。
凌晨时分,她从床上睁开双眼,蹑手蹑脚地起了床,从一楼客房里拿出了她早就已经收拾好的行李箱。
除了一些个人资料和日常衣物,铃铛小筑里三楼的东西,她什么也没有拿。
霍阑在她账户里打的钱已经足够她一生无忧,她也不能再贪心了。
程烟的车就在铃铛小筑不远处的主干路上停着,她经常来往霍园,早就与保卫亭里的人打的水深火热,深夜进霍园,他们也只会以为她是进来陪姜时愿,很容易就放了行。
最晚第二天早上,甚至更早,霍阑就会知道她的不告而别,所以她也没必要再费劲隐藏行踪。
上了车后,姜时愿如释重负地呼了一大口气。
她没有回头从车窗外看着不断倒退的霍园,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跟。
她向前看着,看着她们出了霍园高耸的大门,看见眼前狭窄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阔,耳畔的风都似乎更自由的吹着。
明明应该是无比舒畅的心情,却因为远离了霍阑和团团,带来了一阵心悸。
“我忽然有点想团团了。”一直默不作声的姜时愿忽然说道,才发现自己的眼睛湿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啊?”
程烟开车的速度并没有减下来,只是问道:“那要回头吗?”
“不要。”姜时愿抚摸着胸口,熟悉的涨奶感又侵袭而来,那是生产给她带来的生理反应,“我不想再当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了,谁都不能阻拦我。”
“嗯。”
程烟眼睛里带着笑意,她知道只是这一刻的不舍,但以后的姜时愿,会越来越明媚。
“你是自由的。”
*
姜时愿离开主卧后,霍阑就睁开了眼睛。
他看着她的轻手轻脚的身影在铃铛小筑里回荡,看见她离开了院子,连头都没有回过。
她明明可以体体面面的正式和他告别,却偏偏要选择这种方式,决然地离开他。
霍阑气的双眼充血,却还是克制住了下楼将她重新抓回来的冲动。
他一个人回到了婴儿房,看着摇篮里还睡得香甜的团团,他心痛的无以复加,团团却不知道他以后再也见不到妈妈。
“真狠心。”
霍阑无力的滑坐在地上,地板上的宝宝爬爬垫毯还是他和她一起挑选,拼凑起来的。
“那我也不要你了......”
“也不要团团喊你妈妈......”
-----------------------
作者有话说:好啦,后面的章节全程无虐了~
带娃追妻篇开启!
第72章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学校的学业告一段落,姜时愿的博导李铂臻将她安排进了京市博物馆,负责“数字京博”项目,已经一个多月。
和她一起负责项目的还有两个人,都和她师出同门。
一个是博三的师哥于自森,另一个是同年级的女同学,叫林书宛。
三个人在博物馆里挑灯夜战地获取和整理文物数据,倒也算是结下了深厚的
革命友谊。
傍晚的便利店里,林书宛将项目招募书放到桌子上,递给了姜时愿,指着上面一家公司说道:“就是这个拾愿科技,最后夺标成功。”
“这个公司成立了还没两年,居然能从那么多顶尖科技公司里杀出重围,拿到了国家级的“数字京博”项目,这个老板厉害哦。”林书宛又从关东煮里拿出了一根丸子,嚼了两口,忽然想到了什么,“好巧哦,居然和你名字差不多。”
姜时愿咬着玉米,垂眸看向桌子上的那本招募书。
“拾愿科技”四个字赫然在目,成立时间就在前年,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初创公司就拿下了国内众多的科技前沿项目,让这家公司的市值每天几乎指数级增长。
“等完成了“数字京博”项目,这公司就是领域内神话一般的存在了。”
两人从便利店里简单吃了一顿晚上,就准备回博物馆继续工作。
明天上午拾愿科技的项目负责团队就会达到博物馆,她和林书宛需要进行文物讲解工作,帮助合作公司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文物。
“真是劳累的博士生涯啊,可是不参加项目总觉得自己要延毕了......”
走出便利店后,林书宛看向城市天边的晚霞,才有一刻的放松,“当初真的是脑子进水了才会选择继续读博,如果选择毕业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回家拿到了百万安家费。”
姜时愿笑着打趣林书宛,道:“你老家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是博士才有百万安家费吗?”
这么一说,林书宛立马精神起来,“没错!为了百万安家费,现在做什么都值得!”
林书宛被姜时愿一番打起后回到办公室开始疯狂背诵讲解稿,姜时愿却看着那本招募书,想了很久很久。
真是烦人,去哪儿都要跟着。
不过倒是厉害,不用霍家背书也能拿到这个项目。
姜时愿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消息界面上发来的是一串看不懂的“省略号”。
她笑了笑,拿起手机也回复了一串省略号,对方收到消息后,更是兴致勃勃,又打来了两串省略号后,发了一张自己的吃饭的照片。
照片上的小孩子唇红齿白,坐在宝宝椅上吃饭正吃的欢快。
照片的边缘“不经意”露出一只喂饭的手,手腕上带着一串小叶紫檀的木珠。
她的团团刚满三岁,还没学会打字但先学会了发省略号和图片,每天都能和她发消息发个有来有回。
紧接着,又是一条语音,声音奶声奶气的,听得姜时愿心都快化了。
“妈妈,我有在好好吃饭哦。”